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朱立文先生在著作《美学大辞典》中解释了艺术创作中“哲理性”的定义:
哲理性(philosophical meaning),艺术的基本属性之一。艺术创作中通过形象体现出对自然、历史、人生的整体性把握和根本性认识。其特点有三:一是对形象的依附性。艺术中 的哲理,不是以游离于形象的概念或 逻辑形态出现,而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借助于形象体现,它也由此具有美学品格。二是对具体形象的超越性。……三是在 诉诸人们的直觉、情感的同时,还 诉诸人们的悟性,启发人思考,燃起人们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求,使审美感受中带有理性的内容,成为饱含 着情绪色泽的感悟。①
文学作品作为种重要的艺术创作形式,其哲理性往往体现在作品除了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志向抱负之外,还能够引发读者对生命、人生、社会生活的思考,既带动读者情感,也给予读者理性的启迪。苏轼作为宋朝时期的一个诗人和哲人,早期受儒家思想影响极大,在仕途不顺之时又曾以佛学思想、道家思想排解苦闷。以苏轼、苏辙、苏洵为首的“蜀学”便结合了儒家、道家、佛学的思想,而在苏轼的思想中可以发现“三教合一”的特点。学者李春青曾经指出:“苏轼的进取不同于传统儒家的救世,他的放达也不同于传统道家的逍遥。他的价值观乃是对儒、道、释的重新整合与熔铸。”②。多种思想的杂融使得苏轼的文学作品中体现出他看待事物的多元性,既表达激昂澎湃的情感,又体现出他对社会、对人生的理性的思考。而《法惠寺横翠阁》便属于苏轼的一首哲理诗,先引此诗:
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 吴山故多态,转折为君容。 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唯有千步冈,东西作帘额。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秋悲春更悲。 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③
此诗作于公元1073年,苏轼任杭州通判,时年三十七岁。苏轼当时虽然得到宋神宗喜爱,但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政策,所以请求出京任职,被委任至杭州。笔者以《法惠寺横翠閣》为主分析苏轼诗文中的哲理性。
二、宋代的哲理诗
诗中包含了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探索和思考,此乃哲理诗。而把理性的思考蕴含在诗句中的作品在中国古代早已出现,楚辞中的《天问》和汉代的《诫子诗》皆为早期的哲理诗。学者金舒年在《略论宋代哲理诗》一文中指出:“诗中含有哲理,幷不始于宋代。但宋代哲理诗不仅数量多,并且趋于成熟,所以较有代表性。”④而陈祥耀先生分析了宋代士人深入思考哲理的社会原因:
盖宋代立国,势成积弱;而其扩大科举制,以文人知军政,士以应试入仕,不乏居高位有吏责者,究心时事,必深入实际,不能徒托空言;且承儒道释三家思想争昌竞盛之后,学者于此,不能不思所以取舍,故有宋为一士人深入思考政治与哲理之时代。⑤
宋朝重视文化,科举制在宋朝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文人的地位得到提高。而与此同时,相对于唐代国势的兴旺而言,宋代时期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官僚机构臃肿,西夏政权和辽政权加以威胁,社会危机严重,变法、改革的要求愈加强烈,理性化成为了封建朝廷时代的需要,再加上三教合一的思想逐渐兴起,更多文人进行内省和对事物哲理之探索,这为宋代哲理诗的盛行提供了背景条件。“唐诗多情事交融、情景交融之作。宋诗更多情理交融之境。”⑥宋代哲理诗在运用精湛的技巧的同时,反映出关于人生和世界的种种道理。
笔者认为宋代哲理诗有两大类,第一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来体现出作者对人生道理的思考。这一类诗既生动传神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妙,又巧妙地反映作者对人生道理的探索。以苏轼的哲理诗为例,《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中。”⑦既表现了庐山的峻峭,又反映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之道理。《六和寺冲师闸山溪为水轩》中“出山定被江潮涴, 能为山僧更少留。”⑧把在繁杂的社会中要保持清贞、清操自守的道理融入了对景物的描绘之中。苏轼的《法惠寺横翠阁》也属于这一类,笔者在后文会进一步进行阐释。
第二类借物说理,这一类的诗作议论的倾向比较明显,作者往往通过描写一个事物来表达人生道理。此处以苏轼的《琴诗》为例:“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⑨这首诗以琴为描写对象,表现了事物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的道理,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质。虽有强烈的说理性质,但诗人借用对物品的描写表达出来,使得诗文形象又有趣味性,不束缚于乏味的说理性质,反映了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
三、《法惠寺横翠阁》中蕴含的哲理性
《法惠寺横翠阁》作为苏轼早期的一首哲理诗,其中体现了苏轼对于人生和时间的思考,反映了苏轼的哲学思想。笔者认为此诗蕴含的哲理包括三个方面。
1.从不一样的角度观察事物
本诗前四句“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 吴山故多态,转折为君容。”⑩写诗人于不同时间登上杭州的吴山,见到了吴山不一样的面貌。苏轼曾在不同时期担任杭州知州和杭州太守,吴山频频出现在他的诗词之中,如“蜀客南游家最远,吴山寒尽雪先晞。”。在一般的观念里,山的形象为静止的,所看到的景色的不一样,皆因人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山代表着静,而观山的人代表着动,然而,苏轼切换了一种视角,不再把人的活动作为景色不一样的原因,而运用比喻手法,把吴山比作爱恋中的女子,在诗人的笔下,这两句诗中观山的人为静态,而吴山为动态,吴山在早上和晚上展现出不一样的容貌,似乎为心目中的郎君而精心梳妆。这样生动地反映了吴山景色的精致和曼妙。然而到后文的“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吴山又变成了静态的,而诗人的思绪又变成了动态的,这两句诗使用了对偶的 手法,杭州的西湖让作者想起了家乡四川的濯锦江(今成都濯锦江),而眼前的吴山让作者想起了家乡四川的峨眉山。作者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正如宋代哲学家王夫之的“静者含动,动不舍静”理论,动和静本身为相对的,判断一个事物的动和静其实跟观察的视角有关系。而苏轼在这首诗中用不一样的角度观察吴山,有动态的,有静态的,有清晨的,有黄昏的。蕴含要从多角度看待事物的道理。这样的多角度观察在苏轼的诗文中幷不罕见,如《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赤壁赋》中的“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都体现出从不一样的角度看待事物会有不一样的结果的道理。 2.禅宗“空”的义理
北宋时期佛教盛行,许多的文人受佛教思想的影响。禅宗源于唐朝,盛于宋代,士大夫参禅学佛在宋代的时候已经蔚然成风。而苏轼“热衷于禅,并且悟性极高,精通佛法妙谛”。佛家讲求“四大皆空”,宇宙间的一切,包括人身在内都是虚幻的。禅宗主张“真性自空”,“空”并非说简单的空无一物,而强调追求心灵的纯净,精神上的一尘不染。有学者这样解释禅宗主张的“空”:
“摆脱人世间的有无、生死、得失等功利欲望的束缚……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
在《法惠寺横翠阁》这首诗中“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唯有千步冈,东西作帘额。”这四句展现了诗人对于“空”的思考。幽人,指隐士、雅士,此处既反映出了诗人对法惠寺高僧的赞扬,亦可看成诗人的自许。诗人在描写了吴山的多姿之后,转而描写横翠阁。诗人没有选择描写阁内的布置和格局,而选择用“空洞更无物”来形容横翠阁。佛家的“空”能够包含万物。禅宗认为: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象,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苏轼深受禅宗“空”的义理的影响,原诗“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这两句中的“空”表现了作者对高僧那种心无一物、无遮无碍、包容万物的心态的赞扬,以及作者自己对这种洒脱坦然的人生态度的欣赏和追求。苏轼另在《送参廖师》中写到“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从此可看出诗人在创作方面对“空”和“静”的重视,以及作者超然的人生态度。而在《法惠寺横翠阁》中,诗人以空写实, 运用了佛学禅宗“空”的义理来赞扬法惠寺的高僧,体现了苏轼对于佛家思想的理解及对于精神自由的重视。
3.有限和无限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秋悲春更悲。”这两句可以看作全诗的一个转折,前文描写山峦奇妙的景色和山中的横翠阁,以写景为主,而从这两句起,诗人开始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进而触发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古时常常以秋景衬托悲凉的情绪,然而对于诗人来说,清新的春景更能够触动他思想的念头。
春天,代表着一年的初始,而江南的春天总伴随着阳光和温暖,历来被世人所称颂。但对于长期在外地做官,归期迟迟未定的苏轼来说,春天的到来代表着离开家乡的日子又多了一年,在外漂泊的日子又长了一些,这怎么能够不让诗人感到深沉的悲伤呢?不论杭州的山或者是水,全都能够引起诗人对故乡的怀念。
虽然对景物的描写中流淌着作者思乡的愁绪,但在本诗中,诗人并没有把重点一直放在描写思乡的心情上,而进一步探讨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这使得这首诗不仅仅作为一首情感细腻的思乡诗,也作为一首反映了生命哲学的哲理诗。唐朝李煜有名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把景物的不变和自身命运的跌宕起伏做对比,烘托了悲伤的情感。而苏轼运用了这个典故,却反其意而用之,認为雕栏也会腐烂,景物也会变化,正如人一样,转眼间就变老了,“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这几句诗表现了时光飞逝、美好的事物容易转瞬而逝的道理。接着作者继续畅想未来,“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几百年之后,池台楼阁可能早已经化成了一片荒芜的草地,自己也消失在了这个世界。这里反映了苏轼对于人生苦短的感叹。“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不论现在有多高的官职,有多美丽的景色,这一切都有一定的期限,都受时间所限制,不可能永远地存在。对人生的短暂的感叹其实可以看作苏轼的诗文的一个特色,并且苏轼的诗文中常常体现出他对人生无常、对无法把握住岁月的流逝的伤感。苏轼早在刚离开家乡的时候,就发出过“世间生死如朝暮”的感叹,他在密州担任知州之时写过“人生如朝露,白发日夜催。”而在《赤壁赋》中,他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苏轼对生命有限所怀有的悲剧意识。苏轼善于在诗文中借助其他事物来表现对于岁月流逝的伤感,而具体的物品的变化,如本诗中的雕栏,能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时光的易逝、美好事物的短暂,进一步反映出人生短暂的哲理。
然而,苏轼作为宋代的哲学家,拥有用哲学思维看待事物的能力,他在觉得时光易逝的同时,又认为用不变的观点来看,人和事物都为无穷尽的。如他在《赤壁赋》中所写: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苏轼的《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中提到“早岁便怀齐物志”,由此可见苏轼的思想受庄子的学说影响,在《齐物论》中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虽然天地之间万物的存在形式有着千差万别,但物和我本质上都一样的。在苏轼的观念里,既然人和天地万物在本质上共生,又何必为人生之短暂而闷闷不乐呢? 而一个人的存在时间虽然有限,生命的潮流却并不会停止,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人生也为无尽的。
同样,在《法惠寺横翠阁》中,诗人写道“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诗人认为多年之后自己也会成为古人,新的游览的人如果来到吴山的话,可凭借吴山来怀念自己,由此可见,在作者看来,自己和吴山一样,可以永远存在。这无疑体现了诗人乐观超然的心态和洒脱豪放的人生态度,也反映出了万物平等、生命之无限的哲理。
四、结语
《法惠寺横翠阁》作为一首杂言古诗,既抒发了诗人思乡伤春的感情,又触发了百年兴废之感,还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诗人使用了比喻、对偶的手法,让诗句生动而有韵味。本诗并不以讲述深刻的人生哲理为主调,而用清新的语言,把诗人的哲学思想融入了对景物的描写之中,让读者能够在感受吴山美好景色和诗人细腻情感的同时,体会苏轼诗词的禅味。苏轼的诗文体现了诗意和哲理的完美结合,亦体现了情感和思辨的相互交融。
注释:
①朱立元:《美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页649。 ②李春青:《略论中国诗人的人格类型》,《文艺月刊》,1995年第3期,页39。
③⑩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页426。
④金舒年:《略论宋代哲理诗》,《文史知识》,1994年第8期,页22。
⑤⑥陈祥耀:《宋诗话(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页51。
⑦蘇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页1219。
⑧同上,页394。
⑨王水照、王宜瑗选注:《苏轼诗词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页64。
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页406。
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页1219。
苏轼:《苏轼文集 (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页5。
杨雨微:《从〈念奴娇·赤壁怀古〉看苏轼禅宗思想》,《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第2期,页191。
陈建忠、张保太:《苏轼作品中禅宗思想的渗透与挖掘》,《现代语文》,2013年6月,页18。
惠能:《六祖坛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页31。
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页905。
李璟、李煜合著,王仲闻校:《南唐二主词校订》,中华书局,2007年,页2。
王水照、王宜瑗选注:《苏轼诗词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页2。
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页28。
同上,页686。
苏轼:《苏轼文集(第一册)》,1986年,页5。
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页274。
陈怡:《〈庄子内篇〉精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页46。
参考文献
[1]陈怡.《庄子内篇精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惠能.六祖坛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3]李璟、李煜合著,王仲闻校.南唐二主词校订[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苏轼.苏轼文集(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苏轼.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王水照、王宜瑗合著.苏轼诗词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7]朱立元.美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8]陈祥耀.宋诗话(上)[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9]陈建忠、张保太合著.苏轼作品中禅宗思想的渗透与挖掘[J].现代语文,2013年6月.
[10]金舒年.略论宋代哲理诗[J].文史知识,1994年第8期.
[11]李春青.略论中国诗人的人格类型[J].文艺月刊,1995年第3期.
[12]杨雨微.从《念奴娇·赤壁怀古》看苏轼禅宗思想[J].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第2期.
朱立文先生在著作《美学大辞典》中解释了艺术创作中“哲理性”的定义:
哲理性(philosophical meaning),艺术的基本属性之一。艺术创作中通过形象体现出对自然、历史、人生的整体性把握和根本性认识。其特点有三:一是对形象的依附性。艺术中 的哲理,不是以游离于形象的概念或 逻辑形态出现,而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借助于形象体现,它也由此具有美学品格。二是对具体形象的超越性。……三是在 诉诸人们的直觉、情感的同时,还 诉诸人们的悟性,启发人思考,燃起人们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求,使审美感受中带有理性的内容,成为饱含 着情绪色泽的感悟。①
文学作品作为种重要的艺术创作形式,其哲理性往往体现在作品除了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志向抱负之外,还能够引发读者对生命、人生、社会生活的思考,既带动读者情感,也给予读者理性的启迪。苏轼作为宋朝时期的一个诗人和哲人,早期受儒家思想影响极大,在仕途不顺之时又曾以佛学思想、道家思想排解苦闷。以苏轼、苏辙、苏洵为首的“蜀学”便结合了儒家、道家、佛学的思想,而在苏轼的思想中可以发现“三教合一”的特点。学者李春青曾经指出:“苏轼的进取不同于传统儒家的救世,他的放达也不同于传统道家的逍遥。他的价值观乃是对儒、道、释的重新整合与熔铸。”②。多种思想的杂融使得苏轼的文学作品中体现出他看待事物的多元性,既表达激昂澎湃的情感,又体现出他对社会、对人生的理性的思考。而《法惠寺横翠阁》便属于苏轼的一首哲理诗,先引此诗:
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 吴山故多态,转折为君容。 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唯有千步冈,东西作帘额。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秋悲春更悲。 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③
此诗作于公元1073年,苏轼任杭州通判,时年三十七岁。苏轼当时虽然得到宋神宗喜爱,但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政策,所以请求出京任职,被委任至杭州。笔者以《法惠寺横翠閣》为主分析苏轼诗文中的哲理性。
二、宋代的哲理诗
诗中包含了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探索和思考,此乃哲理诗。而把理性的思考蕴含在诗句中的作品在中国古代早已出现,楚辞中的《天问》和汉代的《诫子诗》皆为早期的哲理诗。学者金舒年在《略论宋代哲理诗》一文中指出:“诗中含有哲理,幷不始于宋代。但宋代哲理诗不仅数量多,并且趋于成熟,所以较有代表性。”④而陈祥耀先生分析了宋代士人深入思考哲理的社会原因:
盖宋代立国,势成积弱;而其扩大科举制,以文人知军政,士以应试入仕,不乏居高位有吏责者,究心时事,必深入实际,不能徒托空言;且承儒道释三家思想争昌竞盛之后,学者于此,不能不思所以取舍,故有宋为一士人深入思考政治与哲理之时代。⑤
宋朝重视文化,科举制在宋朝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文人的地位得到提高。而与此同时,相对于唐代国势的兴旺而言,宋代时期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官僚机构臃肿,西夏政权和辽政权加以威胁,社会危机严重,变法、改革的要求愈加强烈,理性化成为了封建朝廷时代的需要,再加上三教合一的思想逐渐兴起,更多文人进行内省和对事物哲理之探索,这为宋代哲理诗的盛行提供了背景条件。“唐诗多情事交融、情景交融之作。宋诗更多情理交融之境。”⑥宋代哲理诗在运用精湛的技巧的同时,反映出关于人生和世界的种种道理。
笔者认为宋代哲理诗有两大类,第一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来体现出作者对人生道理的思考。这一类诗既生动传神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妙,又巧妙地反映作者对人生道理的探索。以苏轼的哲理诗为例,《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中。”⑦既表现了庐山的峻峭,又反映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之道理。《六和寺冲师闸山溪为水轩》中“出山定被江潮涴, 能为山僧更少留。”⑧把在繁杂的社会中要保持清贞、清操自守的道理融入了对景物的描绘之中。苏轼的《法惠寺横翠阁》也属于这一类,笔者在后文会进一步进行阐释。
第二类借物说理,这一类的诗作议论的倾向比较明显,作者往往通过描写一个事物来表达人生道理。此处以苏轼的《琴诗》为例:“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⑨这首诗以琴为描写对象,表现了事物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的道理,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质。虽有强烈的说理性质,但诗人借用对物品的描写表达出来,使得诗文形象又有趣味性,不束缚于乏味的说理性质,反映了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
三、《法惠寺横翠阁》中蕴含的哲理性
《法惠寺横翠阁》作为苏轼早期的一首哲理诗,其中体现了苏轼对于人生和时间的思考,反映了苏轼的哲学思想。笔者认为此诗蕴含的哲理包括三个方面。
1.从不一样的角度观察事物
本诗前四句“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 吴山故多态,转折为君容。”⑩写诗人于不同时间登上杭州的吴山,见到了吴山不一样的面貌。苏轼曾在不同时期担任杭州知州和杭州太守,吴山频频出现在他的诗词之中,如“蜀客南游家最远,吴山寒尽雪先晞。”。在一般的观念里,山的形象为静止的,所看到的景色的不一样,皆因人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山代表着静,而观山的人代表着动,然而,苏轼切换了一种视角,不再把人的活动作为景色不一样的原因,而运用比喻手法,把吴山比作爱恋中的女子,在诗人的笔下,这两句诗中观山的人为静态,而吴山为动态,吴山在早上和晚上展现出不一样的容貌,似乎为心目中的郎君而精心梳妆。这样生动地反映了吴山景色的精致和曼妙。然而到后文的“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吴山又变成了静态的,而诗人的思绪又变成了动态的,这两句诗使用了对偶的 手法,杭州的西湖让作者想起了家乡四川的濯锦江(今成都濯锦江),而眼前的吴山让作者想起了家乡四川的峨眉山。作者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正如宋代哲学家王夫之的“静者含动,动不舍静”理论,动和静本身为相对的,判断一个事物的动和静其实跟观察的视角有关系。而苏轼在这首诗中用不一样的角度观察吴山,有动态的,有静态的,有清晨的,有黄昏的。蕴含要从多角度看待事物的道理。这样的多角度观察在苏轼的诗文中幷不罕见,如《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赤壁赋》中的“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都体现出从不一样的角度看待事物会有不一样的结果的道理。 2.禅宗“空”的义理
北宋时期佛教盛行,许多的文人受佛教思想的影响。禅宗源于唐朝,盛于宋代,士大夫参禅学佛在宋代的时候已经蔚然成风。而苏轼“热衷于禅,并且悟性极高,精通佛法妙谛”。佛家讲求“四大皆空”,宇宙间的一切,包括人身在内都是虚幻的。禅宗主张“真性自空”,“空”并非说简单的空无一物,而强调追求心灵的纯净,精神上的一尘不染。有学者这样解释禅宗主张的“空”:
“摆脱人世间的有无、生死、得失等功利欲望的束缚……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
在《法惠寺横翠阁》这首诗中“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唯有千步冈,东西作帘额。”这四句展现了诗人对于“空”的思考。幽人,指隐士、雅士,此处既反映出了诗人对法惠寺高僧的赞扬,亦可看成诗人的自许。诗人在描写了吴山的多姿之后,转而描写横翠阁。诗人没有选择描写阁内的布置和格局,而选择用“空洞更无物”来形容横翠阁。佛家的“空”能够包含万物。禅宗认为: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象,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苏轼深受禅宗“空”的义理的影响,原诗“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这两句中的“空”表现了作者对高僧那种心无一物、无遮无碍、包容万物的心态的赞扬,以及作者自己对这种洒脱坦然的人生态度的欣赏和追求。苏轼另在《送参廖师》中写到“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从此可看出诗人在创作方面对“空”和“静”的重视,以及作者超然的人生态度。而在《法惠寺横翠阁》中,诗人以空写实, 运用了佛学禅宗“空”的义理来赞扬法惠寺的高僧,体现了苏轼对于佛家思想的理解及对于精神自由的重视。
3.有限和无限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秋悲春更悲。”这两句可以看作全诗的一个转折,前文描写山峦奇妙的景色和山中的横翠阁,以写景为主,而从这两句起,诗人开始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进而触发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古时常常以秋景衬托悲凉的情绪,然而对于诗人来说,清新的春景更能够触动他思想的念头。
春天,代表着一年的初始,而江南的春天总伴随着阳光和温暖,历来被世人所称颂。但对于长期在外地做官,归期迟迟未定的苏轼来说,春天的到来代表着离开家乡的日子又多了一年,在外漂泊的日子又长了一些,这怎么能够不让诗人感到深沉的悲伤呢?不论杭州的山或者是水,全都能够引起诗人对故乡的怀念。
虽然对景物的描写中流淌着作者思乡的愁绪,但在本诗中,诗人并没有把重点一直放在描写思乡的心情上,而进一步探讨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这使得这首诗不仅仅作为一首情感细腻的思乡诗,也作为一首反映了生命哲学的哲理诗。唐朝李煜有名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把景物的不变和自身命运的跌宕起伏做对比,烘托了悲伤的情感。而苏轼运用了这个典故,却反其意而用之,認为雕栏也会腐烂,景物也会变化,正如人一样,转眼间就变老了,“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这几句诗表现了时光飞逝、美好的事物容易转瞬而逝的道理。接着作者继续畅想未来,“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几百年之后,池台楼阁可能早已经化成了一片荒芜的草地,自己也消失在了这个世界。这里反映了苏轼对于人生苦短的感叹。“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不论现在有多高的官职,有多美丽的景色,这一切都有一定的期限,都受时间所限制,不可能永远地存在。对人生的短暂的感叹其实可以看作苏轼的诗文的一个特色,并且苏轼的诗文中常常体现出他对人生无常、对无法把握住岁月的流逝的伤感。苏轼早在刚离开家乡的时候,就发出过“世间生死如朝暮”的感叹,他在密州担任知州之时写过“人生如朝露,白发日夜催。”而在《赤壁赋》中,他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苏轼对生命有限所怀有的悲剧意识。苏轼善于在诗文中借助其他事物来表现对于岁月流逝的伤感,而具体的物品的变化,如本诗中的雕栏,能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时光的易逝、美好事物的短暂,进一步反映出人生短暂的哲理。
然而,苏轼作为宋代的哲学家,拥有用哲学思维看待事物的能力,他在觉得时光易逝的同时,又认为用不变的观点来看,人和事物都为无穷尽的。如他在《赤壁赋》中所写: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苏轼的《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中提到“早岁便怀齐物志”,由此可见苏轼的思想受庄子的学说影响,在《齐物论》中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虽然天地之间万物的存在形式有着千差万别,但物和我本质上都一样的。在苏轼的观念里,既然人和天地万物在本质上共生,又何必为人生之短暂而闷闷不乐呢? 而一个人的存在时间虽然有限,生命的潮流却并不会停止,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人生也为无尽的。
同样,在《法惠寺横翠阁》中,诗人写道“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诗人认为多年之后自己也会成为古人,新的游览的人如果来到吴山的话,可凭借吴山来怀念自己,由此可见,在作者看来,自己和吴山一样,可以永远存在。这无疑体现了诗人乐观超然的心态和洒脱豪放的人生态度,也反映出了万物平等、生命之无限的哲理。
四、结语
《法惠寺横翠阁》作为一首杂言古诗,既抒发了诗人思乡伤春的感情,又触发了百年兴废之感,还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诗人使用了比喻、对偶的手法,让诗句生动而有韵味。本诗并不以讲述深刻的人生哲理为主调,而用清新的语言,把诗人的哲学思想融入了对景物的描写之中,让读者能够在感受吴山美好景色和诗人细腻情感的同时,体会苏轼诗词的禅味。苏轼的诗文体现了诗意和哲理的完美结合,亦体现了情感和思辨的相互交融。
注释:
①朱立元:《美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页649。 ②李春青:《略论中国诗人的人格类型》,《文艺月刊》,1995年第3期,页39。
③⑩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页426。
④金舒年:《略论宋代哲理诗》,《文史知识》,1994年第8期,页22。
⑤⑥陈祥耀:《宋诗话(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页51。
⑦蘇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页1219。
⑧同上,页394。
⑨王水照、王宜瑗选注:《苏轼诗词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页64。
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页406。
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页1219。
苏轼:《苏轼文集 (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页5。
杨雨微:《从〈念奴娇·赤壁怀古〉看苏轼禅宗思想》,《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第2期,页191。
陈建忠、张保太:《苏轼作品中禅宗思想的渗透与挖掘》,《现代语文》,2013年6月,页18。
惠能:《六祖坛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页31。
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页905。
李璟、李煜合著,王仲闻校:《南唐二主词校订》,中华书局,2007年,页2。
王水照、王宜瑗选注:《苏轼诗词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页2。
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页28。
同上,页686。
苏轼:《苏轼文集(第一册)》,1986年,页5。
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页274。
陈怡:《〈庄子内篇〉精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页46。
参考文献
[1]陈怡.《庄子内篇精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惠能.六祖坛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3]李璟、李煜合著,王仲闻校.南唐二主词校订[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苏轼.苏轼文集(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苏轼.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王水照、王宜瑗合著.苏轼诗词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7]朱立元.美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8]陈祥耀.宋诗话(上)[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9]陈建忠、张保太合著.苏轼作品中禅宗思想的渗透与挖掘[J].现代语文,2013年6月.
[10]金舒年.略论宋代哲理诗[J].文史知识,1994年第8期.
[11]李春青.略论中国诗人的人格类型[J].文艺月刊,1995年第3期.
[12]杨雨微.从《念奴娇·赤壁怀古》看苏轼禅宗思想[J].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