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问题的特点及成因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加强大学生正确金钱观的培养、注重考试诚信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期有益于大学生思想教育,从而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问题 思想教育
大学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大学生的培养工作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故而,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是大学生教育工作的一大重点,是相当有必要的。
可是,当你走进大学校园的时候,漫步于人潮之中,听其言,观其行,会其神,体其情,你的心情会变得异常复杂,因为你所看见的与书面报告上的、想象中的或经历过的大学生活有很大差别。我认为,究其根源就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方面出了问题。大学生思想现状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不能忽视大学生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问题的特点及成因
从教的一个学年里,我每天都穿行在川流不息的大学生人潮中,有意或是无意地总是可以听到学生们的“心声”。
部分当代大学生的言语无道,话题低趣,举止轻浮,着装随意。面临毕业的部分高年级大学生甚至不知道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程序;他们知道图书馆很大,却不晓得图书馆内另有一番天与地。反观,江南景色可人,环境幽雅,大学校园更是美得不得了,有假山、人工湖、生态园,微风阵阵抚人面,湖水粼粼动卿心,湖畔有信步,角落不荒凉。
工作之余,我便不由地思考一番: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究竟想些什么,要些什么,说些什么,又做些什么?后来,听得久了,听到的内容也多了;看得久了,见到的情景也多了。我总结出当代大学生的“烦恼”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生活费问题、应付考试的问题、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这些似乎永远都是学生们的一块又一块不宜碰触的硬伤。
当代大学生自身的成长经历、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及大学环境的特殊性等的影响也是造成其思想问题的重要原因。
1.当代大学生自身的成长经历与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政治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对我国的文化冲击非常强势,自然,接受这些思想及外来文化冲击最多的也就是当代大学生了,由于部分外来文化并不适合还处于发展至现阶段的我国,重视本国文化的意识尚未形成或者是还很薄弱的情形下,接受这样的文化势必会造成当代大学生“崇洋媚外”及“盲目跟从”的现状,外来的开放、自由、民主思想的不恰当理解让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路线出现了严重的扭曲,其是非观念、美丑的界限、善恶的评定等标准模糊,以致于为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阻碍。
2.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之所以出现问题也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有关。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在某种程度上讲决定了大学生思想问题的本质。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他们是时尚的代言人,可以说“时尚因这些年轻活力的人群而动”。追求时尚是当代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目标,部分大学生把自身魅力的追求盲目地统一在时尚魅力的追求,至于对时尚的评定标准并没有很清晰的了解,为人处世“情绪化”,性情暴躁,易情绪失控。
(2)上大学后的环境转变给部分大学生心理方面带来了压力和一些心理问题。就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社会经历很少,甚至是没有。中国式教育下的学生基本形态是:三四岁开始接受启蒙教育,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天天过着“学校与家庭的点线生活”。大学是一脚学校、一脚社会,突然要面对这个“什么鸟都有的‘大树林’”,即便是将来翱翔天空、俯冲大地的雏鹰也会迟疑。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其实是茫然的,尤其是入学不久的新同学,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有能力处理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了,觉得家长的嘱咐多余,甚至是那样烦人、无理。可是,当他们真正开始自己期盼已久的独立生活的时候,发现自己生活得是那样无助,或许其中夹杂着些许挫败感,不敢想象自己的未来生活,路在何方。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问题的解决途径
当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主流是好的、健康向上的,但也呈现出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当代大学生追求自我价值为中心的意识增强,已经开始按照社会的要求去塑造自己,并且希望通过社会实践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可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在不断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底线。有部分大学生的道德状况也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令人忧虑。当代大学生大都是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都是独生子女,对于自身利益看得极重,只考虑自己,不愿帮助别人;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极高,对自身要求低等;还有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不少大学生难以分清是非、善恶,道德观念模糊:考试舞弊在不少大学生心中不再是不光彩的事情;寻求感官刺激,行为轻率、偏激,知行不一,等等。人不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且要生产、交往、创造,形成一定的人生价值目标,空谈理想、眼高手低、浅尝辄止、脱离现实,只会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悲哀。所以,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是非常急迫、相当必要的事情。
(一)大学生思想教育之正确金钱观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问题同样体现在部分大学生错误的金钱观上。关于金钱观问题(即拜金主义)集中在对于生活费的态度及处理方面,体现为以下几点:个人生活费的花销及花费方式问题、生活费的转借问题、生活费的预支问题、生活费的来源问题。由于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他们没有能力自己解决大学期间的生活费问题,只有依靠父母及其他亲人的资助,但是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存在着互相攀比的现象,有些大学生的花销已经远远超出了家人的经济承受能力,给家庭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而一些自幼受到家长溺爱的大学生并不理会这些问题,不懂得勤俭节约,花钱大手大脚。当然,这些问题的产生与部分家长的某些做法不无关系。部分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罪,对于孩子的开销不加节制,导致孩子的个人生存能力低下,对家庭的依赖性与日俱增,处世态度消极,缺乏应有的生活意志。
1.对于上面的问题应该教会学生理财:一是节流,一是开源。大一的学生因为还处在适应阶段,不宜参加过多的兼职活动,因而节流成为主导。给自己制定一个很好的规划,详细记录每日花费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里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供借鉴:某大学大四学生小李可算是小有名气的“理财专家”,她自己每月生活费只有600元,还能存100元。她说,从大一开始,自己每月就制订了生活费“月计划”:饭钱300元,、电话费50元、公交车费20元、日常用品130元,剩下的100元还以零存整取的方式存进银行。她还建议,那些新入校的学弟学妹最好能把各项花销的钱分开放,这样就可以计算一个月下来,你哪项花销超额了,哪项还有节余,下月适当调节。
大学每年开学时同学们会采购一些长期使用的生活必需品,开销通常会大些。但是这也存在一个“度”,如果学生们在“奢侈品”上开销过大,甚至互相攀比,则是对父母辛勤工作的不尊重,另一方面也会助长自身的奢靡不良习气。因而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也是合理规划自己零花钱的重要前提。
2.老师应该通过正面的教育告诉在校学生:金钱是什么、金钱可以用来做什么、如何获得金钱才是正确的。而父母可能无法像学校的老师一样对孩子们耳提面命,但他们自身的言行,却同样可以影响孩子们的金钱观,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他们的一些言行,才让孩子们树立了错误的金钱观。应该让孩子们明白:钱能买到很多东西,但也买不到很多东西,比如友情,比如亲情,比如信任,要让他们懂得“金钱不是万能的”,而且,须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孩子们不正确的金钱观,老师和父母应该及时地给予教育纠正,否则,对孩子们未来的成长,对其将来的事业发展,必将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二)如何解决当代大学生的考试诚信问题
考试问题也是一个让大学生们很头疼的问题,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很多。当然,越是严重的问题就越是有必要在此处提究一番。试想:学生为什么担心考试这个问题?他们是如何想方设法地去做这一件事情的?
就考试问题而言,从本质上看,这是诚信问题。诚信是一个自由人立足社会的基本保障,也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更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一些大学生身上出现了诚信缺乏的问题,与社会、家庭等有关,也与大学生自身的心态浮躁、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是非辨别能力较差等因素有关,尤其当关系到自己的个人利益或遇到所谓的“关键时刻”,对于学生而言,期末考试也算是“头等大事”,便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使知与行相背离,道德意志力尤显低下。因此对大学生诚信的培养,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
1.建立诚信档案,提高失信成本,加强诚信管理体制。邓小平曾说:“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必须借助于体制、机制等硬性手段,通过外在制度约束,才能强化其内心认同。因此,高校要建立学生个人信用评估机制,定期、全面考察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状况,详细、及时地记录、反馈、监察,使其成为考核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从而促进学生诚信习惯养成。此外,在校园中应积极拓展诚信监察渠道,如建立公示制度、申请和听证制度及加强学术活动的舆论监督和建立举报奖励制等。“将大学生诚信档案与各种评先推优、入党、学位、就业等方面挂钩”,使应当做什么、不应当作什么与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规范、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促进学生们良好的“诚信”观念和学术道德的形成;还应采取各种措施,加强考前教育,治理考试作弊现象。
2.抓好诚信教育,培养完善人格,推动诚信教育方法和载体的创新。中国的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前苏联的马尔库沙曾说:“教育的伟大艺术与普通教育技巧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善于准确地把握对象。可以说,任何真正的艺术,其微妙之处就在于此。”大学生诚信教育应该根据受众不同的年龄、性别、爱好、特长等因素,拟定适合受众心理发展需要的方案,遵循德育过程中适度张力的规律,综合运用管理、文化、活动和传媒等多种载体,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地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而传统诚信教育模式在大学生中认同感趋弱的现象,提醒我们转化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模式,从管理观念向服务观念转变,从控制模式向交往模式过渡。
高校自身要树立良好形象,按章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教师要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保持良好的师德,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有教育家提出:大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熏”出来的。因为“熏”出来的言语、行为、思想观念都是自觉的、发自内心的。因此应营造诚信氛围,让大学生从中感受到互相信任的快乐,从而耳濡目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首先告诉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客观评价自我,理性认识就业环境的基础,指导其职业发展,并最终实现自身需要与社会发展相和谐。科学就业观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1)科学就业观具有导向性,可以引领大学生理性地思考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从而自我激励,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发展自己。
(2)科学就业观具有目的性,是一种目标和归宿,可以使大学生理性择业,实现自我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科学就业观具有过程性,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形成过程,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教育、引导和影响。
(4)科学就业观具有可发展性,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同时就业观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是科学发展观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是就业指导中带有灵魂性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的作用:
(1)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可以使大学生认识到就业与人生发展的关系,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结合职业理想,自我发展,真正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而在根本上改善校风和学风。
(2)可以使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特点与职业需要,全面分析专业对口、事业发展、职业规划、职位薪水等方面,找到岗位和自己的对接点,积极就业,从而实现人职匹配、人职和谐。
(3)可以使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既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又注重教育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而实现自身需要与社会发展的和谐。
参考文献:
[1]2009年修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莫新均.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改变.中国外资,2009,(22).
[3]胡锦涛.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4]孙文学.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11).
[5]闫栋超.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中学教学参考,2009,(24).
[6]胡启迪.浅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1S).
[7]高丹莉.浅议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8]王海玲.浅议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9).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问题 思想教育
大学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大学生的培养工作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故而,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是大学生教育工作的一大重点,是相当有必要的。
可是,当你走进大学校园的时候,漫步于人潮之中,听其言,观其行,会其神,体其情,你的心情会变得异常复杂,因为你所看见的与书面报告上的、想象中的或经历过的大学生活有很大差别。我认为,究其根源就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方面出了问题。大学生思想现状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不能忽视大学生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问题的特点及成因
从教的一个学年里,我每天都穿行在川流不息的大学生人潮中,有意或是无意地总是可以听到学生们的“心声”。
部分当代大学生的言语无道,话题低趣,举止轻浮,着装随意。面临毕业的部分高年级大学生甚至不知道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程序;他们知道图书馆很大,却不晓得图书馆内另有一番天与地。反观,江南景色可人,环境幽雅,大学校园更是美得不得了,有假山、人工湖、生态园,微风阵阵抚人面,湖水粼粼动卿心,湖畔有信步,角落不荒凉。
工作之余,我便不由地思考一番: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究竟想些什么,要些什么,说些什么,又做些什么?后来,听得久了,听到的内容也多了;看得久了,见到的情景也多了。我总结出当代大学生的“烦恼”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生活费问题、应付考试的问题、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这些似乎永远都是学生们的一块又一块不宜碰触的硬伤。
当代大学生自身的成长经历、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及大学环境的特殊性等的影响也是造成其思想问题的重要原因。
1.当代大学生自身的成长经历与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政治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对我国的文化冲击非常强势,自然,接受这些思想及外来文化冲击最多的也就是当代大学生了,由于部分外来文化并不适合还处于发展至现阶段的我国,重视本国文化的意识尚未形成或者是还很薄弱的情形下,接受这样的文化势必会造成当代大学生“崇洋媚外”及“盲目跟从”的现状,外来的开放、自由、民主思想的不恰当理解让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路线出现了严重的扭曲,其是非观念、美丑的界限、善恶的评定等标准模糊,以致于为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阻碍。
2.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之所以出现问题也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有关。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在某种程度上讲决定了大学生思想问题的本质。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他们是时尚的代言人,可以说“时尚因这些年轻活力的人群而动”。追求时尚是当代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目标,部分大学生把自身魅力的追求盲目地统一在时尚魅力的追求,至于对时尚的评定标准并没有很清晰的了解,为人处世“情绪化”,性情暴躁,易情绪失控。
(2)上大学后的环境转变给部分大学生心理方面带来了压力和一些心理问题。就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社会经历很少,甚至是没有。中国式教育下的学生基本形态是:三四岁开始接受启蒙教育,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天天过着“学校与家庭的点线生活”。大学是一脚学校、一脚社会,突然要面对这个“什么鸟都有的‘大树林’”,即便是将来翱翔天空、俯冲大地的雏鹰也会迟疑。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其实是茫然的,尤其是入学不久的新同学,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有能力处理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了,觉得家长的嘱咐多余,甚至是那样烦人、无理。可是,当他们真正开始自己期盼已久的独立生活的时候,发现自己生活得是那样无助,或许其中夹杂着些许挫败感,不敢想象自己的未来生活,路在何方。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问题的解决途径
当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主流是好的、健康向上的,但也呈现出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当代大学生追求自我价值为中心的意识增强,已经开始按照社会的要求去塑造自己,并且希望通过社会实践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可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在不断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底线。有部分大学生的道德状况也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令人忧虑。当代大学生大都是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都是独生子女,对于自身利益看得极重,只考虑自己,不愿帮助别人;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极高,对自身要求低等;还有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不少大学生难以分清是非、善恶,道德观念模糊:考试舞弊在不少大学生心中不再是不光彩的事情;寻求感官刺激,行为轻率、偏激,知行不一,等等。人不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且要生产、交往、创造,形成一定的人生价值目标,空谈理想、眼高手低、浅尝辄止、脱离现实,只会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悲哀。所以,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是非常急迫、相当必要的事情。
(一)大学生思想教育之正确金钱观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问题同样体现在部分大学生错误的金钱观上。关于金钱观问题(即拜金主义)集中在对于生活费的态度及处理方面,体现为以下几点:个人生活费的花销及花费方式问题、生活费的转借问题、生活费的预支问题、生活费的来源问题。由于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他们没有能力自己解决大学期间的生活费问题,只有依靠父母及其他亲人的资助,但是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存在着互相攀比的现象,有些大学生的花销已经远远超出了家人的经济承受能力,给家庭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而一些自幼受到家长溺爱的大学生并不理会这些问题,不懂得勤俭节约,花钱大手大脚。当然,这些问题的产生与部分家长的某些做法不无关系。部分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罪,对于孩子的开销不加节制,导致孩子的个人生存能力低下,对家庭的依赖性与日俱增,处世态度消极,缺乏应有的生活意志。
1.对于上面的问题应该教会学生理财:一是节流,一是开源。大一的学生因为还处在适应阶段,不宜参加过多的兼职活动,因而节流成为主导。给自己制定一个很好的规划,详细记录每日花费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里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供借鉴:某大学大四学生小李可算是小有名气的“理财专家”,她自己每月生活费只有600元,还能存100元。她说,从大一开始,自己每月就制订了生活费“月计划”:饭钱300元,、电话费50元、公交车费20元、日常用品130元,剩下的100元还以零存整取的方式存进银行。她还建议,那些新入校的学弟学妹最好能把各项花销的钱分开放,这样就可以计算一个月下来,你哪项花销超额了,哪项还有节余,下月适当调节。
大学每年开学时同学们会采购一些长期使用的生活必需品,开销通常会大些。但是这也存在一个“度”,如果学生们在“奢侈品”上开销过大,甚至互相攀比,则是对父母辛勤工作的不尊重,另一方面也会助长自身的奢靡不良习气。因而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也是合理规划自己零花钱的重要前提。
2.老师应该通过正面的教育告诉在校学生:金钱是什么、金钱可以用来做什么、如何获得金钱才是正确的。而父母可能无法像学校的老师一样对孩子们耳提面命,但他们自身的言行,却同样可以影响孩子们的金钱观,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他们的一些言行,才让孩子们树立了错误的金钱观。应该让孩子们明白:钱能买到很多东西,但也买不到很多东西,比如友情,比如亲情,比如信任,要让他们懂得“金钱不是万能的”,而且,须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孩子们不正确的金钱观,老师和父母应该及时地给予教育纠正,否则,对孩子们未来的成长,对其将来的事业发展,必将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二)如何解决当代大学生的考试诚信问题
考试问题也是一个让大学生们很头疼的问题,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很多。当然,越是严重的问题就越是有必要在此处提究一番。试想:学生为什么担心考试这个问题?他们是如何想方设法地去做这一件事情的?
就考试问题而言,从本质上看,这是诚信问题。诚信是一个自由人立足社会的基本保障,也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更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一些大学生身上出现了诚信缺乏的问题,与社会、家庭等有关,也与大学生自身的心态浮躁、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是非辨别能力较差等因素有关,尤其当关系到自己的个人利益或遇到所谓的“关键时刻”,对于学生而言,期末考试也算是“头等大事”,便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使知与行相背离,道德意志力尤显低下。因此对大学生诚信的培养,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
1.建立诚信档案,提高失信成本,加强诚信管理体制。邓小平曾说:“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必须借助于体制、机制等硬性手段,通过外在制度约束,才能强化其内心认同。因此,高校要建立学生个人信用评估机制,定期、全面考察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状况,详细、及时地记录、反馈、监察,使其成为考核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从而促进学生诚信习惯养成。此外,在校园中应积极拓展诚信监察渠道,如建立公示制度、申请和听证制度及加强学术活动的舆论监督和建立举报奖励制等。“将大学生诚信档案与各种评先推优、入党、学位、就业等方面挂钩”,使应当做什么、不应当作什么与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规范、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促进学生们良好的“诚信”观念和学术道德的形成;还应采取各种措施,加强考前教育,治理考试作弊现象。
2.抓好诚信教育,培养完善人格,推动诚信教育方法和载体的创新。中国的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前苏联的马尔库沙曾说:“教育的伟大艺术与普通教育技巧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善于准确地把握对象。可以说,任何真正的艺术,其微妙之处就在于此。”大学生诚信教育应该根据受众不同的年龄、性别、爱好、特长等因素,拟定适合受众心理发展需要的方案,遵循德育过程中适度张力的规律,综合运用管理、文化、活动和传媒等多种载体,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地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而传统诚信教育模式在大学生中认同感趋弱的现象,提醒我们转化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模式,从管理观念向服务观念转变,从控制模式向交往模式过渡。
高校自身要树立良好形象,按章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教师要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保持良好的师德,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有教育家提出:大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熏”出来的。因为“熏”出来的言语、行为、思想观念都是自觉的、发自内心的。因此应营造诚信氛围,让大学生从中感受到互相信任的快乐,从而耳濡目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首先告诉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客观评价自我,理性认识就业环境的基础,指导其职业发展,并最终实现自身需要与社会发展相和谐。科学就业观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1)科学就业观具有导向性,可以引领大学生理性地思考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从而自我激励,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发展自己。
(2)科学就业观具有目的性,是一种目标和归宿,可以使大学生理性择业,实现自我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科学就业观具有过程性,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形成过程,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教育、引导和影响。
(4)科学就业观具有可发展性,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同时就业观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是科学发展观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是就业指导中带有灵魂性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的作用:
(1)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可以使大学生认识到就业与人生发展的关系,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结合职业理想,自我发展,真正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而在根本上改善校风和学风。
(2)可以使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特点与职业需要,全面分析专业对口、事业发展、职业规划、职位薪水等方面,找到岗位和自己的对接点,积极就业,从而实现人职匹配、人职和谐。
(3)可以使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既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又注重教育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而实现自身需要与社会发展的和谐。
参考文献:
[1]2009年修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莫新均.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改变.中国外资,2009,(22).
[3]胡锦涛.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4]孙文学.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11).
[5]闫栋超.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中学教学参考,2009,(24).
[6]胡启迪.浅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1S).
[7]高丹莉.浅议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8]王海玲.浅议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