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起步,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化学学习方法等的关键。笔者结合化学核心素养对教学的要求,探讨化学教学的目的和学生学习规划以及教学实践,从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化学学习方法掌握、动手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研究讨论,提出创新的化学教学方法,并论证其可行性,为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拓展道路,为化学教学有效性提供参考依据,以促进化学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初中化学教学;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5-350
化学核心素养从学习、探知等方面对化学学科教学提出了要求和指导,并实事求是地阐述了化學学科的特点、研究方法等,目的是面向未来培养优秀的化学人才。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基础,是化学研究的起点,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研究习惯,以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生成。
一、对化学核心素养的理解
化学核心素养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化学教学提出了要求。
第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众所周知,化学研究的是一个微观世界,例如分子、原子,化学反应中新物质的生成、原子得失、电子等等,这些都用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需要学生借助模型、多媒体等去了解。而化学的微观世界是宏观世界的拓展,对于一种物质,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一些物理特性,能够看到这种物质反应中的一些变化,然后由直观可见向微观世界探索,进而达到学习化学的目的。
第二,转变观念与平衡思想
通常情况下,学生认知事物都是通过观察、分析、理解等途径实现的,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不仅要掌握认知一般事物的技巧,学生还要在学习中探寻化学的本质,研究化学变化的规律、条件等,进而更准确地认知化学现象,对化学知识进行研究、应用。
第三,论证推理和模型认知
微观的化学世界丰富精彩,要全面地认知化学表达,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这就要求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论证推理能力,从而使学生思想中形成一个立体的化学世界,更有效地进行化学学习。
第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化学学习的本质就是研究新物质的生成,探究是实现对新物质、新方法认知、掌握的基本途径,而创新意识是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去发现、认知、研究、应用化学知识的一个过程,通过猜想、假设等提出问题,通过研究、论证、推理和实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化学学科的发展。
第五,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任何时候、任何事情,责任感和严谨性都是做好一件事必不可少的要求,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复杂、严谨的学科,因此,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要树立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二、初中化学教学创新
1.善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导学案是学习知识的整体结构,能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化学学习,因此,利用导学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老师要认真对待导学案的设计,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在知识预习中形成初步的印象。例如,“常见的酸和碱”教学中,导学案可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认知常见的酸、碱,初步了解他们的性质等,并通过常见题型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教材,思考基本题型的解法。这一过程,一方面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问题教学法、思维导图等方式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课前预习。另一方面,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化学,有效参与化学教学。
其次,老师要注意导学案的难易程度,最好实施分层引导,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完成导学案中一些基础题目就好,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提高预习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化学的趣味性。
再次,老师要教会学生应用导学案的方法、技巧,确保导学案的有效利用。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忆导学案中的问题,将导学案内容融入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导学案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进而更有效地利用导学案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2.重视实验,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化学需要在实验中观察现象、验证推理或猜想的正确性,因此,实验对于化学教学至关重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老师一定要正确认知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积极应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化学学习方法、兴趣等。例如,“酸碱中和反应”教学中,老师用多媒体展示酸、碱的一些反应,让学生直观认知物质的化学变化,然后再结合实验演示,让学生认知实验器材、实验药品的保存、拿取等,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同時,化学实验启发了学生认知化学学习的方法,能够引导学生发现化学学习的规律,掌握化学学习的流程,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使其在化学学习中有更好的表现。
3.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人常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能力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在化学教学中,老师要利用多途径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首先,教学方法要多元化,要利用思维导入、翻转教学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钻研兴趣。
其次,结合化学实验,老师在实验过程中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化学实验,研究实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老师指导学生完成一些简单、安全的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一过程要求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化学知识,并对化学知识有一定的应用能力,整个过程是学生对化学本质的认知、猜想、解释、发现和论证等,对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意义重大。
再次,化学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勤思考,多动手。例如,利用鼓励评价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参与教学,积极动手操作,进而更有效地掌握知识。
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化学教学及化学学习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启发作用,结合化学核心素养探究化学教学的创新,需要结合具体学情,将化学核心素养、化学教学及化学学习三方有机结合,老师先要深入理解化学核心素养的要求,再结合化学教学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按其要求有效参与化学学习。这是提高化学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创新型化学人才的需求,教师要从初中化学教学抓起,让未来的“化学家”更优秀。
参考文献
[1]孟玉洁.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以《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07):214-215.
[2]王红云.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探索[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06):55-58.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初中化学教学;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5-350
化学核心素养从学习、探知等方面对化学学科教学提出了要求和指导,并实事求是地阐述了化學学科的特点、研究方法等,目的是面向未来培养优秀的化学人才。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基础,是化学研究的起点,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研究习惯,以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生成。
一、对化学核心素养的理解
化学核心素养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化学教学提出了要求。
第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众所周知,化学研究的是一个微观世界,例如分子、原子,化学反应中新物质的生成、原子得失、电子等等,这些都用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需要学生借助模型、多媒体等去了解。而化学的微观世界是宏观世界的拓展,对于一种物质,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一些物理特性,能够看到这种物质反应中的一些变化,然后由直观可见向微观世界探索,进而达到学习化学的目的。
第二,转变观念与平衡思想
通常情况下,学生认知事物都是通过观察、分析、理解等途径实现的,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不仅要掌握认知一般事物的技巧,学生还要在学习中探寻化学的本质,研究化学变化的规律、条件等,进而更准确地认知化学现象,对化学知识进行研究、应用。
第三,论证推理和模型认知
微观的化学世界丰富精彩,要全面地认知化学表达,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这就要求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论证推理能力,从而使学生思想中形成一个立体的化学世界,更有效地进行化学学习。
第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化学学习的本质就是研究新物质的生成,探究是实现对新物质、新方法认知、掌握的基本途径,而创新意识是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去发现、认知、研究、应用化学知识的一个过程,通过猜想、假设等提出问题,通过研究、论证、推理和实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化学学科的发展。
第五,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任何时候、任何事情,责任感和严谨性都是做好一件事必不可少的要求,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复杂、严谨的学科,因此,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要树立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二、初中化学教学创新
1.善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导学案是学习知识的整体结构,能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化学学习,因此,利用导学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老师要认真对待导学案的设计,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在知识预习中形成初步的印象。例如,“常见的酸和碱”教学中,导学案可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认知常见的酸、碱,初步了解他们的性质等,并通过常见题型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教材,思考基本题型的解法。这一过程,一方面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问题教学法、思维导图等方式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课前预习。另一方面,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化学,有效参与化学教学。
其次,老师要注意导学案的难易程度,最好实施分层引导,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完成导学案中一些基础题目就好,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提高预习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化学的趣味性。
再次,老师要教会学生应用导学案的方法、技巧,确保导学案的有效利用。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忆导学案中的问题,将导学案内容融入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导学案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进而更有效地利用导学案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2.重视实验,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化学需要在实验中观察现象、验证推理或猜想的正确性,因此,实验对于化学教学至关重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老师一定要正确认知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积极应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化学学习方法、兴趣等。例如,“酸碱中和反应”教学中,老师用多媒体展示酸、碱的一些反应,让学生直观认知物质的化学变化,然后再结合实验演示,让学生认知实验器材、实验药品的保存、拿取等,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同時,化学实验启发了学生认知化学学习的方法,能够引导学生发现化学学习的规律,掌握化学学习的流程,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使其在化学学习中有更好的表现。
3.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人常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能力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在化学教学中,老师要利用多途径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首先,教学方法要多元化,要利用思维导入、翻转教学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钻研兴趣。
其次,结合化学实验,老师在实验过程中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化学实验,研究实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老师指导学生完成一些简单、安全的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一过程要求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化学知识,并对化学知识有一定的应用能力,整个过程是学生对化学本质的认知、猜想、解释、发现和论证等,对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意义重大。
再次,化学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勤思考,多动手。例如,利用鼓励评价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参与教学,积极动手操作,进而更有效地掌握知识。
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化学教学及化学学习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启发作用,结合化学核心素养探究化学教学的创新,需要结合具体学情,将化学核心素养、化学教学及化学学习三方有机结合,老师先要深入理解化学核心素养的要求,再结合化学教学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按其要求有效参与化学学习。这是提高化学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创新型化学人才的需求,教师要从初中化学教学抓起,让未来的“化学家”更优秀。
参考文献
[1]孟玉洁.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以《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07):214-215.
[2]王红云.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探索[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06):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