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说有些地方的语文课本要删减鲁迅先生的文章了。”
“删了好,那么难读。”
“什么时候我们的也删就好了。”
“我倒觉得慢慢地读鲁迅先生的文章蛮有味道的。”
以上是几天前我无意中听到的学生们的谈话。不得不承认,在这几个基础学科当中,语文科最不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当中就流传着一个顺口溜: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可见对学生来说,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是有一定难度的,也无怪他们谈到“删减”问题就兴奋。但我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不会从中学语文课本上消失,也不该消失。因为鲁迅先生的文章不只是写“人”的文章,它不只是反映个人的思想和情感,还反映着一个时代、一段历史、一种精神、一种思想、一种文化。事实上,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也有了解的愿望,只是觉得文字上有些深奥不好理解罢了。所以,语文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鲁迅先生的文章不好教学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文章背后有较复杂的历史背景,二是鲁迅的文章内涵丰富且语言凝练含蓄。这两点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如果仍用一般文章的教学法来教学鲁迅作品,恐怕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其实我在教学中也没有什么妙招,只是用了一些“土”方法,但很多学生都反映,经过我指导后再阅读,鲁迅文章的思想内容就变得明朗起来了。我的土方法就是:讲背景,读课文,找脉络,品语言。
讲背景。既然鲁迅先生的文章有较复杂的背景,那么教学时就得先让学生了解背景。但是有些教师讲背景时只停留在简单的知识交代上,似乎怕讲背景耗时过多会造成喧宾夺主的现象,从而影响作品内容的教学。我倒觉得不必拘泥于一般的教学法,背景讲得太简单,学生似懂非懂,肯定会影响学生对作品内容及思想的理解。不如多费点时间讲清楚背景,以便让学生能更快地理解文章,更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我在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时,就是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上网或查找参考书来了解写作背景的。上课时先让学生介绍背景,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反应都很强烈,不等教师提问,很多学生就有话先说了:“真是国弱被人欺呀!”“国民党真无能!”“失掉自信力的是那些窝囊的‘中国人’!”“那些只想依赖外国人的反动派不配做中国人!”“他们想代表全中国?没门!”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不仅了解了鲁迅写此文的原因,还不谋而合地得出了与鲁迅先生相同的结论: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同时,这也激发了学生们的民族感情。这样,学生对此文的学习很快也就“入门”了。我觉得,这样的背景学习很有价值。
读课文。跟一般的课文相比,鲁迅先生的文章得增加“读”的分量。因为他的文章内涵更丰富、更深奥,语言更凝练、更含蓄。所以要调动各种形式的“读”:默读、朗读、教师读、学生读、全体读、读全文、读部分、指定读、选择读等等,凡能提升学生的认知和感悟能力,又不让学生发闷的读法都可使出来。要相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千万不能以讲代读。
找脉络。文章的脉络就是文章的思路。找到文章的脉络就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就可以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由浅入深,由面到点地学习,最终达到学习目的。这样的方法一般的文章都可以用,鲁迅先生的文章也不例外。对学生来说,鲁迅先生的文章不仅有广度且有深度,自学时常常不得要领,教师应指导学生理出文章的思路来,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有章可循了。如《故乡》一课,只要教师提示学生寻找到“我”的行踪,学生就不难找到“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这一脉络,之后就可以分阶段,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了。又如《“友邦惊诧”论》,文章虽短,但较难以把握,教师若能指导学生找出“指出敌论——驳敌论点——驳敌论据”这一思路,学生就有分析的方向了。
品语言。语言文字是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桥梁。鲁迅作品的语言包含着爱憎分明的情感,却又凝练含蓄且意味深长,所以指导学生反复品味关键语句也是教学其作品不可缺少的环节。如“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就表现了作者的失望和不满;“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就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表现了作者的满腔义愤。而“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些语句是那样地含蓄且意味深长,都是需要好好品味的。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总会遇到这些画龙点睛的经典语句,领会这些精彩语句就能从根本上了解作者的感情、思想观点、写作目的等,因此教师要加以强调和指导。
以上方法是我的教学体会,虽不算什么创新,但它符合认知规律,运用到位的话也是很有效果的。每当谈论到鲁迅作品的学习时,我的学生就会戏言:“我们不怕‘周树人’。”当然,此做法也有缺点,就是费时多,常要花费三四个课时,但如果能够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又收获颇丰,影响点进度又何妨呢?
“删了好,那么难读。”
“什么时候我们的也删就好了。”
“我倒觉得慢慢地读鲁迅先生的文章蛮有味道的。”
以上是几天前我无意中听到的学生们的谈话。不得不承认,在这几个基础学科当中,语文科最不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当中就流传着一个顺口溜: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可见对学生来说,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是有一定难度的,也无怪他们谈到“删减”问题就兴奋。但我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不会从中学语文课本上消失,也不该消失。因为鲁迅先生的文章不只是写“人”的文章,它不只是反映个人的思想和情感,还反映着一个时代、一段历史、一种精神、一种思想、一种文化。事实上,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也有了解的愿望,只是觉得文字上有些深奥不好理解罢了。所以,语文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鲁迅先生的文章不好教学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文章背后有较复杂的历史背景,二是鲁迅的文章内涵丰富且语言凝练含蓄。这两点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如果仍用一般文章的教学法来教学鲁迅作品,恐怕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其实我在教学中也没有什么妙招,只是用了一些“土”方法,但很多学生都反映,经过我指导后再阅读,鲁迅文章的思想内容就变得明朗起来了。我的土方法就是:讲背景,读课文,找脉络,品语言。
讲背景。既然鲁迅先生的文章有较复杂的背景,那么教学时就得先让学生了解背景。但是有些教师讲背景时只停留在简单的知识交代上,似乎怕讲背景耗时过多会造成喧宾夺主的现象,从而影响作品内容的教学。我倒觉得不必拘泥于一般的教学法,背景讲得太简单,学生似懂非懂,肯定会影响学生对作品内容及思想的理解。不如多费点时间讲清楚背景,以便让学生能更快地理解文章,更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我在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时,就是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上网或查找参考书来了解写作背景的。上课时先让学生介绍背景,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反应都很强烈,不等教师提问,很多学生就有话先说了:“真是国弱被人欺呀!”“国民党真无能!”“失掉自信力的是那些窝囊的‘中国人’!”“那些只想依赖外国人的反动派不配做中国人!”“他们想代表全中国?没门!”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不仅了解了鲁迅写此文的原因,还不谋而合地得出了与鲁迅先生相同的结论: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同时,这也激发了学生们的民族感情。这样,学生对此文的学习很快也就“入门”了。我觉得,这样的背景学习很有价值。
读课文。跟一般的课文相比,鲁迅先生的文章得增加“读”的分量。因为他的文章内涵更丰富、更深奥,语言更凝练、更含蓄。所以要调动各种形式的“读”:默读、朗读、教师读、学生读、全体读、读全文、读部分、指定读、选择读等等,凡能提升学生的认知和感悟能力,又不让学生发闷的读法都可使出来。要相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千万不能以讲代读。
找脉络。文章的脉络就是文章的思路。找到文章的脉络就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就可以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由浅入深,由面到点地学习,最终达到学习目的。这样的方法一般的文章都可以用,鲁迅先生的文章也不例外。对学生来说,鲁迅先生的文章不仅有广度且有深度,自学时常常不得要领,教师应指导学生理出文章的思路来,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有章可循了。如《故乡》一课,只要教师提示学生寻找到“我”的行踪,学生就不难找到“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这一脉络,之后就可以分阶段,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了。又如《“友邦惊诧”论》,文章虽短,但较难以把握,教师若能指导学生找出“指出敌论——驳敌论点——驳敌论据”这一思路,学生就有分析的方向了。
品语言。语言文字是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桥梁。鲁迅作品的语言包含着爱憎分明的情感,却又凝练含蓄且意味深长,所以指导学生反复品味关键语句也是教学其作品不可缺少的环节。如“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就表现了作者的失望和不满;“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就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表现了作者的满腔义愤。而“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些语句是那样地含蓄且意味深长,都是需要好好品味的。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总会遇到这些画龙点睛的经典语句,领会这些精彩语句就能从根本上了解作者的感情、思想观点、写作目的等,因此教师要加以强调和指导。
以上方法是我的教学体会,虽不算什么创新,但它符合认知规律,运用到位的话也是很有效果的。每当谈论到鲁迅作品的学习时,我的学生就会戏言:“我们不怕‘周树人’。”当然,此做法也有缺点,就是费时多,常要花费三四个课时,但如果能够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又收获颇丰,影响点进度又何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