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1年8月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新闻战线广大记者、编辑奔赴基层一线,以所见、所听、所思、所感记录社会生活,反映群众呼声,回应社会关切,以群众语言、平民视角展现生活变化和老百姓的酸、甜、苦、辣,无论是主题宣传、典型报道还是舆论监督,都充分体现出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展现了新闻事业的宗旨、责任和使命。《河南日报》2013年9月9日刊发的长篇通讯《一方金印在民心》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涌现出的精品佳作。它以朴实无华、白描细润的手法,把一个几十年如一日与群众同甘共苦,带领大家发家致富的好党员、好干部吴金印的形象展示在读者面前,读来深感真实可信,可亲可敬。作为业界同仁,不禁为此文击节,它使我们又闻到了新华社老社长穆青当年笔下《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那样的文风墨香。除了阅读后的愉悦,这一新闻作品还具有一些“弦外之音”。本文试图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阐释出该作品在文风、作风、官风方面的含义。
一、典型报道的文风在于“真”
作为主流媒体,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更是主流媒体可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显身手、大有作为的时代,而典型报道正是可以较好反映时代特色的新闻内容。
《一方金印在民心》属于典型报道,在正面宣传中是“难啃的骨头”,这其中存在历史与现实两方面的原因。从历史来看,有不少典型本身就是为了配合当时的政治需要生拉硬造出来的,这种“胎里带”的缺陷使得关于这些典型的报道很难经得起众人的质疑与时间的考验,时过境迁之后,“典型”便连同“报道”一起成为“假、大、空”的代名词。类似情形的层层累积为后来的新闻宣传“赚取”了大量的负资本,直接导致“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后果产生,这就意味着即便你树的新典型再过硬,你做的报道再客观,受众也不相信了,而缺乏信度的典型宣传基本上属于无效传播。从现实来看,在信息工具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典型”面临着比以往复杂得多,也严峻得多的考验。他们毫无秘密可言,被受众三百六十度全方位打量,在众声喧哗的网络世界里,承受着网友褒贬不一的评判。典型报道亦是如此,身处新媒体的“烛照”之下,如果披露的信息不完备、展示的内容不准确、得出的结论有水分,就会很快被识别、被指出、被抨击。也就是说,自以为是、自说自话的典型宣传已经没有了市场。可以看出,无论是历史上的教训还是现实中的要求,都指向了同一方向,即典型报道在文风方面要真实、真实、再真实。具体而言,表现为事例要真、细节要真、语言要真。
在长篇通讯《一方金印在民心》中非常注重用事例说话,通篇文章就是用一个个事例串联起来的,而在事例的选择上,讲述的大多都是润物无声的小事,如给五保户武忠洗脚修脚、深夜护送宋大娘看病、杨务新杀鸡、四合社区改造、唐公山命名等,仿佛信手拈来,不用铺垫,没有渲染。并且,这些小事又不是天马行空,都是有据可查的,何时何地发生、何人见证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不厌其详,给读者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方金印在民心》的细节刻画也较为突出。如果用电视画面加以类比的话,这篇通讯出现了多处“特写”镜头。例如,困难户牛德英家锅里的“糠团和野菜”,老领导郑永和为房东修门框时“挥动的铁锤”,残障者韩志明家门口那条“四五米深、两米宽的沟”等等,细节的刻画除了使典型报道更加生动,也进一步支撑了事例的真实、人物的真实。
语言的真,也是该作品的显著特色。通篇朴实生动的群众语言俯拾皆是,接地气的清新文风很容易让人想起长篇通讯的经典《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语言风格。例如,开篇就直接引用群众的话“来啦,吴书记,快来家坐……哎呀,刚才还念叨您哩”,引用吴金印的话“跟群众在一起,情况明,心里暖,就跟鱼儿在水里一样,自在,舒坦”“干部和群众,是种子和大地的关系,心系群众苗得土,背离群众树断根,离开了群众就是死路一条”“这一辈子,啥时候想起他们(老百姓),心里都暖烘烘的,觉得不尽心尽力为老百姓办事,就是没良心,就是不肖之子”“群众在基层,最能吃透情况,整天都在思考问题,他们的想法往往更切合实际,我们当干部的,如果放着恁好的老师不去请教,岂不是傻子?”等等,这些语言完全来自老百姓的日常劳动生活,说的是口头语、大实话,讲的是老百姓能听得懂的理儿,表面看来土得掉渣,仔细咀嚼,其味悠长。读着这样的文字,读者自然会觉得吴金印是个有血有肉的官,是农民身边的贴心人。事实证明,这种不包装、不拔高,散发着泥土味儿的文字,才真正具有击中软肋、震撼人心的力量。
通过事例的真、细节的真、语言的真,《一方金印在民心》逐步形成了文风上的真。这种对于真实性的追求正是新闻工作者在做典型报道时最需要用心的地方,同时也是一切新闻生命力的保证。然而,正如王安石诗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新闻文风上的真并不容易实现,在诸多影响因素中,采访作风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二、新闻采访的作风在于“深”
近年来,新闻界弥漫着一股浮躁之气,有的记者不深入基层采访,而是习惯于泡在文山会海,满足于看材料、打电话、收发传真、等着拿通稿等等。有的记者即便到了新闻单位,也只是满足于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听听汇报而已。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发出来的新闻要么空洞无物、不着边际、套话连篇,要么颠三倒四、逻辑混乱、语言晦涩,甚至文不对题,不知所云。老新闻人范敬宜说,“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同样,新闻采访的作风越“深”,新闻报道的文风越“真”。关于这一点,在长篇通讯《一方金印在民心》上有较充分的反映。
采访作风的“深”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在作品一开头,就描绘了吴金印在卫辉市唐庄镇处处受到群众欢迎的场景,从中可以勾勒出记者采访的足迹。其中包括四合社区、靳湾村复耕工地、石屏村外万亩桃园、代庄村蔬菜基地、龙山治山治水施工现场、六庄村大桥牛业公司等等,而这还仅仅是记者所到之处的一部分。在报道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记者翻山越岭,踏着泥土,跑到老百姓生产劳动第一线,来到主人公工作生活场景中的身影。正是由于不辞劳苦,扑下身子的采访作风,记者才得以发现前文提到的那么多真实的事例、真实的细节、真实的语言。 采访作风的“深”还体现在思想感情上。通讯中有这样的段落,“为了让群众有饭吃,几十年来他造地不止,人们称他‘造地书记’。为了造地,他在狮豹山的山沟里、河堤上搭起工棚住了8个寒暑;为了造地,他在寒冬腊月跳进结冰的河水里垒石堰;为了造地,他累得晕倒在地,在工程抢险中,险些被滚石砸死”。朴实的语言中饱含着老百姓对吴金印的深厚情感以及作者对吴金印的尊重与敬意——这不是靠生花妙笔可以写就的,而是思想感情上与人民群众完全同步、高度契合的结果。由此,让人联想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作者、新华社老社长穆青。穆青给青年记者作报告,说得最多的四个字就是“勿忘人民”,他十分喜爱清代诗人郑板桥的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穆青说:“一个封建社会的县官尚且对劳动人民有这种感情,我们共产党人应该由此受到什么启发呢?”穆青将所受到的启发带到了他那些经典人物通讯的撰写中,于是凸显出“一字一句总关情”的文风,《一方金印在民心》这篇长达万言的通讯能让读者与网友一口气读完,也源于“意到深处见性情”的底蕴。
《一方金印在民心》的记者采访作风说明了一个道理:当代新闻工作者的位置应当“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只有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只有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只有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新闻报道的全部事实都存在于社会实践之中,新闻工作的基本方法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一切有追求、有抱负的新闻工作者,都应该奔走在路上、扎根在基层、活跃在现场,把新闻写在广阔大地上,写在人民群众心坎上。
三、文风是“末”,官风是“本”
《一方金印在民心》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除了具备报道文风上的“真”、采访作风上的“深”之外,吴金印这个典型官风上的“正”是至关重要的原因。对于共产党的官应该怎么当,他是这样理解与表述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想叫群众真心拥护咱共产党,就得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好事,不然的话,人家为啥要跟着咱啊?共产党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基层,老百姓就是从咱们的举动中去认识共产党的宗旨。咱们为群众办好事,就是维护党的形象。”吴金印的官风决定了他必然走群众路线,而不会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伍。以吴金印这样的官为报道对象,新闻更容易做得真实、鲜活、生动。事实上,文风与官风之间的关系早已被关注。梁衡在《文风四谈》一书中认为:“文风是‘末’,官风是‘本’。治文风首先要治党风、政风,特别是官风。”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说:“现实存在的不良文风、话风、会风其实都是官风的表现……官气不改,官风不改,树立良好的文风,任务就会非常艰巨。”从这个层面上观察,所看到的就不仅仅是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会看到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新闻报道的文风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四、新闻创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谈到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点抓好理论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那么,创新的源泉从哪里来?笔者认为,新闻宣传工作创新的源泉一是来自勤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论述学习时引用了著名学者王国维谈治学的“三种境界”,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职业新闻工作者,理当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要有为新闻事业甘愿“人憔悴”也“终不悔”的献身精神,要致力于领悟“灯火阑珊处”的真知灼见。二是来自生活实践,来自人民群众。吴金印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群众最有智慧,群众最有办法,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工作上遇到什么困难,跟群众一商量,办法就有了”。吴金印在这里说的是他联系群众、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同样,新闻宣传工作要创新也需要向群众学习,因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新闻工作者要转作风、正文风,就必须老老实实拜人民为师。吴金印在河南、在全国都是一个老牌的先进典型,关于他的各类采访和报道也很多,因此关于吴金印的通讯在今天要写出新意很不容易。但正是由于记者的深入采访,捕获了“吴金印几十年如一日与群众同甘共苦、忠实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时俱进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奔小康”这个具有强烈时代意义的闪光点,把吴金印与群众心贴心、共命运的一个个真实故事像珍珠一样穿起来,才使得《一方金印在民心》产生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社会效果。这也充分证明,善于从群众生活和群众语言中汲取营养,就是最好的改进文风,是最有效的治“浮”良方。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方法,更是我们新闻创新的根本方法;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源泉,更是我们党的新闻事业创新的源泉。新闻要创新就是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基层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那里有鲜活的实践,是新闻事业生长的沃土。基层有最鲜活的实践成果,有最震撼的发展变化,有最感人的先进事迹,有最生动的社会场景,有最动人的语言和最丰沛的情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闻工作者只有走出高楼大院,跳出文山会海,走进基层的广阔天地,才能拥有取之不尽的鲜活素材,写出打动人心的精品力作,新闻事业才能获得永不枯竭的发展动力。接地气不光是要脚踏基层土地,更要走到群众当中,在膝促膝的沟通中体察民情,在心贴心的交流中了解民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新闻工作成为党和政府的好帮手、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作风决定文风,文风反映作风。有什么样的作风与文风,就有什么样的新闻宣传效果。深入基层,不仅是采访的现实需要,更是锻炼好作风、好文风的根本途径,也是新闻创新的根本途径。只有真诚地走进基层这个大课堂,在采访中吃苦流汗,方能体会到人民群众的艰辛勤劳,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培养自身坚强意志,锻造扎实工作作风;只有在深入实际的调研中捕捉活鱼,才能摆脱空洞抽象的概念,写出散发泥土芳香、饱含质朴情感的鲜活细节,形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风。总结而言,深入实际的过程,就是造就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的过程;深入实际的过程,就是改进新闻报道的过程;深入实际的过程,就是践行主流媒体责任与使命的过程。深入实际虽然如此重要,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使得“走基层”沦为了“走过场”,这一倾向的出现提醒每一位新闻工作者扪心自问:
一问:走基层是为了应景交差,还是出于个人内心的自发与自觉?态度决定一切,态度不同,结果大相径庭。应景交差只能造出“水货”的新闻,自发自觉才能创造出新闻的精品。
二问:走基层的广度够了,深度够不够,角度新不新?许多记者习惯了“短、平、快”的工作方式,只注重新闻的第一落点,第二、第三落点却少有人问津,或者出于经验轻下判断,忽略了看似重复的报道题材背后所隐含的不同角度,之前种种惯性思维与惰性习惯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波及走基层的实践活动中,影响到活动的效果。
三问:走基层是一阵风,还是能够持之以恒?走基层如果只停留在活动的层面上,就必然“脚下无根”,而要想让其脚下生根,必须辅之以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比如建立领导带头制度,让新闻一线的领导干部定期到一线采访;建立优稿评比制度,让那些深入基层、扎实付出的记者真正获得职业上的荣耀与经济上的奖励,获得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满足;建立业务探讨制度,定期把走基层中遇到的问题拿来共同研究,让志同道合的人相互激励、共同提高,从而形成一个能传播良好职业技能与职业操守的“小圈子”,最终促使这个“小圈子”拓展成为能影响更多编辑、记者的“大圈子”。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关乎新闻宣传工作的性质宗旨、关乎新闻事业发展的前途命运。党的新闻工作归根结底也是群众工作。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拜人民为师,向群众求教,以深入基层的新闻实践转变作风、改进文风,是当代新闻工作者履行职责、使命的必然要求。始终把党的事业与人民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始终从生产生活一线汲取丰富的养料,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就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这就是长篇通讯《一方金印在民心》带给当代新闻工作者的启示。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编校:郑 艳
一、典型报道的文风在于“真”
作为主流媒体,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更是主流媒体可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显身手、大有作为的时代,而典型报道正是可以较好反映时代特色的新闻内容。
《一方金印在民心》属于典型报道,在正面宣传中是“难啃的骨头”,这其中存在历史与现实两方面的原因。从历史来看,有不少典型本身就是为了配合当时的政治需要生拉硬造出来的,这种“胎里带”的缺陷使得关于这些典型的报道很难经得起众人的质疑与时间的考验,时过境迁之后,“典型”便连同“报道”一起成为“假、大、空”的代名词。类似情形的层层累积为后来的新闻宣传“赚取”了大量的负资本,直接导致“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后果产生,这就意味着即便你树的新典型再过硬,你做的报道再客观,受众也不相信了,而缺乏信度的典型宣传基本上属于无效传播。从现实来看,在信息工具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典型”面临着比以往复杂得多,也严峻得多的考验。他们毫无秘密可言,被受众三百六十度全方位打量,在众声喧哗的网络世界里,承受着网友褒贬不一的评判。典型报道亦是如此,身处新媒体的“烛照”之下,如果披露的信息不完备、展示的内容不准确、得出的结论有水分,就会很快被识别、被指出、被抨击。也就是说,自以为是、自说自话的典型宣传已经没有了市场。可以看出,无论是历史上的教训还是现实中的要求,都指向了同一方向,即典型报道在文风方面要真实、真实、再真实。具体而言,表现为事例要真、细节要真、语言要真。
在长篇通讯《一方金印在民心》中非常注重用事例说话,通篇文章就是用一个个事例串联起来的,而在事例的选择上,讲述的大多都是润物无声的小事,如给五保户武忠洗脚修脚、深夜护送宋大娘看病、杨务新杀鸡、四合社区改造、唐公山命名等,仿佛信手拈来,不用铺垫,没有渲染。并且,这些小事又不是天马行空,都是有据可查的,何时何地发生、何人见证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不厌其详,给读者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方金印在民心》的细节刻画也较为突出。如果用电视画面加以类比的话,这篇通讯出现了多处“特写”镜头。例如,困难户牛德英家锅里的“糠团和野菜”,老领导郑永和为房东修门框时“挥动的铁锤”,残障者韩志明家门口那条“四五米深、两米宽的沟”等等,细节的刻画除了使典型报道更加生动,也进一步支撑了事例的真实、人物的真实。
语言的真,也是该作品的显著特色。通篇朴实生动的群众语言俯拾皆是,接地气的清新文风很容易让人想起长篇通讯的经典《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语言风格。例如,开篇就直接引用群众的话“来啦,吴书记,快来家坐……哎呀,刚才还念叨您哩”,引用吴金印的话“跟群众在一起,情况明,心里暖,就跟鱼儿在水里一样,自在,舒坦”“干部和群众,是种子和大地的关系,心系群众苗得土,背离群众树断根,离开了群众就是死路一条”“这一辈子,啥时候想起他们(老百姓),心里都暖烘烘的,觉得不尽心尽力为老百姓办事,就是没良心,就是不肖之子”“群众在基层,最能吃透情况,整天都在思考问题,他们的想法往往更切合实际,我们当干部的,如果放着恁好的老师不去请教,岂不是傻子?”等等,这些语言完全来自老百姓的日常劳动生活,说的是口头语、大实话,讲的是老百姓能听得懂的理儿,表面看来土得掉渣,仔细咀嚼,其味悠长。读着这样的文字,读者自然会觉得吴金印是个有血有肉的官,是农民身边的贴心人。事实证明,这种不包装、不拔高,散发着泥土味儿的文字,才真正具有击中软肋、震撼人心的力量。
通过事例的真、细节的真、语言的真,《一方金印在民心》逐步形成了文风上的真。这种对于真实性的追求正是新闻工作者在做典型报道时最需要用心的地方,同时也是一切新闻生命力的保证。然而,正如王安石诗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新闻文风上的真并不容易实现,在诸多影响因素中,采访作风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二、新闻采访的作风在于“深”
近年来,新闻界弥漫着一股浮躁之气,有的记者不深入基层采访,而是习惯于泡在文山会海,满足于看材料、打电话、收发传真、等着拿通稿等等。有的记者即便到了新闻单位,也只是满足于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听听汇报而已。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发出来的新闻要么空洞无物、不着边际、套话连篇,要么颠三倒四、逻辑混乱、语言晦涩,甚至文不对题,不知所云。老新闻人范敬宜说,“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同样,新闻采访的作风越“深”,新闻报道的文风越“真”。关于这一点,在长篇通讯《一方金印在民心》上有较充分的反映。
采访作风的“深”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在作品一开头,就描绘了吴金印在卫辉市唐庄镇处处受到群众欢迎的场景,从中可以勾勒出记者采访的足迹。其中包括四合社区、靳湾村复耕工地、石屏村外万亩桃园、代庄村蔬菜基地、龙山治山治水施工现场、六庄村大桥牛业公司等等,而这还仅仅是记者所到之处的一部分。在报道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记者翻山越岭,踏着泥土,跑到老百姓生产劳动第一线,来到主人公工作生活场景中的身影。正是由于不辞劳苦,扑下身子的采访作风,记者才得以发现前文提到的那么多真实的事例、真实的细节、真实的语言。 采访作风的“深”还体现在思想感情上。通讯中有这样的段落,“为了让群众有饭吃,几十年来他造地不止,人们称他‘造地书记’。为了造地,他在狮豹山的山沟里、河堤上搭起工棚住了8个寒暑;为了造地,他在寒冬腊月跳进结冰的河水里垒石堰;为了造地,他累得晕倒在地,在工程抢险中,险些被滚石砸死”。朴实的语言中饱含着老百姓对吴金印的深厚情感以及作者对吴金印的尊重与敬意——这不是靠生花妙笔可以写就的,而是思想感情上与人民群众完全同步、高度契合的结果。由此,让人联想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作者、新华社老社长穆青。穆青给青年记者作报告,说得最多的四个字就是“勿忘人民”,他十分喜爱清代诗人郑板桥的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穆青说:“一个封建社会的县官尚且对劳动人民有这种感情,我们共产党人应该由此受到什么启发呢?”穆青将所受到的启发带到了他那些经典人物通讯的撰写中,于是凸显出“一字一句总关情”的文风,《一方金印在民心》这篇长达万言的通讯能让读者与网友一口气读完,也源于“意到深处见性情”的底蕴。
《一方金印在民心》的记者采访作风说明了一个道理:当代新闻工作者的位置应当“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只有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只有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只有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新闻报道的全部事实都存在于社会实践之中,新闻工作的基本方法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一切有追求、有抱负的新闻工作者,都应该奔走在路上、扎根在基层、活跃在现场,把新闻写在广阔大地上,写在人民群众心坎上。
三、文风是“末”,官风是“本”
《一方金印在民心》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除了具备报道文风上的“真”、采访作风上的“深”之外,吴金印这个典型官风上的“正”是至关重要的原因。对于共产党的官应该怎么当,他是这样理解与表述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想叫群众真心拥护咱共产党,就得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好事,不然的话,人家为啥要跟着咱啊?共产党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基层,老百姓就是从咱们的举动中去认识共产党的宗旨。咱们为群众办好事,就是维护党的形象。”吴金印的官风决定了他必然走群众路线,而不会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伍。以吴金印这样的官为报道对象,新闻更容易做得真实、鲜活、生动。事实上,文风与官风之间的关系早已被关注。梁衡在《文风四谈》一书中认为:“文风是‘末’,官风是‘本’。治文风首先要治党风、政风,特别是官风。”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说:“现实存在的不良文风、话风、会风其实都是官风的表现……官气不改,官风不改,树立良好的文风,任务就会非常艰巨。”从这个层面上观察,所看到的就不仅仅是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会看到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新闻报道的文风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四、新闻创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谈到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点抓好理论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那么,创新的源泉从哪里来?笔者认为,新闻宣传工作创新的源泉一是来自勤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论述学习时引用了著名学者王国维谈治学的“三种境界”,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职业新闻工作者,理当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要有为新闻事业甘愿“人憔悴”也“终不悔”的献身精神,要致力于领悟“灯火阑珊处”的真知灼见。二是来自生活实践,来自人民群众。吴金印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群众最有智慧,群众最有办法,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工作上遇到什么困难,跟群众一商量,办法就有了”。吴金印在这里说的是他联系群众、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同样,新闻宣传工作要创新也需要向群众学习,因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新闻工作者要转作风、正文风,就必须老老实实拜人民为师。吴金印在河南、在全国都是一个老牌的先进典型,关于他的各类采访和报道也很多,因此关于吴金印的通讯在今天要写出新意很不容易。但正是由于记者的深入采访,捕获了“吴金印几十年如一日与群众同甘共苦、忠实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时俱进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奔小康”这个具有强烈时代意义的闪光点,把吴金印与群众心贴心、共命运的一个个真实故事像珍珠一样穿起来,才使得《一方金印在民心》产生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社会效果。这也充分证明,善于从群众生活和群众语言中汲取营养,就是最好的改进文风,是最有效的治“浮”良方。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方法,更是我们新闻创新的根本方法;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源泉,更是我们党的新闻事业创新的源泉。新闻要创新就是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基层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那里有鲜活的实践,是新闻事业生长的沃土。基层有最鲜活的实践成果,有最震撼的发展变化,有最感人的先进事迹,有最生动的社会场景,有最动人的语言和最丰沛的情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闻工作者只有走出高楼大院,跳出文山会海,走进基层的广阔天地,才能拥有取之不尽的鲜活素材,写出打动人心的精品力作,新闻事业才能获得永不枯竭的发展动力。接地气不光是要脚踏基层土地,更要走到群众当中,在膝促膝的沟通中体察民情,在心贴心的交流中了解民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新闻工作成为党和政府的好帮手、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作风决定文风,文风反映作风。有什么样的作风与文风,就有什么样的新闻宣传效果。深入基层,不仅是采访的现实需要,更是锻炼好作风、好文风的根本途径,也是新闻创新的根本途径。只有真诚地走进基层这个大课堂,在采访中吃苦流汗,方能体会到人民群众的艰辛勤劳,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培养自身坚强意志,锻造扎实工作作风;只有在深入实际的调研中捕捉活鱼,才能摆脱空洞抽象的概念,写出散发泥土芳香、饱含质朴情感的鲜活细节,形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风。总结而言,深入实际的过程,就是造就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的过程;深入实际的过程,就是改进新闻报道的过程;深入实际的过程,就是践行主流媒体责任与使命的过程。深入实际虽然如此重要,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使得“走基层”沦为了“走过场”,这一倾向的出现提醒每一位新闻工作者扪心自问:
一问:走基层是为了应景交差,还是出于个人内心的自发与自觉?态度决定一切,态度不同,结果大相径庭。应景交差只能造出“水货”的新闻,自发自觉才能创造出新闻的精品。
二问:走基层的广度够了,深度够不够,角度新不新?许多记者习惯了“短、平、快”的工作方式,只注重新闻的第一落点,第二、第三落点却少有人问津,或者出于经验轻下判断,忽略了看似重复的报道题材背后所隐含的不同角度,之前种种惯性思维与惰性习惯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波及走基层的实践活动中,影响到活动的效果。
三问:走基层是一阵风,还是能够持之以恒?走基层如果只停留在活动的层面上,就必然“脚下无根”,而要想让其脚下生根,必须辅之以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比如建立领导带头制度,让新闻一线的领导干部定期到一线采访;建立优稿评比制度,让那些深入基层、扎实付出的记者真正获得职业上的荣耀与经济上的奖励,获得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满足;建立业务探讨制度,定期把走基层中遇到的问题拿来共同研究,让志同道合的人相互激励、共同提高,从而形成一个能传播良好职业技能与职业操守的“小圈子”,最终促使这个“小圈子”拓展成为能影响更多编辑、记者的“大圈子”。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关乎新闻宣传工作的性质宗旨、关乎新闻事业发展的前途命运。党的新闻工作归根结底也是群众工作。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拜人民为师,向群众求教,以深入基层的新闻实践转变作风、改进文风,是当代新闻工作者履行职责、使命的必然要求。始终把党的事业与人民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始终从生产生活一线汲取丰富的养料,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就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这就是长篇通讯《一方金印在民心》带给当代新闻工作者的启示。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