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应站在文化、文学的立足点上,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学生体味课文,进而一步步进入更加绚丽多彩的文学殿堂,汲取更多的精神财富,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育;文学育人;形象思维;人文素养
德国哲学家亚斯贝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文学如茫茫夜空中的星辰,慰藉着黑夜中迷茫者的心灵;又如孤寂的沙漠中的一方绿洲,给人一份旅途中的勃勃生机。文学,是人类灵魂的栖息地,它就像流淌在我们心灵的一泓清泉,澄澈着我们在滚滚红尘中蒙尘的心,使之清纯,经久不涸。尤其在当前这个思想意识多元化的时代,自觉履行语文教育文学育人的功能, 用文学的清泉来灌溉语文教学园地,这不仅是新时期语文教学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更是时代赋予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任。
那么,怎样切实可行地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呢?
一、挖掘教材举一反三,营造散发着文学馨香的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有别于理论学科教学的最大特点是生动性、形象性,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形象思维高于理论思维的特点。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课文,给教师文学育人的再创造活动留下了无限的空间。如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的朦胧美与作者淡淡的忧愁交织的诗情画意,《故都的秋》忧郁落寞中的痴恋,《归园田居》中诗人悠然自得、颇得神韵的美好心境,《雨霖铃》的婉约与柔情,《天净沙·秋思》中透示的天涯游子的情愫等等蕴藏于课本中的诗意,都值得语文教师像一个能工巧匠,将散落于课文中的诗意“珍珠”拾起,并串联成精美的项链,呈现于学生的面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篇篇优美的诗文,都是丰盛的文化大餐,都值得用心灵去解读、去体悟。教师领悟了,才能以此引导、启发学生,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去深味人类文化的经典,夯实学生文化素养的大厦根基,使语文教学走出单纯的知识传授,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意境。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课文只不过是个例子。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通过这些例子举一反三,进行各种比较联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优化学生的气质,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了解作者生平,介绍名人轶事,让学生亲密接触作者
如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时,结合本文“如何对待中外文化”的论题,我介绍了以“窃火者”自喻的鲁迅短暂而又灿烂的一生,向学生描绘了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一”字的独特相貌。“文如其人”,让学生在读文章前先了解作者,从而为理解课文做好了铺垫。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鲁迅独特的幽默,我绘声绘色地讲了鲁迅的一件趣事: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简直乐开了怀。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他理发,还一直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谁知道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讲完课文,我又找来《且介亭杂文》读了一两篇,对这些文笔犀利幽默的文章,好奇心强的学生特别感兴趣,于是他们主动地找来鲁迅的杂文饶有兴趣地钻研起来。教材中多选名家名作,这样的渗透几乎可以表现在每一篇新课开讲之际,只要教者有心,撒下粒粒文学种子,总有开花结果之时。
三、联系文体,纵向介绍,开阔学生的视野
学生接触某一文体时,如果单凭课本中那几篇课文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使他们能尽窥其中的魅力。如在学习李瑛的《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我介绍了中国现代诗歌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当代的朦胧诗的特点,还引导学生学习了李瑛的抒情诗《邓小平》,其中的“他送给我们一把金钥匙/并把我们送到今天/自己仍站在原来的地方/挥手,瞩望我们”,让学生深深地领略了诗歌的抒情魅力。学生在丰富的品读中去品位文章的意境,体会其中的情感,日积月累,可以逐步加深学生的文学修养。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品读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加工,所以要强调个人的创造性,尽量少用齐读的方式,而多要求每个人自己去品读玩味。
语文教学必须回归“以人为本”的主题,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在品读经典中,激活学生与作品、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发学生心灵的呼唤、感情的激发、智慧的启迪,从而积淀成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久而久之,这些美好的知识、高尚的情操会内化为学生的个人精神资源,引领学生向着更高的境界迈进。语文课本是人类文化的精神凝聚,蕴涵着丰富而博大的文化内涵。语文教学活动就是借用这些文本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品味、感悟和运用,并在这个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涵养他们的情操。文学作品独特的审美趣味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在学生的心灵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这是任何行政手段、政治教化所难以匹敌的。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语文教坛中跋涉者的心灵,就应该如青石上潺潺的甘泉;语文的世界,就应该是“文学新雨”后的空山;只要是文化的参与者,就应该让心中流驻这一泓清泉!多年后,当学生穿越岁月的云烟,回首这段学习语文的日子,都会发自内心地露出微笑或流连忘返,这就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语文教育;文学育人;形象思维;人文素养
德国哲学家亚斯贝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文学如茫茫夜空中的星辰,慰藉着黑夜中迷茫者的心灵;又如孤寂的沙漠中的一方绿洲,给人一份旅途中的勃勃生机。文学,是人类灵魂的栖息地,它就像流淌在我们心灵的一泓清泉,澄澈着我们在滚滚红尘中蒙尘的心,使之清纯,经久不涸。尤其在当前这个思想意识多元化的时代,自觉履行语文教育文学育人的功能, 用文学的清泉来灌溉语文教学园地,这不仅是新时期语文教学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更是时代赋予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任。
那么,怎样切实可行地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呢?
一、挖掘教材举一反三,营造散发着文学馨香的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有别于理论学科教学的最大特点是生动性、形象性,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形象思维高于理论思维的特点。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课文,给教师文学育人的再创造活动留下了无限的空间。如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的朦胧美与作者淡淡的忧愁交织的诗情画意,《故都的秋》忧郁落寞中的痴恋,《归园田居》中诗人悠然自得、颇得神韵的美好心境,《雨霖铃》的婉约与柔情,《天净沙·秋思》中透示的天涯游子的情愫等等蕴藏于课本中的诗意,都值得语文教师像一个能工巧匠,将散落于课文中的诗意“珍珠”拾起,并串联成精美的项链,呈现于学生的面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篇篇优美的诗文,都是丰盛的文化大餐,都值得用心灵去解读、去体悟。教师领悟了,才能以此引导、启发学生,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去深味人类文化的经典,夯实学生文化素养的大厦根基,使语文教学走出单纯的知识传授,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意境。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课文只不过是个例子。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通过这些例子举一反三,进行各种比较联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优化学生的气质,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了解作者生平,介绍名人轶事,让学生亲密接触作者
如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时,结合本文“如何对待中外文化”的论题,我介绍了以“窃火者”自喻的鲁迅短暂而又灿烂的一生,向学生描绘了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一”字的独特相貌。“文如其人”,让学生在读文章前先了解作者,从而为理解课文做好了铺垫。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鲁迅独特的幽默,我绘声绘色地讲了鲁迅的一件趣事: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简直乐开了怀。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他理发,还一直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谁知道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讲完课文,我又找来《且介亭杂文》读了一两篇,对这些文笔犀利幽默的文章,好奇心强的学生特别感兴趣,于是他们主动地找来鲁迅的杂文饶有兴趣地钻研起来。教材中多选名家名作,这样的渗透几乎可以表现在每一篇新课开讲之际,只要教者有心,撒下粒粒文学种子,总有开花结果之时。
三、联系文体,纵向介绍,开阔学生的视野
学生接触某一文体时,如果单凭课本中那几篇课文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使他们能尽窥其中的魅力。如在学习李瑛的《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我介绍了中国现代诗歌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当代的朦胧诗的特点,还引导学生学习了李瑛的抒情诗《邓小平》,其中的“他送给我们一把金钥匙/并把我们送到今天/自己仍站在原来的地方/挥手,瞩望我们”,让学生深深地领略了诗歌的抒情魅力。学生在丰富的品读中去品位文章的意境,体会其中的情感,日积月累,可以逐步加深学生的文学修养。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品读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加工,所以要强调个人的创造性,尽量少用齐读的方式,而多要求每个人自己去品读玩味。
语文教学必须回归“以人为本”的主题,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在品读经典中,激活学生与作品、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发学生心灵的呼唤、感情的激发、智慧的启迪,从而积淀成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久而久之,这些美好的知识、高尚的情操会内化为学生的个人精神资源,引领学生向着更高的境界迈进。语文课本是人类文化的精神凝聚,蕴涵着丰富而博大的文化内涵。语文教学活动就是借用这些文本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品味、感悟和运用,并在这个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涵养他们的情操。文学作品独特的审美趣味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在学生的心灵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这是任何行政手段、政治教化所难以匹敌的。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语文教坛中跋涉者的心灵,就应该如青石上潺潺的甘泉;语文的世界,就应该是“文学新雨”后的空山;只要是文化的参与者,就应该让心中流驻这一泓清泉!多年后,当学生穿越岁月的云烟,回首这段学习语文的日子,都会发自内心地露出微笑或流连忘返,这就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