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在企业总数量中占比99%以上,随着资源和要素的频繁流动、世界一体化的加快、全球分工的加深,我国中小企业也逐步融入了全球价值链的大背景中。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化成长的阶段,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而知识作为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序列模式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更加凸显出其在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力,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要想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获得知识资源。因此,从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基于知识学习的视角研究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中小企业国际化;知识学习;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伴随着全球分工趋势的加深加剧,中小企业已成为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来促进经济发展。尤其是全球价值链的重组以及新的国际分工的发展,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都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中,随之中小企业国际化已经转变为了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从中小企业对我国的经济贡献来看,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金为44242.2亿元,中小企业占比约47.1%,占据了我国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61910.6亿元,中小企业占比约59.3%,创造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本文选取全球价值链为背景,基于知识学习的视角,探讨出了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中知识学习的促进机理,并借助于因子分析法进行了回归分析,根据实证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提出了全球价值链中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能力的建议。
二、理论基础研究
1、全球价值链及其分工理论: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1985)一书中最先提出“价值链”这一概念,他表明公司价值的创造主要包括包括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个方面。一方面基本活动包括生产、销售、运输以及售后服务等,另一方面辅助活动包括原材料供应、人力资源、技术和财务等。在二十世纪90年代,Gereffi以价值链为基础,指出价值链是由相互支配者协调控制的,并通过对价值链关键环节的占领决定了整个价值链的特点。价值链这一关系网络会传遍整个世界,将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活动都连接了起来,从而形成了GVC(全球价值链)或GCC(全球商品链)。
2、企业国际化理论:叶文忠等(2012)认为,企业国际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了。在全球分工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是企业由国内市场向海外市场渐进发展的过程。在全球分工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具有网络性、锁定性、系统性、渐进性、和集群性。
3、企业知识学习理论:企业不仅是一个知识集合体,更是一个知识分布系统。石永贵(2009)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是创新,而创新优势主要在于企业所拥有的经验性知识,而经验性知识的转移则是复杂的学习过程。组织学习理论所关注的核心和重点是,企业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联系来促进自身技术知识的转移和交流等等,还可以获取更多的互补性资源,分析、使用知识库是企业网络形成的主要动因。
三、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中知识学习的促进机理分析
本文通过梳理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一套有利于提升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知识学习的促进机理,主要包括:流动的知识学习资源、知识共享合作机制、强有力的中介组织、知识学习渠道、技术创新能力五个方面。
1、流动的知识学习资源
Szulanski(1996)研究指出,知识的流动就是组织内或者组织间跨越边界的知识共享,也就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知识从源单元到接收单元的传播或者转移的过程。全球价值链为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和环境,也促进了知识学习资源的流动。从中小企业知识学习资源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来源角度看,知识流动大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中小企业内部的知识流动,如部门内部知识的共享、创造、转移和学习。另一方面是企业与外部的知识流动,如中小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等的知识流动,这两个方面有力的促进了我国中小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成长。
2、价值链内知识共享合作机制
中小企业依托价值链进行整体的国际化经营,己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价值链内知识共享合作机制就是价值链中的中小企业通过建立、维护、开发和利用集群网络关系并向全球网络关系延伸、链接、整合,学习、积累国际化知识以成长为国际企业的过程。Forsgren(2001)和Huber(1991)认为通过网络学习、移植学习、模仿学习和搜索学习等方式可以缩短进入国际市场时间的国际化知识外部获取方式,中小企业在全球价值链集群环境同时具有以上四种学习方式的优势,包括模仿性学习、与其他企业合作、引入专业人才等,较其他企业学习的成本低、效率高、匹配能力强。
3、强有力的中介组织
知识学习资源分布在全球价值链的各个位置,我国中小企业在参与全球分工、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中介组织对中小企业国家化成长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左右。Howells(2006)指出,中介组织获得全球范围内的先进技术知识,具有诊断和预测、信息搜索和筛选选、知识处理和整合、守门把关和连接、鉴定等10个作用。中介机构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可以通过各种平台,促进国外市场知识向价值链渗透,有利于中小企业的相互学习,也可以孵化国外市场知识,为学习和积累知识的双方建立外部对话平台。
4、知识学习渠道
一是全球价值链中先行企业的外部学习:先行企业在开展国际化中,通过多种渠道较早学习和掌握特定市场的先前的国际化经验和知识,并与国际市场建立了的国际市场网络关系,通过与中间机构、国外市场或合作企业的联系,学习到特定市场知识和经验知识,逐步构成了“开展国际业务→学习→反馈→学习创新→开展新业务过程”等知识学习循环活动。通过学习来减少其进入其他国际市场的交易成本和学习成本,加速国际化成长的过程。二是全球价值链中中小企业向先行企业学习:价值链上先行的企业存在较强的多维邻近性,且在国内市场还占有较大的比重,大多都同在一个产业内部存在长期的横向和纵向上的关联,为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必须确保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联动,并不自觉地将其在国际化成长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回溢”到价值链内部。价值链内其他企业在学习中通过结合自身实际,消化、整合和创新并加以利用,这也有助于达到共同提升的效果。三是全球价值链中中小企业集体学习阶段:集体学习是指相邻空间中的行动者行动、劳动力流动、供应商及客商互动以及面对面交流等活动,是价值链网络内网络知识流动的基础。一是价值链内不同企业的知识学习。二是价值链内相关机构的知识转移。 5、技术创新能力
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证明了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成长的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技术创新的过程就是一种知识流,包括知识的产生、开发、转移和应用四个阶段。而中小企业本身的知识要素资源不会自动创造价值,只有通过进一步的积累和活化才可以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在科学技术创新、知识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等创新各个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不仅提升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也增强了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中知识学习促进机理的实证分析
前面就知识学习促进机理的五个方面对提升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进行了论述,以此为基础,结合知识学习促进机理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理论分析和调研的情况,提出如下假设:
本论文的研究共发放问卷252份,回收问卷223份,回收有效问卷185份,问卷的有效率为82.9%。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法,首先判断流动的知识学习资源、知识合作共享机制、强有力的中介组织、知识学习渠道、技术创新能力对中小企业国家化成长的作用能否进行因子分析,KMO值都为0.6以上,Bartlett球体检验显著性概率均为0,可进行因子分析。本文将企业能了解行业内国内外知识学习资源的最新进展;企业能将国内外先进技术知识或科研成果投入商业化运营;企业在价值链中能获得国际化成长的技术和知识;企业在价值链中通过知识学习能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金融等方面的知识信息这五个方面定义为知识学习对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贡献绩效,并将此定义为因变量。文章将提取的有利于知识学习资源从源单元到接收单元的传播;扩大了价值链内中小企业间的知识学习的交流;降低了中小企业知识学习的成本;提高了中小企业知识学习的效率、搭建了知识学习交流的平台;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学习资源;减少进入国际市场学习的成本,加速国际化进程;提升了价值链内企业国际化知识,提升了产品竞争力;提升了贵企业国际化成长知识获取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壮大了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这11各方面定义为自变量(解释变量在回归分析表中依次以D11、D12、D21、D22、D31、D32、D41、D42、D43、D51、D52)。
首先,分析了F值和调整的确定系数R2,本研究中若F值对应的Sig值是0.000<0.05,说明回归模型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较好,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显。下面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文章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如下回归分析表: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调整的确定系数R2为0.405,F值为10.716,达到了较显著的水平,这表示11个预测变量共可解释“贡献绩效”变量40.5%的变异量。常数项t值所对应的显著性概率均大于0.05,这说明其和0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可出现在回归方程中。从回归分析表中可以看出11个自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都大于0,这说明各个自变量对贡献绩效即对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本文所提出的假设相符。通过以上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如下标准回归方程(Y为贡献绩效即知识学习对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作用;X1~X11依次为D11~D52的自变量):
Y=0.216X1+0.344X2+0.292X3+0.026X4+0.389X5+0.364X6+0.137X7+0.046X8+0.139X9+0.354X10+0.065X11
从以上实证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之前所提出的11个假设得到了验证,从回归分析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中介组织搭建了知识学习交流平台对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起到了最大的作用,而知识合作共享机制提高了中小企业知识学习的效率对于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所起的作用较小。
五、结论及建议
根据上述实证分析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一是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搭建好知识学习交流平台。中介组织要形成一种多层级、多规模且能够密切配合的局面;要利用中介组织与中小企业间的相互关系网络,搭建一个系统性平台,使得其能够提供丰富的知识学习资源;二是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技术创新也是企业知识学习能力的一个方面,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中小企业本身,为此我国的中小企业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依靠自己的努力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三是要挖掘流动的知识学习资源,加强链内企业间知识交流。企业自身应当加强知识学习文化的建设,同时企业之间要开展多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挖掘更多的资源。(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Humphrey,J and Schmitz,H.Governance in global value chains[J].IDS Bu lletin,2001,32(3):19- 29.
[2] 叶文忠,岳检.基于知识学习的集群中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4] 刘友金,叶文忠.集群创新网络与区域国际竞争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中小企业国际化;知识学习;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伴随着全球分工趋势的加深加剧,中小企业已成为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来促进经济发展。尤其是全球价值链的重组以及新的国际分工的发展,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都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中,随之中小企业国际化已经转变为了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从中小企业对我国的经济贡献来看,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金为44242.2亿元,中小企业占比约47.1%,占据了我国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61910.6亿元,中小企业占比约59.3%,创造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本文选取全球价值链为背景,基于知识学习的视角,探讨出了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中知识学习的促进机理,并借助于因子分析法进行了回归分析,根据实证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提出了全球价值链中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能力的建议。
二、理论基础研究
1、全球价值链及其分工理论: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1985)一书中最先提出“价值链”这一概念,他表明公司价值的创造主要包括包括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个方面。一方面基本活动包括生产、销售、运输以及售后服务等,另一方面辅助活动包括原材料供应、人力资源、技术和财务等。在二十世纪90年代,Gereffi以价值链为基础,指出价值链是由相互支配者协调控制的,并通过对价值链关键环节的占领决定了整个价值链的特点。价值链这一关系网络会传遍整个世界,将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活动都连接了起来,从而形成了GVC(全球价值链)或GCC(全球商品链)。
2、企业国际化理论:叶文忠等(2012)认为,企业国际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了。在全球分工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是企业由国内市场向海外市场渐进发展的过程。在全球分工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具有网络性、锁定性、系统性、渐进性、和集群性。
3、企业知识学习理论:企业不仅是一个知识集合体,更是一个知识分布系统。石永贵(2009)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是创新,而创新优势主要在于企业所拥有的经验性知识,而经验性知识的转移则是复杂的学习过程。组织学习理论所关注的核心和重点是,企业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联系来促进自身技术知识的转移和交流等等,还可以获取更多的互补性资源,分析、使用知识库是企业网络形成的主要动因。
三、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中知识学习的促进机理分析
本文通过梳理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一套有利于提升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知识学习的促进机理,主要包括:流动的知识学习资源、知识共享合作机制、强有力的中介组织、知识学习渠道、技术创新能力五个方面。
1、流动的知识学习资源
Szulanski(1996)研究指出,知识的流动就是组织内或者组织间跨越边界的知识共享,也就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知识从源单元到接收单元的传播或者转移的过程。全球价值链为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和环境,也促进了知识学习资源的流动。从中小企业知识学习资源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来源角度看,知识流动大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中小企业内部的知识流动,如部门内部知识的共享、创造、转移和学习。另一方面是企业与外部的知识流动,如中小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等的知识流动,这两个方面有力的促进了我国中小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成长。
2、价值链内知识共享合作机制
中小企业依托价值链进行整体的国际化经营,己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价值链内知识共享合作机制就是价值链中的中小企业通过建立、维护、开发和利用集群网络关系并向全球网络关系延伸、链接、整合,学习、积累国际化知识以成长为国际企业的过程。Forsgren(2001)和Huber(1991)认为通过网络学习、移植学习、模仿学习和搜索学习等方式可以缩短进入国际市场时间的国际化知识外部获取方式,中小企业在全球价值链集群环境同时具有以上四种学习方式的优势,包括模仿性学习、与其他企业合作、引入专业人才等,较其他企业学习的成本低、效率高、匹配能力强。
3、强有力的中介组织
知识学习资源分布在全球价值链的各个位置,我国中小企业在参与全球分工、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中介组织对中小企业国家化成长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左右。Howells(2006)指出,中介组织获得全球范围内的先进技术知识,具有诊断和预测、信息搜索和筛选选、知识处理和整合、守门把关和连接、鉴定等10个作用。中介机构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可以通过各种平台,促进国外市场知识向价值链渗透,有利于中小企业的相互学习,也可以孵化国外市场知识,为学习和积累知识的双方建立外部对话平台。
4、知识学习渠道
一是全球价值链中先行企业的外部学习:先行企业在开展国际化中,通过多种渠道较早学习和掌握特定市场的先前的国际化经验和知识,并与国际市场建立了的国际市场网络关系,通过与中间机构、国外市场或合作企业的联系,学习到特定市场知识和经验知识,逐步构成了“开展国际业务→学习→反馈→学习创新→开展新业务过程”等知识学习循环活动。通过学习来减少其进入其他国际市场的交易成本和学习成本,加速国际化成长的过程。二是全球价值链中中小企业向先行企业学习:价值链上先行的企业存在较强的多维邻近性,且在国内市场还占有较大的比重,大多都同在一个产业内部存在长期的横向和纵向上的关联,为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必须确保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联动,并不自觉地将其在国际化成长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回溢”到价值链内部。价值链内其他企业在学习中通过结合自身实际,消化、整合和创新并加以利用,这也有助于达到共同提升的效果。三是全球价值链中中小企业集体学习阶段:集体学习是指相邻空间中的行动者行动、劳动力流动、供应商及客商互动以及面对面交流等活动,是价值链网络内网络知识流动的基础。一是价值链内不同企业的知识学习。二是价值链内相关机构的知识转移。 5、技术创新能力
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证明了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成长的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技术创新的过程就是一种知识流,包括知识的产生、开发、转移和应用四个阶段。而中小企业本身的知识要素资源不会自动创造价值,只有通过进一步的积累和活化才可以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在科学技术创新、知识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等创新各个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不仅提升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也增强了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中知识学习促进机理的实证分析
前面就知识学习促进机理的五个方面对提升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进行了论述,以此为基础,结合知识学习促进机理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理论分析和调研的情况,提出如下假设:
本论文的研究共发放问卷252份,回收问卷223份,回收有效问卷185份,问卷的有效率为82.9%。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法,首先判断流动的知识学习资源、知识合作共享机制、强有力的中介组织、知识学习渠道、技术创新能力对中小企业国家化成长的作用能否进行因子分析,KMO值都为0.6以上,Bartlett球体检验显著性概率均为0,可进行因子分析。本文将企业能了解行业内国内外知识学习资源的最新进展;企业能将国内外先进技术知识或科研成果投入商业化运营;企业在价值链中能获得国际化成长的技术和知识;企业在价值链中通过知识学习能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金融等方面的知识信息这五个方面定义为知识学习对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贡献绩效,并将此定义为因变量。文章将提取的有利于知识学习资源从源单元到接收单元的传播;扩大了价值链内中小企业间的知识学习的交流;降低了中小企业知识学习的成本;提高了中小企业知识学习的效率、搭建了知识学习交流的平台;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学习资源;减少进入国际市场学习的成本,加速国际化进程;提升了价值链内企业国际化知识,提升了产品竞争力;提升了贵企业国际化成长知识获取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壮大了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这11各方面定义为自变量(解释变量在回归分析表中依次以D11、D12、D21、D22、D31、D32、D41、D42、D43、D51、D52)。
首先,分析了F值和调整的确定系数R2,本研究中若F值对应的Sig值是0.000<0.05,说明回归模型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较好,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显。下面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文章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如下回归分析表: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调整的确定系数R2为0.405,F值为10.716,达到了较显著的水平,这表示11个预测变量共可解释“贡献绩效”变量40.5%的变异量。常数项t值所对应的显著性概率均大于0.05,这说明其和0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可出现在回归方程中。从回归分析表中可以看出11个自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都大于0,这说明各个自变量对贡献绩效即对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本文所提出的假设相符。通过以上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如下标准回归方程(Y为贡献绩效即知识学习对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作用;X1~X11依次为D11~D52的自变量):
Y=0.216X1+0.344X2+0.292X3+0.026X4+0.389X5+0.364X6+0.137X7+0.046X8+0.139X9+0.354X10+0.065X11
从以上实证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之前所提出的11个假设得到了验证,从回归分析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中介组织搭建了知识学习交流平台对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起到了最大的作用,而知识合作共享机制提高了中小企业知识学习的效率对于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所起的作用较小。
五、结论及建议
根据上述实证分析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一是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搭建好知识学习交流平台。中介组织要形成一种多层级、多规模且能够密切配合的局面;要利用中介组织与中小企业间的相互关系网络,搭建一个系统性平台,使得其能够提供丰富的知识学习资源;二是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技术创新也是企业知识学习能力的一个方面,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中小企业本身,为此我国的中小企业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依靠自己的努力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三是要挖掘流动的知识学习资源,加强链内企业间知识交流。企业自身应当加强知识学习文化的建设,同时企业之间要开展多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挖掘更多的资源。(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Humphrey,J and Schmitz,H.Governance in global value chains[J].IDS Bu lletin,2001,32(3):19- 29.
[2] 叶文忠,岳检.基于知识学习的集群中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4] 刘友金,叶文忠.集群创新网络与区域国际竞争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