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平安校园、强安全意识,一直以来不仅仅是高校基础且重要的工作之一,而且还是影响大学生安全的两大因素主要是:其一自身意识不当,如陷进网络刷单等电信诈骗、宿舍用电不规范等;其二外在意外情况,如意外交通事故、抢劫等。因此,本文主要从大学生常见的交通、消防、财物安全方面着手分析,提出校园存在的安全问题,期望高校不断完善、更新校园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对于身边安全隐患的重视,减小事故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大学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财物安全
安全,即保护自己,守护生命,使之不受到任何的伤害,然而各种安全隐患又一直伴随左右,并预期将在2019年比例还会持续增长,高等教育将实现普及化,这便使得大学校园成为青年聚集较高的场所之一,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及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校园交通、消防、财物等方面的安全隐患丛生,各种校园安全事故报道屡见不鲜,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给各大高校敲响了警钟,维护高校良好育人环境刻不容缓。
一、校园交通安全
当前,校内外学生驾驶机动车辆情况较为常见。尤其是校园内学生学习、食堂,宿舍集中场所,上课、下课这两个时间段比较容易形成人流的高峰,而不少学生驾驶电动车、摩托车,高速行驶,并且不注意避让过路学生,这一举动致使高校的交通环境日益复杂,不断提高了在校园活动的危险程度,而且还提高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在2018年,山东省高校陆续出台,禁止学生校内驾驶机动车辆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成效,减少了校内交通事故的發生。而校外常见的交通隐患分以下三点:
1、交通安全意识薄弱。随着网络信息、科学技术的开展,智能手机几乎完全替代了电脑,成为当今大学生生活中必备品,使大学生过于沉迷在手机的世界中,基本上不离手。如今在校大学生都是人手一部手机,因此形成了一种低头族。在通过路口时,甚至汽车到眼前也未能发现,这一普遍的现象是大学生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2、自我保护能力差。据新闻媒体报道,随着某滴软件的使用,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搭乘私家车或出租车而发生事故的问题日异凸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常年处于校园保护环境中,自身保护能力差,意识不到社会的危险。
3、交通安全常识不足。因为校园考驾照的方便,所以很多在校大学生在节假日,或课余等时间在校内考取驾照,并在毕业之前取得驾照,并拥有私家车。但交通法律知识不足,交通信号牌辨识不清以及应急处理能力不强,导致大学生驾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较大的损失。
据统计,自2012年起全国平均每天查处违规驾驶7万多起,涉及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4.6万起,整体数据不断增加。
因此大学生需要更好地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相关的交通安全法律常识,还要不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也要维护交通秩序。
二、校园消防安全
2019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就高等院校消防安全工作发布了一系列的通知,要求各学校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并落实到每一步,切实保护好在校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大学是学生们接受教育并步入社会成为国家栋梁的地方,然而,由于很多高校存在消防安全漏洞,再加上学生们的消防安全意识薄弱,自救能力不强,以至于在火灾发生时,对学生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产生了不可估计的损失。
大学生应从自身做起,提高消防意识,最大程度减少火灾的发生:
1、宿舍:学生应自觉遵守宿舍安全管理规定,不乱接电线,不得使用不使用电炉、电热杯、热得快、电饭煲等大功率、人走断电,不使用劣质插排、劣质充电器等,不使用酒精灯,便携式煤气灶,不在宿舍使用明火和焚烧物品。如某高校同学,违规使用热得快产品,上课后未拔电源,导致局部温度过高,整个宿舍被烧,浓烟四起,所幸无人员伤亡,但造成较大财产损失。要以此为戒。
2、实验室操作规程。在实验室,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和有关制度一定要严格遵守,并且在使用仪器前要认真仔细检查阅读使用说明。在实验结束后,要认真对使用仪器以及其他仪器进行清理并及时检查是否断电、断水、电气等,离开时,应带走杂物和垃圾,注意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时,要有防火安全意识。
三、校园财物安全
大学生一般都未真正的步入社会,对于自己的钱物不善于保护和保管,同时大学生活都是以集体生活为主的特殊群体,其大学生对于财产安全的疏忽就成为了一些不法分子侵害、盗窃、诈骗等重点的侵害对象,由于历年多案例的教训,所以大学生的财产安全成为校园财物安全重点关注对象。据统计表明:大学生案件中,受骗案件数占75%以上,如涉及主动或被动“裸贷”等校园贷、被假冒熟人谎称“生病、手术”急需医疗费、被假冒网络客服退款骗钱、被冒充学校工作人员诈骗、用手机发短信息中奖诈骗等。而发生这些案件都是来自于大学生自身安全防备认识不强,思想麻木,对自身生活财产物品保管不妥,没有防备意识以及轻易地去相信别人,交友不慎等发生的案件。
近年来,网络、电信诈骗成为社会的突出问题之一,而高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成为诈骗的“重灾区”,各类大学生财物案件中,被电信诈骗的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大学生要提高预防校园诈骗的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要进行多了解、多掌握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关注各地区公安防诈骗中心公众号,定期自我学习或组织班集体学习,不要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不要认为天上会掉馅饼,交友要谨慎,避免感情用事,要理性分析,防止上当受骗,同学之间要保持相互沟通,互相帮忙,听从校园管理,自觉地去遵守校规校纪,一旦发现自己上当受骗,要冷静分析,要及时报警。
四、总结
安全的育人环境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但信息化发展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使得校园内外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大学生所接触的人、事、物纷繁多样,范围之广,不受控制,高校要不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使得自身能清楚辨认出隐患的存在,加以重视,才能从根本是消除不良因素带来的危险,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关键词:大学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财物安全
安全,即保护自己,守护生命,使之不受到任何的伤害,然而各种安全隐患又一直伴随左右,并预期将在2019年比例还会持续增长,高等教育将实现普及化,这便使得大学校园成为青年聚集较高的场所之一,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及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校园交通、消防、财物等方面的安全隐患丛生,各种校园安全事故报道屡见不鲜,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给各大高校敲响了警钟,维护高校良好育人环境刻不容缓。
一、校园交通安全
当前,校内外学生驾驶机动车辆情况较为常见。尤其是校园内学生学习、食堂,宿舍集中场所,上课、下课这两个时间段比较容易形成人流的高峰,而不少学生驾驶电动车、摩托车,高速行驶,并且不注意避让过路学生,这一举动致使高校的交通环境日益复杂,不断提高了在校园活动的危险程度,而且还提高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在2018年,山东省高校陆续出台,禁止学生校内驾驶机动车辆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成效,减少了校内交通事故的發生。而校外常见的交通隐患分以下三点:
1、交通安全意识薄弱。随着网络信息、科学技术的开展,智能手机几乎完全替代了电脑,成为当今大学生生活中必备品,使大学生过于沉迷在手机的世界中,基本上不离手。如今在校大学生都是人手一部手机,因此形成了一种低头族。在通过路口时,甚至汽车到眼前也未能发现,这一普遍的现象是大学生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2、自我保护能力差。据新闻媒体报道,随着某滴软件的使用,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搭乘私家车或出租车而发生事故的问题日异凸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常年处于校园保护环境中,自身保护能力差,意识不到社会的危险。
3、交通安全常识不足。因为校园考驾照的方便,所以很多在校大学生在节假日,或课余等时间在校内考取驾照,并在毕业之前取得驾照,并拥有私家车。但交通法律知识不足,交通信号牌辨识不清以及应急处理能力不强,导致大学生驾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较大的损失。
据统计,自2012年起全国平均每天查处违规驾驶7万多起,涉及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4.6万起,整体数据不断增加。
因此大学生需要更好地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相关的交通安全法律常识,还要不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也要维护交通秩序。
二、校园消防安全
2019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就高等院校消防安全工作发布了一系列的通知,要求各学校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并落实到每一步,切实保护好在校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大学是学生们接受教育并步入社会成为国家栋梁的地方,然而,由于很多高校存在消防安全漏洞,再加上学生们的消防安全意识薄弱,自救能力不强,以至于在火灾发生时,对学生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产生了不可估计的损失。
大学生应从自身做起,提高消防意识,最大程度减少火灾的发生:
1、宿舍:学生应自觉遵守宿舍安全管理规定,不乱接电线,不得使用不使用电炉、电热杯、热得快、电饭煲等大功率、人走断电,不使用劣质插排、劣质充电器等,不使用酒精灯,便携式煤气灶,不在宿舍使用明火和焚烧物品。如某高校同学,违规使用热得快产品,上课后未拔电源,导致局部温度过高,整个宿舍被烧,浓烟四起,所幸无人员伤亡,但造成较大财产损失。要以此为戒。
2、实验室操作规程。在实验室,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和有关制度一定要严格遵守,并且在使用仪器前要认真仔细检查阅读使用说明。在实验结束后,要认真对使用仪器以及其他仪器进行清理并及时检查是否断电、断水、电气等,离开时,应带走杂物和垃圾,注意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时,要有防火安全意识。
三、校园财物安全
大学生一般都未真正的步入社会,对于自己的钱物不善于保护和保管,同时大学生活都是以集体生活为主的特殊群体,其大学生对于财产安全的疏忽就成为了一些不法分子侵害、盗窃、诈骗等重点的侵害对象,由于历年多案例的教训,所以大学生的财产安全成为校园财物安全重点关注对象。据统计表明:大学生案件中,受骗案件数占75%以上,如涉及主动或被动“裸贷”等校园贷、被假冒熟人谎称“生病、手术”急需医疗费、被假冒网络客服退款骗钱、被冒充学校工作人员诈骗、用手机发短信息中奖诈骗等。而发生这些案件都是来自于大学生自身安全防备认识不强,思想麻木,对自身生活财产物品保管不妥,没有防备意识以及轻易地去相信别人,交友不慎等发生的案件。
近年来,网络、电信诈骗成为社会的突出问题之一,而高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成为诈骗的“重灾区”,各类大学生财物案件中,被电信诈骗的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大学生要提高预防校园诈骗的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要进行多了解、多掌握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关注各地区公安防诈骗中心公众号,定期自我学习或组织班集体学习,不要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不要认为天上会掉馅饼,交友要谨慎,避免感情用事,要理性分析,防止上当受骗,同学之间要保持相互沟通,互相帮忙,听从校园管理,自觉地去遵守校规校纪,一旦发现自己上当受骗,要冷静分析,要及时报警。
四、总结
安全的育人环境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但信息化发展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使得校园内外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大学生所接触的人、事、物纷繁多样,范围之广,不受控制,高校要不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使得自身能清楚辨认出隐患的存在,加以重视,才能从根本是消除不良因素带来的危险,共同维护校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