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省襄阳市小伙赵经远近期屡屡登上热搜,被央视点赞。虽然不是天文学家,但他用5年时间发现了6颗新天体,最远的一颗离地球有2.5亿光年,足以载入史册。
2021年1月底,央视专门报道了这位了不起的观星人。本刊记者独家联系上赵经远一家,记录下这位星空守望者和母亲的爱。
被禁锢在后院的星光少年,童话和天空陪你长大
2020年6月20日,由襄阳开往衡阳的K935火车上,一位清瘦的年轻人借着灯光正在看一本天文书籍《夜观星空天文观测实践指南》,粉紫色的封皮格外醒目。身旁,一位中年女性将一枚白水鸡蛋剥好递到他手上。年轻人动作缓慢地接过鸡蛋,每咬一口都分外吃力。
这两人就是赵经远和他的母亲郝风梅,他们的目的地是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天文观测站,他们将在那里进行为期一周的天文观测。
赵经远1997年1月出生于湖北省枣阳市一个普通农家,父亲赵海灵打零工,母亲郝风梅摆菜摊。生活虽清苦,但夫妇俩将所有的爱都寄托在独生子身上。赵经远成绩优异,从小就对神秘的星空有极大兴趣。赵海灵亲自给儿子造了一个书架,上面密密麻麻摆满各类天文入门书籍。
2008年,在枣阳市实验小学读五年级的赵经远经常感觉使不上劲。郝风梅渐渐发现,儿子不仅身体使不上劲,右手无法抓握,连说话及听力都出了问题。好几次,郝风梅站在儿子背后喊他,他都置若罔闻。不久,11岁的赵经远在北京市天坛医院被诊断为“肌张力障碍”。他的病是一种遗传性的基因突变,无法根治,只能通过服药控制。赵海灵从医生处得知,这种病一般在12岁发病,在30岁稳定。这便意味着,夫妇俩必须“呵护”这个孩子。
在北京治疗一个月后,夫妻俩带着孩子回到枣阳。为了给赵经远治病,夫妇俩专程找到河南省南阳市一位老中医,给儿子开中药调理。一服药600元,每个月近10服药,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赵海灵为了多挣钱,什么活都接:家电维修、疏通管道、装货卸货等。而郝风梅更拼,为了能让蔬菜卖上好价钱,通常蹬着三轮车去十几里地外的集市。
有时,郝风梅忙着外出卖菜,只得将吃食准备好,然后将赵经远锁在家里。小小少年格外懂事,他搬着矮方凳坐在后院里,从黄昏到星夜。
夫妇俩尝遍生活的辛酸,但回到家里,他们都想方设法让儿子开心,尤其是郝风梅,经常会给他讲一些神话故事:天上住着多少神仙,哪两颗星星是牛郎织女,哪几颗是北斗七星。这些神话故事,陪着小小少年度过了那段难熬的日子。有次,赵经远亲眼观察日食之后,更是深深被变幻莫测的宇宙所迷住了。那瑰丽的天空让他的思想越过身体的桎梏,可以无限地飘荡及漫游。
看着小小少年靠观察天空、阅读天文学书籍来度过伤痛寂寞的时光,郝风梅的眼眶湿润了,虽然她的文化水平不高、手头拮据,可从此只要路过书店,就会进去给儿子找天文书籍,有些书在襄阳买不到,郝风梅千方百计地托朋友从武汉带。
2011年暑假,郝风梅带儿子到北京治疗。治病的过程很痛苦。为了鼓励儿子,郝风梅特意带着赵经远转了好几次地铁到天文馆参观。儿子走不动,她就用瘦弱的身体把儿子背在肩上,任汗水浸湿衣襟也浸湿儿子。
赵经远在妈妈的背上参观了整个天文馆。他借助望远镜,看着繁星密布的宇宙感慨不已,边参观边告诉郝风梅:“妈妈,你知道吗?肉眼可见的星星数量是很有限的,最理想的情况下,你看到的满天繁星,只不过大约三千颗而已。由于大地的遮挡,每一时刻,你看到的天空只是半个球面,还有一半天空在大地之下,所以你用肉眼在地球上看到的星星总数大约是六千颗。除了屈指可数的几颗行星,其余的就都是恒星了。正是这几千颗恒星,使地球的夜空显得星光灿烂,给人类带来无穷的想象,也衍生出很多有趣的故事。”
由于口舌不便,赵经远说话很慢,吐词也不清晰。可儿子洋溢在話语里的快乐让郝风梅忍不住泪盈于睫,她既自豪又心酸:“儿子是多么聪慧呀,如果不生病该多好呀!”
回到病房后,赵经远在QQ空间写道:“治疗过程很痛苦,可看到星空,又是那么快乐。为了妈妈,为了星空,我也要好好活着……”
搁浅的梦想重新起航,母爱的名字是奇迹
当时的郝风梅不知道,自己背着儿子参观天文馆的举动竟然会对他产生一辈子的影响。与此同时,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双手连握笔的力气都没有。郝风梅每天回家后,需要帮儿子写作业。
有天,赵海灵做好晚饭后等妻儿回家,往常10分钟就能见到母子俩。这天过了半小时还不见人影,赵海灵沿路往学校找,在一个十字路口看到郝风梅吃力地将儿子往电动车上搬,腿上鲜血淋漓。赵海灵连忙上前帮忙,才得知郝风梅为了避让路人撞上了路墩。自那次摔跤后,赵经远开始避免出门。
2013年夏天,赵经远从新闻上看到,襄阳附近可以观测到北斗七星,他一下便心动了。但是,观测点必须在高海拔地区,市区看不到。以他的身体,根本无法自行前往。
赵经远不想麻烦母亲,又舍不得这次机会,有些闷闷不乐。那天,郝风梅收摊后回来,看出儿子的心思。追问下,得知儿子想去观测星空。赵经远悻悻地说:“妈,我研究过枣阳市地形图,白竹园寺是最佳观赏点。但是寺庙距离市区几十公里,骑电动车不现实,再说你腿刚恢复。”郝风梅从兜里搜出一摞零钞塞给儿子:“咱打车去呀,正好妈妈也想出门看看。”
母子俩在白竹园寺等到晚上10点,终于看到了醒目的北斗七星。那晚的口述日记,也是郝风梅帮儿子写下的:“北斗七星是北方最有名的一组星,七颗亮星组成一个醒目的大勺子,整夜在北方天空旋转。”
在郝风梅看来,这种陪伴不仅能让儿子树立信心战胜疾病,更是很好的亲子相处模式。
生病后,赵经远就和父母走上了四处寻医问药的旅程。虽然儿子备受病情折磨,但每到一处,夫妇俩都会带他去看看当地的天文馆、科技馆,用心呵护着他的兴趣爱好。他们省吃俭用给儿子买了电脑,支持他钻研天文学。哪里有特殊的天文现象出现,郝风梅也会二话不说地带儿子去看。 因为经常使用,赵经远用来观察图片,搜集资料的电脑可以用破旧来形容,宽大的黑边框,底下还缠着一圈胶布。郝风梅还为儿子买来许多书,满满地摆了一个书架。除了书之外,赵经远的抽屉里还有厚厚一摞病历本。儿子看书时,手会不自觉地颤抖,郝风梅则陪伴左右,当他的助理。
对于儿子的梦想,赵海灵非常赞成。但是,他考虑更多的是儿子以后的路。2014年春节,赵海灵语重心长地告诉妻儿:“经远还是要考个大学,爱好先放一放。”郝风梅觉得丈夫说得有道理,也鼓励儿子:“多学习总是好事,别担心,妈妈陪你。”
此前,赵经远的内衣、袜子都是妈妈在帮忙清洗。但郝风梅担心他读大学没人照顾,便不再帮儿子洗衣服。不仅如此,夫妇俩外出打工时,会安排赵经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其中,赵经远最不喜欢的是煮中药,由于他全身无力,每次将陶罐放在灶台上都会累得满头汗。
年底,郝风梅交给儿子一个重要任务,让他自己乘车前往南阳那位老中医家买药。赵经远当场打了退堂鼓:“我不会,我会走丢的。”可郝风梅执意让儿子自己去抓药,并告诉儿子:“如果完成任务,我送你一台望远镜。”赵经远一直想有一台属于自己的望远镜,妈妈的话让他心动了。两天后,赵经远拿着10服中药顺利返回枣阳市。郝風梅也兑现承诺,给他买了台天文望远镜。刚买回家,赵经远就迫不及待组装到一起,就算是白天,他也时常会用望远镜朝天上看。
有了这个利器,赵经远还自发地参加一些天文方面的比赛。其间,他得知星明天文台与中国虚拟天文台合作了PSP项目(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高兴极了,立刻申请参加。2015年11月27日,赵经远还参加了诗意星空天文摄影大赛,拿到了名次,此后他更加沉迷于星空。
其实,黑白的星图没有想象中那么灿烂,普通人可能看上两三张就没有新鲜劲儿了,但赵经远每天吃过晚饭就会准时坐到电脑前,等待天文台发来最新的图片,他在点击下一张图片时,似乎也忘记了肌肉的酸痛。寻找星星需要大量体力和脑力付出,每次完成一个任务,赵经远都会连着睡几天。
赵经远对星星的痴迷也感染了妈妈,郝风梅虽然是一个菜贩,但能准确地说出寻找超星的原理:超新星爆发,星空会突然出现一个亮点。虽然计算机可以识别,但往往还需要人眼确定。
2016年6月,赵经远考入黄淮学院。赵海灵夫妇花几千元送给了儿子一架最新星空望远镜,赵经远抚摸着这架望远镜,眼泛热泪。到了大学,赵经远终于有时间潜下心来,再次投入到他心心念念的星海中。
有次,郝风梅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故事,她凭着记忆写下来:海伦·凯勒一岁的时候因为一场大病变得又聋又哑,而且双目失明,整个生活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其间,郝风梅去学校看望儿子时,将自己写的故事带过去。赵经远感念妈妈对自己的爱,说:“谢谢你对我的养育和鼓励,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追逐.2.5亿光年外的希望,梦想成真结一枚母爱勋章
大学求学时,学校考虑赵经远情况特殊,特意给他配备了一个单间,里面有残障人士使用的扶手和卫生间。赵经远除了上课和去食堂吃饭,总会待在宿舍。
除了研究星星,赵经远从未放弃过身体的恢复。在他的宿舍里,有一个陶罐,每天早晚两次,都会熬煮汤药。在枣阳时,这些事都是郝风梅代办的,但是来到大学后,赵经远除了忙于学习、星体研究,还需要自己给自己熬中药。
另外,练习发声和写字是他每天的必修课,郝风梅每天早中晚都会通过QQ跟儿子联系。谁知有一天,她怎么也联系不上儿子,只好找老师去看。原来,赵经远摔倒在地板上,但没有力气爬起来,于是索性从床上扯下被单睡午觉,打算等体力恢复后再爬起来。郝风梅得知实情后,哭笑不得。与此同时,她也暗下决心,要催促儿子抓紧锻炼。从那以后,每天早中晚,她会准时拨打儿子的QQ视频电话,催促儿子进行肢体锻炼。
赵经远经过锻炼,身体有所恢复。他继续投入到寻找星星的工作中,在看了一万八千多张星空的照片后,赵经远终于发现了一个可疑的“亮点”,觉得是一颗超新星。发现后并不能直接确定是超新星,需要再拍光谱确认。可以说,这是一件极度考验耐心和毅力的工作。
在自己反复确认后,赵经远上报了网站老师。讨论一番后,老师们决定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超新星工作组上报这个发现。不久,传回了认证结果,赵经远确实发现了一颗超新星SN
2021年1月底,央视专门报道了这位了不起的观星人。本刊记者独家联系上赵经远一家,记录下这位星空守望者和母亲的爱。
被禁锢在后院的星光少年,童话和天空陪你长大
2020年6月20日,由襄阳开往衡阳的K935火车上,一位清瘦的年轻人借着灯光正在看一本天文书籍《夜观星空天文观测实践指南》,粉紫色的封皮格外醒目。身旁,一位中年女性将一枚白水鸡蛋剥好递到他手上。年轻人动作缓慢地接过鸡蛋,每咬一口都分外吃力。
这两人就是赵经远和他的母亲郝风梅,他们的目的地是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天文观测站,他们将在那里进行为期一周的天文观测。
赵经远1997年1月出生于湖北省枣阳市一个普通农家,父亲赵海灵打零工,母亲郝风梅摆菜摊。生活虽清苦,但夫妇俩将所有的爱都寄托在独生子身上。赵经远成绩优异,从小就对神秘的星空有极大兴趣。赵海灵亲自给儿子造了一个书架,上面密密麻麻摆满各类天文入门书籍。
2008年,在枣阳市实验小学读五年级的赵经远经常感觉使不上劲。郝风梅渐渐发现,儿子不仅身体使不上劲,右手无法抓握,连说话及听力都出了问题。好几次,郝风梅站在儿子背后喊他,他都置若罔闻。不久,11岁的赵经远在北京市天坛医院被诊断为“肌张力障碍”。他的病是一种遗传性的基因突变,无法根治,只能通过服药控制。赵海灵从医生处得知,这种病一般在12岁发病,在30岁稳定。这便意味着,夫妇俩必须“呵护”这个孩子。
在北京治疗一个月后,夫妻俩带着孩子回到枣阳。为了给赵经远治病,夫妇俩专程找到河南省南阳市一位老中医,给儿子开中药调理。一服药600元,每个月近10服药,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赵海灵为了多挣钱,什么活都接:家电维修、疏通管道、装货卸货等。而郝风梅更拼,为了能让蔬菜卖上好价钱,通常蹬着三轮车去十几里地外的集市。
有时,郝风梅忙着外出卖菜,只得将吃食准备好,然后将赵经远锁在家里。小小少年格外懂事,他搬着矮方凳坐在后院里,从黄昏到星夜。
夫妇俩尝遍生活的辛酸,但回到家里,他们都想方设法让儿子开心,尤其是郝风梅,经常会给他讲一些神话故事:天上住着多少神仙,哪两颗星星是牛郎织女,哪几颗是北斗七星。这些神话故事,陪着小小少年度过了那段难熬的日子。有次,赵经远亲眼观察日食之后,更是深深被变幻莫测的宇宙所迷住了。那瑰丽的天空让他的思想越过身体的桎梏,可以无限地飘荡及漫游。
看着小小少年靠观察天空、阅读天文学书籍来度过伤痛寂寞的时光,郝风梅的眼眶湿润了,虽然她的文化水平不高、手头拮据,可从此只要路过书店,就会进去给儿子找天文书籍,有些书在襄阳买不到,郝风梅千方百计地托朋友从武汉带。
2011年暑假,郝风梅带儿子到北京治疗。治病的过程很痛苦。为了鼓励儿子,郝风梅特意带着赵经远转了好几次地铁到天文馆参观。儿子走不动,她就用瘦弱的身体把儿子背在肩上,任汗水浸湿衣襟也浸湿儿子。
赵经远在妈妈的背上参观了整个天文馆。他借助望远镜,看着繁星密布的宇宙感慨不已,边参观边告诉郝风梅:“妈妈,你知道吗?肉眼可见的星星数量是很有限的,最理想的情况下,你看到的满天繁星,只不过大约三千颗而已。由于大地的遮挡,每一时刻,你看到的天空只是半个球面,还有一半天空在大地之下,所以你用肉眼在地球上看到的星星总数大约是六千颗。除了屈指可数的几颗行星,其余的就都是恒星了。正是这几千颗恒星,使地球的夜空显得星光灿烂,给人类带来无穷的想象,也衍生出很多有趣的故事。”
由于口舌不便,赵经远说话很慢,吐词也不清晰。可儿子洋溢在話语里的快乐让郝风梅忍不住泪盈于睫,她既自豪又心酸:“儿子是多么聪慧呀,如果不生病该多好呀!”
回到病房后,赵经远在QQ空间写道:“治疗过程很痛苦,可看到星空,又是那么快乐。为了妈妈,为了星空,我也要好好活着……”
搁浅的梦想重新起航,母爱的名字是奇迹
当时的郝风梅不知道,自己背着儿子参观天文馆的举动竟然会对他产生一辈子的影响。与此同时,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双手连握笔的力气都没有。郝风梅每天回家后,需要帮儿子写作业。
有天,赵海灵做好晚饭后等妻儿回家,往常10分钟就能见到母子俩。这天过了半小时还不见人影,赵海灵沿路往学校找,在一个十字路口看到郝风梅吃力地将儿子往电动车上搬,腿上鲜血淋漓。赵海灵连忙上前帮忙,才得知郝风梅为了避让路人撞上了路墩。自那次摔跤后,赵经远开始避免出门。
2013年夏天,赵经远从新闻上看到,襄阳附近可以观测到北斗七星,他一下便心动了。但是,观测点必须在高海拔地区,市区看不到。以他的身体,根本无法自行前往。
赵经远不想麻烦母亲,又舍不得这次机会,有些闷闷不乐。那天,郝风梅收摊后回来,看出儿子的心思。追问下,得知儿子想去观测星空。赵经远悻悻地说:“妈,我研究过枣阳市地形图,白竹园寺是最佳观赏点。但是寺庙距离市区几十公里,骑电动车不现实,再说你腿刚恢复。”郝风梅从兜里搜出一摞零钞塞给儿子:“咱打车去呀,正好妈妈也想出门看看。”
母子俩在白竹园寺等到晚上10点,终于看到了醒目的北斗七星。那晚的口述日记,也是郝风梅帮儿子写下的:“北斗七星是北方最有名的一组星,七颗亮星组成一个醒目的大勺子,整夜在北方天空旋转。”
在郝风梅看来,这种陪伴不仅能让儿子树立信心战胜疾病,更是很好的亲子相处模式。
生病后,赵经远就和父母走上了四处寻医问药的旅程。虽然儿子备受病情折磨,但每到一处,夫妇俩都会带他去看看当地的天文馆、科技馆,用心呵护着他的兴趣爱好。他们省吃俭用给儿子买了电脑,支持他钻研天文学。哪里有特殊的天文现象出现,郝风梅也会二话不说地带儿子去看。 因为经常使用,赵经远用来观察图片,搜集资料的电脑可以用破旧来形容,宽大的黑边框,底下还缠着一圈胶布。郝风梅还为儿子买来许多书,满满地摆了一个书架。除了书之外,赵经远的抽屉里还有厚厚一摞病历本。儿子看书时,手会不自觉地颤抖,郝风梅则陪伴左右,当他的助理。
对于儿子的梦想,赵海灵非常赞成。但是,他考虑更多的是儿子以后的路。2014年春节,赵海灵语重心长地告诉妻儿:“经远还是要考个大学,爱好先放一放。”郝风梅觉得丈夫说得有道理,也鼓励儿子:“多学习总是好事,别担心,妈妈陪你。”
此前,赵经远的内衣、袜子都是妈妈在帮忙清洗。但郝风梅担心他读大学没人照顾,便不再帮儿子洗衣服。不仅如此,夫妇俩外出打工时,会安排赵经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其中,赵经远最不喜欢的是煮中药,由于他全身无力,每次将陶罐放在灶台上都会累得满头汗。
年底,郝风梅交给儿子一个重要任务,让他自己乘车前往南阳那位老中医家买药。赵经远当场打了退堂鼓:“我不会,我会走丢的。”可郝风梅执意让儿子自己去抓药,并告诉儿子:“如果完成任务,我送你一台望远镜。”赵经远一直想有一台属于自己的望远镜,妈妈的话让他心动了。两天后,赵经远拿着10服中药顺利返回枣阳市。郝風梅也兑现承诺,给他买了台天文望远镜。刚买回家,赵经远就迫不及待组装到一起,就算是白天,他也时常会用望远镜朝天上看。
有了这个利器,赵经远还自发地参加一些天文方面的比赛。其间,他得知星明天文台与中国虚拟天文台合作了PSP项目(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高兴极了,立刻申请参加。2015年11月27日,赵经远还参加了诗意星空天文摄影大赛,拿到了名次,此后他更加沉迷于星空。
其实,黑白的星图没有想象中那么灿烂,普通人可能看上两三张就没有新鲜劲儿了,但赵经远每天吃过晚饭就会准时坐到电脑前,等待天文台发来最新的图片,他在点击下一张图片时,似乎也忘记了肌肉的酸痛。寻找星星需要大量体力和脑力付出,每次完成一个任务,赵经远都会连着睡几天。
赵经远对星星的痴迷也感染了妈妈,郝风梅虽然是一个菜贩,但能准确地说出寻找超星的原理:超新星爆发,星空会突然出现一个亮点。虽然计算机可以识别,但往往还需要人眼确定。
2016年6月,赵经远考入黄淮学院。赵海灵夫妇花几千元送给了儿子一架最新星空望远镜,赵经远抚摸着这架望远镜,眼泛热泪。到了大学,赵经远终于有时间潜下心来,再次投入到他心心念念的星海中。
有次,郝风梅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故事,她凭着记忆写下来:海伦·凯勒一岁的时候因为一场大病变得又聋又哑,而且双目失明,整个生活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其间,郝风梅去学校看望儿子时,将自己写的故事带过去。赵经远感念妈妈对自己的爱,说:“谢谢你对我的养育和鼓励,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追逐.2.5亿光年外的希望,梦想成真结一枚母爱勋章
大学求学时,学校考虑赵经远情况特殊,特意给他配备了一个单间,里面有残障人士使用的扶手和卫生间。赵经远除了上课和去食堂吃饭,总会待在宿舍。
除了研究星星,赵经远从未放弃过身体的恢复。在他的宿舍里,有一个陶罐,每天早晚两次,都会熬煮汤药。在枣阳时,这些事都是郝风梅代办的,但是来到大学后,赵经远除了忙于学习、星体研究,还需要自己给自己熬中药。
另外,练习发声和写字是他每天的必修课,郝风梅每天早中晚都会通过QQ跟儿子联系。谁知有一天,她怎么也联系不上儿子,只好找老师去看。原来,赵经远摔倒在地板上,但没有力气爬起来,于是索性从床上扯下被单睡午觉,打算等体力恢复后再爬起来。郝风梅得知实情后,哭笑不得。与此同时,她也暗下决心,要催促儿子抓紧锻炼。从那以后,每天早中晚,她会准时拨打儿子的QQ视频电话,催促儿子进行肢体锻炼。
赵经远经过锻炼,身体有所恢复。他继续投入到寻找星星的工作中,在看了一万八千多张星空的照片后,赵经远终于发现了一个可疑的“亮点”,觉得是一颗超新星。发现后并不能直接确定是超新星,需要再拍光谱确认。可以说,这是一件极度考验耐心和毅力的工作。
在自己反复确认后,赵经远上报了网站老师。讨论一番后,老师们决定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超新星工作组上报这个发现。不久,传回了认证结果,赵经远确实发现了一颗超新星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