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教育理论中,德育把受教育者教育成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义务教育学段的学校除了开设专门的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作为德育主阵地以外,还要求其他各学科的教学与德育进行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是时代所趋。然而受当前教育形势或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其德育的实施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1、受当前教育形势的影响,存在重智育而轻德育的倾向。随着教育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受当前教学评估体系的影响,各学校一般都把智育水平的高低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把升学率作为一个学校的生命线,所以尽管近些年来素质教育、减负等喊得很响,但离真正实施还有很大距离。在这样的教育形势下,教师把绝大多数的时间花在知识的传授与训练上,更无暇顾及其它,因此,学科教学中,德育往往是处于“缺席”地位的,而尤以语文为甚。一些教师放弃了对学生的人文的熏陶,放弃了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放弃了对学生进行理想主义、爱国主义等的教育,只把语文当作一种工具,只对课文进行技术层面的分析与训练,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这与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是背道而弛的。
2、过分夸大语文学科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将语文课上成思品课的倾向。与上一种倾向相反,有的教师过于看重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尤其在近些年来语文教育界对“人文性”的提法呼声越来越高,教材改革也大量的引进了极富人文性和思想性的文章的情况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把握失当,或重蹈多年前的覆辙,用陈旧的思维向学生灌输主题、立意等思想内容,或过多的给学生提供背景资料或拓展材料,力求学生在思想深度上有所掘进,或于课上大讲时政,甚至唱国歌、写誓词,所有这些都实际的承担了不该承担的思想品质课的教学任务,而忽视了语言训练这一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从而影响到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和语文技能的提高。
3、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灌输的德育模式,缺少情感的注入。目前学校的德育目标,主要注重于考察学生德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注重于学生的行为是否合乎规范,而没有注重他们的内在情感和信念是否发生了改变。对于教育之后,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友谊感、自尊心、责任感等有没有得到发展,缺少关注和反馈。像很多学生反感的“读后感”,就往往是学生将从教师、教材、资料那儿得来的知识进行“复制”,而其内在情感是否真正得以升华或净化,则不认为是语文教师的教育职责所在。
以下是笔者在近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所得出的几点体会:
首先应摆正德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语文教学的最终的目标是使学生在“知、情、意”三方面得以充分的学习与发展,“知”指人的智力结构,“情”指人的情感,包括审美情感、艺术修养,“意”指人的伦理道德结构,也就是人的道德精神和思想情操。它们分别对应着我们平常所讲的智育、美育、德育,“德育是各育的灵魂和方向,应该排在首位;智育在各育中是其他各育的前提和基础,审美教育是联系智育与德育的桥梁,是其他各育的内在动力。”因此在智育和美育活动中要明确德育才是教育的灵魂所在,牢记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学科教学中一以贯之的红线,不可弃之不顾,当然也不宜偏废。
其次应明确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5)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再者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德育模式,积极探讨新的德育模式。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改变过去进行德育活动时不注重情感注入的做法,要加大情感的投入,变灌输为渗透,把教师的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利用情境法、角色法、欣赏法等方法,以情育情,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与选择的能力;在课下利用周记、日记等形式,不仅进行写法、技巧的点拨,更与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对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思想情感方面的困惑、难题给予反馈和关注。
新的形势给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如何迎接挑战,解决问题,需要教师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积累经验,共同提高,才能在德育领域中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1、受当前教育形势的影响,存在重智育而轻德育的倾向。随着教育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受当前教学评估体系的影响,各学校一般都把智育水平的高低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把升学率作为一个学校的生命线,所以尽管近些年来素质教育、减负等喊得很响,但离真正实施还有很大距离。在这样的教育形势下,教师把绝大多数的时间花在知识的传授与训练上,更无暇顾及其它,因此,学科教学中,德育往往是处于“缺席”地位的,而尤以语文为甚。一些教师放弃了对学生的人文的熏陶,放弃了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放弃了对学生进行理想主义、爱国主义等的教育,只把语文当作一种工具,只对课文进行技术层面的分析与训练,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这与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是背道而弛的。
2、过分夸大语文学科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将语文课上成思品课的倾向。与上一种倾向相反,有的教师过于看重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尤其在近些年来语文教育界对“人文性”的提法呼声越来越高,教材改革也大量的引进了极富人文性和思想性的文章的情况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把握失当,或重蹈多年前的覆辙,用陈旧的思维向学生灌输主题、立意等思想内容,或过多的给学生提供背景资料或拓展材料,力求学生在思想深度上有所掘进,或于课上大讲时政,甚至唱国歌、写誓词,所有这些都实际的承担了不该承担的思想品质课的教学任务,而忽视了语言训练这一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从而影响到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和语文技能的提高。
3、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灌输的德育模式,缺少情感的注入。目前学校的德育目标,主要注重于考察学生德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注重于学生的行为是否合乎规范,而没有注重他们的内在情感和信念是否发生了改变。对于教育之后,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友谊感、自尊心、责任感等有没有得到发展,缺少关注和反馈。像很多学生反感的“读后感”,就往往是学生将从教师、教材、资料那儿得来的知识进行“复制”,而其内在情感是否真正得以升华或净化,则不认为是语文教师的教育职责所在。
以下是笔者在近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所得出的几点体会:
首先应摆正德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语文教学的最终的目标是使学生在“知、情、意”三方面得以充分的学习与发展,“知”指人的智力结构,“情”指人的情感,包括审美情感、艺术修养,“意”指人的伦理道德结构,也就是人的道德精神和思想情操。它们分别对应着我们平常所讲的智育、美育、德育,“德育是各育的灵魂和方向,应该排在首位;智育在各育中是其他各育的前提和基础,审美教育是联系智育与德育的桥梁,是其他各育的内在动力。”因此在智育和美育活动中要明确德育才是教育的灵魂所在,牢记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学科教学中一以贯之的红线,不可弃之不顾,当然也不宜偏废。
其次应明确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5)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再者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德育模式,积极探讨新的德育模式。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改变过去进行德育活动时不注重情感注入的做法,要加大情感的投入,变灌输为渗透,把教师的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利用情境法、角色法、欣赏法等方法,以情育情,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与选择的能力;在课下利用周记、日记等形式,不仅进行写法、技巧的点拨,更与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对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思想情感方面的困惑、难题给予反馈和关注。
新的形势给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如何迎接挑战,解决问题,需要教师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积累经验,共同提高,才能在德育领域中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