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身为一名英语教育工作者,在这教学工作的几年里,使我深刻的意识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学习要讲究一定的学习方法,英语学习更不例外。当我们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时,我们学起英语就会更容易,学习效果也会达到事半功倍。
关键词:预习 课堂学习 反复学习 坚持学习
中学英语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在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融入社会的需要,英语学习被当作一件大事。英语教学在其中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养成翻检工具书的习惯
文字是语言的材料,工具书是学习语言材料的好帮手,教师应当要求每个学生都配备一本英语词典,如《英汉小词典》、《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等。向学生大致介绍查阅方法和相关的内容,让他们在预习中或阅读后经常使用工具书这位无声的老师,在它的帮助下做到会读、会拼写、会解释、会运用,不等、不靠、不放、不模棱两可。教师可以给学生举行“查词典”竞赛,看谁查词最熟练、最准确。通过反复操作训练,使之成为一种学习英语的基本技能。同时,还教给学生查阅、使用其他一些参考资料、文献资料的初步知识和方法。
二、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
英语首先是一门有声语言,学英语就要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朗读是形成语感的重要手段。只要情况允许,就要出声朗读。大声地朗读,就会全神贯注地沉浸在课文的境界中,能够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地投入进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意思,体味感情,加深感受,加强记忆。朗读时应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顺畅无误、声情并茂,不加词、不漏词、不读错词、不吞吞吐吐、不平淡无味,还应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不知不觉增强了语感,牢记了单词、短语和句型,也就增强了理解能力。
三、养成做阅读练习的习惯
经常做阅读练习是提高并检查自己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在认真阅读文章之时,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文章中心、作者态度等,并在严格查对答案后认真思考出错的原因,努力寻找并总结阅读方法。做题时做到认清文体,“四联”(联系中心、联系段意、联系写作方法、联系上下文),“三不离”(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积极动脑,敢答善答,总结答题方法。做的练习多了,答题水平自然就会提高。
四、养成课堂大胆发言的习惯
要养成学生敢于开口说话的习惯,这个敢于说话不是指坐在位子上的窃窃私语,也不是上课插嘴叫一句、嚷一下。这是指学生能够站起来,甚至走到讲台上,姿态端正自然,不慌不忙,口齿清楚有条有理地说话,而且能说一整段的话。有识方有胆,敢于发言是课堂精力集中、积极思考的表现,也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
五、养成用心聆听的习惯
要养成学生留心听话的习惯,就是要培养他们听整段话的习惯。克服只听片言只语的习惯。听一段话要能讲出要点,要注意里边的词组、句型。许多成绩好的学生听的能力都比一般同学好,他们一般都能听整段的话,不会“听三落四”,能把握重点。而一般成绩差的学生听的能力都相对地差。他们往往听一句两句话,就拼命记,而整个意思却不知道,在上课时大声嚷嚷要老师再说一遍的都是他们。听,不仅在课堂上听老师、同学的话,还要善于聆听街谈巷议、电视广播。不仅听“话”,而且要听歌、听广告、听大自然美好的声音。让“听”成为我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的一种有效途径。
六、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文章是改出来的”,只写不改,写作水平就难以提高。修改时要严格运用修改符号,从主题、内容、结构、语法、单词拼写等方面逐一过滤,不放过任何一处,哪怕一个标点、一个措词,都要讲究,要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精神和意志,写完就改,隔天再改,再三斟酌,反复修改,“语不惊人誓不休”。收集错误并分析是修改文章的重要一步。
七、养成积累运用的习惯
英语的工具性特征非常明顯,要想学好英语,首先需要打好词句的基础,它们是构成文章的材料。词+词=词组,词组+词组一句子,句子+句子一段落,段落又聚合成为文章,因此,学习英语的核心应该落实到词句上面,这也是各种考试考查的重点。要充分地认识到打英语基础既是技艺之学,也是积累之学,是检测学生真正英语水平的习惯之学、根本之学。
八、养成模仿的习惯
语言是一个充满着抽象规则的复杂体系,而且还存在着许多不规则的现象。但是儿童却能够在出生后不久,就顺利地掌握母语。于是外语教学就提出了“习得”(acquisition)的理论。“习得”就是要模仿别人如何讲英语、写英语、学英语。我们不仅要模仿别人的语音、语调,还要模仿他们的写作模式、学习方法等,要借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有些学生自己能很流利地读英语,可是听上去总是那么的生硬、不舒服,那主要是因为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没有婴儿时期的模仿环境,所以,我们必须寻找模仿的对象。
九、养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
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听说读写都和思维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思维不敏捷,思路不开阔,思考不周密,思想认识不深刻,思维缺乏创造性,那么他的听说读写都不可能是高水平的。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具有良好的品质。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创造性、多向性、求异性。
十、养成积极参加英语活动的习惯
英语学科是一门知识性、工具性、人文性、情感性的综合学科,英语学科性质的落实,靠的是课堂这个教学阵地,但更离不开生活这个大舞台。而积极举办、参与各种英语活动就成为学生活用会用英语并与生活沟通的一大桥梁,成为检验、培养、锻炼学生英语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途径。通过活动,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学英语”变为“用英语”。学生积极参与,做中学,玩中学,动中悟,情中化,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艺,提高自己的修养。
总而言之,方法不是什么难掌握的东西,讲一次、做一次都不难,但要培养成一种习惯,却是相当的难,难就难在严格要求,难就难在坚持到底。愿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习惯上也要发扬这股锲而不舍的劲头,使学生真正地获得自学自得的本领,达到叶先生所说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地步,这才是我们英语教学的高境界。
关键词:预习 课堂学习 反复学习 坚持学习
中学英语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在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融入社会的需要,英语学习被当作一件大事。英语教学在其中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养成翻检工具书的习惯
文字是语言的材料,工具书是学习语言材料的好帮手,教师应当要求每个学生都配备一本英语词典,如《英汉小词典》、《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等。向学生大致介绍查阅方法和相关的内容,让他们在预习中或阅读后经常使用工具书这位无声的老师,在它的帮助下做到会读、会拼写、会解释、会运用,不等、不靠、不放、不模棱两可。教师可以给学生举行“查词典”竞赛,看谁查词最熟练、最准确。通过反复操作训练,使之成为一种学习英语的基本技能。同时,还教给学生查阅、使用其他一些参考资料、文献资料的初步知识和方法。
二、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
英语首先是一门有声语言,学英语就要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朗读是形成语感的重要手段。只要情况允许,就要出声朗读。大声地朗读,就会全神贯注地沉浸在课文的境界中,能够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地投入进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意思,体味感情,加深感受,加强记忆。朗读时应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顺畅无误、声情并茂,不加词、不漏词、不读错词、不吞吞吐吐、不平淡无味,还应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不知不觉增强了语感,牢记了单词、短语和句型,也就增强了理解能力。
三、养成做阅读练习的习惯
经常做阅读练习是提高并检查自己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在认真阅读文章之时,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文章中心、作者态度等,并在严格查对答案后认真思考出错的原因,努力寻找并总结阅读方法。做题时做到认清文体,“四联”(联系中心、联系段意、联系写作方法、联系上下文),“三不离”(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积极动脑,敢答善答,总结答题方法。做的练习多了,答题水平自然就会提高。
四、养成课堂大胆发言的习惯
要养成学生敢于开口说话的习惯,这个敢于说话不是指坐在位子上的窃窃私语,也不是上课插嘴叫一句、嚷一下。这是指学生能够站起来,甚至走到讲台上,姿态端正自然,不慌不忙,口齿清楚有条有理地说话,而且能说一整段的话。有识方有胆,敢于发言是课堂精力集中、积极思考的表现,也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
五、养成用心聆听的习惯
要养成学生留心听话的习惯,就是要培养他们听整段话的习惯。克服只听片言只语的习惯。听一段话要能讲出要点,要注意里边的词组、句型。许多成绩好的学生听的能力都比一般同学好,他们一般都能听整段的话,不会“听三落四”,能把握重点。而一般成绩差的学生听的能力都相对地差。他们往往听一句两句话,就拼命记,而整个意思却不知道,在上课时大声嚷嚷要老师再说一遍的都是他们。听,不仅在课堂上听老师、同学的话,还要善于聆听街谈巷议、电视广播。不仅听“话”,而且要听歌、听广告、听大自然美好的声音。让“听”成为我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的一种有效途径。
六、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文章是改出来的”,只写不改,写作水平就难以提高。修改时要严格运用修改符号,从主题、内容、结构、语法、单词拼写等方面逐一过滤,不放过任何一处,哪怕一个标点、一个措词,都要讲究,要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精神和意志,写完就改,隔天再改,再三斟酌,反复修改,“语不惊人誓不休”。收集错误并分析是修改文章的重要一步。
七、养成积累运用的习惯
英语的工具性特征非常明顯,要想学好英语,首先需要打好词句的基础,它们是构成文章的材料。词+词=词组,词组+词组一句子,句子+句子一段落,段落又聚合成为文章,因此,学习英语的核心应该落实到词句上面,这也是各种考试考查的重点。要充分地认识到打英语基础既是技艺之学,也是积累之学,是检测学生真正英语水平的习惯之学、根本之学。
八、养成模仿的习惯
语言是一个充满着抽象规则的复杂体系,而且还存在着许多不规则的现象。但是儿童却能够在出生后不久,就顺利地掌握母语。于是外语教学就提出了“习得”(acquisition)的理论。“习得”就是要模仿别人如何讲英语、写英语、学英语。我们不仅要模仿别人的语音、语调,还要模仿他们的写作模式、学习方法等,要借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有些学生自己能很流利地读英语,可是听上去总是那么的生硬、不舒服,那主要是因为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没有婴儿时期的模仿环境,所以,我们必须寻找模仿的对象。
九、养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
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听说读写都和思维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思维不敏捷,思路不开阔,思考不周密,思想认识不深刻,思维缺乏创造性,那么他的听说读写都不可能是高水平的。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具有良好的品质。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创造性、多向性、求异性。
十、养成积极参加英语活动的习惯
英语学科是一门知识性、工具性、人文性、情感性的综合学科,英语学科性质的落实,靠的是课堂这个教学阵地,但更离不开生活这个大舞台。而积极举办、参与各种英语活动就成为学生活用会用英语并与生活沟通的一大桥梁,成为检验、培养、锻炼学生英语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途径。通过活动,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学英语”变为“用英语”。学生积极参与,做中学,玩中学,动中悟,情中化,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艺,提高自己的修养。
总而言之,方法不是什么难掌握的东西,讲一次、做一次都不难,但要培养成一种习惯,却是相当的难,难就难在严格要求,难就难在坚持到底。愿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习惯上也要发扬这股锲而不舍的劲头,使学生真正地获得自学自得的本领,达到叶先生所说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地步,这才是我们英语教学的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