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时期长笛管体结构与指键 的发展研究(下)

来源 :乐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dma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上期)
  三、 古典主义时期乐器制造家对长笛管体改革的贡献
  1.理查德·波特对长笛管体结构的改革
  理查德·波特(Richard Potter,1726~1806)伦敦著名的乐器制造商之一,对长笛结构的改革、指键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改革和制造出来的长笛在18世纪备受演奏家的喜爱,对英国长笛向欧洲各国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1785年波特开始对长笛的管体结构进行研究,并全方面加以改革和制作,同时为长笛申请了三项个人专利。他对长笛结构的主要改革点:
  (1)按照实际所需的管长要求,在吹奏部、圆筒部以及尾部管的内膛里面均增加了金属套管,长度分别为:19.7cm、6.35cm、6.7cm,并在尾部管的底端又增加了一个长3.8cm可移动调节的底座塞子。其目的根據实际的演奏要求,利用金属套管的作用,通过各部件滑动的方式改变有效管长,增加长笛可调节声音高度的范围,最终起到调节校准音高的作用。这种乐器结构的改革,取代了长笛前期需要更换不同长度的中心管节来改变有效管长的操作方式,方便了演奏者的调音。
  (2)在圆筒部的连接处上刻有4至6的数字,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赫兹数。演奏者可以根据实际所需的音高数值,移动圆筒部的位置,进行声音高度的调整。具体使用的方法:刻有1至3的数字基本不被演奏者使用,因为会导致管长过长造成整体音高偏低,容易超出长笛实际的音律范围,所以实际运用的数字区域为4至6。当调到6的位置圆筒部呈完全封闭合起的状态,这时A=437Hz;调到5的位置A=432Hz;调到4的位置A=427Hz,在当时很多演奏家都认为调到5的位置,是最好的声音效果。波特以数字标记的形式作为调整圆筒部位置的依据,使演奏者更加精准地按照所需赫兹数的要求进行声音整体高度的调节,方便了演奏者的操作。
  (3)波特在吹奏部软木塞的螺帽象牙轴上,同样以标刻4~6数字的方式,记录软木塞与吹奏口的位置。调到数字5是两者之间最佳的距离范围,并能获得好的音程效果。
  (4)除了上述三点改革之外,波特还对长笛的指键结构、形状、密封垫的材料做了新的设计。首先,指键的结构是由键本体、密封塞、螺丝和弹簧四个构件组成。键的本体设计成前端为空心环状的指键帽,后端为水滴状的按键柄,指键键盖形状也由早期正方形改为了圆形。其次,波特把制作密封垫的材料由原来的皮革改用为锌、铅和锡合金的金属材料,用这种材料制作密封音孔的塞子其优点有好的延展性、可锻性以及耐用性。塞子的整体形状为锥形,它能与音孔之间的密合,有较好的稳定感,并利用螺丝把密封塞固定在空心环状的指键帽上,通过弹簧的作用使指键开启或关闭,从外观来看指键的整体小巧而精致。最后,波特为了防止密封塞与木质音孔长期碰撞摩擦,会导致音孔直径扩大出现漏气现象,而设计了一种带有螺纹丝扣的音孔金属边缘圈,并以镶嵌的方式安装在音孔内。其目的为了加固音孔的边缘,减少密封塞与音孔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达到好的密封效果。
  波特制作的长笛,管体材料大多为黄杨木,1785年10月28日被授予英国专利。他的长笛管体结构改革方案,很快得到了英国、德国乐器制造界的赞扬和肯定。同时,对英国制造长笛技术的革新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推进了英国长笛向欧洲各国的快速发展。这一改革方案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带有指键的木管乐器管体上,波特为长笛及木管乐器之后管体结构的进一步发展和制造做出了重要贡献。
  2.特罗姆利茨对长笛指键的发展改革
  约翰·乔治·特罗姆利茨(Johann George Tromlitz,1725年11月8日~1805年2月4日)德国著名的长笛演奏家、作曲家、乐器制造家和作家。大约在1750年开始长笛的研究和制作,1791年编著了一本关于长笛演奏方面的应用书籍,书名为《长笛演奏家》。该书是一本全面介绍长笛演奏技法的应用书,主要包括长笛的发音、气息运用、手持乐器的姿势、装饰音与颤音的演奏以及乐器的结构与保养。从中能够感受到特罗姆利茨是一个非常挚爱长笛演奏、教学及乐器制作的音乐匠人。
  1781年特罗姆利茨在德国开办了自己的乐器工厂,对长笛的指法运用、音域的扩展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并逐次在长笛的管体上增加音键加以实验性的探索,其目的就是使多样性的演奏技法能够充分地在演奏中加以实现并合理便捷地运用。如:颤音的演奏可以利用手指颤动音键的方式实现较为均匀的发音,其次,装饰音的演奏也可以较为自如地做出瞬间华丽的声音效果。特罗姆利茨首先针对短F键实际演奏时所遇到的问题加以改革,由于短F键设立在E与D音之间的位置,运用时又是靠右手无名指进行操作,对E到D或者再到F的实际演奏过程中,存在减弱运指方便性的问题。根据这一情况创造了长杆F键,长杆F键的结构当时有两种形式。①在F键音孔位置的另一端又开凿了一个对等音孔,增加了一个同等音,音键做成长键杆按键;②在原有F键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一个有联系的长键杆,两种音键的形式都是用左手(LH4)小指进行操作,长键杆F键的产生对演奏过程的运指连贯性方面有了进一步改善。大约在1785年特罗姆利茨又创立了C键,它属于开孔指键,音孔位置开凿在中心管节上半部分的1和2音孔之间,确立在此位置可以使左手拇指(LH1)同时控制C与?B两个音键的操作,方便了运指。1796年在原有?B键音孔的同等位置上方,又增加了用右手食指操作的长键杆?B键,在此基础上把原有的?D、?E、?G、F、?B等音键安装在管体上,形成了双F双?B的八键长笛,指键的产生为长笛音域拓展、演奏技法逐步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特罗姆利茨(Johann George Tromlitz)长期致力于长笛管体结构、指键改革与发展的研究工作,同时,对长笛演奏技法的不断完善也做着不懈的努力。他设计的长笛音色辉煌、明亮,声音完美。1800年左右他的德国改良笛成为了欧洲各国演奏家所喜爱的长笛样式,并通过巡演的方式传递到欧洲各国,乐器的生产也相继在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制造。
  结语
  古典主义时期,长笛的管体结构改革、指键增加都有着质的飞跃。虽然这一时期的长笛满足了古典主义时期所需的辉煌明亮的演奏效果,但是音孔形状和锥度的改进,始终是乐器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乐器制造家为长笛的管体结构、指键的发展一直做着深入的探讨和试验,无论从管体整体的尺寸、吹奏孔和音孔的直径、音孔内部底切的大小与间距,以及音键整体结构的设计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目的为了使长笛的管体结构更趋于合理化,使用更加便捷,在实际运用中突出乐器独有的性格特点,同时在声音方面能够获得轻松、明亮而不失柔和的统一效果。
  参考文献:
  [1]沈曼竹.论匡次《长笛演奏法论稿》的历史价值[D].安徽大学.2018
  [2]严萍.论《长笛的形制对其艺术发展的影响》[J].北方音乐.2011(7)
  [3]鲁思·米德格雷.《世界音乐》[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32-35
  [4]斯坦利·萨迪、艾莉森·莱瑟姆.《剑桥插图音乐指南》[M].山东书报出版社.2002:30-31
  [5]The Flute And Flute-Playing,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Inc 2011
  [6]Woodwind Instruments and Their History,Dover Publications,Inc 1991:52-75
  [7]章滨.《欧洲长笛艺术发展历程》(一)[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10)
  [8]章滨.《欧洲长笛艺术发展历程》(二)[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10)
  [9]张志华.《长笛的发展与变革》[J].音乐艺术.1984(3)
  图片来源:
  由于国内对长笛管体结构方面的研究资料较少,文中图片1-7分别来源于国外网站pinterest.co.uk(图1-3);ajuntament.barcelona.cat(图4-5);alamy.com(图6-7)
其他文献
ZnS能够用于光解水制氢,但是由于ZnS带隙较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可见光的吸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La-N掺杂闪锌矿ZnS的形成能、带隙、介电常数、吸收系数、光电导和态密度,研究结果表明,La、N掺杂闪锌矿ZnS的形成能为负值,因此结构都非常稳定。La、N单掺杂和共掺杂使得闪锌矿ZnS的带隙宽度由3.51 eV分别减小到1.95 eV、2.6 eV和1.72 eV,相应的吸收系数、光电导等都产生红移。La掺杂ZnS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系数约为61753 cm-1,而La-N共掺杂
稀土因具有无毒环保、耐热、耐候、催化酯化脱氢反应等优点,在阻燃行业中引起了广泛关注。综述了聚合物燃烧基础,介绍了常用的几种阻燃机理研究方法,包括LOI、UL94、CONE、TGA和SEM,总结了稀土氧化物、稀土磷酸盐等稀土化合物协效阻燃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稀土阻燃剂发展仍然面临着技术落后、无商品化产品、稀土附加值低等众多困难。指出未来稀土阻燃剂发展趋势,一方面将向着以价格低廉的镧、铈、钇、钐等稀土元素为主的多功能有机稀土阻燃剂的方向发展,在阻燃体系中起到主阻燃作用,才能提高稀土元素附加值;另一方面加强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周围山脉沉积物的“汇”。为研究沙漠沉积物稀土元素(REE)的“粒度效应”及其制约因素,采集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位置的沉积物3件,测定了粒度并分析了各粒级的稀土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沙漠东部样品粒度最粗,西北部次之,南部最细;样品稀土元素总量(∑REE)最大值均出现于<63μm的粒级,东部样品∑REE含量最高(1164.17×10-6),西北部样品居中(783.04×10-6),南部样品最低(754.92×10-6
学生时代酷爱音乐早年阿不都热西提·托呼提(以下简称:阿不都热西提)在家乡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就读小学,1954~1956年到新疆莎车县就读第一中学,并在第一中学音乐培训班较为系统地学习了很多方面的音乐理论知识。包括了扬琴、艾捷克和小提琴的演奏基础。1956年,新疆歌舞团去当地招生的时候,发现了在莎车县第一中学读书的阿不都热西提极具音乐天赋,于是就把他招入新疆歌舞团。
(小提示:在学习九和弦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我们之前学习过的七和弦)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九和弦的构成。  一般情况下,有五個音根据三度音程关系叠加组成,在三和弦的上方再叠加两个三度音,这个和弦的冠音(高音)与根音距离为9度称为九和弦。  那么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九和弦分别为:  大九和弦、小九和弦、属九和弦、add九和弦、六九和弦、属七降九和弦。  1.大九和弦  大九和弦的组成就是在大七和弦的基础上增加
用草酸铈代替草酸钚,在一种新型连续沉淀反应器——沉淀脉冲柱中进行沉淀研究。利用MSMPR结晶器的数学模型对沉淀脉冲柱在特定条件下的草酸铈结晶动力学进行研究,指导放大反应器的结构设计,确定了有利于制备大颗粒沉淀的结构参数,用草酸铈产品的粒度分布对反应器的结构参数进行验证,并考察了不同结构参数对沉淀颗粒形貌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MSMPR结晶器的数学模型适用于沉淀脉冲柱,求解的动力学数据可以很好的指导反应器的结构设计,优化的制备大颗粒沉淀的反应器结构为:折流板上部进料,板间距为32 mm,脉冲强度为0.5
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对Ba Ti O3粉体进行Nd2O3和Zr O2双施主复合掺杂,制备(Ba1-3 x/2Ndx)(Ti0.99Zr0.01) O3(BTNZ)陶瓷,研究Nd掺杂量对BTNZ粉体的陶瓷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适量的Nd3+和Zr4+分别置换Ba Ti O3中的Ba2+<
摘要:古琴与公众号的结合使得古琴文化传承不再被规范束缚,而是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资料库展现在人们面前。以微信公众号为中心,古琴植根于现代生活之上的再生,通过文化差异带来的“新鲜感”衍生的新形式,一种“琴学共同体”现象已逐渐成型。公众号被赋予了新的情感寄托和历史含义,借助其平台实现非传统意义上的琴学交流实践活动,为大众文化消费语境下古琴的生存与延续提供了新的向度与机遇。  关键词:古琴 古琴教育 微信公
不同浓度La(107.15 mg/kg、329.41 mg/kg、2031.71 mg/kg)、Ce(362.11 mg/kg、741.81 mg/kg、4162.03 mg/kg)污染的土壤中,对当地先锋植物油松和胡枝子采用温室盆栽实验的方法,研究接种外生菌根(淡紫丝盖伞)对油松和内生菌根(根内球囊体、摩西球囊体、地表球囊体)对胡枝子的菌根接种率、生物量(地上器官干重、根系干重)以及La、Ce吸收量、转移量、根滞留量的影响,旨在为La、Ce污染土壤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淡紫丝盖伞和油松,根内球囊
提到孩子们的音乐学习,大多家长难免会叹气:“学费高,乐器贵,时间长,未来不知道有什么用。”  那为什么音乐仍然是K-12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呢?  这篇文章将从“为什么学音乐”和“如何学音乐”两方面阐述启蒙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一、技能高度更迭的时代  现代基础教育的核心是为孩子的未来奠下基石,而不仅是基础专业技能的教学。  在21世纪这个科技高速发展、技能高速更迭的时代,孩子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需要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