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词汇与当代生活一样丰富多彩,每天都产生着反映新事物的新词汇。社会各种现象的出現、问题的发生,以及社会的不断变革都会对新闻词汇的增添、词义的演变有着密切联系和深远影响。
一、词汇创新
科学在发展,社会在变革,文明在进步,观念在更新,作为反映现实的语言必然也会紧跟时代步伐。英语本身就是愿意吸收和产生新词汇并加以利用的。对新事物总是抱有特殊的感情。cyber 是当今信息时代最活跃的英语前缀。例如cyberspace 指电脑系统的应用所形成的社会文化空间,现在也指电脑所生成的虚拟空间,虚拟现实世界。随着网络的普及,医疗网站出现了,医生通过互联网向患者提供免费的会诊和咨询,cyberdoc由此产生并应用起来。近几年来,利用网络进行犯罪已成为美国的一个公害。cycberime, cybercop等词语便被创造出来。此外还有cyberrevolution(电脑革命)、cyberstrategiest(电脑战略家)、cybercommunity(电子社会)、cyberlover(网上恋人)等。
词汇是展示社会生活最为丰富的语言层面。在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对社会变化很是敏感。社会生活中出现了新事物,语言中就迅速地出现与之相应的新词语。语言是与时俱进的。随着人们对健康和时尚的追求,一些新词汇出现了,fat farm (减肥中心)、slimnastics(减肥体操)、lipposuction(手术减肥),这些新词表面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一个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他们使用语言的方式自然也会随之而逐渐改变,新的词语将会急剧增加。”(布莱恩·福斯特,1982:10)
二、词义衍变
1. 词义变窄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既是社会交往的工具,又是社会生活的记录者。在充当工具和记录者的过程中,语言也会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上所发生的一些事件(如历史事件、政治事件等)往往会引起语言符号意义的变化。”(张克定,2001:11)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美语中一部分词汇的意义变得“狭窄”。词义的缩小是指词从原先表达外延较宽广的概念缩小到表达外延较狭窄的概念,即从泛指转为特指。prohibition的广义是“禁止”, 但在美国历史特指“禁酒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限制酒类生产的政策促进了禁酒运动,美国的许多州出现了prohibition movement(禁酒运动),并一度通过了prohibition laws(禁酒法)。正是由于这段历史原因,prohibition在美国常常特指为“禁酒”。
同prohibition情况相似,由于历史原因,美语中由广义变为狭义的词还有不少,例如:abolition废除,美国黑奴制度的废除,废奴运动;confederacy联盟,(1860-1861年南北战争时南部11州的)南部联盟;reservation保留,印第安人的保留地;civil rights公民权,美国黑人民权;freeman自由人,被解放的黑奴;integration综合,取消种族隔离;segregation隔离,种族隔离。
2.词义变宽
跟词义变“窄”相反,有一部分词汇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出现了由原意引申出来的独特意义。换句话说,这些词的词义“扩大”了,产生了新的意思。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词汇意义的变化是受社会影响和制约的。词义不仅在形成过程中与客观世界、社会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人类社会中的事物、概念、思想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反映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词义往往会发生变化。”(汪榕培,1997:4)
Logrolling 原为美国早期移民的生活用语。早期移民来到一个新的地方,要做的头一桩事就是盖间小木屋,把家安定下来。盖木屋先得砍伐树木,清出土地。原木一般很重,一个人很难搬动,往往需要其他人的帮忙,合力把木头滚至预定的地点。美国早期拓荒者之间互相帮助滚原木这一做法就叫logrolling。许多年后,随着滚原木习惯的改变,logrolling丧失了其本来的含义,转而在政界被用以指政客之间相互投赞成票以通过对彼此有利的法案。Logrolling在美国英语中由原来的褒义词变成现在的贬义词。动词logroll是从logrolling逆生而成,表示“投赞成票”或“相互吹捧”。
Charisma 本是一个神学术语,指“神授的超凡能力”。20世纪60年代的新闻记者用它来形容美国总统肯尼迪所具有的那种领袖人物的非凡魅力,使该词在大众传媒中以“领袖气质”这一新的涵义流行开来。
“词的本义可以是有理据的,也可以是无理据的。但词的转义总是有理据的。”(吴国华、杨喜昌,2000:18)上述例证中美语词语的转义受制于美国历史的诸多因素。美语词的转义无论是变“窄”或是变“宽”都是美国历史现实的客观反映。
参考文献:
[1] 布莱恩·福斯特 变化中的英语[M]. 李荫华译.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
[2] 张克定 语言符号衍生义理据探索[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6):9-12.
[3] 汪榕培 词义变化的社会和语言原因[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3):4-7.
[4] 吴国华、杨喜昌 文化语义学[M]. 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
一、词汇创新
科学在发展,社会在变革,文明在进步,观念在更新,作为反映现实的语言必然也会紧跟时代步伐。英语本身就是愿意吸收和产生新词汇并加以利用的。对新事物总是抱有特殊的感情。cyber 是当今信息时代最活跃的英语前缀。例如cyberspace 指电脑系统的应用所形成的社会文化空间,现在也指电脑所生成的虚拟空间,虚拟现实世界。随着网络的普及,医疗网站出现了,医生通过互联网向患者提供免费的会诊和咨询,cyberdoc由此产生并应用起来。近几年来,利用网络进行犯罪已成为美国的一个公害。cycberime, cybercop等词语便被创造出来。此外还有cyberrevolution(电脑革命)、cyberstrategiest(电脑战略家)、cybercommunity(电子社会)、cyberlover(网上恋人)等。
词汇是展示社会生活最为丰富的语言层面。在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对社会变化很是敏感。社会生活中出现了新事物,语言中就迅速地出现与之相应的新词语。语言是与时俱进的。随着人们对健康和时尚的追求,一些新词汇出现了,fat farm (减肥中心)、slimnastics(减肥体操)、lipposuction(手术减肥),这些新词表面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一个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他们使用语言的方式自然也会随之而逐渐改变,新的词语将会急剧增加。”(布莱恩·福斯特,1982:10)
二、词义衍变
1. 词义变窄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既是社会交往的工具,又是社会生活的记录者。在充当工具和记录者的过程中,语言也会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上所发生的一些事件(如历史事件、政治事件等)往往会引起语言符号意义的变化。”(张克定,2001:11)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美语中一部分词汇的意义变得“狭窄”。词义的缩小是指词从原先表达外延较宽广的概念缩小到表达外延较狭窄的概念,即从泛指转为特指。prohibition的广义是“禁止”, 但在美国历史特指“禁酒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限制酒类生产的政策促进了禁酒运动,美国的许多州出现了prohibition movement(禁酒运动),并一度通过了prohibition laws(禁酒法)。正是由于这段历史原因,prohibition在美国常常特指为“禁酒”。
同prohibition情况相似,由于历史原因,美语中由广义变为狭义的词还有不少,例如:abolition废除,美国黑奴制度的废除,废奴运动;confederacy联盟,(1860-1861年南北战争时南部11州的)南部联盟;reservation保留,印第安人的保留地;civil rights公民权,美国黑人民权;freeman自由人,被解放的黑奴;integration综合,取消种族隔离;segregation隔离,种族隔离。
2.词义变宽
跟词义变“窄”相反,有一部分词汇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出现了由原意引申出来的独特意义。换句话说,这些词的词义“扩大”了,产生了新的意思。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词汇意义的变化是受社会影响和制约的。词义不仅在形成过程中与客观世界、社会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人类社会中的事物、概念、思想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反映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词义往往会发生变化。”(汪榕培,1997:4)
Logrolling 原为美国早期移民的生活用语。早期移民来到一个新的地方,要做的头一桩事就是盖间小木屋,把家安定下来。盖木屋先得砍伐树木,清出土地。原木一般很重,一个人很难搬动,往往需要其他人的帮忙,合力把木头滚至预定的地点。美国早期拓荒者之间互相帮助滚原木这一做法就叫logrolling。许多年后,随着滚原木习惯的改变,logrolling丧失了其本来的含义,转而在政界被用以指政客之间相互投赞成票以通过对彼此有利的法案。Logrolling在美国英语中由原来的褒义词变成现在的贬义词。动词logroll是从logrolling逆生而成,表示“投赞成票”或“相互吹捧”。
Charisma 本是一个神学术语,指“神授的超凡能力”。20世纪60年代的新闻记者用它来形容美国总统肯尼迪所具有的那种领袖人物的非凡魅力,使该词在大众传媒中以“领袖气质”这一新的涵义流行开来。
“词的本义可以是有理据的,也可以是无理据的。但词的转义总是有理据的。”(吴国华、杨喜昌,2000:18)上述例证中美语词语的转义受制于美国历史的诸多因素。美语词的转义无论是变“窄”或是变“宽”都是美国历史现实的客观反映。
参考文献:
[1] 布莱恩·福斯特 变化中的英语[M]. 李荫华译.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
[2] 张克定 语言符号衍生义理据探索[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6):9-12.
[3] 汪榕培 词义变化的社会和语言原因[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3):4-7.
[4] 吴国华、杨喜昌 文化语义学[M]. 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