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和美育的结合对中学生品德形成的意义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xingy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重要标志。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和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规律,为使受教育者具 有一定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而进行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运用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鉴别、欣赏和创造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使人们逐渐高尚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健康的成长。
  中学德育和美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艺术美提高中学生的道德自觉性 。艺术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美学意义上的“美”可分为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三种。从德育教育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系统的理论灌输,还是随机进行的思想启迪,都可以借助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形象来进行。
  一、借助自然美陶冶中学生的道德情操
  运用大自然变化无穷、千姿百态的美,使中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陶冶性情,激发他们追求美的事物。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是一个美的世界,在中学生紧张的学习之余,利用閑暇时间把他们带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的空气,领略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美景,欣赏鬼斧神工、天造地设的奇观,让他们心旷神怡、愉悦满足,使他们精神为之振奋,心胸为之开阔,更加感到生活的美好,更加激发起对生活的热爱,从而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事物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运用大自然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自由感性形式,使中学生领悟丰富深刻的生活哲理,激发他们热爱自然,形成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同时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不断增强奋发向上的情感力量。在大自然中,学生们感受到了雄山秀水、鸟语花香,就会感谢大自然的赏赐,自觉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美好事物;如果中学生到了波浪兼天海的长江、远上白云间的黄河、秀丽甲天下的桂林就会情不自禁地对祖国产生热爱之情,并激发起建设祖国的强烈责任感。这种对自然美的欣赏,由于情感参与其中从而能够产生一定的道德和思想意义。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二、利用艺术美提高中学生的道德自觉性
  艺术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各类艺术作品的审美特性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纯粹、更具魅力,因为艺术美是比常人有更丰富、更强烈的审美意识和情感的艺术家运用各种特殊的操作技巧展现给人们的美的形象。真正优秀的艺术形象美,能够以典型的艺术形象深入人的心灵,或唤起人心,或鼓舞斗志,或净化灵魂,或完善人格。看了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就会情不自禁地意识到犹大出卖耶稣的丑恶灵魂,使人在善与恶、崇高与背叛的道德行为之间作出选择;欣赏齐白石所画之莲荷,它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琏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廉洁、 正直的美好品质,会使我们的品格情操得到陶冶和净化。在艺术美的熏陶下,中学生的审美理想和情趣、审美心理和意识、能力都会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情感、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创造欲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超越精神,而且还能够培养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对不同个性的尊重,对群体意识的认同等。
  三、运用社会美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社会美是人类最早的审美对象,自从人类有了审美活动,就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社会的美,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对于人,最亲切最可爱的莫过于人和人的生活”社会美也是现实美的最主要、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令入向往的部分。愿格斯曾经感慨地说:“大自然是宏伟壮观的,我总是满心爱慕地奔向大自然。但是我觉得,历史比起大自然来甚至更加宏伟壮观。这是值得认真观察的景象。”社会美的范围十分广阔,它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之中。社会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接显现,本质在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正是在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中创造了社会美,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到社会美。因此,利用社会美对中学生实施德育具有更大、更直接的教育作用。无论是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气质美,都带有强烈的道德色彩 要注意把德育教育寓于生动活泼、直观的形象化的美育之中,使学生在效法榜样的潜移默化中实现道德的升华,这样比抽象的说教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如在社会生活审美中,要特别注意典型人物形象对中学生思想情感的影响。榜样的力量无穷的,通过树立正面人物形象,宣传人物事迹,可以为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树立起可以模仿、努力的方向,从而培养和造就高尚而完美的人格。
  思想道德素质规定了个人成长的方向,决定了其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学生功课学得再好,如果没有正确的政治观和良好的道德观,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没有社会公德,缺乏社会责任感, 就不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同时,一个人的审美情趣是否高雅,也与其自身的道德素质有着较大的关系。德育与美育是同一层次上并列的两种教育形式,是人格完善的两个必要方面。虽然德育与美育有不同的特点,二者不可相互替代。但是,美总是以善为前提.美最终也是为了善,这就决定了德育与美育必然是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
其他文献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在教师诱导下,以“任务” 驱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创新型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精心组织和提炼教材,设计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并把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巧妙地融合到“任务”中去,让学生在完成这些具体的“任務”的过程中,掌握“任务”中蕴含的知识点,并能熟练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以达到教学目标。在该教学法中, “任务”是一
期刊
【摘要】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这就是说,如果我们能把乡土教材的内容挖掘出来加以利用,将会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激发学生的爱好与热情。因此,在全面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运用乡土教材帮助德育,無疑为一种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乡土教材;德育;实践;能力  乡土教材与中国文化的历史,乡土历史和祖国的
期刊
一位哲学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哲人之言无疑是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为人师者,也应该有如天空、高山、大海般宽阔的胸襟,面对来自不同环境、性格迥异的学生。因为宽容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它可以穿透人的心灵。有时候,宽容更是对学生最大的“惩戒”。  一、宽容,能让
期刊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的起步,性格的初步形成时期,这当然离不开班主任的悉心指导和教育。每个班主任都希望并有责任让自己的学生茁壮成长。一直以来,我虚心向其他班主任学习,学习优秀的班主任工作方法,认真探索班主任工作经验。现在,我就小学班主任工作浅谈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农村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我管理班级会遵循以下几点教育:  一、“爱心”教育  教育家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
期刊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又有前苏联领导人加里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认为这二者合起来,便是当今教书育人四个字内涵的体现。  教书与育人,二者即是因果关系,又是互动关系,又各自独立,教书较为容易,育人难已实现,而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只要做到以下“三心二意”,教书育人是可以完美实现的。  何为 “三心”,乃指教师的耐心,诚心,责任心。何为二意,一意乃指教师要以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 二意指培
期刊
当今社会,初中生大多时间都要在课堂学习知识。因此,很大程度上课堂教学的质量好坏将影响孩子们的一生。如何才能做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质教育呢?这需要孩子、父母、老师共同努力。  一、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当今社会的应试教育的弊端越来越凸显,越来越跟不上现代社会高速发的进程。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  1.教师  (1)备课不充分,照本宣科  有些老师自认为初中的知识对于他来说,是易
期刊
十九大以后,面对国际形势和国内的发展需要,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的大力普及,随着课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也必须跟上教育的发展,现在自己的学习和教学浅议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语文教学中必须贯穿德育教学  德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显示了它的重要性,又显示了它的艰巨性。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传统的社会观念中“德”占首位。新课改形势下,学生的品行是否好,人格是否健全更是“人”的好坏的先决条件。道德水准的高
期刊
如今班级学生人数日益锐减,学生个性增强,导致班级的凝聚力也随之减弱,冲击原有的教学模式,而小班化物理教学可以采取较为灵活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树立责任意识,当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开展对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即第一,与学生深层交往,了解学生特点的能力。第二,分层次设计教学的能力。第三
期刊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教育好一个学生并非易事,转化好一个后进生也是一件困难的事。身为教师,总是想尽办法,把每一位下层生转化过来。我在班主任生涯中,面对后进生多。虽然不同阶段,后进生的情况也各不尽相同。而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大同小异,以真情关爱,给后进生的温暖,有一定收获。  首先,要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各种基本情况,找准转化切入口。  在人的发展潜能中,几乎所有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弱点。班主任
期刊
所谓“特殊学生”是指在思想、行为、心理上不同于一般学生的个体。由于上述的差异,他们在学习上往往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的习惯,这些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与人格格不入,因而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作为班集体中的一员,他们却和其他成员一样都需要关爱。因而在对待这群特殊的群体时,要善于掌握实施特殊的爱的尺度和艺术。  因为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