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zzzbjzb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一体化格局的加强,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我国从幼儿园到大中专院校已普遍开设英语课程,对英语教学日益重视。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英语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然而,职业院校英语教学重视语法,忽视听说,许多教师仍然沿用语法翻译法,即课内追求语法知识讲解,课外将学生置于“题海战”中,直接造成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低下,对学生的就业与深造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那么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要如何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呢?对此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愉悦氛围,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
  兴趣与爱好是最为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就必须激发与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往的教学以“Turn to page...”千篇一律地来导入新课,导入形式单一,直接进入新知的学习,这样的学习过于突兀,很难使学生由课下松散状态进入学习状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枯燥无味、呆板沉闷的英语教学失去兴趣,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更是无从谈起。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必须对导入方式进行改革,以富有趣味性与艺术性的巧妙导入来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实现寓教于乐。在教学中我根据职高生的特点,结合英语教材的特点巧妙地导入新课,以此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学习与思维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
  如音乐导入。音乐是一门艺术,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感染作用。将音乐引入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激情,使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又如多媒体导入。多媒体具有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冲击效果,优美的图片、逼真的画面、动听的声音、精彩的视频这些比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加教材的教学方式更具吸引力与趣味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创设有效情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与互动
  英语是一门语言,具有听说读写的语言交际功能。这决定了英语语言的学习不是靠外界的强行灌输,而是需要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主动交际与交流。也就是说,传统教学中以讲解语法知识为主的翻译式教学不能适应现代英语教育的发展,要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就要体现英语的交际功能,采用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交际法,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从属地位被动接受的教学到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交流的转变。
  拥有了大量的词汇、掌握了一定的语法,并不代表着学生就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国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干扰来自母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全英学习环境,在教学中尽量全部采用英语,不用或少用汉语,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如单词的学习,以往常常采用背诵法,即教师领着学生读,学生机械地记忆拼写规则与含义。我们要对此进行改革,可以将单词写在卡片上或直接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教师用英语来解释,包括含义、用法等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单词的学习中来,让他们运用所学来构词造句。全英的学习环境给了学生更多听与说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参与改变了以往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学生用英语思维,置于英语语境中与教师展开积极的对话,使以往的单向传递转变为多向交流,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丰富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能力
  (一)朗读
  朗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法宝。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语感,掌握语言现象,丰富语言积累,为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化,如齐读、分角色读等等。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我们纠正学生在发音等方面的错误,渗透各种阅读技巧如语音、语调等的传授。长期坚持不仅可以使学生读得标准、流利,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巩固语法、掌握句型,为学生更好地表达打下基础。
  (二)表演情景剧
  职高生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与阅历,这些都是学习英语的宝贵资源。表演情景剧可以将英语学习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既可以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培养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更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改编,以小组为单位来创编剧本,并利用课下时间进行编排,集中全班学生进行表演。这样的活动受到学生的积极关注,学生参与的激情高涨,踊跃参与,积极准备。同时,学生在创作与表演中加入了很多个性化的元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紧跟教育形势的发展,伴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渗透于教学中,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素材的积累,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英语交际活动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学习与交流平台,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责编 张亚欣)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笔者阐述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了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平面构成课程 存在问题 教学改革 实践  平面构成课程始于1919年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校,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简称“三大构成”,它们对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现代设计的基础。三大构成广泛应用于设计的各个领域,如,服装设计、室内设计、环境
【摘 要】在现代教育条件下,由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探讨了教师如何在新的教学环境下,确定自己的职责目标,发挥自己的应有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 探究性学习 教师 职能定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现代教育条件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这样的阐述:“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
青海省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人力资源困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整体质量比较低,人才匮乏;教育投资水平低,人才培养机构少;人才大量流失。因此,青海省要抓住中央政府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