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家》:南充作为传统农区,农村经济发展有哪些特征?
方昕:南充市地处川东北嘉陵江中游丘陵山区,是西部典型的传统农业生产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主要呈现四个特征:一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尚未形成。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加之地少人多,南充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主要还停留在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经营方式,各种专业合作组织、互助协会等还没有大规模建立。二是乡镇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持续经营能力较弱。乡镇企业发达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但从南充辖内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有知名度、有规模效应且财务可持续的企业非常少。三是农民收入水平较低。2006年南充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901元,低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此外,农民收入结构主要以种养业和外出务工为主。由于辖内农业人口占比达到80%,农村剩余劳动力现象突出,因此有很大一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2006年南充市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63.51万人,约占农村人口的36%,实现劳务收入96.12亿元,约占农民总收入的18%。四是农村金融活力不够,经济金融双向互动效应还不明显。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推进,农村信用合作社已经成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信社还没有对农村经济形成有效的金融支持。
《银行家》:从现有的农村经济结构看,南充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特征是什么?如何根据这种需求特点发展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辖区内金融机构布局的变化趋势怎样?
方昕:经济决定金融。随着经济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入,南充农村金融需求在保持原有特点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一是虽然贷款额度大部分仍偏小,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但大额化发展趋势也很明显,部分贷款逐步向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转变;二是贷款用途虽然主要仍以“小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为主,比如购买农资、治病、子女教育、建房等,但近年来用于“大农业”生产和农村工商业的贷款在逐步增加;三是贷款时间已经打破了过去春贷秋还的常规,出现了四季有贷有还的需求形势;四是农民贷款意识逐渐增强,过去绝大部分农民不能贷、不敢贷,现在贷款农户占比有了很大提高。
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特征及变化趋势客观上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个人以为,有关部门应及早落实银监会发布的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新规”,尽快通过试点推广,形成新的农村金融竞争格局,让农村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此外,有关部门应比照小企业贷款政策,对农民贷款在抵押担保、利息贴补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从而促使这些新的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区域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西部传统农业生产区,农业银行从农村市场大量撤销网点,农村信用社与之脱离行政隶属关系,从目前来看,除了邮政储蓄仍在开展存款、汇款业务外,农村金融市场已逐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力军”的市场格局。但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入,农信社主导农村金融市场的格局将有所改变,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程度将日益激烈:农发行将不再局限于粮棉油购销的政策业务领域,它将在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等更为广阔的农村金融市场进行商业化经营;邮政储蓄银行将逐步开展并创新农村贷款业务,凭借其网点和多年经营存款业务的优势,会成为农信社有力的竞争对手。目前银监会已核准南充市两家新的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即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和四川仪陇惠民贷款公司,这是降低农村地区银行类金融机构准入门槛后第一批被批准的农村金融机构。
《银行家》:一般而言,在正规金融机构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农村金融供求矛盾较大的情况下,农村自发的金融创新就会发生。目前南充民间金融发展情况怎样?怎么评价其乡村发展协会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方面的作用?
方昕:民间金融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其规模和发展的真实状况也很难通过调查来掌握。在南充,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农民还款能力受到限制,农民筹款基本上是先自筹,其次是向亲朋借贷,还不够的话再到信用社申请贷款。因此,“浮出水面”的民间金融还不多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民间金融组织当属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这个协会于1995年成立,属于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主要是用参与式的方法向贫困农户提供组织、技术服务,提供小额信贷资金支持。应该说,乡村发展协会切实解决了部分贫困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增强了村民应对突发事件和抗风险的能力,还增强了村民的诚信意识和市场意识,同时也弥补了农村金融组织支农的不足。但是,在协会地位、资金来源、监管机制、市场定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政府应抓住此次银监会出台降低农村金融机构准入门槛新政策的时机,全面领会精神实质,并结合南充市农村金融和民间金融发展情况,研究制定发展农村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的相应措施,必要时在前期营业用地、担保、利息贴补、税收、农村资金回流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银行家》:在较多传统农区,一方面是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却是实力不足的农村信用社单独面对“三农”,出现“一社难支三农”局面,南充市是否也存在这一问题?农村信用社改革怎么适应农村金融服务多元化的需求?
方昕:尽管当前南充市农村金融供求总量矛盾并不十分突出,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在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生活环境改善、农村消费升级等诸方面都存在大量的资金需求,如果农村信用社不进行改革,如果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增加新的市场成员,“一社难支三农”局面肯定会逐渐突出。因此,未雨绸缪是最佳选择。
从政府角度来说,首先应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加强诚信村镇的建设,从而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机构“难贷款”问题。其次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第三,积极争取试点,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组织,对已经批准的试点要争取早挂牌、早营业、早见效。
总体来看,南充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在不断推进,资本充足率在逐步提升,2006年末全市信用社资本充足率初步推算为7.02%,不良贷款持续“双降”,个别联社改革試点进展提速。但是,目前取得的这些成果离改革总体目标还有不少差距,特别是财务管理、法人治理结构、经营机制等还有待进一步改善,违规经营、违规管理的惯性仍然较强,要实现央行票据到期兑付还有不小的难度。
为了适应农村金融服务多元化的需求,农信社改革应本着“稳健经营,稳健发展”的理念,加快创新步伐,改进服务方式,不断满足多元化的农村金融需求。要找准市场定位,准确把握需求变化,适时调整支持重点;加快产品创新步伐,在担保形式、贷款期限、利率水平、还款方式等方面因企制宜,因人而异;要降低门槛,打造农户贷款的“绿色通道”,使农户根据资金需求随用随贷,贷款像存款一样方便。
《银行家》:农村金融结构的改善和转型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怎样发挥政府在当地区域农村金融结构机构布局和结构改善中的作用?
方昕:在区域农村金融机构布局和结构改善中政府的作用很关键,这不仅体现为各级财政需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手段,引导和鼓励多方市场主体投入其中。具体来说,一要统一认识,有关部门工作机制需要协调。只有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才能提高效率,农村金融结构的改善和转型才能迅速展开。二要继续推进当前已有的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尤其是农信社改革。三要抓住机遇,新设或增设农村金融机构。四要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维持农村金融市场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