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考察了榕溪园藏《金刚三藏像》,笔者从高僧的西域形象,坐席而坐的唐代习惯特征,以及双跌跏坐姿和密宗手印,结合“金刚三藏”字样等信息,判断本作描绘的是密宗祖师金刚三藏。然后从人物的线条技法和结构以及书法风格推断出《金刚三藏像》属于8世纪中叶的唐代绘画,再从秋季袈裟和忧心愁绪的特征,结合多个文献和金刚三藏的原始碑文,最终判断本作是金刚三藏在741年8月回国中途的的自画像。
[关键词] 金刚三藏像 唐代绘画 线条技法 书法风格 年代考证
本作描绘一高僧双跌跏席坐于地上的毛毡上,双手互扣,满脸愁绪,其眉毛浓粗,大眼深凹,颧骨突出,鼻梁高大呈鹰钩形状,就五官特征来看,是典型的异域面相(图1)。
在57cm×39cm的画幅中,整个背景空无一物。上部以粗黑线隔开一段空间,类似后来出现的诗堂。其间又分成三段平涂不同的颜色,交界处的中部已断绢,左边两段残破无图像,右边这段平涂朱砂红底色,与高僧的嘴唇以及地毡的铺底色料完全相同。尤为重要的是上面留有四行墨色行书(图2),这样的形式在早期作品未曾出现过。
高僧和上部色块的交界处有严重的深色浸迹,加上中间的断绢,让人有拼接的错觉,但通过放大观察,其连绢迹象清晰了然,由此可知文字的内容与画面主题必有关联。
一、从书法、形象、坐席、手印等信息判断本作描绘对象为密宗祖师金刚三藏
因为绢丝残缺或颜色剥落,致使书法多数文字模糊,但从隐约的线条形态还能辨别如下文字:
阿目传日:罗金刚三藏
付法
荫 下唐
阳就知变 灌顶
师深
第一行的文字内容可以全部得到解读,而其它三行却无法完整地还原,所以我们不能清楚地解释通篇的文意,但根据“金刚三藏”、“灌顶”等字眼推断,这个高僧可能与金刚三藏有关。
金刚三藏在一些文献也称为金刚智三藏,梵名音为跋日罗菩提,直译为金刚智,意为光明。根据史载,金刚三藏是中印度伊舍那末摩王的第三子,10岁时便从那烂陀寺出家,开始与佛教结缘。716年,金刚三藏带着弟子不空以及诸多经典和珍宝,历经艰险,从海路穿过二十余国,终于在开元七年(719年)到达广州,次年与自西北走陆路善无畏在长安会合。而后奔波于两京之间,在慈恩寺、荐福寺、资圣寺、大荐福寺等处,建坛场,译经典,度化四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回国途中在洛阳广福寺病倒,8月15日圆寂,享寿71岁。
金刚三藏与善无畏和弟子不空,被佛教史称为开元三大士,金刚三藏更是被认定为唐密始祖,其弟子不空为二祖,不空弟子慧朗为三祖。
本作高僧有两个重要的特征较为引入注目,通过反复分析,仔细琢磨,可以肯定的是其间的确包涵着重要的信息。
其一,席地而坐。本作高僧双跌跏席坐地毛毡,这个图式,在唐代的道释人物画多有出现,敦煌莫高窟第236窟“斋僧图”四个高僧全是坐禅地毡的:第159窟文殊变的乐队,也全是席毡而坐(图3),这些都是可信的中唐前后的壁画:其它如《树下说法图》供养妇人像(图4)、《白描高僧像》(图5)和《迦里迦尊者像》(图6)等绢画,虽然未必双跌跏坐姿,但依然席地坐毡,据《西域绘画》的文章介绍,其时间分别大约在8世纪初和9世纪初至中期。传世的作品中,上博所藏的晚唐孙位《六逸图》的高士(图7),宋代摹本的阎立本的《步辇图》,也仍然是坐毡的图像。从这些与唐代相关的绘画作品即可看出,席地而坐毡就是唐代人的起居习惯。
这个特征也在后来的作品出现过,如五代10世纪的《地藏十王》(《西域绘画》4)和北宋建隆四年的《地藏菩萨》(西域绘画4)中也是席地而坐。出现类似的状况或有两种可能,一是后代绘画前代人物,一是因为坐禅参拜的需要,这个传统习惯在佛道领域延续下来(图8)。
唐入席地坐席的生活习惯,除了在绘画表现出来,在唐诗也多有描绘。如鲍溶《塞上行》: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白居易《青毡帐二十韵》:影孤明月夜,价重苦寒年。软暖围毡毯,鎗摐束管弦。王家夸旧物,未及此青毡。
众所周知,日本的席地而坐的习俗即从唐代传过去,这或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唐代确实存在着这种起居习惯。
根据相关资料,在唐代以前,甚至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古人均是席地起居。但在唐代也开始使用椅子,这个证据来自唐代《济渎庙北海坛祭器杂物铭》碑阴文字: “绳床,注:内日椅子。”因此,在唐代存在席地而坐和坐席椅子的两种方式。
坐席椅子也同样在诸多绘画展现图像,在这些作品中,最为人关注的是存藏日本京都教王护国寺的《不空金刚像》(图9),相传为李真所绘,是日本空海和尚留学中国时,长安青龙寺慧果和尚赠与的厚礼。元和元年(806年),空海回国携归的十幅作品,就包括这件,曾被评为日本十大国宝,也是公允的唐画珍品。
前面说过,不空是金刚三藏的弟子,他们都是密宗的重要创始人。《不空金刚像》的双跌跏坐姿形态和方向与本作全部一致,但却是坐席较矮的椅子上。根据作品形象的描绘,应该真实地展现了当时的情景。不空的生卒时间为公元705-774年,而李真不详,根据他在贞元期间创作壁画的史实,当晚于不空30年左右。
从正常的逻辑而言,毛毡要早于椅子,但是,从现存的作品图像看,至少在9世纪,坐地和坐椅并存的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不空金刚》的椅子哪怕算在李真绘画的年份,也起码在九世纪初,从这个角度无法判断本作与《不空金刚》孰先孰后。
仔细辨析,所有的毛毡都有纹饰图案,通过分析,孙位的《六逸图》之纹饰较系统地从外向内渐次排列,带有很强的装饰性,整个图案风格接近五代;而本作的地毡纹饰图案较为自由,在无序的状态下保持了大致的均衡,缺少规律性的形式感。因此,从地毡的纹饰便可判断本作的年代要远远早于《六逸图》(图10)。但是,李真同样也早于孙位几十年,因此,仍然无法判断本作与《不空金刚》的先后顺序。 其二,手印姿态。佛教的手印各有其不同的讲究,上述的道释作品,手印其实也不尽相同,《西域绘画》的《高僧像》面向左边,双手自然下垂相握,图6《迦里迦尊者像》一手托钵,一手竖指。只有李真的《不空金刚像》的朝右方向和手印姿态与本作完全一样。而这个手印在其它任何早期的道释题材都不曾有过,说明必有其重要而特殊的意义。经过查证,这正是佛教密宗的九字真言的“皆”字手印,其具体要求是:十指收回紧扣,左手在前(图11)。所代表的含义是直觉,表现知人心、操运人心的能力。
因此,从画上题款的“金刚三藏”字样、高僧画像的异域形象、双跌跏坐姿、密宗手印,以及异域形象和手印与李真《不空金刚》完全一样的相互连接,结合金刚三藏的相关资料,说明这位画中的高僧就是金刚三藏。因此,且将本作命名为《金刚三藏像》。
二、从人物的线条技法和结构以及书法风格判断本作作于8世纪中叶前后
从技法分析,《金刚三藏像》全部采用了勾线填色法,这是唐代通行的技法。具体而言,表现肤质的部位,线条稍细,厚彩平涂。而衣纹却采用沉稳而缓慢的粗铁线描完成,其起锋顿笔较为明显。整个袈裟先以墨绿色平涂,再依据线条结构略作分染。画面左侧的手臂衣纹由前往后叠压,以致胸前的衣纹也顺着这个态势展开,形成放射状的基本结构,虽然具备一定的次序,却又缺少齐整的规律感。根据其间隔的纹路,顺着线条的延伸部分由重至轻进行晕染,形成一深一浅的立体衣褶效果。其下垂的衣袖,出现翻卷的衣纹,显得很不协调,显然作者没有经过加工整理,直接展现了真实的衣纹状态;其右侧的衣纹分为三组,手臂用圆转的弧线,表现了手臂的立体结构,而右前胸的这组叠压着上臂的一组。这部分的敷色晕染,则是沿着线条单侧晕染,以强化立体感,这个方法较为常见,是唐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技法,经过五代一直到宋代都还在使用,只是线条逐渐变细。比之左侧,此处更加缺乏人为的提炼(图12)。
整个纹理的线条,除了最前侧的下摆,或因为迎面的缘故,出现了两处折笔,其余地方全是转笔。归纳以上技法,主要特征有三个:
其一,其肤质的地方细线厚彩平涂,而袈裟却以粗线分染,既有依据线条单侧比深浅,也有根据线条的区间折纹来做间隔的一深一浅。
其二,其衣纹的线条结构展现不太协调甚至生拙的自然现象,没有出现人工提炼的装饰美感。
其三,其圆转的衣纹粗线沉着而持重,透着雄浑厚拙的气势。
掌握这三个特征,比对存世的作品,便可得知各自的先后。
回望《高僧像》(图5)和《迦里迦尊者像》(图6),其衣纹结构显示有次序的规整性。相比之下,《金刚三藏像》的年代明显要早。
《懿德太子墓》和《章怀太子墓》是唐代考古最有力的实物证据。根据资料,章怀太子李贤的生卒时间为655年1月至684年3月,而懿德太子也在701年被武则天杀害。两个墓其壁画的创作时间较为清晰,衣纹排布自然,结构趋于简单,但缺少齐整的规律,没有人为的装饰性(图13):《金刚三藏像》与其相比,年代稍晚。但是,圆转的线条,又显示它们之间的风格一脉相通,可见年份不会离得太远。
通过查找,《佛传图》(《西域绘画6》)之骑马人,无论衣纹结构还是线条的粗细以及质感,都与本作非常相似,甚至两者衣纹的间隔以及平涂色料也完全相同。这个特征其他作品都不具备(图14)。此作系唐代(8-9世纪)的作品,由此则可推导《金刚三藏像》的创作时间也在这个时期。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物证能帮助我们判断其相应的时代,这就是画面上边的书法,虽然残缺,无法解读完整的语意,但保留下来的线条形态和艺术特征以及时代信息依然很明显。通过比对,我们发现其线条特性与《懿德太子墓壁画》供养人的书法完全一致,都具备唐代书法雄强浑厚的风貌,将之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比较,两者的时代风格依然存在共同之处(图16)。因此,从书法的时代性判断,《金刚三藏像》的年代也同样指向8世纪中叶前后。
同时期创作的《不空金刚像》具备很高的写实手法,在衣纹的处理上,甚至减弱了线条的作用,其衣纹单侧采用晕染技法,带有9世纪的《簪花仕女图》的表现信息。这与纯粹线条加双勾填色的《金刚三藏像》比较,时间应该要靠后。
因此,综合以上袈裟的线条技法和结构组成,以及书法的风格等因素,《金刚三藏像》应为早于《不空金刚像》的8世纪作品。
三、从秋季袈裟和忧心愁绪结合文献判断本作的时间和作者
笔者在文章开头便说过,从五官判断,这个高僧并非汉人,而是异域僧人。除此,还有两点信息值得关注。第一是袈裟,根据画面的判断,金刚三藏所穿当是春秋季节的衣服。第二是表情,从眉宇间可见金刚三藏满脸愁绪,心事重重。但这点显然与金刚三藏平素的性格和修养不符。宋僧赞宁曾赞:“至于语默兴居,凝然不改,喜怒逆顺,无有异容。”这就是说,无论说话还是沉默,行动还是静止,他都凝神镇定:不管欢心还是怒气,逆境还是顺境,也都是面不改色。因此,能影响并引发情绪变化的或是来自重大的变故。
查阅与之相关的资料,隐士混伦翁撰写的《大唐东京大广福寺故金刚三藏塔铭并序》,为我们提供至关重要的信息:“至二十九年(741年)七月二十六日,天恩放还本国,至东京广福寺,乃现疾,嗟有身之患,坐而迁化。其年八月十五日证果矣。”古人所言均为农历,从七月二十六日皇帝准许回国,至去世的八月十五日,正是秋季时节。从现今地图测量,西安到洛阳的高速路不到380公里,当然,在唐代恐怕远不止这个距离。据唐代开元七年、二十五年令,“诸行程:马日七十里,步及驴五十里”,以此推算其行程大约需要一周,加上准备行囊的时间,金刚三藏待在洛阳广福寺,从生病到去世的时间总共不到半个月。对于准备回国弘法的金刚三藏而言,这个疾病来得太突然。或许他也已经意识到生命的极限,难免愁绪,忧心自己开创的密宗不能继续发扬光大,因此以图画的形式留下对密宗的忧虑和祈祷。 或许这是巧合,但《金刚三藏像》所呈现的信息,无论是秋季袈裟,还是难得的忧心愁绪,甚或颜料浸油,都与墓志铭所载的这场秋季病变相关。所有这些合理的链接,我们没有理由漠视。如果不是巧合,那么《金刚三藏像》的绘画时间已经明了,其描述的正是741年中秋前几天的在病痛中愁绪忧心的金刚三藏。
那么,谁会是《金刚三藏像》的作者呢?
金刚三藏这次返回的旅程,虽然不空随行,但至今没有资料显示不空具备绘画的技能。查阅唐代时期善画异域形象的画家,《历代名画记》仅记载金刚三藏一人:“善画西域佛像,运笔持重,非常画可比。”从这个简单文字,透露两个重要信息,一、善画西域佛像:二、运笔持重。第一点关乎题材和形象,可谓硬性条件,与本作相符;第二点的技法描述虽然仅有四个字,没有更多的展开,但在唐代已属难得,而这难得的“运笔持重”也符合本作的表现特征。
该画作外形轮廓的周边颜色较深,仍然出现与分界处同样浸迹的特殊效果,这种现象在中国古代任何时期的作品中都不曾发现,这更进一步说明其绘画颜料或调和的胶水原料的特殊性,经过反复筛查,终于在《画继》找到相关记载:
“西天中印度那兰陀寺僧,多画佛及菩萨、罗汉像,以西天布为之。其佛相好与中国人异,眼目稍大,口耳俱怪,以带挂右肩,裸袒坐立而已。先施五藏于画背,乃涂五彩于画面,以金或朱红作地,谓牛皮胶为触,故用桃胶,合柳枝水,甚坚渍,中国不得其诀也。邵太史知黎州,尝有僧自西天来,就公廨令画释迦,今茶马司有十六罗汉。”
《画继》的论述非常清晰,只有那兰陀寺高僧采用桃胶合着柳枝水调和颜料,而“中国不得其诀”,至此,前面所述的完全不同于早期任何绘画的特殊效果终于有了答案,并且,《画继》还特别交代那兰陀寺高僧喜欢“以金或朱红作地”,而本作地面朱砂铺底的毛毡也正好符合这个记载。
综合上述多种信息推断,《金刚三藏像》即是金刚三藏的自画像。
四、小结
笔者从高僧的西域形象,席地而坐的唐代习惯特征,以及双跌跏坐姿和密宗手印,结合“金刚三藏”字样等信息,判断本作描绘的是密宗祖师金刚三藏;从人物的线条技法和结构以及书法风格判断本作成画于8世纪中叶前后。在确定所表现的主体人物和年代后,再从秋季袈裟和忧心愁绪的特征,结合多个文献和金刚三藏的原始碑文,最终判断本作居然是金刚三藏在唐代(741年8月)回国中途的自画像。这个推导结果确实大大出乎意料。笔者曾假设过多种巧合的可能性,但是,在8世纪中叶的时代背景下,无论哪种假设,也没有比秋季袈裟和愁绪表情的西域形象更能准确表达741年8月那场病变中的金刚三藏;同时,在8至9世纪的这段时间,也没有哪件作品能像《金刚三藏像》那样能够同时满足《历代名画记》描述的形象特点和用笔特征;并且,其侵迹的特殊效果和朱红底色也符合《画继》所记载的只有那兰陀寺高僧所特有的技法习惯。因此,在现有的条件下,依据有限而散乱的信息,这或是最合乎逻辑的学术结论,将来或许能出现更多的资料补充这个证据链。
退一步讲,即使今后出现新的证据指认这个推导仅是巧合,并且可能推翻现在推导的创作的时间和作者:但是,根据该画作的线条结构和书法风格的展现,《金刚三藏像》属于8世纪中叶的唐代绘画这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
[关键词] 金刚三藏像 唐代绘画 线条技法 书法风格 年代考证
本作描绘一高僧双跌跏席坐于地上的毛毡上,双手互扣,满脸愁绪,其眉毛浓粗,大眼深凹,颧骨突出,鼻梁高大呈鹰钩形状,就五官特征来看,是典型的异域面相(图1)。
在57cm×39cm的画幅中,整个背景空无一物。上部以粗黑线隔开一段空间,类似后来出现的诗堂。其间又分成三段平涂不同的颜色,交界处的中部已断绢,左边两段残破无图像,右边这段平涂朱砂红底色,与高僧的嘴唇以及地毡的铺底色料完全相同。尤为重要的是上面留有四行墨色行书(图2),这样的形式在早期作品未曾出现过。
高僧和上部色块的交界处有严重的深色浸迹,加上中间的断绢,让人有拼接的错觉,但通过放大观察,其连绢迹象清晰了然,由此可知文字的内容与画面主题必有关联。
一、从书法、形象、坐席、手印等信息判断本作描绘对象为密宗祖师金刚三藏
因为绢丝残缺或颜色剥落,致使书法多数文字模糊,但从隐约的线条形态还能辨别如下文字:
阿目传日:罗金刚三藏
付法
荫 下唐
阳就知变 灌顶
师深
第一行的文字内容可以全部得到解读,而其它三行却无法完整地还原,所以我们不能清楚地解释通篇的文意,但根据“金刚三藏”、“灌顶”等字眼推断,这个高僧可能与金刚三藏有关。
金刚三藏在一些文献也称为金刚智三藏,梵名音为跋日罗菩提,直译为金刚智,意为光明。根据史载,金刚三藏是中印度伊舍那末摩王的第三子,10岁时便从那烂陀寺出家,开始与佛教结缘。716年,金刚三藏带着弟子不空以及诸多经典和珍宝,历经艰险,从海路穿过二十余国,终于在开元七年(719年)到达广州,次年与自西北走陆路善无畏在长安会合。而后奔波于两京之间,在慈恩寺、荐福寺、资圣寺、大荐福寺等处,建坛场,译经典,度化四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回国途中在洛阳广福寺病倒,8月15日圆寂,享寿71岁。
金刚三藏与善无畏和弟子不空,被佛教史称为开元三大士,金刚三藏更是被认定为唐密始祖,其弟子不空为二祖,不空弟子慧朗为三祖。
本作高僧有两个重要的特征较为引入注目,通过反复分析,仔细琢磨,可以肯定的是其间的确包涵着重要的信息。
其一,席地而坐。本作高僧双跌跏席坐地毛毡,这个图式,在唐代的道释人物画多有出现,敦煌莫高窟第236窟“斋僧图”四个高僧全是坐禅地毡的:第159窟文殊变的乐队,也全是席毡而坐(图3),这些都是可信的中唐前后的壁画:其它如《树下说法图》供养妇人像(图4)、《白描高僧像》(图5)和《迦里迦尊者像》(图6)等绢画,虽然未必双跌跏坐姿,但依然席地坐毡,据《西域绘画》的文章介绍,其时间分别大约在8世纪初和9世纪初至中期。传世的作品中,上博所藏的晚唐孙位《六逸图》的高士(图7),宋代摹本的阎立本的《步辇图》,也仍然是坐毡的图像。从这些与唐代相关的绘画作品即可看出,席地而坐毡就是唐代人的起居习惯。
这个特征也在后来的作品出现过,如五代10世纪的《地藏十王》(《西域绘画》4)和北宋建隆四年的《地藏菩萨》(西域绘画4)中也是席地而坐。出现类似的状况或有两种可能,一是后代绘画前代人物,一是因为坐禅参拜的需要,这个传统习惯在佛道领域延续下来(图8)。
唐入席地坐席的生活习惯,除了在绘画表现出来,在唐诗也多有描绘。如鲍溶《塞上行》: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白居易《青毡帐二十韵》:影孤明月夜,价重苦寒年。软暖围毡毯,鎗摐束管弦。王家夸旧物,未及此青毡。
众所周知,日本的席地而坐的习俗即从唐代传过去,这或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唐代确实存在着这种起居习惯。
根据相关资料,在唐代以前,甚至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古人均是席地起居。但在唐代也开始使用椅子,这个证据来自唐代《济渎庙北海坛祭器杂物铭》碑阴文字: “绳床,注:内日椅子。”因此,在唐代存在席地而坐和坐席椅子的两种方式。
坐席椅子也同样在诸多绘画展现图像,在这些作品中,最为人关注的是存藏日本京都教王护国寺的《不空金刚像》(图9),相传为李真所绘,是日本空海和尚留学中国时,长安青龙寺慧果和尚赠与的厚礼。元和元年(806年),空海回国携归的十幅作品,就包括这件,曾被评为日本十大国宝,也是公允的唐画珍品。
前面说过,不空是金刚三藏的弟子,他们都是密宗的重要创始人。《不空金刚像》的双跌跏坐姿形态和方向与本作全部一致,但却是坐席较矮的椅子上。根据作品形象的描绘,应该真实地展现了当时的情景。不空的生卒时间为公元705-774年,而李真不详,根据他在贞元期间创作壁画的史实,当晚于不空30年左右。
从正常的逻辑而言,毛毡要早于椅子,但是,从现存的作品图像看,至少在9世纪,坐地和坐椅并存的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不空金刚》的椅子哪怕算在李真绘画的年份,也起码在九世纪初,从这个角度无法判断本作与《不空金刚》孰先孰后。
仔细辨析,所有的毛毡都有纹饰图案,通过分析,孙位的《六逸图》之纹饰较系统地从外向内渐次排列,带有很强的装饰性,整个图案风格接近五代;而本作的地毡纹饰图案较为自由,在无序的状态下保持了大致的均衡,缺少规律性的形式感。因此,从地毡的纹饰便可判断本作的年代要远远早于《六逸图》(图10)。但是,李真同样也早于孙位几十年,因此,仍然无法判断本作与《不空金刚》的先后顺序。 其二,手印姿态。佛教的手印各有其不同的讲究,上述的道释作品,手印其实也不尽相同,《西域绘画》的《高僧像》面向左边,双手自然下垂相握,图6《迦里迦尊者像》一手托钵,一手竖指。只有李真的《不空金刚像》的朝右方向和手印姿态与本作完全一样。而这个手印在其它任何早期的道释题材都不曾有过,说明必有其重要而特殊的意义。经过查证,这正是佛教密宗的九字真言的“皆”字手印,其具体要求是:十指收回紧扣,左手在前(图11)。所代表的含义是直觉,表现知人心、操运人心的能力。
因此,从画上题款的“金刚三藏”字样、高僧画像的异域形象、双跌跏坐姿、密宗手印,以及异域形象和手印与李真《不空金刚》完全一样的相互连接,结合金刚三藏的相关资料,说明这位画中的高僧就是金刚三藏。因此,且将本作命名为《金刚三藏像》。
二、从人物的线条技法和结构以及书法风格判断本作作于8世纪中叶前后
从技法分析,《金刚三藏像》全部采用了勾线填色法,这是唐代通行的技法。具体而言,表现肤质的部位,线条稍细,厚彩平涂。而衣纹却采用沉稳而缓慢的粗铁线描完成,其起锋顿笔较为明显。整个袈裟先以墨绿色平涂,再依据线条结构略作分染。画面左侧的手臂衣纹由前往后叠压,以致胸前的衣纹也顺着这个态势展开,形成放射状的基本结构,虽然具备一定的次序,却又缺少齐整的规律感。根据其间隔的纹路,顺着线条的延伸部分由重至轻进行晕染,形成一深一浅的立体衣褶效果。其下垂的衣袖,出现翻卷的衣纹,显得很不协调,显然作者没有经过加工整理,直接展现了真实的衣纹状态;其右侧的衣纹分为三组,手臂用圆转的弧线,表现了手臂的立体结构,而右前胸的这组叠压着上臂的一组。这部分的敷色晕染,则是沿着线条单侧晕染,以强化立体感,这个方法较为常见,是唐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技法,经过五代一直到宋代都还在使用,只是线条逐渐变细。比之左侧,此处更加缺乏人为的提炼(图12)。
整个纹理的线条,除了最前侧的下摆,或因为迎面的缘故,出现了两处折笔,其余地方全是转笔。归纳以上技法,主要特征有三个:
其一,其肤质的地方细线厚彩平涂,而袈裟却以粗线分染,既有依据线条单侧比深浅,也有根据线条的区间折纹来做间隔的一深一浅。
其二,其衣纹的线条结构展现不太协调甚至生拙的自然现象,没有出现人工提炼的装饰美感。
其三,其圆转的衣纹粗线沉着而持重,透着雄浑厚拙的气势。
掌握这三个特征,比对存世的作品,便可得知各自的先后。
回望《高僧像》(图5)和《迦里迦尊者像》(图6),其衣纹结构显示有次序的规整性。相比之下,《金刚三藏像》的年代明显要早。
《懿德太子墓》和《章怀太子墓》是唐代考古最有力的实物证据。根据资料,章怀太子李贤的生卒时间为655年1月至684年3月,而懿德太子也在701年被武则天杀害。两个墓其壁画的创作时间较为清晰,衣纹排布自然,结构趋于简单,但缺少齐整的规律,没有人为的装饰性(图13):《金刚三藏像》与其相比,年代稍晚。但是,圆转的线条,又显示它们之间的风格一脉相通,可见年份不会离得太远。
通过查找,《佛传图》(《西域绘画6》)之骑马人,无论衣纹结构还是线条的粗细以及质感,都与本作非常相似,甚至两者衣纹的间隔以及平涂色料也完全相同。这个特征其他作品都不具备(图14)。此作系唐代(8-9世纪)的作品,由此则可推导《金刚三藏像》的创作时间也在这个时期。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物证能帮助我们判断其相应的时代,这就是画面上边的书法,虽然残缺,无法解读完整的语意,但保留下来的线条形态和艺术特征以及时代信息依然很明显。通过比对,我们发现其线条特性与《懿德太子墓壁画》供养人的书法完全一致,都具备唐代书法雄强浑厚的风貌,将之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比较,两者的时代风格依然存在共同之处(图16)。因此,从书法的时代性判断,《金刚三藏像》的年代也同样指向8世纪中叶前后。
同时期创作的《不空金刚像》具备很高的写实手法,在衣纹的处理上,甚至减弱了线条的作用,其衣纹单侧采用晕染技法,带有9世纪的《簪花仕女图》的表现信息。这与纯粹线条加双勾填色的《金刚三藏像》比较,时间应该要靠后。
因此,综合以上袈裟的线条技法和结构组成,以及书法的风格等因素,《金刚三藏像》应为早于《不空金刚像》的8世纪作品。
三、从秋季袈裟和忧心愁绪结合文献判断本作的时间和作者
笔者在文章开头便说过,从五官判断,这个高僧并非汉人,而是异域僧人。除此,还有两点信息值得关注。第一是袈裟,根据画面的判断,金刚三藏所穿当是春秋季节的衣服。第二是表情,从眉宇间可见金刚三藏满脸愁绪,心事重重。但这点显然与金刚三藏平素的性格和修养不符。宋僧赞宁曾赞:“至于语默兴居,凝然不改,喜怒逆顺,无有异容。”这就是说,无论说话还是沉默,行动还是静止,他都凝神镇定:不管欢心还是怒气,逆境还是顺境,也都是面不改色。因此,能影响并引发情绪变化的或是来自重大的变故。
查阅与之相关的资料,隐士混伦翁撰写的《大唐东京大广福寺故金刚三藏塔铭并序》,为我们提供至关重要的信息:“至二十九年(741年)七月二十六日,天恩放还本国,至东京广福寺,乃现疾,嗟有身之患,坐而迁化。其年八月十五日证果矣。”古人所言均为农历,从七月二十六日皇帝准许回国,至去世的八月十五日,正是秋季时节。从现今地图测量,西安到洛阳的高速路不到380公里,当然,在唐代恐怕远不止这个距离。据唐代开元七年、二十五年令,“诸行程:马日七十里,步及驴五十里”,以此推算其行程大约需要一周,加上准备行囊的时间,金刚三藏待在洛阳广福寺,从生病到去世的时间总共不到半个月。对于准备回国弘法的金刚三藏而言,这个疾病来得太突然。或许他也已经意识到生命的极限,难免愁绪,忧心自己开创的密宗不能继续发扬光大,因此以图画的形式留下对密宗的忧虑和祈祷。 或许这是巧合,但《金刚三藏像》所呈现的信息,无论是秋季袈裟,还是难得的忧心愁绪,甚或颜料浸油,都与墓志铭所载的这场秋季病变相关。所有这些合理的链接,我们没有理由漠视。如果不是巧合,那么《金刚三藏像》的绘画时间已经明了,其描述的正是741年中秋前几天的在病痛中愁绪忧心的金刚三藏。
那么,谁会是《金刚三藏像》的作者呢?
金刚三藏这次返回的旅程,虽然不空随行,但至今没有资料显示不空具备绘画的技能。查阅唐代时期善画异域形象的画家,《历代名画记》仅记载金刚三藏一人:“善画西域佛像,运笔持重,非常画可比。”从这个简单文字,透露两个重要信息,一、善画西域佛像:二、运笔持重。第一点关乎题材和形象,可谓硬性条件,与本作相符;第二点的技法描述虽然仅有四个字,没有更多的展开,但在唐代已属难得,而这难得的“运笔持重”也符合本作的表现特征。
该画作外形轮廓的周边颜色较深,仍然出现与分界处同样浸迹的特殊效果,这种现象在中国古代任何时期的作品中都不曾发现,这更进一步说明其绘画颜料或调和的胶水原料的特殊性,经过反复筛查,终于在《画继》找到相关记载:
“西天中印度那兰陀寺僧,多画佛及菩萨、罗汉像,以西天布为之。其佛相好与中国人异,眼目稍大,口耳俱怪,以带挂右肩,裸袒坐立而已。先施五藏于画背,乃涂五彩于画面,以金或朱红作地,谓牛皮胶为触,故用桃胶,合柳枝水,甚坚渍,中国不得其诀也。邵太史知黎州,尝有僧自西天来,就公廨令画释迦,今茶马司有十六罗汉。”
《画继》的论述非常清晰,只有那兰陀寺高僧采用桃胶合着柳枝水调和颜料,而“中国不得其诀”,至此,前面所述的完全不同于早期任何绘画的特殊效果终于有了答案,并且,《画继》还特别交代那兰陀寺高僧喜欢“以金或朱红作地”,而本作地面朱砂铺底的毛毡也正好符合这个记载。
综合上述多种信息推断,《金刚三藏像》即是金刚三藏的自画像。
四、小结
笔者从高僧的西域形象,席地而坐的唐代习惯特征,以及双跌跏坐姿和密宗手印,结合“金刚三藏”字样等信息,判断本作描绘的是密宗祖师金刚三藏;从人物的线条技法和结构以及书法风格判断本作成画于8世纪中叶前后。在确定所表现的主体人物和年代后,再从秋季袈裟和忧心愁绪的特征,结合多个文献和金刚三藏的原始碑文,最终判断本作居然是金刚三藏在唐代(741年8月)回国中途的自画像。这个推导结果确实大大出乎意料。笔者曾假设过多种巧合的可能性,但是,在8世纪中叶的时代背景下,无论哪种假设,也没有比秋季袈裟和愁绪表情的西域形象更能准确表达741年8月那场病变中的金刚三藏;同时,在8至9世纪的这段时间,也没有哪件作品能像《金刚三藏像》那样能够同时满足《历代名画记》描述的形象特点和用笔特征;并且,其侵迹的特殊效果和朱红底色也符合《画继》所记载的只有那兰陀寺高僧所特有的技法习惯。因此,在现有的条件下,依据有限而散乱的信息,这或是最合乎逻辑的学术结论,将来或许能出现更多的资料补充这个证据链。
退一步讲,即使今后出现新的证据指认这个推导仅是巧合,并且可能推翻现在推导的创作的时间和作者:但是,根据该画作的线条结构和书法风格的展现,《金刚三藏像》属于8世纪中叶的唐代绘画这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