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在高中语文试卷中所占分数较重,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高中生在面对作文题目时不知道如何下手,而且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并没有表达出自身独特的认知。虽说任务驱动型作文从2015年开始引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但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关注高中生的实际生活,学生所选取的素材也比较老套,多是一些寓言故事或者名人轶事,而且在面对不同的写作题目时,会直接套用材料,学生写作水平较差。本文从训练学生思维、提高阅读量、词汇教学和修辞教学等四个方面入手,就如何实施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思考。
一、训练学生思维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目的和要求都比较明确,即学生要以具体的案例为切入点,就事论事进行分析,这对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阅读水平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时,应着重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从而指导他们写出优秀的作文。虽然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难度大大降低,但是核心事件和话题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训练高中生的写作思维,以使他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例如在面对写作题目“知足常乐还是不知足常乐”时,高中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自然写作的立意和所选取的材料也不同。为此,首先学生应该审明题意,明确自身的观点,不能持模棱两可的态度,而且选出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其次为了突出自己的观点,学生还可以简单直白的方式引入对方的观点,并指出对方的观点存在哪些不足,从而对其进行反驳;最后是分析原因,尤其要从表层原因、深层原因和社会原因等入手,从而使文章的论述层层推进。这样整个文章的逻辑便通顺了,写作的框架出来之后只需要往里面添加相应的皮肉即可。
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写作思维,在面对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时,才会有话可说,把事理分析透彻,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二、提高学生阅读量
任务驱动型写作质量的高低与学生所掌握的素材是密不可分的,写人物的坚韧性格时,学生多想到司马迁受宫刑而坚持完成《史记》;写身处逆境乐观不改时,学生多能想到苏轼被贬黄州却佳作频出……写作素材匮乏,不可能写出好文章。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他们对新闻时事的敏感度,以取得较好的写作效果。
例如在学习了《拿来主义》《父母與孩子之间的爱》《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些课文之后,学生对这类思想性较强的文章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习了一些相应的写作方法。在该单元的表达交流部分,也让学生从纵向、横向展开议论,学习反驳,学习辩证分析。这样教师就可布置学生每天坚持阅读《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这些报刊上几乎每期都有资深评论员的评论文章,多读、多思、多模仿,用他们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思想,借鉴他们的写作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注重词汇教学
很多高中生并不重视写作,甚至潜意识里认为在考试的时候只要写满就可以,字迹工整,分数就不会太低,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不论是任务驱动型写作或者是其他类型的写作,都是学生长期阅读和不断思考的外化的过程。这个外化的过程就要考验到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例如在任务驱动型文章“如何看待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时,学生用到的万能语句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是日新月异的,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但除了“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等词汇,还可以使用哪些词汇呢?为了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教师可组织他们进行扩句练习,即给句子的主语或者宾语加上形象生动的形容词,从而使他们掌握更多的词汇,比如老师给学生几个短句“太阳落山了”“宝宝笑了”,这时学生需要开动脑筋,想象太阳落山时的景象,可能是落霞满天,也可能慢慢没入大海之中;宝宝可能是咯咯的笑,也可能是微笑,这一方面需要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选择适当的词汇将自己的想象表述出来。教师也可以把自己接收到的新词汇介绍给学生,并且提供使用范例,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路径。
词汇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有意识的积累,因此学生们平时应该多互相交流,并运用这些新词汇遣词造句,从而写出优秀的作文。
四、加强修辞教学
一篇优秀的作文离不开得体的词藻和恰当的修辞,排比句可以使文章更加有气势,掷地有声;比喻句可以使所表述的事物更加清晰,以在读者的脑海中浮现出具体的场景;拟人句能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更能触发人对事物的感触,因此,教师在任务驱动型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加强修辞教学,使修辞为文章增加色彩。例如在写作“小人物爱岗敬业也能做出不平凡的贡献”这个内容的作文时,有个考生就巧妙地化用了清代袁枚的诗句,拟了《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个题目,实在是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
由于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用在写作训练上的时间很少,这样教师就应该多和学生一起尝试动笔写作,并鼓励学生写日记、摘抄读书笔记等,从而提高他们的应用修辞写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任务驱动型写作的出题形式更加灵活新颖,体裁也更加多样化,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以更好地为高中生服务,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一、训练学生思维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目的和要求都比较明确,即学生要以具体的案例为切入点,就事论事进行分析,这对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阅读水平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时,应着重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从而指导他们写出优秀的作文。虽然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难度大大降低,但是核心事件和话题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训练高中生的写作思维,以使他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例如在面对写作题目“知足常乐还是不知足常乐”时,高中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自然写作的立意和所选取的材料也不同。为此,首先学生应该审明题意,明确自身的观点,不能持模棱两可的态度,而且选出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其次为了突出自己的观点,学生还可以简单直白的方式引入对方的观点,并指出对方的观点存在哪些不足,从而对其进行反驳;最后是分析原因,尤其要从表层原因、深层原因和社会原因等入手,从而使文章的论述层层推进。这样整个文章的逻辑便通顺了,写作的框架出来之后只需要往里面添加相应的皮肉即可。
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写作思维,在面对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时,才会有话可说,把事理分析透彻,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二、提高学生阅读量
任务驱动型写作质量的高低与学生所掌握的素材是密不可分的,写人物的坚韧性格时,学生多想到司马迁受宫刑而坚持完成《史记》;写身处逆境乐观不改时,学生多能想到苏轼被贬黄州却佳作频出……写作素材匮乏,不可能写出好文章。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他们对新闻时事的敏感度,以取得较好的写作效果。
例如在学习了《拿来主义》《父母與孩子之间的爱》《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些课文之后,学生对这类思想性较强的文章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习了一些相应的写作方法。在该单元的表达交流部分,也让学生从纵向、横向展开议论,学习反驳,学习辩证分析。这样教师就可布置学生每天坚持阅读《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这些报刊上几乎每期都有资深评论员的评论文章,多读、多思、多模仿,用他们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思想,借鉴他们的写作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注重词汇教学
很多高中生并不重视写作,甚至潜意识里认为在考试的时候只要写满就可以,字迹工整,分数就不会太低,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不论是任务驱动型写作或者是其他类型的写作,都是学生长期阅读和不断思考的外化的过程。这个外化的过程就要考验到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例如在任务驱动型文章“如何看待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时,学生用到的万能语句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是日新月异的,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但除了“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等词汇,还可以使用哪些词汇呢?为了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教师可组织他们进行扩句练习,即给句子的主语或者宾语加上形象生动的形容词,从而使他们掌握更多的词汇,比如老师给学生几个短句“太阳落山了”“宝宝笑了”,这时学生需要开动脑筋,想象太阳落山时的景象,可能是落霞满天,也可能慢慢没入大海之中;宝宝可能是咯咯的笑,也可能是微笑,这一方面需要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选择适当的词汇将自己的想象表述出来。教师也可以把自己接收到的新词汇介绍给学生,并且提供使用范例,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路径。
词汇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有意识的积累,因此学生们平时应该多互相交流,并运用这些新词汇遣词造句,从而写出优秀的作文。
四、加强修辞教学
一篇优秀的作文离不开得体的词藻和恰当的修辞,排比句可以使文章更加有气势,掷地有声;比喻句可以使所表述的事物更加清晰,以在读者的脑海中浮现出具体的场景;拟人句能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更能触发人对事物的感触,因此,教师在任务驱动型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加强修辞教学,使修辞为文章增加色彩。例如在写作“小人物爱岗敬业也能做出不平凡的贡献”这个内容的作文时,有个考生就巧妙地化用了清代袁枚的诗句,拟了《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个题目,实在是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
由于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用在写作训练上的时间很少,这样教师就应该多和学生一起尝试动笔写作,并鼓励学生写日记、摘抄读书笔记等,从而提高他们的应用修辞写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任务驱动型写作的出题形式更加灵活新颖,体裁也更加多样化,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以更好地为高中生服务,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