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书画与禅宗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zi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书画是人们精神寄托的产物,当信徒们表达对佛祖的虔诚奉献时,禅宗书画就诞生了。当然,禅宗书画更是统治阶层对佛教的重视并利用佛教来控制民众、巩固地位的体现,有着官方书画的色彩。禅宗书画创作虔诚恭正,风格多样,意趣自生,是绘画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从中窥见书画发展的轨迹,有着特有的艺术光彩,有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书画;禅宗;精神寄托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23-1
  自汉代后,佛教传入我国,并与我国儒、道及方术互溶互合,不断被人们接受。佛教也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精神解脱的最好方法。不但从理论信仰上,而且从实践上给信众指出了脱离苦海的途径和救赎的方式,迅速成了人们的精神寄托和信仰的重要形式,并被统治阶级所控制。画像或造像置于洞窟或寺庙,供僧侣、信徒顶礼膜拜,而佛像与帝王之像的隐隐相合,不由把对佛的一片赤诚和寄托转移到帝王身上。因而,诵经、抄经也成为了礼佛的一项重要活动。
  东汉《理惑篇》记载:“昔孝明皇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群臣,此为何人?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之曰佛,轻举能飞,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遗使者张骞、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十二人,至大月氏国,写取佛经四十二章,藏在兰台石室第十四间。时于洛阳城西雍门外起佛寺,于其壁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又于南宫清凉台及开阳城门上作佛像”。汉明帝(58-76在位)梦见佛陀,由此派人取经。摄摩腾、竺法兰初自西域以白马驮经而来,舍于鸿胪寺,于永平十一年(68)创建白马寺存经,成为最早的佛寺。禅宗书画是以官署、寺院为集散中心的,信徒的承前启后,以最大的毅力、用写佛经的这种形式,来表示对佛门的皈依,表达对佛祖的虔诚和奉献、对社会所尽的功德,写经成为一种精神文化活动,是人们精神寄托的产物。
  禅宗书画是全社会、各阶层,无论官署、寺院、还是士人、庶民、僧侣都参加的活动。从传世的有着禅宗书画的记载和作品来看,从宫廷到地方官署都有专职的班子,设专职人员。凡官寺的禅宗经文,楷书手必出于此,卷尾有详尽的抄写情况记载。据《虞昶校经》记载:“唐代西太原寺的抄经书手四十一人,前期十九人,明记门下省(弘文馆)者七人,东官(左春坊)三人。后期二十二人,内门下省十二人,东宫一人,秘书省三人,其所抄经卷,必尽藏于弘文馆”。除抄经外,唐代还注重译经,“数置译坊,如贞观年间(627-649)玄奘译经,所译诸经皆是官为抄写,即由所司委派楷书手缮写,装潢成卷,遂流湘、荆、扬、通于外。”唐太宗还“敕所司简秘书书手,写新经论九本,颁与雍、洛、兖、凉、益等九大州展转流通”。由此可见,写经之严肃和慎重,已形成严格的制度。
  大凡禅宗书画,特别是经文,均为恭正之楷书,只有注释、讲解等可用行书和草书。它与一般信手写来的日常应付迥然不同。不过,经文虽是楷书,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早期的经文带有明显的隶意,是楷书未成熟的标志。而到了西晋时间,隶法逐渐蜕化,至东晋仍然保持了一些古意,但随着南北朝的统一,写经绘画与“二王”书风趋于一致,从中可看到楷书发展、成熟的过程。但由于写经书写格式、形制的严格规范,其绘画都相对匀称规整,虽然艺术趣味被限制,却仍有着特独的价值。
  早期的禅宗书画在笔法上带有较强的隶法,如撇、捺甚至钩画,都带有波磔色彩。而在横画上最有特色,起笔处较尖,而收笔处较重,形成左轻右重之势,这可能是书写日益熟练后形成的习惯性笔画,如果要笔笔着实,书写速度肯定不会快,这一左轻右重特征,即使是后期经卷中依然保持,成为写经绘画的基本特征。在字形上,结体一般为扁形,隶书体态浓烈;到了南北朝时期,写经绘画的隶意渐减,但在用笔上,依然有着很明显的传承性。字形上略向方形发展,隶书体态淡化,尤其是钩画在结体中变化最大,明显向楷书过渡。
  到了唐代,写经绘画已与“二王”书风基本一致,笔法上轻重提按的力感变化讲究,点画的起收完全楷书化,结体上虽仍有扁态,但是以方形为主了,其书风已从古朴趋于妍美。禅宗书画在章法上,不论早、中、晚期,都有基本的格式。如起首有标题(也有将标题写在正文之后的),卷尾有题记,抄写段落分明,行与行之间有丝栏。但是在行距与字距上,大都采用行距整齐而字距不一的布白,在严谨整齐中略显生动。从书风来看,有的沉着厚重、古穆朴实;有的轻盈飞扬,妍雅清丽;有的稚拙天真,意趣自生;有的端庄平稳,静谧沉着。可见书经手是各具个性的。
  由于写经是非常严肃的事,在信徒和经生心目中,佛是超越时空的绝对精神,似乎一旦能与佛交流,就能和佛心灵相通,就能得到神的眷顾,就能脱离苦海,享受快乐。禅宗绘画中佛的前世的种种行善故事、舍己救人的事迹,或恶人受罚的可怕景象,似乎催发着人们多做善事,多积功德。在这种心理欲求的驱使下,禅宗的塑像亦由初始的安坐变为身体前倾,眼神由远望变为下视,表情由严肃变为慈祥,成为一个关心人间疾苦的至尊。经生们对着佛像,心神凝思,神情飞扬,仿佛随菩萨飞升。而抄经的全神贯注,虔诚认真,成为求福去灾或成佛成神的途径,心灵也得到了陶冶。虔诚抄经,苦海慈航,即是功德,救苦救难,普渡众生,包容万物,我以为这正是禅宗书画的魅力所在。
  作者简介:
  安昌礼,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张家港市书画院专职画家。
其他文献
摘要:浮雕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它的产生有着相关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需要。它是创造心理与受众审美的统一。雕塑家们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要让想象的翅膀在更宽阔的空间中翱翔,将作品的象征性、符号化转化的精神与情感有质的提高,使作品内涵更丰富。  关键词:浮雕艺术 空间形态 创作要素  中图分类号:J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29-1  浮雕艺术源远流长,并不断
摘要:北宋时期山水画继承了“求实、尚真”的传统绘画风格,构图多作高大、山山重叠,或有望千里的大场景来表现,于无形之中,山水画之空间布局渐以此作规范。直至北宋神宗时期的画家郭熙,在其山水画理论著作《林泉高致》中,总结出“三远”的造景布局方式,给中国山水画的造景构图留下了珍贵绘画理论史料。细审“三远”,可发现山水空间的审美感知是身体与心灵和自然山水的全面、整体性的融合,而不仅仅是一种视觉性的空间印象。
转变发展方式,创造经济发展的“升级版”,是摆在全国、特别是广东面前的一道大课题。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之后,在保持中速增长中下定决心搞好转型升级,不以GDP论政绩,而应在深化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