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分析改革和发展利弊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理论精华,是新时期新阶段完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既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发展是第一重要的但不是惟一重要的,是諸多需要关注的内容之一。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社会的真正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5-030-0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概括。把握好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关系,是理解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关键。
当解读科学发展观内涵并肯定“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时候,可以肯定的说这里的发展已不同于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豍 也不同于江泽民的“发展是第一要务。”豎这里的“发展”内容仍然被看作是“第一”重要的,但却不是惟一重要的,是诸多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联系上述的思路,如果说发展!本身仍然需要坚持市场经济来体现的话,那么当下的发展需要侧重的一系列内容,就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市场经济的某种改变。作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的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其实质就是继续坚持和发展市场经济不动摇。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这是30多年来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论。其次,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正确回答为谁而发展、依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归谁所有的问题,以人为本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确定了发展的目的、方向,揭示了发展的力量源泉,确立了分配发展成果的根本要求。为了人民,发展才有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方向;依靠人民,发展才有不竭的动力;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才能造福于社会。离开以人为本,发展就会走偏方向、失去动力,所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就是发展为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把发展的落脚点定位在人的全面发展上。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人民根本利益所系,是人民群众力量所在。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因而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科学发展,就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符合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人的实践活动规律的发展,符合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发展。实践活动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决定实践的成功或失败,决定人民利益的得与失。只有把握发展规律,实现科学发展,才能实现人民的利益,保护和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离开科学发展,就不能落实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成了空谈。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对未来的社会作了如下描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遵循依靠人民的原则,发展方向必须是让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从而达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真正使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为人民所享,人民劳动的体面,生活的尊严。
总之,以人为本回答了为谁和靠谁实现科学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从根本上回答了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问题。所以,这二者是统一不可分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把科学发展与以人为本统一起来,就是“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豐这就是科学发展观中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的战略思想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现,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豑。如果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它指引全党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它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那么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它必会指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稳步前进。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7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3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247 页.
④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73页.
⑤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3页.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5-030-0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概括。把握好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关系,是理解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关键。
当解读科学发展观内涵并肯定“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时候,可以肯定的说这里的发展已不同于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豍 也不同于江泽民的“发展是第一要务。”豎这里的“发展”内容仍然被看作是“第一”重要的,但却不是惟一重要的,是诸多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联系上述的思路,如果说发展!本身仍然需要坚持市场经济来体现的话,那么当下的发展需要侧重的一系列内容,就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市场经济的某种改变。作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的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其实质就是继续坚持和发展市场经济不动摇。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这是30多年来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论。其次,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正确回答为谁而发展、依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归谁所有的问题,以人为本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确定了发展的目的、方向,揭示了发展的力量源泉,确立了分配发展成果的根本要求。为了人民,发展才有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方向;依靠人民,发展才有不竭的动力;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才能造福于社会。离开以人为本,发展就会走偏方向、失去动力,所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就是发展为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把发展的落脚点定位在人的全面发展上。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人民根本利益所系,是人民群众力量所在。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因而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科学发展,就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符合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人的实践活动规律的发展,符合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发展。实践活动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决定实践的成功或失败,决定人民利益的得与失。只有把握发展规律,实现科学发展,才能实现人民的利益,保护和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离开科学发展,就不能落实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成了空谈。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对未来的社会作了如下描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遵循依靠人民的原则,发展方向必须是让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从而达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真正使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为人民所享,人民劳动的体面,生活的尊严。
总之,以人为本回答了为谁和靠谁实现科学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从根本上回答了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问题。所以,这二者是统一不可分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把科学发展与以人为本统一起来,就是“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豐这就是科学发展观中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的战略思想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现,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豑。如果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它指引全党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它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那么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它必会指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稳步前进。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7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3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247 页.
④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73页.
⑤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