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s123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破坏就永存遗憾,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等重视,各国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和措施来保护文化遗产。所谓“文化遗产数字化”,是指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将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保存和传播。
其他文献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之中,并且遵循着自身固有的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在肯定了社会历史客观规律性的同时,承
近期医患关系出现了紧张的状态.导致紧张的既有医学的,也有社会伦理的原因;既有医疗机构自身缺陷方面的,也有个别患者就医行为缺陷方面的原因.作者就如何营造和谐融洽的医患
讲解示范在体育教学中是最为普遍,而且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中直观教学方法。正确的讲解示范,能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西伯利亚地区,从乌拉尔到远东,从北冰洋沿岸到哈萨克斯坦、蒙古和中国边界,占据了北亚领土的大部。面积为660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领土的38%)。《实业家》杂志西伯利亚专辑将向您介
目的:探讨具有活性表面的种植体在同一植入部位不同骨组织结构的早期骨结合的差异及机制。方法选择4只 Beagle 犬双侧胫骨的上段离骨骺线下约7 mm 处为实验种植体的植入位点,植
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于2004年6-9月测定了毛乌素沙地紫穗槐的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研究了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特征及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速率日变化在6、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