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化与西方传记文学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huifu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传记写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它以平等和民主为基本精神,打破等级和地位的限制,对某些权威的、高等的、精神性的人或事物进行"降格"。传记写作也可以通过"脱冕"、"相对化"、"物质—肉体化"等降格方式,使传主从高高在上的位置中降落下来,回归地面,显示出人性的本来面目,从一个方面实现追求真实性的传记理想。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石锓先生的理论成果为基础,通过文献统计法分别探究“纷纷”“扬扬”“纷扬”在古代文献中的历时使用情况。“纷纷扬扬”是明代出现的一个形容词的AABB式,由“纷纷”和“扬扬”叠加而成,“纷纷”和“扬扬”在组构AABB式的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同。这表明虽然从汉语史整体的发展脉络看,元明清时期单音状态形容词叠加式逐渐萎缩,但通过个例研究可见此时单音状态形容词叠加式仍在不断产生新词,并尝试以四字格的
摘 要:本文对2000~2015年间的“把”字句研究进行了梳理,从句法、语义、语用、第二语言教学、方言研究和汉外对比研究等方面对过去15年的“把”字句研究进行了回顾,并总结了过去15年“把”字句研究的特点。  关键词:“把”字句 句法 语义 语用  一、引言  汉语“把”字句的研究始于1924年黎锦熙提出的“提宾说”。经过九十余年的发展,从研究内容上看,“把”字句的研究已经从最初的结构研究,扩展到
摘 要:韵语类史籍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和传颂。在中国古代,用韵语编纂的史籍很多,大多都是用于童蒙教育和历史的传播与普及。在清代,韵语类史籍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却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从现在流传下来的韵语类史籍来看,其数量庞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  关键词:清代 “韵语类” 史籍 童蒙  一、“韵语类”史籍的优势  韵语指字句押韵的语言。一般韵语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和传诵,如果配以音律,
摘 要:“音”和“声”通常被认为是同义语素,关于“音”和“声”的关系,目前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一、“音”和“声”在现代汉语中有所区分,但在古代汉语中并无区别;二、“声”是自然的声音,“音”是人为加工后的声音;三、“声”是主观感知的声音,“音”是客观存在的声音。本文认为“声”和“音”这两个概念的外延是交叉关系,既有重合部分,也有只属于自己的部分。  关键词:声 音 交叉概念  一、引言  “音”和“
编辑组织公民行为是指编辑自发表现出的一种超越角色标准以外的主动、积极、正面、尽职、利他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有益于学报编辑职业角色的履行,更有助于组织效能及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