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与眺望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MrF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在诞生之初即如向往艺术那样,努力走向对社会的探索”1—艺术社会学代表人霍华德·贝克尔(Howard Becker)早在上世纪70年代即判定了摄影发展至今的两条相互交织、彼此推进的脉络。事实上,20世纪六70年代正是西方人文科学与艺术形态寻求突破的时期:一方面,艺术家们试图走出理想化“白立方”(White Cube)2的空间限制和“为艺术而艺术”的思维困境。其中一部分艺术家选择另辟蹊径,在真实的城市、自然中进行创作。因此,摄影作为深入人心的图像式信息载体被当时众多艺术家采用,使他们走下神坛,成为生活在当下的见证者。另一方面,画廊或美术馆对于摄影这种新型媒介,或是对于诸如舞蹈、戏剧等古老形式来说,又是能够打破成见,为自我正名的出口,并由此引发一系列关于摄影自身的独特性和艺术价值的探索。而直至今日,无论出于视觉艺术内部解构重组,形成富有生命力的新形态的需要,还是基于艺术世界面向公众、与信息媒体紧密联系的现状,摄影早已发展为当代艺术广为运用的创作手段与形式。当我们回看60年代至今50余年的历史时,如果仍将摄影从视觉艺术中孤立出来无疑过于片面。然而作为最年轻的艺术形式之一,如何梳理摄影的这段历史本就缺少先例,因此要想在当代艺术错综复杂的语境中把握摄影的发展脉络就更加具有难度了 。






  正因如此,英国艺术家、作家马克·德登(Mark Durden)所撰写出版的《今日摄影:1960年以来的影像艺术》作为当代摄影艺术纵览,可称得上是勇气之作。这部内容涵盖百余位艺术家的著作不仅包括诸如杜塞尔多夫学派(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当代顶尖战地摄影师詹姆斯·纳切威(James Nachtway)、纪实类诸如乔尔·梅耶罗维茨(Joel Meyerowitz)、玛丽·艾伦·马克(Mary Ellen Mark)等摄影大家,还涉及到大量本不被划作“摄影师”之列,然而在摄影手法的运用上极具特色并影响深远的艺术家,诸如沃霍尔、罗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on)、波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谢德庆……作者以这些艺术家为案例简述了摄影与波普、行为、装置、大地艺术等形式和流派之间的紧密关系,打破“雕塑家”“摄影师”“画家”等固化概念间的界限,尽可能让读者能够站在较高的视角“鸟瞰”摄影在整个当代视觉艺术语境中的全貌。








  大多数此类书籍在介绍1960年代以来的摄影艺术家时,多采用“首字母为准”的机械排列方式,以此来回避对当代摄影艺术史的分析与整合。而《今日摄影》则选择逆流而上:以11个章节分别阐述11个主题。这种做法并非简单划分艺术家或其作品的类别,而是从能够产生类比的手法或关注的相似主题入手,将艺术家、作品与风格加以归纳并相互关联。事实上,马克·德登并不仅仅对于文字内容进行精心安排,更将“从构思到成书”中每一个步骤视作实现全书过程缺一不可的重要环节,而这种考量亦建立在他对于当代摄影的深刻了解与大量研究之上—他在文中反复提到印刷媒介(书籍与画册)作为载体对于当代摄影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大量出自不同艺术家的精彩影集:无论是艾德·范·德·埃尔斯肯(Ed van der Elsken)离奇古怪的《甜蜜人生》(Sweet Life,1966)、罗伯特·梅普尔斯普(Robort Mapplethorpe)极具争议的《黑书》(Black Book,1986)、荒木经惟“私小说”一般的《感伤之旅》(Sentinmental Journey,1971),还是尤阿希姆·施密德(Joachim Schimid)包罗万象的宏大巨作《他人的照片》(Other People’s Photographs,2008-2011)—摄影相较于绘画、雕塑等其他造型艺术形式来说,其瞬间扑捉、可复制的特性让它能够在书页的辗转摩挲之间获得一种独特的流动性与感染力—如何设计装帧、决定怎样的纸质与尺寸、如何安排图像的排版连接都与艺术家的个人特质、创作概念、所坚持的态度立场密不可分。由此看来,马克·德登在《今日摄影》中对艺术家的取舍编排和图片与文字之间的相互配合,无疑都是对这些杰作的致敬,并借此实现作者口中“不遗余力地重构他们(观众们)期待和熟悉的那种摄影师的逻辑与方式”的目标。这也是此次对于《今日摄影》一书的引进与翻译出版,从排版到印刷都完整保留原版设计安排的主要原因之一。
  马克·德登在全书的每个章节中几乎都为观众呈现了一种二元对立又相互转换的思维方式。譬如在第四章“街头:纷争与和谐”中就谈到,同样是连续拍摄的手法,却能引发“争取完美构图”和“连续并随意开放”两种截然不同的追求。其中介绍的艺术家乔尔·斯坦菲尔德(Joel Sternfeld)的系列作品《擦肩陌生人》则杂糅了这两种对立,用刻意的手法引发人们偶然被拉离常规生活轨道时的出乎意料。在第六章“纪实:介入与利用”中作者则阐述了50年来艺术家对于传统纪实摄影交错并行的两种态度—坚守与拆解—70年代末艺术家索菲·卡尔(Sophie Calle)在文学、摄影和行为间游走,冲破冷静记录的常规手法而陷入对他人的沉迷;而玛丽·艾伦·马克和稍后的中国艺术家刘铮则反过来将经典的纪实摄影发挥至极致。作者归纳的这些冲突、承接与转化,反映的不仅是当代摄影,而是从现代艺术开始,并自杜尚之后整个视觉艺术不断放大加剧的演变规律。同样在全书字里行间中有所体现的是其历史性特点:不管是对面孔、身体或自我内部世界的关注与表现,还是对外部环境、历史架构的观察见证,当代艺术书的落点终究离不开人与身处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就如同艺术家、评论人保罗·阿尔登(Paul Ardenne)的著作《背景艺术》(Un Art Contextuel)中所说的那样:“艺术应该是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一味‘调节剂’,这才是它的最终目的。”3






  出于对书籍可读性以及篇幅考虑,作者在文字的“深度”上做了一定程度的取舍,对于大多数艺术家的创作观念仅点到为止,未及深入。例如主题为色彩的第五章中有关艺术家加布里埃尔·奥罗兹科(Gabriel Orozco)的部分:作者介绍了艺术家对于艺术媒介、日常生活的敏感和对于资本主义的抗拒与批判,而这些特点与其作品中的色彩元素有何联系却并未被提及,不免令人感到遗憾。但总体来看,《今日摄影》一书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泛,能够在大背景中将散落的摄影艺术碎片编织成彼此连通的网络,实不负作者对其倾注的热望与抱负。同时在最后一章“摄影的未来”中介绍的泰伦·西蒙(Taryn Simon)、尤阿里希·施密德等这些从创作手法到呈现方式都让人耳目一新的新兴艺术家,又给予全书一个充满变数的开放结尾。对于热爱摄影、同时也乐于通过摄影更加了解当代艺术的中国读者来说,这本书既是立足于世界当代艺术全局回望过往50余年摄影艺术的总结,亦能看作是在此基础上眺望未来的起点。
  作者为ESTRAN/前滩—中法当代艺术交流协会自媒体撰稿人、编辑
  注释
  1.出自1974年霍华德·贝克尔所著《摄影与社会学》(Becker, H. S. 1974. Photography and Sociology.):Photography from the beginning strove toward art just as it did toward social exploration.
  2.白立方(White Cube),指上世纪30年代起逐渐在世界范围内美术馆与画廊中通行的标准展览空间模式,其特点为洁白的墙面、抛光的木质地板、隐藏电源与线路的人造光源,空间由此被最大程度地抽象化,外界一切社会、经济、历史因素被隔绝,而艺术品则从最早在空间中的装饰附属物,转变成了空间中被“净化”而成的神圣物件。
  3.出自2002年保罗·阿尔登所著《背景艺术》(Paul Ardenne. Un Art Contextuel,2002),法语原文:……l’art doit travaillerà la《réconciliation》entre les hommes et entre l’homme et la société, son《but suprême》。





其他文献
80多年前,《雅典宪章》批评了我们居住的城市状况:大都会陷入混乱;拥塞瘫痪的交通损害着人们的健康;最贫困的人们处于最为拥挤的居住状态,城市化极速扩张。现在看来,《雅典宪章》的分析批评仍然适用于当今世界。  著名瑞士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曾经提出解决方案,这个根本彻底的方案在今天看来依然十分震撼。他建议首先城市中心不能有大建筑群;其次建筑高耸的具有实用性的网格状居住区十分必要。人们喜欢将勒·柯布西耶看作
期刊
随着“土豪金”版苹果iPhone和iPad的流行,全球范围内也掀起了一股镀金相机热,现在不仅有人将从前的经典胶片相机镀以金色,甚至还有奢饰品机构将时下最流行的数码单反相机改成金色外观出售。其实,镀金相机最辉煌的岁月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徕卡、禄来等欧洲相机厂商在日本相机的冲击下逐渐失去大众市场。被日产相机“逼上梁山”后,欧洲相机厂家只好另辟蹊径,去开发一些主要用来“看”而不是用来“拍”的贵族相机,以
期刊
2015年11月20日以来,全世界的摄影相关媒体纷纷以各种醒目标题转载或评述一条关于路透社的消息—《路透社封杀RAW》《路透社禁止自由记者采用RAW调整的照片》《路透社今后只接受相机自出的JPEG照片》……  至于“拒绝RAW”的理由,路透社的解释主要有两点:一是为了加快新闻照片的发稿流程,二是 RAW 文件会让那些无拘无束的自由摄影记者做太多“艺术”加工。不过业内人士都心知肚明,路透社此举的目的
期刊
2012年索尼发布了黑卡TMRX1,2013年发布了黑卡TMRX1R,今年11月则是发布了RX1RII。RX1RII有哪些技术革新呢,这里向大家做个简单介绍。  第一,RX1RII采用了4240万有效像素35mm全画幅Exmor R CMOS背照式影像传感器。此传感器正是A7RII上使用的,这是RX1RII像质提升的根本保障,并且感光度达到了ISO100-25600(可扩展至ISO50-10240
期刊
问:毕业后为什么选择广告摄影行业?  答:在没有接触摄影的时候我就对广告的平面设计和摄影极为好奇与感兴趣,进入大学我就选择了广告摄影专业。在学校里我接受到了系统的广告摄影学习,毕业时认为需要用更多摄影工作的实践来锻炼自己和完善自己,所以我选择了一家时尚类杂志做专职摄影师。杂志的拍摄范围很广,有时装、静物、人物采访、美食、家居家饰等,在这段时间的大量拍摄中也对广告摄影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几年后
期刊
“镜观两岸”2015海峡两岸摄影大展由中国台湾网、 中华艺术摄影家学会、“台湾摄影学会”主办,旨在通过镜头展现两岸良好社会面貌和人文精神,体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宏大的历史背景和多元的民族特色,展现两岸摄影爱好者的才艺,推动两岸文化交流。“镜观两岸”摄影大展以聚焦两岸交流场景、展示两岸文化、美景为主线,希望通过摄影作品呈现两岸和谐发展的瑰丽前景,展现两岸风貌、人文精神、感人故事等,让根深叶茂
期刊
台北故宫博物院从2016年2月1日起到4月17日举办了“百年回眸—故宫禁城及文物播迁影像特展”,其间于3月25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文会堂举办了专题研讨会,邀请大陆摄影史学者赴台,与台湾学者共同研讨中国历史影像的收藏现状和清代宫廷影像的传播和历史影像等议题,本次研讨会是由“台湾摄影博物馆文化学会”主办。大陆方面,我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文博学家李文儒先生以及青年学者徐家宁应邀出席了研讨会。而此次台
期刊
2015年12月16日,中国第16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作品评选活动在河南省郑州市拉开帷幕。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主任刘宇、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东等人出席了组委会会议。日前,评选结果正式出炉,中国第16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最终入选作品数量为638幅(组)。  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重大活动之一,是连接国内外摄影界的重要平台。自1981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设立,每两年举办一届
期刊
应该承认,《麦客》或远或近地超出了惯常对摄影专题的理解或期许。虽然,因为我应该想到做到却没有完全想到做到,使编者过高的期望未能实现,但,终了还是能印证一种超出摄影的定位或旨趣的编辑意图,值得欣慰。也算是对麦客们的一个交待。  书出来了,想到很多……  应该想到,摄影不仅仅是摄影的、艺术的、抑或报导的。1989年个人作品集出版后,一个“不过如此”的对创作、作品、艺术崇高感的质疑过程伴随虚荣心的冷却开
期刊
不得不“艺术纪实”,是纪实摄影“四五”初显锋芒后为摆脱“四五”背景的特殊性,向现实获取普遍资质的修炼方式,直至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它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或者以艺术名义证明一个简单事实:仅是一种观看方式。  从无名到有名的转变,它明白了“看什么”。纪实摄影是带着它强烈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责任感“胎记”或“政治冲动”接种于新时期的,但它出师有名之后却面临“师后无名”的现实情境,不得不将政治冲动中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