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减”政策的推行,促使教育界逐步强化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观念。在高质量教育建设的背景下,项目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改革突破口。那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进行项目式教学呢?下面,笔者以图形化编程为例,探讨项目式教学的方法。
● 项目式教学: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追求
1.拒绝机械性训练
“双减”政策的核心是大幅降低短视化、应试化、功利性的教育投入,而小学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可以把学生从简单机械的学习任务中解脱出来,开展更高级的学习活动,提高综合能力,锻炼系统思维,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项目式教学十分契合“双减”政策的精神和号召。项目式教学倡导以真实情境为基础,以现实问题和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合作探究,是一种包含知识、行动和态度的“学习实践”,培养的是学生在复杂情境中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2.鼓励多元化的评价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在完善学习过程评价的部分强调,“鼓励实践性评价……通过定期交流、主题演讲、成果展示、学生评述等方式开展阶段性评价。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价”。这也是项目式教学多元评价方式的体现。项目式教学注重聚焦多维学习目标的驱动真实性评价,注重真实活动过程的表现性评价,学生经常性的交流、作品展示能带动语言产出,增强思维品质,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
● 项目式教学在图形化编程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预设问题
在项目式教学中,好的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在《小猫出题》一课中,由于学生对“变量”的概念很陌生,所以笔者设计了“数学老师想要检测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一个能自动出题和批改的出题器”这一情境,让学生观察传统数学课堂上教师是如何出题的,同时思考:传统的出题方式有哪些優势和不足?可以怎么改进?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小组讨论,比较出几种出题方式的优劣,从而理解“变量”的重要作用并应用到实际的脚本编写中。
在图形化编程的起始课中,教材将“角色”与“舞台”作为同一课的认知内容,学生需要理解这两个基础概念并分辨两者的共性与区别。常见的教学设计一般为教师直接演示新增角色和设置舞台背景的方法,学生模仿练习,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枯燥无味还会导致学生无法分辨两者在后续编写脚本中的区别从而出现认知混乱。于是,笔者设计了校园“六一”嘉年华节目策划案的情境,学生发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相关的前概念,笔者接着抛出问题:如何安排不同的节目内容?在演出过程中如何给不同的角色搭配不同的背景?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初步感知舞台背景和角色的区别与关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异质分组,合理分工
在项目式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小组分析讨论、思维碰撞、设想可能性等过程,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求,同时结合组员特长,借助表格分工解决问题。笔者在课后服务课程中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益智游戏。设计的过程涉及项目主题的确定、流程图的绘制、脚本的编写、程序的调试等环节,学生自己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于是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能力、性格特征等进行分组,并让学生推选出组长,合作完成设计。
3.生主师导,协作交流
在项目式教学中,教师作为指导者,除了要在项目初期提供学习支架,还要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其探寻问题解决思路。在《小猫出题》一课中,笔者引导学生根据出题过程绘制出简单的流程图,并将主线问题划分成出题、答题、判断三个模块,经过这样的分解学生很快就探讨出了如何实现这三个步骤的方案,并延伸到如何结合控件来完成。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挖掘问题本质的思维方式。
4.自主探究,迭代设计
项目式教学的过程应当是一个试验、修补和探索的过程。例如,在《动物表演》一课中,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提出问题:如何编排节目使其能按照预设顺序在舞台上一一出现?笔者要求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体系尝试控制节目表演的顺序,但验证后发现这种方法不但需要记住每个角色在舞台上的固定位置,而且角色位置还不能重叠,既麻烦又容易出错。对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要允许失败,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错误答案,让其他学生讨论并提出有根据的猜测,从而在已有作品基础上尝试新想法,不断优化作品。
5.成果展示,评价反思
当学生通过团队协作设计出作品后,教师要及时提供展示的“舞台”,并寻找合适的观众。适当的仪式感和自我实现的信念可促使学生更好地表现自己。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对自己、对他人学习效果的评价。首先小组成员需要自评,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对项目的感兴趣程度、了解程度、完成的自信程度。在项目完成之后,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开展组内自评,小组长应当实事求是地填写组内自评表。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各小组之间通过小组互评表来对其他小组的项目作品打分,并对作品给出建议。展示、交流、提出问题、给出建议的过程,也是各组评价、反思的过程。
● 思考
项目式教学正在重构教育生态,让教育回归本源。项目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驱动性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方法;第二,以解决具体问题、知识融合为特征的学习内容;第三,以团队或小组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的组织形式;第四,以学生为独立的思考者与学习者,以教师为支撑者、引导者的角色定位;第五,以过程性评价与即时性诊断为评价量规的评估与反思。小学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只有真正做到以问题为驱动、以过程为经历、以评价为纽带、以素养为追求,才能够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 项目式教学: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追求
1.拒绝机械性训练
“双减”政策的核心是大幅降低短视化、应试化、功利性的教育投入,而小学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可以把学生从简单机械的学习任务中解脱出来,开展更高级的学习活动,提高综合能力,锻炼系统思维,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项目式教学十分契合“双减”政策的精神和号召。项目式教学倡导以真实情境为基础,以现实问题和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合作探究,是一种包含知识、行动和态度的“学习实践”,培养的是学生在复杂情境中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2.鼓励多元化的评价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在完善学习过程评价的部分强调,“鼓励实践性评价……通过定期交流、主题演讲、成果展示、学生评述等方式开展阶段性评价。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价”。这也是项目式教学多元评价方式的体现。项目式教学注重聚焦多维学习目标的驱动真实性评价,注重真实活动过程的表现性评价,学生经常性的交流、作品展示能带动语言产出,增强思维品质,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
● 项目式教学在图形化编程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预设问题
在项目式教学中,好的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在《小猫出题》一课中,由于学生对“变量”的概念很陌生,所以笔者设计了“数学老师想要检测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一个能自动出题和批改的出题器”这一情境,让学生观察传统数学课堂上教师是如何出题的,同时思考:传统的出题方式有哪些優势和不足?可以怎么改进?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小组讨论,比较出几种出题方式的优劣,从而理解“变量”的重要作用并应用到实际的脚本编写中。
在图形化编程的起始课中,教材将“角色”与“舞台”作为同一课的认知内容,学生需要理解这两个基础概念并分辨两者的共性与区别。常见的教学设计一般为教师直接演示新增角色和设置舞台背景的方法,学生模仿练习,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枯燥无味还会导致学生无法分辨两者在后续编写脚本中的区别从而出现认知混乱。于是,笔者设计了校园“六一”嘉年华节目策划案的情境,学生发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相关的前概念,笔者接着抛出问题:如何安排不同的节目内容?在演出过程中如何给不同的角色搭配不同的背景?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初步感知舞台背景和角色的区别与关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异质分组,合理分工
在项目式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小组分析讨论、思维碰撞、设想可能性等过程,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求,同时结合组员特长,借助表格分工解决问题。笔者在课后服务课程中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益智游戏。设计的过程涉及项目主题的确定、流程图的绘制、脚本的编写、程序的调试等环节,学生自己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于是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能力、性格特征等进行分组,并让学生推选出组长,合作完成设计。
3.生主师导,协作交流
在项目式教学中,教师作为指导者,除了要在项目初期提供学习支架,还要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其探寻问题解决思路。在《小猫出题》一课中,笔者引导学生根据出题过程绘制出简单的流程图,并将主线问题划分成出题、答题、判断三个模块,经过这样的分解学生很快就探讨出了如何实现这三个步骤的方案,并延伸到如何结合控件来完成。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挖掘问题本质的思维方式。
4.自主探究,迭代设计
项目式教学的过程应当是一个试验、修补和探索的过程。例如,在《动物表演》一课中,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提出问题:如何编排节目使其能按照预设顺序在舞台上一一出现?笔者要求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体系尝试控制节目表演的顺序,但验证后发现这种方法不但需要记住每个角色在舞台上的固定位置,而且角色位置还不能重叠,既麻烦又容易出错。对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要允许失败,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错误答案,让其他学生讨论并提出有根据的猜测,从而在已有作品基础上尝试新想法,不断优化作品。
5.成果展示,评价反思
当学生通过团队协作设计出作品后,教师要及时提供展示的“舞台”,并寻找合适的观众。适当的仪式感和自我实现的信念可促使学生更好地表现自己。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对自己、对他人学习效果的评价。首先小组成员需要自评,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对项目的感兴趣程度、了解程度、完成的自信程度。在项目完成之后,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开展组内自评,小组长应当实事求是地填写组内自评表。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各小组之间通过小组互评表来对其他小组的项目作品打分,并对作品给出建议。展示、交流、提出问题、给出建议的过程,也是各组评价、反思的过程。
● 思考
项目式教学正在重构教育生态,让教育回归本源。项目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驱动性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方法;第二,以解决具体问题、知识融合为特征的学习内容;第三,以团队或小组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的组织形式;第四,以学生为独立的思考者与学习者,以教师为支撑者、引导者的角色定位;第五,以过程性评价与即时性诊断为评价量规的评估与反思。小学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只有真正做到以问题为驱动、以过程为经历、以评价为纽带、以素养为追求,才能够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