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潆洄,便是死水。”的确,读平铺直叙的作品,就像在一马平川上看风景,毫无情致;而读跌宕起伏的作品,就如同品尝醇香的美酒,妙不可言。
《清兵卫与葫芦》是日本小说家志贺直哉写的一篇主张尊重个性的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异国的悲剧性故事,揭露封建家长专制思想对青少年的扼杀。作者用什么方法使一篇短小故事深刻展示了——“人性”被扼杀,这个沉重的話题呢?我以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摇摆”手法的成功运用。
1.弃葫芦——结构的“摇摆”,悬念迭起
“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过了不久,他又有了代替葫芦的东西,那便是绘画。正如他过去热衷于葫芦一样,现在他正热衷着绘画……”小说一开始就看似无意的诉说了有个叫“清兵卫”孩子的爱好转变。乍一看上去仿佛叙述的重点在他的新爱好——绘画上,但“自从发生这件事情以后”这句话,却成功地把小说“镜头”定格在接下来将要讲述的故事上。这句话一引起读者的注意,作者马上转到其他叙述上,再不涉及,吊足胃口,指东打西的手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人们好奇的是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会让一个孩子改变自己的兴趣,而且这个兴趣还是他所“热衷”的。文章并没有遵循一般小说的结构模式“开端——发生——高潮——结局”来行文,而是按照“结局——开端——发生——高潮”来布局,制造悬念,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这就是本文摇摆手法的初次显露。
2.迷葫芦——动作的“摇摆”,宕开一笔
写清兵卫“想着葫芦”的一节,先写“忽然眼前看见一件东西,使他吓了一跳。”这就让读者的心骤然紧张,急于想知道那是一件什么“东西”,接下来揭开谜底。原来“路边背海一带都是摊户,这时候忽然从一个摊户伸出一个老头儿的秃脑袋,清兵卫把它错看作葫芦了”。这时,读者悬着的心才放下来。但接着又写他“这葫芦真好”的吃惊的心里想法。这让读者又生疑窦,再往下看,原来是因为有“好一会没看清”而产生的幻觉。如果不是热衷到极度痴迷的程度,哪会产生这样的“误会”呢!这个“误会”让我们的心与清兵卫一起激动了一下,也让小说的情节产生了迷人的颤动。“清兵卫觉得好笑,就大声地笑了起来,一边不住地笑着,一边跑过了半条街,还是忍不住地笑。”当读到清兵卫笑的文字,读者也自然笑了。这是“误会”带来的尺水波澜。
3.买葫芦——细节的“摇摆”,张驰有度
清兵卫发现摊子后边的店板门上,挂着二十来个葫芦,就立刻说:“让我看一看。”说着走过去一个一个地仔细把玩。其中有一个,约五寸高,看那模样是很普通的,他却喜欢得什么似的。他心头发着跳,问了:“这个葫芦卖多少钱?”“看你是个小哥儿,就便宜点算一毛钱吧。”老婆婆回答。他喘着气:“好,你别卖给别人,我回家去马上拿钱来。”急匆匆地说完,就跑回家去。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这部分,集中描写清兵卫买葫芦时的内心状态:“心头发着跳”“喘着气”“急匆匆地说完”“跑回家去”“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这些细节表现出清兵卫丰富的内心世界:“高兴——担心太贵——庆幸不贵——担心被别人买去——买到后的心花怒放”,反映了他对葫芦的痴迷。如果删去的话,情节就成了直线运行:“喜欢——买来”。这样情节运行就过于平淡,难以调动读者的阅读劲头。相反,有了这些细节构成情节上的摇摆,就能使小说情节富于张力,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4.玩葫芦——个性的“摇摆”,不蔓不枝
“终于因为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地藏在桌子底下摩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恰巧上的是修身课,所以教员更加生气。”清兵卫在上修身课时玩最喜欢的葫芦被教员发现了,按一般的写作思路,接下来会写教员如何生气,教员如何处理此事,但是这篇小说没有,而是宕开一笔,去写这个教员的爱好:“这位外来的教员,对于本地人爱好葫芦的风气心里本来不舒服;他是喜欢武士道的,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来的时候,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学生在操场里唱戏,他也不怎么生气。”清兵卫所爱好的葫芦,象征的是自然、美、和谐,而教员所爱好的武士道,则象征压抑个性、外强中干甚至带点滑稽的强权。使时间暂停,情节的推进也被“吊”了一“吊”。悲剧的气氛降低,反倒多出点喜剧的意味;意义的重点,也从清兵卫的失败,转移到教员的失败(文气上对他的嘲讽,实际上构成该角色在情感意义上的一种“失败”)和人道主义情绪的胜利(清兵卫情感上的不妥协)。同时,也让读者产生这样的思考:教员的爱好得到了尊重,清兵卫的个性和爱好,难道不应该得到尊重吗?
5.砸葫芦——过程的“摇摆”,一波三折
“这时候,教员夹着一只书包来访问他的父亲,父亲恰巧不在家。”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悬念:清兵卫的父亲回来后会怎么样呢?“清兵卫对于这位教员的顽固,吓得什么似的,哆嗦着嘴唇,在屋角里缩成一团。在教员身后边的柱子上正挂着许多收拾好了的葫芦。清兵卫心头别别地跳着,怕他会注意到。”清兵卫担心教员发现自己另外的葫芦,但是小说故意不让他发现:“训斥了一顿之后,教员终于没有注意到葫芦,回去了。”让我们读者随着清兵卫一起从紧张的心情中“透了一口大气”。刚刚松了一口气,父亲又回来了,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父亲回来了,听闻教员来访的原因,不仅把清兵卫责打一顿,而且最终注意到那些葫芦,并非常粗暴地将之“一个一个地砸碎”。把清兵卫送入了绝望的谷底!这无疑是小说起伏最大、最惊心动魄的情节了。但是作者并没有让它一瞬间绽放出来,而是极尽跌宕、摇摆,写得一波三折,让读者的心在一张一弛、一弛一张中不断地动荡。
6.卖葫芦——主题的“摇摆”,余味无穷
“结果是五十块钱成了交——校役从那位教员手中好像平白地得了四个月的薪水,心里偷偷地高兴。”“可是凭校役怎样聪明,也不会想到古董店老板把这个葫芦卖给当地的富家,价钱是六百块。”古董店老板从那校役那儿用“五十块钱”收得那个葫芦,却以“六百块”卖给了当地的富家。清兵卫的慧眼和天才,却造就了校役和古董老板这两个带有市侩色彩的人物的超额利润,这是一种讽刺,也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暗示。
《清兵卫与葫芦》是日本小说家志贺直哉写的一篇主张尊重个性的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异国的悲剧性故事,揭露封建家长专制思想对青少年的扼杀。作者用什么方法使一篇短小故事深刻展示了——“人性”被扼杀,这个沉重的話题呢?我以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摇摆”手法的成功运用。
1.弃葫芦——结构的“摇摆”,悬念迭起
“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过了不久,他又有了代替葫芦的东西,那便是绘画。正如他过去热衷于葫芦一样,现在他正热衷着绘画……”小说一开始就看似无意的诉说了有个叫“清兵卫”孩子的爱好转变。乍一看上去仿佛叙述的重点在他的新爱好——绘画上,但“自从发生这件事情以后”这句话,却成功地把小说“镜头”定格在接下来将要讲述的故事上。这句话一引起读者的注意,作者马上转到其他叙述上,再不涉及,吊足胃口,指东打西的手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人们好奇的是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会让一个孩子改变自己的兴趣,而且这个兴趣还是他所“热衷”的。文章并没有遵循一般小说的结构模式“开端——发生——高潮——结局”来行文,而是按照“结局——开端——发生——高潮”来布局,制造悬念,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这就是本文摇摆手法的初次显露。
2.迷葫芦——动作的“摇摆”,宕开一笔
写清兵卫“想着葫芦”的一节,先写“忽然眼前看见一件东西,使他吓了一跳。”这就让读者的心骤然紧张,急于想知道那是一件什么“东西”,接下来揭开谜底。原来“路边背海一带都是摊户,这时候忽然从一个摊户伸出一个老头儿的秃脑袋,清兵卫把它错看作葫芦了”。这时,读者悬着的心才放下来。但接着又写他“这葫芦真好”的吃惊的心里想法。这让读者又生疑窦,再往下看,原来是因为有“好一会没看清”而产生的幻觉。如果不是热衷到极度痴迷的程度,哪会产生这样的“误会”呢!这个“误会”让我们的心与清兵卫一起激动了一下,也让小说的情节产生了迷人的颤动。“清兵卫觉得好笑,就大声地笑了起来,一边不住地笑着,一边跑过了半条街,还是忍不住地笑。”当读到清兵卫笑的文字,读者也自然笑了。这是“误会”带来的尺水波澜。
3.买葫芦——细节的“摇摆”,张驰有度
清兵卫发现摊子后边的店板门上,挂着二十来个葫芦,就立刻说:“让我看一看。”说着走过去一个一个地仔细把玩。其中有一个,约五寸高,看那模样是很普通的,他却喜欢得什么似的。他心头发着跳,问了:“这个葫芦卖多少钱?”“看你是个小哥儿,就便宜点算一毛钱吧。”老婆婆回答。他喘着气:“好,你别卖给别人,我回家去马上拿钱来。”急匆匆地说完,就跑回家去。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这部分,集中描写清兵卫买葫芦时的内心状态:“心头发着跳”“喘着气”“急匆匆地说完”“跑回家去”“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这些细节表现出清兵卫丰富的内心世界:“高兴——担心太贵——庆幸不贵——担心被别人买去——买到后的心花怒放”,反映了他对葫芦的痴迷。如果删去的话,情节就成了直线运行:“喜欢——买来”。这样情节运行就过于平淡,难以调动读者的阅读劲头。相反,有了这些细节构成情节上的摇摆,就能使小说情节富于张力,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4.玩葫芦——个性的“摇摆”,不蔓不枝
“终于因为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地藏在桌子底下摩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恰巧上的是修身课,所以教员更加生气。”清兵卫在上修身课时玩最喜欢的葫芦被教员发现了,按一般的写作思路,接下来会写教员如何生气,教员如何处理此事,但是这篇小说没有,而是宕开一笔,去写这个教员的爱好:“这位外来的教员,对于本地人爱好葫芦的风气心里本来不舒服;他是喜欢武士道的,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来的时候,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学生在操场里唱戏,他也不怎么生气。”清兵卫所爱好的葫芦,象征的是自然、美、和谐,而教员所爱好的武士道,则象征压抑个性、外强中干甚至带点滑稽的强权。使时间暂停,情节的推进也被“吊”了一“吊”。悲剧的气氛降低,反倒多出点喜剧的意味;意义的重点,也从清兵卫的失败,转移到教员的失败(文气上对他的嘲讽,实际上构成该角色在情感意义上的一种“失败”)和人道主义情绪的胜利(清兵卫情感上的不妥协)。同时,也让读者产生这样的思考:教员的爱好得到了尊重,清兵卫的个性和爱好,难道不应该得到尊重吗?
5.砸葫芦——过程的“摇摆”,一波三折
“这时候,教员夹着一只书包来访问他的父亲,父亲恰巧不在家。”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悬念:清兵卫的父亲回来后会怎么样呢?“清兵卫对于这位教员的顽固,吓得什么似的,哆嗦着嘴唇,在屋角里缩成一团。在教员身后边的柱子上正挂着许多收拾好了的葫芦。清兵卫心头别别地跳着,怕他会注意到。”清兵卫担心教员发现自己另外的葫芦,但是小说故意不让他发现:“训斥了一顿之后,教员终于没有注意到葫芦,回去了。”让我们读者随着清兵卫一起从紧张的心情中“透了一口大气”。刚刚松了一口气,父亲又回来了,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父亲回来了,听闻教员来访的原因,不仅把清兵卫责打一顿,而且最终注意到那些葫芦,并非常粗暴地将之“一个一个地砸碎”。把清兵卫送入了绝望的谷底!这无疑是小说起伏最大、最惊心动魄的情节了。但是作者并没有让它一瞬间绽放出来,而是极尽跌宕、摇摆,写得一波三折,让读者的心在一张一弛、一弛一张中不断地动荡。
6.卖葫芦——主题的“摇摆”,余味无穷
“结果是五十块钱成了交——校役从那位教员手中好像平白地得了四个月的薪水,心里偷偷地高兴。”“可是凭校役怎样聪明,也不会想到古董店老板把这个葫芦卖给当地的富家,价钱是六百块。”古董店老板从那校役那儿用“五十块钱”收得那个葫芦,却以“六百块”卖给了当地的富家。清兵卫的慧眼和天才,却造就了校役和古董老板这两个带有市侩色彩的人物的超额利润,这是一种讽刺,也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