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了“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不仅在幼儿园要有要求,还要统一家长们的育儿观念,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巩固幼儿的自理能力的意识。让幼儿将此好习惯成为一种常态化。
一、了解幼儿的家庭成长环境。家长在面对子女教育的态度与观点。以及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发展水平
重点选择卫生饮食习惯、生活技能三大类十二个项目,根据幼儿完成情况,即会做、基本会、基本不会、不会四个层次进行调查。通过和家长的面谈、电访、家访等方式,了解到在家吃饭时,有的父母为节省时间,往往都代劳,有的爷爷奶奶担心孙子饿着,跟在孙子屁股后面追着喂;有的幼儿在家能做到在餐桌前吃饭,不挑食。由此可见影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在于家庭中成人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态度、要求和意识。就以上情况分析:一方面家长认为幼儿年龄小,不放心让他自己去做那些生活事务,认为这种生活方面的事,长大了自然也就会做;第二方面家长认为幼儿动作太慢,如果那些生活事务让他自己做,成人怕因此而耽误自己的时间。例如早晨起床,是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好机会,但家长担心幼儿着凉,怕时间来不及等原因将幼儿穿衣、穿鞋到洗漱一切都由家长代替了;第三方面家长只重视对幼儿的智力投资,轻视了对他们自理能力及劳动习惯的培养,认为学知识才是培养。造成幼儿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由此可以看出家长的行为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不会做的事情,父母都会帮着干,淡薄了幼儿的自理生活能力从而也就抑制了他们的自我发展。其实幼儿愿意去尝试,愿意:“我自己來”。笔者在带中班时,户外活动之后的换衣服时间,有个幼儿总是拎着个书包就来找教师求助,“老师,你帮我换吧”。有的幼儿却能自己从书包中找到要更换的衣服换好,然后将粘满汗的衣服放到指定地方晾着,再小心地把书包拉链拉好,摆回到书包柜中。可是那个还在求助帮助的幼儿却还是不动弹的等人家来帮助。面对这样的现象,教师观察后给予有效干涉,并与家长取得沟通。经过沟通后发现能自己动手的幼儿,在家也一样,尽可能自己的事情自己亲自完成,不用大人管太多,可是不能自己更换衣服的幼儿,在家只顾着玩,不会自己要求来做些能做的事情,十分依赖。
二、在实践中探索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方法
1.从幼儿自身出发,坚持鼓励,用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的生活和自理能力。也可以用谈话法,当与幼儿一起在角色区时,以及在户外活动放松的一种状态下与小朋友们谈话,问一些关于幼儿对自理方面的话语,如:“你在家能帮助妈妈做些什么事了吗?”
2.主题课堂:通过各个领域学科课程开展,对幼儿进行主题式的教育教学,设置活动:“我上中班了”,“我给妈妈帮点忙”,“我的新本领”……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
3.多形式、多形象地教幼儿学会生活技巧。通过讲故事的方法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促使他们对故事中的故事有所分辨,并能将自己融入故事角色中,很容易就能接受教师想表达的思想。看图讲述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作品内涵,还有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通过集体教育活动,例如:教幼儿辨认服装的种类,如:夹克服、牛仔服、衬衫、长裤等四季服装,进一步学习如何正确地穿戴。认识各种餐具并知道其用途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4.通过区域创设,提供不同的区域材料:益智区设置扣纽扣、系鞋带、喂小动物吃食物等;娃娃家提供各式幼儿能着装的衣服供幼儿穿脱叠、各种用餐的餐具进行用餐活动等等;角色区提供各式角色服装头饰和配件,让幼儿自己来对区角进行整理。在区域开展活动中时刻提醒幼儿哪儿拿的物品用完要归回原位。从而能延伸到在家中也能自己学着收拾物品,玩过的玩具能放回到相应的箱子或柜子中的好习惯。
5.幼儿生活技能大赛,将穿衣服、叠被子、洗手等等比赛形式来提高他们对生活技能学习的兴趣。
通过多种教育活动使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让他们的一生受益。
一、了解幼儿的家庭成长环境。家长在面对子女教育的态度与观点。以及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发展水平
重点选择卫生饮食习惯、生活技能三大类十二个项目,根据幼儿完成情况,即会做、基本会、基本不会、不会四个层次进行调查。通过和家长的面谈、电访、家访等方式,了解到在家吃饭时,有的父母为节省时间,往往都代劳,有的爷爷奶奶担心孙子饿着,跟在孙子屁股后面追着喂;有的幼儿在家能做到在餐桌前吃饭,不挑食。由此可见影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在于家庭中成人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态度、要求和意识。就以上情况分析:一方面家长认为幼儿年龄小,不放心让他自己去做那些生活事务,认为这种生活方面的事,长大了自然也就会做;第二方面家长认为幼儿动作太慢,如果那些生活事务让他自己做,成人怕因此而耽误自己的时间。例如早晨起床,是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好机会,但家长担心幼儿着凉,怕时间来不及等原因将幼儿穿衣、穿鞋到洗漱一切都由家长代替了;第三方面家长只重视对幼儿的智力投资,轻视了对他们自理能力及劳动习惯的培养,认为学知识才是培养。造成幼儿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由此可以看出家长的行为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不会做的事情,父母都会帮着干,淡薄了幼儿的自理生活能力从而也就抑制了他们的自我发展。其实幼儿愿意去尝试,愿意:“我自己來”。笔者在带中班时,户外活动之后的换衣服时间,有个幼儿总是拎着个书包就来找教师求助,“老师,你帮我换吧”。有的幼儿却能自己从书包中找到要更换的衣服换好,然后将粘满汗的衣服放到指定地方晾着,再小心地把书包拉链拉好,摆回到书包柜中。可是那个还在求助帮助的幼儿却还是不动弹的等人家来帮助。面对这样的现象,教师观察后给予有效干涉,并与家长取得沟通。经过沟通后发现能自己动手的幼儿,在家也一样,尽可能自己的事情自己亲自完成,不用大人管太多,可是不能自己更换衣服的幼儿,在家只顾着玩,不会自己要求来做些能做的事情,十分依赖。
二、在实践中探索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方法
1.从幼儿自身出发,坚持鼓励,用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的生活和自理能力。也可以用谈话法,当与幼儿一起在角色区时,以及在户外活动放松的一种状态下与小朋友们谈话,问一些关于幼儿对自理方面的话语,如:“你在家能帮助妈妈做些什么事了吗?”
2.主题课堂:通过各个领域学科课程开展,对幼儿进行主题式的教育教学,设置活动:“我上中班了”,“我给妈妈帮点忙”,“我的新本领”……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
3.多形式、多形象地教幼儿学会生活技巧。通过讲故事的方法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促使他们对故事中的故事有所分辨,并能将自己融入故事角色中,很容易就能接受教师想表达的思想。看图讲述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作品内涵,还有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通过集体教育活动,例如:教幼儿辨认服装的种类,如:夹克服、牛仔服、衬衫、长裤等四季服装,进一步学习如何正确地穿戴。认识各种餐具并知道其用途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4.通过区域创设,提供不同的区域材料:益智区设置扣纽扣、系鞋带、喂小动物吃食物等;娃娃家提供各式幼儿能着装的衣服供幼儿穿脱叠、各种用餐的餐具进行用餐活动等等;角色区提供各式角色服装头饰和配件,让幼儿自己来对区角进行整理。在区域开展活动中时刻提醒幼儿哪儿拿的物品用完要归回原位。从而能延伸到在家中也能自己学着收拾物品,玩过的玩具能放回到相应的箱子或柜子中的好习惯。
5.幼儿生活技能大赛,将穿衣服、叠被子、洗手等等比赛形式来提高他们对生活技能学习的兴趣。
通过多种教育活动使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让他们的一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