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学生有效预习的重要性,没有给学生布置合理的预习作业,更没有认真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于是“预习作业”也就成了“没有作业”的代名词。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APP软件为提高小学生语文有效预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两点思考
笔者提倡将手机APP软件与小学语文有效预习相整合是基于以下两点思考:①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素养的提升。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古人亦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终生受益。”为了学生能具备终生受益的学习能力,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就应该从小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从小学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此项能力的培养,利用手机普及化的优势,通过手机APP软件参与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自主学习的根本目的。②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标中提到了“注重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手机APP软件可以使学生学习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身边教育资源,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基于以上两点,依据新课标中“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并以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为原点,紧扣语文学科的独特优势,在手机APP软件的支撑下小学语文有效预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点实践
趣学生字 生字的预习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在布置预习作业时,为了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宜布置机械似的类似抄写类的作业,应该选择几个重点的字词,利用《写汉字》等手机APP軟件的趣味优势,让学生将生字学精学透,还可以引导同学们在微信或QQ群中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在《剪枝的学问》一课中的“熟”字,笔画多,不易写美观,再加上意思复杂,是个名副其实的重点字。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预习的:首先,从字源网中找到“熟”的起源,截取“熟”的图片在群中发布,让学生仔细观察猜猜这是什么字。这种类似猜字谜的游戏方式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笔者就让学生自己利用手机APP软件练习描摹生字,并将自己写得最满意的上传到群中。同学们知道要将自己最好看的作品给大家展示,都认真起来,仔细观察字形结构,利用软件细心地描摹生字,将自己最好的作品展示在群中。当然也会出现不规范的现象,老师发现后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纠正,切实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也可以请写好的同学拍一个微视频,上传到群中或在课堂展示,同学们在充分利用软件互相学习,共同成长。最后,让同学们用“熟”组个词,并说一句话,将最满意的一句发表到群中。全体家长和学生一同评选“最佳句子”。这样的预习是有趣的,同学们在趣味中完成了预习作业,收获满满的快乐。
竞读课文 课标中每个学段的目标都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课文朗读的的重要性。但因为这样的作业实在无法进行检查,这就养成了许多学生在预习时只顾着埋头圈画生字词,而不放声朗读课文,甚至有一些自律性不高的同学,在预习时直接跳过,不朗读课文。为此,笔者利用手机APP“一起作业网”中的“测试”功能,让学生自己朗读测试,并晒晒自己的分数。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将录好的录音播放给同学们听,让大家一起鉴赏。这样既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我的阅读,同时也对朗读能力较弱的同学是一种鞭策。就这样通过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的得分高,谁的课文录音就得到展示。这样的竞争机制,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更加促使学生重视朗读,努力使自己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通过实践,笔者发现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效果更好。朗读比较出色的同学读得更棒了,朗读比较弱的同学也能找到朗读比较好的部分进行展示。就这样共同竞争,共同进步,共同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
敢于探知 对于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也是预习的重要内容。笔者是这样进行的:采用小组互助的方式进行,从写作的背景、文本的主要内容、文本所涉及到的情景等方面让学生在小组里分解任务,自主学习,并将学习的体会在群中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收获或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师根据学生的要求设计教学目标。如在《剪枝的学问》一课中,学生共同收集关于剪枝的学问的相关资源,但有学生提出:剪枝是不是正如课文中所说的剪去“长得粗壮的、不结果实”的枝条?到底哪里的枝条是“长得粗壮的、不结果实”的枝条呢?于是,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到处查找资料,最终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到了一段视频,上传到微信群中,同学们观看后,一下子就明白哪些枝条要剪掉,哪些枝条要保留下来。同学们对于学习困难敢于挑战,这是难得可贵的精神财富。
结束语
“预习”正发生着改变,“学习”正发生着改变,我们只有适应这一改变,才能真正使小学语文预习做到有效。手机APP软件为我们提供了便利,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更应该走进我们的教育,让我们的学生掌握并运用它。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墩头镇吉庆小学)
两点思考
笔者提倡将手机APP软件与小学语文有效预习相整合是基于以下两点思考:①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素养的提升。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古人亦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终生受益。”为了学生能具备终生受益的学习能力,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就应该从小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从小学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此项能力的培养,利用手机普及化的优势,通过手机APP软件参与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自主学习的根本目的。②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标中提到了“注重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手机APP软件可以使学生学习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身边教育资源,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基于以上两点,依据新课标中“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并以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为原点,紧扣语文学科的独特优势,在手机APP软件的支撑下小学语文有效预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点实践
趣学生字 生字的预习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在布置预习作业时,为了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宜布置机械似的类似抄写类的作业,应该选择几个重点的字词,利用《写汉字》等手机APP軟件的趣味优势,让学生将生字学精学透,还可以引导同学们在微信或QQ群中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在《剪枝的学问》一课中的“熟”字,笔画多,不易写美观,再加上意思复杂,是个名副其实的重点字。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预习的:首先,从字源网中找到“熟”的起源,截取“熟”的图片在群中发布,让学生仔细观察猜猜这是什么字。这种类似猜字谜的游戏方式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笔者就让学生自己利用手机APP软件练习描摹生字,并将自己写得最满意的上传到群中。同学们知道要将自己最好看的作品给大家展示,都认真起来,仔细观察字形结构,利用软件细心地描摹生字,将自己最好的作品展示在群中。当然也会出现不规范的现象,老师发现后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纠正,切实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也可以请写好的同学拍一个微视频,上传到群中或在课堂展示,同学们在充分利用软件互相学习,共同成长。最后,让同学们用“熟”组个词,并说一句话,将最满意的一句发表到群中。全体家长和学生一同评选“最佳句子”。这样的预习是有趣的,同学们在趣味中完成了预习作业,收获满满的快乐。
竞读课文 课标中每个学段的目标都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课文朗读的的重要性。但因为这样的作业实在无法进行检查,这就养成了许多学生在预习时只顾着埋头圈画生字词,而不放声朗读课文,甚至有一些自律性不高的同学,在预习时直接跳过,不朗读课文。为此,笔者利用手机APP“一起作业网”中的“测试”功能,让学生自己朗读测试,并晒晒自己的分数。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将录好的录音播放给同学们听,让大家一起鉴赏。这样既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我的阅读,同时也对朗读能力较弱的同学是一种鞭策。就这样通过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的得分高,谁的课文录音就得到展示。这样的竞争机制,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更加促使学生重视朗读,努力使自己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通过实践,笔者发现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效果更好。朗读比较出色的同学读得更棒了,朗读比较弱的同学也能找到朗读比较好的部分进行展示。就这样共同竞争,共同进步,共同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
敢于探知 对于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也是预习的重要内容。笔者是这样进行的:采用小组互助的方式进行,从写作的背景、文本的主要内容、文本所涉及到的情景等方面让学生在小组里分解任务,自主学习,并将学习的体会在群中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收获或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师根据学生的要求设计教学目标。如在《剪枝的学问》一课中,学生共同收集关于剪枝的学问的相关资源,但有学生提出:剪枝是不是正如课文中所说的剪去“长得粗壮的、不结果实”的枝条?到底哪里的枝条是“长得粗壮的、不结果实”的枝条呢?于是,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到处查找资料,最终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到了一段视频,上传到微信群中,同学们观看后,一下子就明白哪些枝条要剪掉,哪些枝条要保留下来。同学们对于学习困难敢于挑战,这是难得可贵的精神财富。
结束语
“预习”正发生着改变,“学习”正发生着改变,我们只有适应这一改变,才能真正使小学语文预习做到有效。手机APP软件为我们提供了便利,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更应该走进我们的教育,让我们的学生掌握并运用它。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墩头镇吉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