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原因,然后陈述了英语和汉语的各自的特点,最后结合翻译实地说明了在汉语向英语转换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形合;意合 形合和意合是语言的两种基本组织手段,是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中提出的两个概念。所谓形合(Hypotaxis),是指语言的词语与分句之间用自身的形式手段连接起来,将与语言符号由“散”(个体的词)到“集”(词组乃至语篇)的语言组织手段,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所谓意合(Parataxis)是指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来表达。
语言特色的不同是由人类民族文化习惯与思维方式不同而导致的。西方文化“求真”,主张“人物分立”,强调主客体对立,重视形式论证,崇尚个体思维,并认为整体只有在个体对立中才能存在。其哲学则体现出明显的“分析性”特点。也就是说,英语必须通过“形”而连成一句,具有高度的形式化。英语句式在走势上总是以主谓结构作为框架,统领全句,严格按照形式逻辑准则、约定俗成的形式和等级的丝丝入扣,从而使英语呈现出“形合”的特征来。英语句式通过“屈折”变化来区分不同的结构关系,以动词为核心组成各种关系框架,并以首行作为语义重心的组句方式,其连接方式之多,虚词应用之广,是另英语初学者瞠目结舌的。
东方的哲学主张“主客体统一”,文化“求对称平衡”,重心理时空和时间顺序。因而在语言表达上重直觉,重领悟,重意合。无主句及主语省略句多,主动语态使用的多,连词用的少,文章求全面,不怕重复,词句求平衡与对称。以马致远《秋思》为例,这首小令被冠之以“秋思之祖”的美称,足以见其遣词造句的精辟。篇章简洁而短小,诚挚而感人,仅用了五句二十八个字,前三句一连用了九个偏正结构,每个结构都是名词词组,且三句每句都由三个事物组成,加起来就是九种事物,而且还用“夕阳西下”这种意境来渲染一种“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凉氛围。这种艺术上的魅力却正是借助于汉语的意合、“不需要中介而直接组合”的“整体”语言表达方式,连续增加“意象”,频繁渲染气氛,使小令中描写的九种事物有跃然纸上的感觉,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很明显,汉语表述求达意,而无严格意义上的形态曲折变化,没有“时”与“格”的变化,可以灵活处理意向间的时间与空间关系。汉民族思维的总体模式反应在语言结构上就是以“达意”为首要目的,注重横向关系,从而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有了很大的弹性,主要表现为即使省略了某些成分,也可以组成一定的联立关系,而不影响表意。
一. 英语的形合
英语句式常用各种形式手段的连接词、分句或从句,注重显性连接,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意。正是因为英语有明显的形合特征,因而起连接作用的词语特别多,从语法角度,通常把连接词分为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它们犹如胶水,可将纸张粘合起来。从意义上讲,连词起着衔接各类逻辑语义的功能。英语形合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使用大量介词,据G. Curme统计,英语各类介词共约286个。介词是英语里最活跃的词类之一,是连接词语、从句的重要手段。此外,英语中还存在其它的连接手段,诸如形态变化形式,包括词缀变化,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形态变化(如性、数、格、时、体、语态、语气、比较级、人称变化等)。
二. 汉语的意合
汉语具有明显的意合特征,连词成句注重意念连贯,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注重以神统形,结构简练明快。汉语的形合手段比英语少得多,没有英语中常用的那些关系词和连接词。此外,汉语中介词的数量大约只有三十个,而且大多还是从动词借来的。并且汉语中介词往往还是省略的,特别是在口语中,用了冗长累赘。词语或短句之间的关系自在不言中,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往往隐藏于字里行间,根据语境自然可以推断出来。汉语中各个句子成分的关系常常会体现在语序中。汉语一般都是前因后果,先主后次,如果要表达先果后因,会通过添加关系词的形式来实现。汉语中还时常用到反复、排比、对偶、对照、顶针等手法,运用到这些表达手法的句式通常整齐、匀称,不用关联词。汉语中的四字格成语短小精悍,节奏鲜明,表意清晰,常常是意合的佳作。汉语中还经常使用紧缩句。所谓紧缩句,就是取消各个分句之间的关系词和语音停顿,句式简明紧凑,分句之间的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是隐含的。
三.小结
就自然语言而言,即没有完全的形合语言,也没有完全的意合语言。事实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形合与意合兼而有之,只是该语言更加侧重形合或意合罢了。经过中外学者的大量研究,发现英语是形合特征比较明显的语言,而汉语则具有明显的意合特点。因此才说英语更加重视形合,而汉语更加重视意合,轻视形式。此外,英语重形合和汉语重意合都是从语句的层面来说的。当涉及到语篇层面时,汉语和英语的区别就不那么明显了。
参考文献
[1]王武兴(主编)2004《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连淑能 1993《英汉对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3]阎佩衡 2005《英汉与汉英翻译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4]陈定安 1998《英汉比较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5]王恩科 李昕 奉霞 2007《文化视角与翻译实践》,国防工业出版社。
李朝,女,工作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讲师 学历: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侯婷婷,女,工作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讲师 学历: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关键词】形合;意合 形合和意合是语言的两种基本组织手段,是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中提出的两个概念。所谓形合(Hypotaxis),是指语言的词语与分句之间用自身的形式手段连接起来,将与语言符号由“散”(个体的词)到“集”(词组乃至语篇)的语言组织手段,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所谓意合(Parataxis)是指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来表达。
语言特色的不同是由人类民族文化习惯与思维方式不同而导致的。西方文化“求真”,主张“人物分立”,强调主客体对立,重视形式论证,崇尚个体思维,并认为整体只有在个体对立中才能存在。其哲学则体现出明显的“分析性”特点。也就是说,英语必须通过“形”而连成一句,具有高度的形式化。英语句式在走势上总是以主谓结构作为框架,统领全句,严格按照形式逻辑准则、约定俗成的形式和等级的丝丝入扣,从而使英语呈现出“形合”的特征来。英语句式通过“屈折”变化来区分不同的结构关系,以动词为核心组成各种关系框架,并以首行作为语义重心的组句方式,其连接方式之多,虚词应用之广,是另英语初学者瞠目结舌的。
东方的哲学主张“主客体统一”,文化“求对称平衡”,重心理时空和时间顺序。因而在语言表达上重直觉,重领悟,重意合。无主句及主语省略句多,主动语态使用的多,连词用的少,文章求全面,不怕重复,词句求平衡与对称。以马致远《秋思》为例,这首小令被冠之以“秋思之祖”的美称,足以见其遣词造句的精辟。篇章简洁而短小,诚挚而感人,仅用了五句二十八个字,前三句一连用了九个偏正结构,每个结构都是名词词组,且三句每句都由三个事物组成,加起来就是九种事物,而且还用“夕阳西下”这种意境来渲染一种“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凉氛围。这种艺术上的魅力却正是借助于汉语的意合、“不需要中介而直接组合”的“整体”语言表达方式,连续增加“意象”,频繁渲染气氛,使小令中描写的九种事物有跃然纸上的感觉,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很明显,汉语表述求达意,而无严格意义上的形态曲折变化,没有“时”与“格”的变化,可以灵活处理意向间的时间与空间关系。汉民族思维的总体模式反应在语言结构上就是以“达意”为首要目的,注重横向关系,从而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有了很大的弹性,主要表现为即使省略了某些成分,也可以组成一定的联立关系,而不影响表意。
一. 英语的形合
英语句式常用各种形式手段的连接词、分句或从句,注重显性连接,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意。正是因为英语有明显的形合特征,因而起连接作用的词语特别多,从语法角度,通常把连接词分为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它们犹如胶水,可将纸张粘合起来。从意义上讲,连词起着衔接各类逻辑语义的功能。英语形合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使用大量介词,据G. Curme统计,英语各类介词共约286个。介词是英语里最活跃的词类之一,是连接词语、从句的重要手段。此外,英语中还存在其它的连接手段,诸如形态变化形式,包括词缀变化,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形态变化(如性、数、格、时、体、语态、语气、比较级、人称变化等)。
二. 汉语的意合
汉语具有明显的意合特征,连词成句注重意念连贯,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注重以神统形,结构简练明快。汉语的形合手段比英语少得多,没有英语中常用的那些关系词和连接词。此外,汉语中介词的数量大约只有三十个,而且大多还是从动词借来的。并且汉语中介词往往还是省略的,特别是在口语中,用了冗长累赘。词语或短句之间的关系自在不言中,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往往隐藏于字里行间,根据语境自然可以推断出来。汉语中各个句子成分的关系常常会体现在语序中。汉语一般都是前因后果,先主后次,如果要表达先果后因,会通过添加关系词的形式来实现。汉语中还时常用到反复、排比、对偶、对照、顶针等手法,运用到这些表达手法的句式通常整齐、匀称,不用关联词。汉语中的四字格成语短小精悍,节奏鲜明,表意清晰,常常是意合的佳作。汉语中还经常使用紧缩句。所谓紧缩句,就是取消各个分句之间的关系词和语音停顿,句式简明紧凑,分句之间的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是隐含的。
三.小结
就自然语言而言,即没有完全的形合语言,也没有完全的意合语言。事实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形合与意合兼而有之,只是该语言更加侧重形合或意合罢了。经过中外学者的大量研究,发现英语是形合特征比较明显的语言,而汉语则具有明显的意合特点。因此才说英语更加重视形合,而汉语更加重视意合,轻视形式。此外,英语重形合和汉语重意合都是从语句的层面来说的。当涉及到语篇层面时,汉语和英语的区别就不那么明显了。
参考文献
[1]王武兴(主编)2004《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连淑能 1993《英汉对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3]阎佩衡 2005《英汉与汉英翻译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4]陈定安 1998《英汉比较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5]王恩科 李昕 奉霞 2007《文化视角与翻译实践》,国防工业出版社。
李朝,女,工作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讲师 学历: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侯婷婷,女,工作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讲师 学历: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