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实施中高职自考衔接对于贯彻落实国家职成教方针政策,为学生提供个人发展机会,满足我国职成教改革发展需要,提升学校和机关办学、工作水平,满足职教属性都有重要意义。在中高职自考衔接中要注重确定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征订教学媒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行教学、考试改革,做好学籍管理,让学生体验大学教育,加强沟通交流的策略。
[关键词] 中高职 自考衔接 意义与策略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20 世纪以来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目前,我国的中高职教育衔接主要形成了以下四种模式:对口招生模式、五年一贯制模式、3+2/3+3或4+2模式、中高职自考衔接模式。
在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中,“自考衔接”的模式是研究实施较晚,基础最为薄弱,成果最为不足,但又是开发潜力很大的一种模式。从全国范围看,浙江省在此项工作上开展得较好,2003年平湖市职业中专独立尝试实施了日语专业的中职与自考专科衔接的工作,2007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一些中职学校试点进行了“中职3+1自考衔接班”这种全新教育模式的尝试。2009年,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模式在浙江省开始大面积试行。
一、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的实施意义
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是技能型人才类型和层次结构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高职、拉动中职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它的实施具有许多重要的意义:
1、实施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方针政策
浙考委[2001]002号文件提出了中高职应利用自考进行衔接的要求,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指出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提出“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 还提出要为学生“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
这势必要求中职教育充分利用开放的自学考试方式与高职教育实现更有机的结合。
2、实施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切合个人实际的发展机会
(1)从教育经济学看,中职学生如果参加自考,特别是参加“中职3+1自考衔接班”的学习,就必将比其它几种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学制更短,也比以往的中高职自考衔接方式更能有效地通过自考。因此,对于许多中职生来说,可以更省、更快地取得大专学历。
(2)能为更多的学生提供高等教育的机会。以宁波为例,2009年宁波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8%,这说明仍有一半多的中等教育学生无法直接进入大学。但是实行中高职自考衔接的新模式后,就能使更多的学习者接受高等教育并体验到真正的大学生活,也能使学生“扬长避短”地沿着符合自己智力优势的专业方向发展。
(3)这种中职学校与高职学院在学制与培养计划上依托自考进行的直接对接,也使得中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更具“公认性”,职业目标更具“同向性”,实践要求更具“同质性”。
3、实施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是我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高教自学考试是个人学习、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高等教育形式,它基本完成了20世纪八十年代的高等教育补偿期,在九十年代承担了高考落榜生继续教育的历史使命。新世纪开始以来自学考试将承担国家赋予的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使命,这也是新时期自学考试改革发展的重要选择。以浙江为例,在2010年1月的“全省自学考试工作会暨教育考试总结会议”上,浙江教育考试院不仅肯定了全省各地市在“中高职自考衔接新模式”的研究与改革中所取得的成绩,并且把这一模式作为今后浙江省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主攻方向。
4、实施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将大大提升参与学校和部门的办学能力、工作水平
为了适应自考与中高职教育的全方位衔接,参与其中的高职学院和中职学校势必在管理制度、师资队伍、硬件设备等方面都要加大建设力度,从而使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得以提高。而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也将得到促进和发展。
5、实施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满足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属性
姜大源教授认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本质和特征是“跨界的教育”。从跨界角度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行业跨界本质,中职与高职的自考衔接,则体现了不同教育层次和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跨界本质。
总之,实施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对于落实我国职业教育目标,促进学校教育改革,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的实施策略
中高职自考衔接教育决不是简单的“中职+高职”学习形式,而是建立共同的培养目标,按职业能力和学制要求,进行课程重组、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分阶段实施教学计划。目的是充分利用中职与高职、全日制教育与成人教育各自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其办学、考试优势,各自加强应承担的理论、实践、技能教学以及相应的考试。
这种教学模式推动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普通学校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从2009年底开始,笔者所在的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陆续与慈溪行知职高、镇海职教中心、宁波外事学校、鄞州职教中心等单位签订了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合作协议,开展了多个专业的中高职自考衔接项目。从第一批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情况来看,形势良好,考试通过率甚至超过了全日制自考学生。在近2年的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一些提升中高职教育衔接工作水平的策略:
1、提前介入,确定人才培养计划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来自不同教育层次,开展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高职院校提前介入中职学校。包括对合作中职学校的工作调研,与中职学校共同研究确定相关学生的专业培养计划,其中培养目标,招生编班,学制长短等问题尤为关键。
目前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的学制一般都定为“3+1”——即中职3年加高职1年。在培养过程中,既要考虑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又要兼顾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
“3+1”的模式具有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缩短获得自考专科文凭时间等优势,但是也带来了学习和经济负担加重、不能集中精力应对普通高考等不足。针对其特殊性,在开展衔接之前的招生编班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作为中职校方应详细告知高一入校新生是否确实了解和愿意参加这一教育衔接。这也要求学生热爱职业教育学习,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潜在的学习能力,具有较好的参加实践环节考试获得相应学分的能力。
2、精心设计,实现中、高职,自考课程的有效衔接
包括中职公共基础课、中职专业理论课、中职实习实训课、中职学生毕业设计等该如何改革并与高职衔接,这是需要精心调研和设计的内容。
当前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衔接上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中职教学管理和高职教学管理的侧重性不同。这导致了在对中职衔接班学生教学和对中职非衔接班学生教学上的一些差异,因此在教学安排和教学实施上也有了差异性。另外传统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文化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教学分段排列,各个课程自成体系。而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由于一进入高一就要穿插学习高职的部分课程或者将高职的部分课程融入中职的课程学习中,因此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就必须要打破学科式教学模式,依据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技能结构,按照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的培养目标,来确定中高职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关键词] 中高职 自考衔接 意义与策略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20 世纪以来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目前,我国的中高职教育衔接主要形成了以下四种模式:对口招生模式、五年一贯制模式、3+2/3+3或4+2模式、中高职自考衔接模式。
在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中,“自考衔接”的模式是研究实施较晚,基础最为薄弱,成果最为不足,但又是开发潜力很大的一种模式。从全国范围看,浙江省在此项工作上开展得较好,2003年平湖市职业中专独立尝试实施了日语专业的中职与自考专科衔接的工作,2007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一些中职学校试点进行了“中职3+1自考衔接班”这种全新教育模式的尝试。2009年,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模式在浙江省开始大面积试行。
一、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的实施意义
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是技能型人才类型和层次结构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高职、拉动中职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它的实施具有许多重要的意义:
1、实施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方针政策
浙考委[2001]002号文件提出了中高职应利用自考进行衔接的要求,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指出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提出“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 还提出要为学生“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
这势必要求中职教育充分利用开放的自学考试方式与高职教育实现更有机的结合。
2、实施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切合个人实际的发展机会
(1)从教育经济学看,中职学生如果参加自考,特别是参加“中职3+1自考衔接班”的学习,就必将比其它几种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学制更短,也比以往的中高职自考衔接方式更能有效地通过自考。因此,对于许多中职生来说,可以更省、更快地取得大专学历。
(2)能为更多的学生提供高等教育的机会。以宁波为例,2009年宁波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8%,这说明仍有一半多的中等教育学生无法直接进入大学。但是实行中高职自考衔接的新模式后,就能使更多的学习者接受高等教育并体验到真正的大学生活,也能使学生“扬长避短”地沿着符合自己智力优势的专业方向发展。
(3)这种中职学校与高职学院在学制与培养计划上依托自考进行的直接对接,也使得中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更具“公认性”,职业目标更具“同向性”,实践要求更具“同质性”。
3、实施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是我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高教自学考试是个人学习、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高等教育形式,它基本完成了20世纪八十年代的高等教育补偿期,在九十年代承担了高考落榜生继续教育的历史使命。新世纪开始以来自学考试将承担国家赋予的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使命,这也是新时期自学考试改革发展的重要选择。以浙江为例,在2010年1月的“全省自学考试工作会暨教育考试总结会议”上,浙江教育考试院不仅肯定了全省各地市在“中高职自考衔接新模式”的研究与改革中所取得的成绩,并且把这一模式作为今后浙江省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主攻方向。
4、实施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将大大提升参与学校和部门的办学能力、工作水平
为了适应自考与中高职教育的全方位衔接,参与其中的高职学院和中职学校势必在管理制度、师资队伍、硬件设备等方面都要加大建设力度,从而使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得以提高。而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也将得到促进和发展。
5、实施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满足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属性
姜大源教授认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本质和特征是“跨界的教育”。从跨界角度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行业跨界本质,中职与高职的自考衔接,则体现了不同教育层次和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跨界本质。
总之,实施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对于落实我国职业教育目标,促进学校教育改革,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的实施策略
中高职自考衔接教育决不是简单的“中职+高职”学习形式,而是建立共同的培养目标,按职业能力和学制要求,进行课程重组、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分阶段实施教学计划。目的是充分利用中职与高职、全日制教育与成人教育各自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其办学、考试优势,各自加强应承担的理论、实践、技能教学以及相应的考试。
这种教学模式推动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普通学校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从2009年底开始,笔者所在的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陆续与慈溪行知职高、镇海职教中心、宁波外事学校、鄞州职教中心等单位签订了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合作协议,开展了多个专业的中高职自考衔接项目。从第一批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情况来看,形势良好,考试通过率甚至超过了全日制自考学生。在近2年的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一些提升中高职教育衔接工作水平的策略:
1、提前介入,确定人才培养计划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来自不同教育层次,开展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高职院校提前介入中职学校。包括对合作中职学校的工作调研,与中职学校共同研究确定相关学生的专业培养计划,其中培养目标,招生编班,学制长短等问题尤为关键。
目前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的学制一般都定为“3+1”——即中职3年加高职1年。在培养过程中,既要考虑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又要兼顾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
“3+1”的模式具有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缩短获得自考专科文凭时间等优势,但是也带来了学习和经济负担加重、不能集中精力应对普通高考等不足。针对其特殊性,在开展衔接之前的招生编班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作为中职校方应详细告知高一入校新生是否确实了解和愿意参加这一教育衔接。这也要求学生热爱职业教育学习,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潜在的学习能力,具有较好的参加实践环节考试获得相应学分的能力。
2、精心设计,实现中、高职,自考课程的有效衔接
包括中职公共基础课、中职专业理论课、中职实习实训课、中职学生毕业设计等该如何改革并与高职衔接,这是需要精心调研和设计的内容。
当前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衔接上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中职教学管理和高职教学管理的侧重性不同。这导致了在对中职衔接班学生教学和对中职非衔接班学生教学上的一些差异,因此在教学安排和教学实施上也有了差异性。另外传统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文化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教学分段排列,各个课程自成体系。而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由于一进入高一就要穿插学习高职的部分课程或者将高职的部分课程融入中职的课程学习中,因此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就必须要打破学科式教学模式,依据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技能结构,按照中高职教育自考衔接的培养目标,来确定中高职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