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重症儿童手足口病(EV71感染)的胸部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重症手足口病34例患儿的胸部X线及CT表现.结果 手足口病的胸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肺野透亮度降低,大小、范围不一的斑片状影为主的实质型改变以及肺间质浸润改变为主的网格状、条索状阴影.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的胸部X线、CT表现与病程进展有密切关系,可反映其病情变化,对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机 构】
:
475000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CT室,475000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CT室,475000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CT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重症儿童手足口病(EV71感染)的胸部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重症手足口病34例患儿的胸部X线及CT表现.结果 手足口病的胸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肺野透亮度降低,大小、范围不一的斑片状影为主的实质型改变以及肺间质浸润改变为主的网格状、条索状阴影.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的胸部X线、CT表现与病程进展有密切关系,可反映其病情变化,对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拔除T型引流管后导致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T管拔除后致胆漏、胆汁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经合理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拔除T管后胆漏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合理的治疗策略和个体化治疗原则是预防胆漏发生的关键。
目的 了解普通人群中食物嵌塞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易发病因及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郑州市中医院口腔科门诊以食物嵌塞为主诉而引起相关症状和并发症患者1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食物嵌塞多发生于40 ~ 59岁.食物嵌塞主要原因:咬合面形态改变,不良修复,相邻牙邻接关系异常,咬合关系异常,牙龈及牙周萎缩.我科针对不同病因采取对应治疗均收到较满意效果.结论
目的 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手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节段全椎板切除减压术11例,多节段全椎板切除减压术14例,椎板减压、椎弓根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8例.结果 本组32例,手术时间90 ~ 320 min,术中出血量300~ 1300 ml,术中硬膜撕裂2例,给予脊膜、深筋膜缝合,切口加压包扎治愈.术后切口延迟愈合3例,肺部感染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发热的原因及临床特点,并着重了解感染性发热患者的常见致病菌,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的188例恶性肿瘤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别是105例感染性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感染性发热的比率最高,占55.9%.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常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鲍氏不动杆菌、白假丝酵母菌.结论 明确发热原因,特别是对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高渗糖治疗巨大肝囊肿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27例患者CT检查证实为肝囊肿共27个,均为单发性囊肿;囊肿直径8.3~16.8 cm.所有病灶均在CT引导下进行肝囊肿穿刺抽液,注入适量高渗糖硬化治疗后持续负压吸引;术后3、6、12个月各复查1次.结果 27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治疗,肝囊肿穿刺成功率为100%,高渗糖硬化治疗肝囊肿3、6、12个月的有效率约为74.06%、77
目的 观察左西孟旦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肺动脉高压的住院患者30例,随机双盲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西地那非和左西孟旦,左西孟旦注射液初始以12μg/kg,注射10 min,随即以0.1μg/(kg·min),静脉点滴,持续时间24h,同时应用西地那非25 mg,tid,连续服用
目的 对比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术后的早期临床效果及轴性症状,探讨人工椎间盘对术后颈椎轴性症状(AS)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颈椎病患者86例,均为单节段病变.46例患者(ACDF组)行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其中男21例,女25例,平均年龄51.6岁.40例患者(ADR组)行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其中男18例,女22例,
目的 评价右美托嘧啶预防七氟烷全身麻醉术后躁动的效果.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45 ~7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每组30例,两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麻醉诱导,持续吸入2% ~3%七氟烷麻醉维持.D组气管插管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2μg/(kg·h)至手术结束前1h,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术毕躁动的发
目的 探讨围术期经皮全层缝合腹部二次手术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2年8月柘城县人民医院普外科62例二次手术腹部肿瘤患者的切口缝合方法,根据缝合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缝合组(30例)和改良缝合组(32例),对比两组的缝合时间、愈合效果等.结果 改良组缝合平均时间为20.5 min,少于常规组的33.6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改良组切口积液2例,常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合理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的预后及降低死亡率,笔者检索相关文献,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的原因,各种时期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适应证及疗效等,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