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中酿酒 酒竹相融

来源 :乡村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c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爱竹。古今文人墨客,嗜竹咏竹者众多。不仅如此,中国还是世界上研究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正如大诗人苏东坡所言:“食者竹笋,居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除了以上种种,人们殊不知,在贵州黔东南榕江县八开镇的深山竹林里,还生长着一种生态美酒——竹酒。生长在大自然里,接受山间清风吹拂,涓涓细流浸润,这该是怎样一种风味的酒啊?
  在和顺源酒业的生产车间里,我见到了正在同工人们一起忙碌工作的石成柱。炎热的天气下,工人们正在将砍下的竹筒酒进行清洗、雕刻、包装、密封等操作。
  “我们的每一只竹筒酒,都是采用民间古法酿酒工艺、以甘蔗为原料酿出的优质酒浆,配以榕江月亮山上的纯天然山泉水,再运用独创技术将酒浆注入精挑细选的优质竹子内,与竹子共同生长一至两年而形成的。”今年40岁的石成柱,皮肤黝黑,性格豪爽,自小就对酒有着很深的感情,学习竹酒制作技艺已经有十几年了。
  酒制作成竹酒,是个奇妙而有趣的过程。
  首先要挑选粗细合适、长势旺盛的嫩竹。清明前后是挑选竹子的好时节,但并不是每根嫩竹都适合做竹酒,竹子的年限和直径都是有讲究的;其次是竹子生长的朝向,向阳的位置接受阳光暴晒,酒精容易挥发进而影响竹子的生长;朝阴的位置,因温度较低导致酒发酵时间过长,也会对竹子的生长造成影响;最后,选取竹子的间隔也有依据,最好是间隔一米左右的距离选择一根竹子,太近的话也会影响竹子的正常生长。选择竹子合适与否,全凭种酒人多年的经验。
  接下来就要进行灌酒了,这个环节十分关键,要用工具在竹子节附近钻一个小孔,分多次少量把准备好的酒灌进去,一定要避免一次就把一节竹子注满。“竹子和人一样,是会醉的,所以一根竹子最多只能选择2-3节进行注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整根竹子里都是酒”。石成柱笑着说道。随着竹子的生长,小孔会慢慢变小闭合,酒就会被密封在竹子中,这样参与竹子生命循环和光合作用而发酵出来的酒,吸收了竹液和竹沥,喝起来伴着竹子的清香,别有一番滋味。
  每一筒竹酒都是大自然独一无二的恩赐,酒竹相融,同生共长,饱吸了日月天地之精华。待1至2年后,就是取酒的最佳时间了,注入一斤二两的酒,取出时只有一斤左右。刚取出的竹酒酒色如琥珀、晶莹剔透,扑鼻的酒香会让你迫不及待的想一饮而尽,有种酒未入口人已醉的感觉。
  取酒时一是将整根竹子砍下来后钻竹取酒直接饮用,二是将有酒的竹子砍下来经过加工,采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及设备制作成单支竹酒,饰刻文字图案后包装出货。一筒筒精美的竹酒是种酒人双手演绎与时间陈酿的结果。
  开启竹酒时,用配送的小木锤击穿竹节盖就可以了,要是不慎有少许竹屑落入竹筒内,也不影响饮用和口感。
  “我家里人世世代代都爱酒,所以我从小就和酒有着很深的渊源。自打我记事起,就常常看见父亲在一天的辛劳之后,回到家自斟自饮几杯,似乎一整天的疲惫就这样烟消云散了。”说到酒,石成柱滔滔不绝。在他对往事回忆的絮叨中,洋溢着对酒满满的喜爱,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来会学习竹酒制作,并慢慢建立酒厂,将种酒作为自己事业的原因。
  “喝了多年的酒,我一直认为酒是奇妙的东西,它是维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更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而选择做竹酒,是我对这种自然加工方式的敬畏和尊重,更是我对这门手艺的传承”,石成柱希望他的三个儿子也能学会做竹酒,“他们不一定要干这一行,但一定要学会这门手艺,因为这都是生活智慧的积累,是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东西,我有责任把它传给我的下一代”。
  竹酒,除了口感清爽,还具有一定的养生功效。《本草纲目》曾记载竹子具有“凉心经,益元气,除热缓脾,养血清爽”的神奇食疗效果。在活竹中酿酒,酒的醇美与竹香共融,并在竹腔内充分吸收竹子本身的营养物质,包括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成为一种对身体有益的原生态绿色饮品。竹酒可以说是取竹之精华,去酒之糟粕,适量饮用可改善肠道功能,保健养生。
  榕江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当地竹酒产业发展提供了最佳原材料,石成柱就是地地道道的榕江人,在他的竹酒里蕴藏着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有生活的酸甜苦辣,更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现在竹酒已发展成为榕江县的特色旅游商品,受到游客的青睐,就连平常不怎么喝酒的人来到榕江都想一品竹酒的味道。这种古法种酒与现代化工艺结合,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把乡愁带回了家。
  如今,石成柱的竹筒酒厂每年产量超过一万多筒,产值有六七十萬元。石成柱也在不断摸索着怎样才能把企业做得更强更大,“现在主要是要在制作工艺上下足功夫,怎样让竹筒的外观更精美,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事业上的成功让他欢喜,不仅让家人过上了殷实的日子,同时也发扬了竹酒这一传统制作技艺,“做自己热爱的事业,累并快乐着。”
  对于普通人,酒是生活的调味剂,而对于酿酒人,酒就是生活本身。(责任编辑/漆云)
  手艺人问答
   《乡村地理》:做竹酒除了赚钱,还给你带来了哪些改变?
   石成柱:这么多年做竹酒,确实给我带来了不错的收入,也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积累了丰富的人生体验。创业很艰难,一路跌跌撞撞,吃了不少苦头,回想起来,这都是我宝贵的财富。
   《乡村地理》:下一步推广和宣传竹酒,你想从哪方面着手?
   石成柱:现代的人都喜欢包装精美的产品,我们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目前我们工厂的设备还不够完善,需要投入资金增加设备,使制作出的成品更加精美。
   《乡村地理》:竹酒很神奇,下一步将如何发展竹酒产业?
   石成柱:我们经常去云南大理、遵义等地的酒厂参观交流,做酒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一旦停下脚步,就很容易被淘汰。我得让我们的竹酒随着时代的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
其他文献
王寒: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国家二级舞美设计。贵州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贵州油画学会理事,遵义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  王寒自述:  20世紀八十年代初,北京的几位知名油画家到遵义红军山写生采风,因为好奇我便和几个同学跑去围观,看着各种颜色在他们的笔下涂抹着,叠加着,越看越喜欢,越看越着迷。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爱上了油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每个人都经历着光阴的洗礼。幸运的是,我如愿以偿的从事了自
期刊
五彩的外墻,尖尖的房顶,房屋四周是满目的绿色,这童话般的美好,是余庆第三地豪宜酒店展现出的风姿。  余庆是个美丽的地方,被称为“高原水乡·园林之城”,属于中国西部茶海核心区,还是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余庆小叶苦丁茶作为民间传统的野生饮品,历史悠久,据康熙《余庆县志》载,清朝时人们就有零星种植,手工制作,饮野生苦丁茶的习俗。如今,余庆小叶苦丁茶除满足县内食用和销售外,还远销周边县。  为了追寻茶叶,我
期刊
当清风拂过山岗,葱郁的竹林随风摇曳,白酒被注入竹腔,酒伴竹长;当春日降临,梯田上的农人,选用当地自然演化的原生籼米,引山泉水灌溉,循着自然生长规律,饭稻羹鱼,用辛勤耕耘期盼秋天的收获;当茶油果沉甸坠地,山间的农人们捡拾起来,经过石磨碾压、柴火烘烤、糯禾杆包饼,最后用物理方法压榨取油……  走进贵州的大山,脚下踩着绵软的土地,轻嗅带着泥土气息的空气,你会发现,有一群手艺人愿意循古法、按节气、遵时令,
期刊
花朵娇艳,野趣横生——夏日荷景。(陳庆方摄于毕节市大方县)
期刊
夕阳下的鸟影。(杨舰摄于贵阳市开陽县)
期刊
《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让手工空心面红遍全国,其实,不止陕西,遵义绥阳空心面也历史悠久,味道爽滑,备受青睐。  据说绥阳空心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唐朝末年,在绥阳县城附近的保林村,就已经诞生了空心面,经过数十代人的不断探索和技艺的改进,工艺日趋成熟和完善,到了宋代还销往外省,很快风靡华夏大地,受到皇室的关注,元明清时期已成为敬献的贡品。因此,绥阳空心面又被称为“绥阳贡面”。历史的传说难以验证,但
期刊
2019年的最后一天,一条关于屯堡文化的消息在朋友圈中广为流传:安顺屯堡农业系统被列入“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正在公示。  什么是农业文化遗产?是田园风光,还是地里种植的稻谷、玉米,辣椒、山药……是农人们使用的锄头、镰刀、犁耙、掼斗、撮箕、风簸……还是其他什么?这或许是不少人要追问的问题。  其实,农业文化遗产并非只是上述这些可视的内容,它有着较为宽泛的含义。人类历史上创造、传承、保存
期刊
山川河流交融制造的美景——烏江源百里画廊。(陈庆方摄于毕节市黔西县)
期刊
清晨,浓雾从山中升起,笼罩着蜿蜒在山腰上的翠绿梯田,这些犹如巨龙背脊上鳞片的梯田就是我今天的目的地。  从大名鼎鼎的肇兴侗寨出发,呼吸着刚刚被雨清洗过的甘甜空气,我们乘车一路登高而上进入云蒸霞蔚的山林之中。在淅淅沥沥的雨点里,经过曲折的山路,我们抵达了井兄侗寨——一个拥有400多人的自然村寨。穿过写着“井兄侗寨”的木头寨门,这个沿山而建的村子便映入眼帘。井兄说大,远远比不过山脚的肇兴,说小,却也颇
期刊
山的國度,云的彼方。(肖本祥摄于六盘水市乌蒙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