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雕塑史》
作者: 梁思成出版社: 三联书店2011-01
“我国言艺术者,每以书画并提。好古之士,间或兼谈金石,而其对金石之观念,仍以书法为主。”梁思成先生却认为:“艺术之始,雕塑为先。”于是,便有了这部一代大家研究“雕虫小技”的《中国雕塑史》。
《孔子》(喧嚣时代的孤独哲人)
作者: [美] 金安平 译者: 黄煜文出版社: 广西师大 2011-01
金安平版的孔子传,遍览中国古代经传注疏以及新出土的文物,考证严谨,评论公允。作者回归史料典籍,描写孔子一生行谊;不讳言孔子个人好恶及其在鲁国内乱中的角色,何以步下政治舞台不情愿地成为职业教师,甚而浪迹天涯。作者游历孔子的故乡,引领读者体会孔子个人最基本的生命感受:在巨变时代中如何自处,如何思考等,让孔子褪去“圣人”装扮,充满“人味”。
《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
作者: (美)史景迁 译者: 温洽溢出版社: 广西师大 2011-01
康熙是公元1661年至1722年在位的中国皇帝。本书乃是要揣摩康熙的内心世界:他凭恃着什么样的心理素质来治理中国,他自周遭的世界学到什么教训,他如何看待治下的子民,什么事情能令他龙心嘉悦,又是什么事情惹得他龙颜勃怒,身为满族征服者的苗裔,他如何适应于汉人的知识和政治环境,又是如何受到来京西洋传教士所夹带之西方科学与宗教思想的洗礼。
《南渡北归》(第二部)
作者: 岳南出版社: 湖南文艺 2011-02
本著是《南渡北归》第二部,着重描述了抗战胜利前后,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的学术追求、思想变化与不同的人生遭际,时间跨度约为抗战中后期至1948年末,国民政府抢运国宝与“抢救学人”计划,连同选举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为止。再现了大批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的艰难岁月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从不同的角度还原了西南联大学潮与闻一多被刺案真相,对自由知识分子群体于时代大潮中的分化与演变,作了深入细致的探究。
《家国光影》(开国元勋后人讲述往事与现实)
作者: 周海滨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1-01
本书通过开国元勋的后人们口述那些鲜活的身影,让开国元勋们跃然于文字,以期重温历史和激荡现实。他们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访问,并提供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感慨往事和历史细节和大量的历史照片。
《辛亥——摇晃的中国》(晚清民国大变局)
作者: 张鸣出版社: 广西师大 2011-01
本书化繁为简,全景勾勒晚清民国大班底,追踪这场中国内部的革命,呈现革命的创世记与诸神谱,讲述对我们有特殊价值的一种重要真相。尚武中国,丛林之争,枪杆与笔杆,暗杀与炸弹,造反与经济,革命与保皇,立宪与新政,科举与学堂,里里外外,再现原态。
《都市繁华》(1500年来的东亚城市生活史)
作者: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出版社: 中华书局 2010-11
城市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机会与方便,也滋生了“后现代式”的矛盾。该如何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举办专题讨论会,主题就是一千五百年来的东亚城市生活史。与会学者综合考古、文献、图像等资料,绘制丰富的都市生活画卷。对城市生活画卷的复原,对城市交往、本书收录了“都市繁华:一千五百年来的东亚城市生活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论文21篇。
《殉道史》
作者: (英)约翰•福克斯 译者: 苏欲晓、梁鲁晋出版社: 三联书店 2011-01
《殉道史》与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和班扬的《天路历程》被称为基督教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三部经典。该书对于英国语言与文化的影响仅次于《圣经》,而且对英国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推动作用。《殉道史》从新教的角度记载了从使徒时代到16世纪基督教历史上的殉道事迹,尤其突出了从14世纪到玛丽一世掌权时期英国新教徒所受的逼迫。
《战争的文化》
作者: (以)马丁•范克勒韦尔德 译者: 李阳出版社: 三联书店 2010-12
战争历来是人类津津乐道的话题。战斗本身就是巨大的,甚至是最大的快乐源泉。人类从这种快乐和诱惑中形成了一整套有关战争的文化——从部落勇士出战时涂在脸上和身上的颜料到今天的迷彩服,从凯撒的红斗篷到麦克阿瑟的烟斗,从古希腊的盾牌图案到现代战斗机的机头装饰,从大约公元600年发明的兵棋到计算机时代的空战模拟器。马丁•范克勒韦尔德推翻了“战争只不过是政治通过其他手段的延伸”这一观念。他阐释了为什么99%的战争都是由志愿者打响的。
《希特勒的民族帝国》(劫掠种族战争和纳粹主义)
作者: [德] 格茨•阿利 译者: 刘青文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2011-1
二战期间,希特勒政府将国家变成了史无前例的掠夺机器。大多数德国人因为享受到良好的社会福利、不间断的物质供给和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而保持沉默。这种贿赂的代价由千百万欧洲人所承担,他们的财产甚至生命为了德意志民族的利益而被剥夺。本书揭示了全欧洲范围内的犹太人财产是怎样被征收、被变卖并进入纳粹德国国库以及普通士兵的腰包的。
《洋鬼子在中国》
[美]卡尔 •克劳著夏伯铭译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年1月第一版
近代中国的条约口岸,向来是东西方接触(或冲突)的前沿地带。在这些散布在海岸线上的西方文化飞地中,吸引了最多“洋鬼子”和国人目光的无疑是以“十里洋场”著称的魔都上海。虽然那段历史留在中国人历史记忆中的,常常是一种遭受不平等的愤恨,但当时曾在这里生活过的西方人倒是往往对这个第二故乡抱有无可名状的怀念。不论他们对中国的看法在多大程度上带有情绪偏向,事实是:那个年代的西方人常常是通过他们的眼睛来认识和了解中国的。
■ 上海意识
近代在华外侨,约有一半都聚居在一个城市:上海。由于内地政局长期动荡不安,他们在一般情况下都满足于在上海的生活,对他们而言,上海不仅是中国的窗口,甚至就是中国本身;而他们接触到的上海人,往往也就是他们所能接触到的一些中国人。《洋鬼子在中国》所记叙的正是这样一群人眼里的“中国”。
直至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为止,卡尔•克劳曾作为美国记者在这座城市居住了二十多年。记者这一行据说有一个特殊规律:专注一个特定领域多年后,都会莫名其妙地从他们的写作对象的角度看问题,对写作对象产生认同感和同情感——《纽约时报》伦敦记者站的站长亲英,巴黎站的站长则亲法。卡尔•克劳看来也不能逃脱这个定律:至少从这本书看,他是毫无疑问地亲华的。
虽然身为一个西方人并在事实上享受着这个身份所带来的一些特权,但他却对列强在中国的存在不无讥刺。他自嘲西方人是“洋鬼子”(foreign devils);嘲讽晚清时的列强驻京公使常常摆出殖民地总督的架势,以至“好几代温和的满汉外交官把大部分时间用于设法使这些野蛮的外国外交官保持好心情”;并奚落美国虽然忸怩着不肯弄脏自己的手,但每当最善于拍桌子的英国外交官在华取得好处,美国也总是拍手喝彩并分享任何可能的利益;甚至连那些和中国并无多大利害关系的较小强国,只是为了面子也要在华取得租界——意大利要求在天津设立租界,不是因为它有“任何可想象的用途”,而仅仅是因为其他列强在天津有租界。
在租界的外国侨民是一个难以描述的群体。他们常常自认比西方人更懂中国人,又比中国人更懂得西方人,这造就了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剑桥中华民国史》称之为“上海意识”。这是指:他们过着一种脱离当地人但又依赖当地人的生活,并且格外地讲究身份等级。
这是卡尔•克劳发挥他那不动声色的冷幽默的最佳题材。他确实注意到这些西方侨民大多“佯装蔑视中国人的习惯,但他们不知不觉地把中国人的习惯作为他们自己的习惯”,几年下来常常抱有一种明显东方色彩的人生哲学。他们常常怀有对于中国人的明显优越感,有时甚至抱怨外交使团过分考虑中国人的感情,但事实上他们却极其依赖中国人。真正控制他们家庭生活的常常是中国厨子或仆人,而女主人倒常常会把家里弄得一团糟——直到她终于懂得遵守男仆们为她制定的行为守则:“可敬的女主人无事可做”。他们对中国人的严重依赖尤其体现在这一幕中:当1937年末许多西方人乘坐难民船离开上海时,船上十几个年轻白人母亲,没有一个懂得如何调制婴儿食品或更换尿布。这也就不奇怪在上海出生的西方孩子,常常先学会上海话了。
虽然来上海闯荡十里洋场的老外常常被视为暴发户,但耐人寻味的是,正是这些人,在一个陌生环境中格外坚持自己的种族和阶级认同。《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一书中曾指出,除了白俄之外,大部分上海西侨都对身份格外在意,英国商人和德国商人在外滩的道路上碰面,常常各自“高昂着头颅走向自己的俱乐部”。那时,加入哪个俱乐部、拥有多少匹种马,是上海外侨身份和阶级的象征,几乎每个西方人都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连二战时流落上海的犹太难民,有些人还坚持要人们以贵族头衔称呼他。他们还坚持要中国人学习西餐,卡尔•克劳忍不住说,作为世界上最糟糕的厨子,英国人的这种不幸努力“使烹饪技术出现了倒退”。
确实,这些伤感的帝国主义者常常乐于在异乡营造故乡的气氛,例如建造西方风格的建筑、以及中国人不能入内的公园和俱乐部,这也算是“白人所做的为他们自己创造几分本国氛围的尝试的一部分”。他们试图以对抗和自我封闭的方式逃避陌生环境,尽可能地复制本国的感觉和气氛(这说来也可以理解,毕竟世界上也有那么多唐人街),甚至从英国运来草皮,虽然同等优质的草皮在邻近的苏州只需1/10的价格。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他们最终离开中国时,发现“却望并州是故乡”,他们生活了许多年的上海已经成为他们真正怀念的、失去的乐园,很多人发誓战争结束将立刻回来。确实,有很多英国家庭在回到本国后,始终无法适应在英国的生活,下半生都活在对上海生活的回忆之中。
■ 美国人眼里的中国
卡尔•克劳对在华西方侨民的刻画是入木三分的,但夏衍曾说近代上海是“24层的高楼底下还有48层的地狱”,那么克劳显然更多看到的是它高楼的部分,而不是其下深不见底的地狱。
他对中国抱有一种深切的同情心,笔下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对它的善意和偏爱。他从未低估过中国的力量,在他看来,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反应就像一头行动迟缓的水牛,只是在苍蝇变得太讨厌时,它才偶尔喷一下鼻息,摆动一下尾巴”。虽然当时西方人常认为中国人仇外排外,但他却认为中国人并不憎恨具体某一国人,而且相比起华人在美国的遭遇,“我们得到的对待更礼貌和体谅得多”。甚至当时一些绑架外国人的案件,“与同一时期参与在美国盛美国一直对中国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很难用地缘政治的理性来分析,而不如说是一种难以名状的单相思。
行的许多黑社会敲诈活动之一的人数相比,在中国从事绑架敲诈的人数或许决不会更多”。而中国人给他的印象则是温和、善良的,不像西方人那么暴躁易怒:“一对洋鬼子夫妇在一个月内发的脾气,足以比得上普通中国人在漫长一生中发的脾气”。
这很难说都是不带感情的公正观察,至少当时中国人在洋人面前表现出的“礼貌”、“温和”常常不是在平等基础上的谦让容忍。但这本书1940年在美国出版时所受到的欢迎也确实体现出那个时代的中美关系和集体心理:在共同的敌人日本面前,中美在彼此眼里看来都变美丽了许多。
近代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完全不同于与英法等其他列强的关系。在华西方势力中,美国的手是最干净的,但更重要的是:美国一直对中国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很难用地缘政治的理性来分析,而不如说是一种难以名状的单相思:一方面,美国比其他列强都更坚信中国所具有的潜力,当其他国家蔑视和践踏中国时,它至少更尊重中国;另一方面,美国人又自认是全世界的灯塔和旗帜,它将乐于无私地、完全利他地“帮助”中国学习美国,走上相同的救赎道路,而留给中国的位置是一个心怀感激的接受者。
持有这种态度最强烈的是一些传教士。他们中一位著名的人士周以德有一句名言:“显然,中国是为传教士存在,而不是传教士为中国存在。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可谓明智之士。”这在美国滋生了一种对中国的浪漫认识,并将中国作为一个需要美国帮助的国家。总之,“我们领导他们,而反过来,他们热爱我们。”
公正地说,这并不是卡尔•克劳所无条件赞成的态度。他在书中对传教士的工作也不无微词:“在我看来,传教士的工作似乎对传教士自身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这种工作培育了圣徒、殉道者和烧死女巫的人;但在所有的殉道者中,我认为应该得到最大同情的是传教士本人的子女。”这正如史景迁在《改变中国》中所说的:一代代西方传教士都试图将中国改造成他们希望的样子,但实际上这与其说是帮助中国,不如是帮助他们自己。不过他仍然相信“只要中国屹立于世,她必将带有美国传教士留下的烙印”。
应该说,在那个年代,他已经难能可贵、虽然只是模模糊糊地意识到西方人已不再能决定中国的事情,也多多少少认为传教士自认能改造中国不过是一个没有事实根据的设想,但他仍未确定:中国人的事情将由他们自己决定。中国随后发生的事大概也超出了卡尔•克劳最大胆的设想。美国人足足花了二十多年才勉强接受这一事实:它要面对的是一个既不需要美国领导也未必热爱美国的中国。
故宫珍藏历代书画经典艺术大展
活动时间:2011年1月19日-2011年3月31日活动地点:上海浦东新区成山路216号主办单位:故宫博物院
集中展出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辽宁博物馆、吉林博物馆以及美国纳尔逊博物馆等珍藏的自东晋至晚清共1700余年间的800幅书画高仿真艺术珍品。作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涵盖博物馆馆藏历代书画经典文物高仿真艺术展,展览延循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历史的发展脉络,从有“正楷第一”之尊的法书——东晋佚名《曹娥诔辞》、中国第一张成熟的山水画——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始,向公众展示晋、隋、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的中国书画精品。
文化香奈儿
活动时间:2011年1月15日-2011年
3月14日
活动地点:上海当代艺术馆
主办单位:上海当代艺术馆
这项展览由上海当代艺术馆举
办,香奈儿倾力协助,由当代艺术设计界知名策展人尚•路易•弗蒙精心策划。《文化香奈儿》展览从全球各地精选400件珍稀展品,配合创新流畅的规划和奇思妙想的视觉盛宴,以飨参观者。其中,100件是从国家级博物馆或私人收藏借展。香奈儿只手缔造二十世纪无数影响深远的创新概念及作品,反映了“当代精神”。秉承一贯创新的品牌精神,香奈儿如今已成为“现代(modernity)”的同义词。《文化香奈儿》展览,特别呈献香奈儿在历史上与创意等不同层面的深远影响。这项展览通过香奈儿女士的设计、经典标志象征物、文字以及艺术创作来解析香奈儿的精神世界。
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
活动时间:2011年1月26日-2011年3月27日活动地点:北京国家图书馆展览中心主办单位:文化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等
该展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北京对新疆珍贵历史文献的全面展示,也是对新疆古籍保护工作成果的一次检阅。展览汇集全国23家收藏单位320余件展品,其中超过半数为现今仅存的孤本。展品类型包括汉文和20余种民族文字的木简、文书、古籍、舆图、拓片,展品时间跨度从先秦至明清,内涵丰富,文献价值高。
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
活动时间:2010年12月10日-2011年3月21日活动地点:杭州西湖区孤山路25号 主办单位:浙江博物馆
来自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个省区的22家文博单位,一齐拿出自家的镇馆之宝,进行全国巡展。展品的主题
却只有一个——丝绸。这次展览共展出245件(组)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也就是国宝级文物有144件(组),有大量金器、玉器、银器。虽不能亲见丝绸之路的繁盛,但是展览的展品,足以让人们遥读丝路文明。
天一阁馆藏扇画首展
活动时间:2010年12月30日-2011年3月30日活动地点:杭州拱墅区小河路450号主办单位:浙江博物馆
在中国扇博物馆举行了以扇画为主题的展览开幕仪式。本次展出的多幅扇画都是宁波天一阁馆藏的从未露面过的珍藏品。展览“袖里翰香”展示了100件浙江宁波天一阁所藏的明清精品扇面。宁波天一阁博物馆以藏书文化为特色,不仅有丰富的藏书,还有一批珍贵的明清时代名家扇面。
作者: 梁思成出版社: 三联书店2011-01
“我国言艺术者,每以书画并提。好古之士,间或兼谈金石,而其对金石之观念,仍以书法为主。”梁思成先生却认为:“艺术之始,雕塑为先。”于是,便有了这部一代大家研究“雕虫小技”的《中国雕塑史》。
《孔子》(喧嚣时代的孤独哲人)
作者: [美] 金安平 译者: 黄煜文出版社: 广西师大 2011-01
金安平版的孔子传,遍览中国古代经传注疏以及新出土的文物,考证严谨,评论公允。作者回归史料典籍,描写孔子一生行谊;不讳言孔子个人好恶及其在鲁国内乱中的角色,何以步下政治舞台不情愿地成为职业教师,甚而浪迹天涯。作者游历孔子的故乡,引领读者体会孔子个人最基本的生命感受:在巨变时代中如何自处,如何思考等,让孔子褪去“圣人”装扮,充满“人味”。
《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
作者: (美)史景迁 译者: 温洽溢出版社: 广西师大 2011-01
康熙是公元1661年至1722年在位的中国皇帝。本书乃是要揣摩康熙的内心世界:他凭恃着什么样的心理素质来治理中国,他自周遭的世界学到什么教训,他如何看待治下的子民,什么事情能令他龙心嘉悦,又是什么事情惹得他龙颜勃怒,身为满族征服者的苗裔,他如何适应于汉人的知识和政治环境,又是如何受到来京西洋传教士所夹带之西方科学与宗教思想的洗礼。
《南渡北归》(第二部)
作者: 岳南出版社: 湖南文艺 2011-02
本著是《南渡北归》第二部,着重描述了抗战胜利前后,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的学术追求、思想变化与不同的人生遭际,时间跨度约为抗战中后期至1948年末,国民政府抢运国宝与“抢救学人”计划,连同选举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为止。再现了大批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的艰难岁月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从不同的角度还原了西南联大学潮与闻一多被刺案真相,对自由知识分子群体于时代大潮中的分化与演变,作了深入细致的探究。
《家国光影》(开国元勋后人讲述往事与现实)
作者: 周海滨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1-01
本书通过开国元勋的后人们口述那些鲜活的身影,让开国元勋们跃然于文字,以期重温历史和激荡现实。他们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访问,并提供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感慨往事和历史细节和大量的历史照片。
《辛亥——摇晃的中国》(晚清民国大变局)
作者: 张鸣出版社: 广西师大 2011-01
本书化繁为简,全景勾勒晚清民国大班底,追踪这场中国内部的革命,呈现革命的创世记与诸神谱,讲述对我们有特殊价值的一种重要真相。尚武中国,丛林之争,枪杆与笔杆,暗杀与炸弹,造反与经济,革命与保皇,立宪与新政,科举与学堂,里里外外,再现原态。
《都市繁华》(1500年来的东亚城市生活史)
作者: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出版社: 中华书局 2010-11
城市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机会与方便,也滋生了“后现代式”的矛盾。该如何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举办专题讨论会,主题就是一千五百年来的东亚城市生活史。与会学者综合考古、文献、图像等资料,绘制丰富的都市生活画卷。对城市生活画卷的复原,对城市交往、本书收录了“都市繁华:一千五百年来的东亚城市生活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论文21篇。
《殉道史》
作者: (英)约翰•福克斯 译者: 苏欲晓、梁鲁晋出版社: 三联书店 2011-01
《殉道史》与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和班扬的《天路历程》被称为基督教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三部经典。该书对于英国语言与文化的影响仅次于《圣经》,而且对英国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推动作用。《殉道史》从新教的角度记载了从使徒时代到16世纪基督教历史上的殉道事迹,尤其突出了从14世纪到玛丽一世掌权时期英国新教徒所受的逼迫。
《战争的文化》
作者: (以)马丁•范克勒韦尔德 译者: 李阳出版社: 三联书店 2010-12
战争历来是人类津津乐道的话题。战斗本身就是巨大的,甚至是最大的快乐源泉。人类从这种快乐和诱惑中形成了一整套有关战争的文化——从部落勇士出战时涂在脸上和身上的颜料到今天的迷彩服,从凯撒的红斗篷到麦克阿瑟的烟斗,从古希腊的盾牌图案到现代战斗机的机头装饰,从大约公元600年发明的兵棋到计算机时代的空战模拟器。马丁•范克勒韦尔德推翻了“战争只不过是政治通过其他手段的延伸”这一观念。他阐释了为什么99%的战争都是由志愿者打响的。
《希特勒的民族帝国》(劫掠种族战争和纳粹主义)
作者: [德] 格茨•阿利 译者: 刘青文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2011-1
二战期间,希特勒政府将国家变成了史无前例的掠夺机器。大多数德国人因为享受到良好的社会福利、不间断的物质供给和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而保持沉默。这种贿赂的代价由千百万欧洲人所承担,他们的财产甚至生命为了德意志民族的利益而被剥夺。本书揭示了全欧洲范围内的犹太人财产是怎样被征收、被变卖并进入纳粹德国国库以及普通士兵的腰包的。
《洋鬼子在中国》
[美]卡尔 •克劳著夏伯铭译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年1月第一版
近代中国的条约口岸,向来是东西方接触(或冲突)的前沿地带。在这些散布在海岸线上的西方文化飞地中,吸引了最多“洋鬼子”和国人目光的无疑是以“十里洋场”著称的魔都上海。虽然那段历史留在中国人历史记忆中的,常常是一种遭受不平等的愤恨,但当时曾在这里生活过的西方人倒是往往对这个第二故乡抱有无可名状的怀念。不论他们对中国的看法在多大程度上带有情绪偏向,事实是:那个年代的西方人常常是通过他们的眼睛来认识和了解中国的。
■ 上海意识
近代在华外侨,约有一半都聚居在一个城市:上海。由于内地政局长期动荡不安,他们在一般情况下都满足于在上海的生活,对他们而言,上海不仅是中国的窗口,甚至就是中国本身;而他们接触到的上海人,往往也就是他们所能接触到的一些中国人。《洋鬼子在中国》所记叙的正是这样一群人眼里的“中国”。
直至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为止,卡尔•克劳曾作为美国记者在这座城市居住了二十多年。记者这一行据说有一个特殊规律:专注一个特定领域多年后,都会莫名其妙地从他们的写作对象的角度看问题,对写作对象产生认同感和同情感——《纽约时报》伦敦记者站的站长亲英,巴黎站的站长则亲法。卡尔•克劳看来也不能逃脱这个定律:至少从这本书看,他是毫无疑问地亲华的。
虽然身为一个西方人并在事实上享受着这个身份所带来的一些特权,但他却对列强在中国的存在不无讥刺。他自嘲西方人是“洋鬼子”(foreign devils);嘲讽晚清时的列强驻京公使常常摆出殖民地总督的架势,以至“好几代温和的满汉外交官把大部分时间用于设法使这些野蛮的外国外交官保持好心情”;并奚落美国虽然忸怩着不肯弄脏自己的手,但每当最善于拍桌子的英国外交官在华取得好处,美国也总是拍手喝彩并分享任何可能的利益;甚至连那些和中国并无多大利害关系的较小强国,只是为了面子也要在华取得租界——意大利要求在天津设立租界,不是因为它有“任何可想象的用途”,而仅仅是因为其他列强在天津有租界。
在租界的外国侨民是一个难以描述的群体。他们常常自认比西方人更懂中国人,又比中国人更懂得西方人,这造就了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剑桥中华民国史》称之为“上海意识”。这是指:他们过着一种脱离当地人但又依赖当地人的生活,并且格外地讲究身份等级。
这是卡尔•克劳发挥他那不动声色的冷幽默的最佳题材。他确实注意到这些西方侨民大多“佯装蔑视中国人的习惯,但他们不知不觉地把中国人的习惯作为他们自己的习惯”,几年下来常常抱有一种明显东方色彩的人生哲学。他们常常怀有对于中国人的明显优越感,有时甚至抱怨外交使团过分考虑中国人的感情,但事实上他们却极其依赖中国人。真正控制他们家庭生活的常常是中国厨子或仆人,而女主人倒常常会把家里弄得一团糟——直到她终于懂得遵守男仆们为她制定的行为守则:“可敬的女主人无事可做”。他们对中国人的严重依赖尤其体现在这一幕中:当1937年末许多西方人乘坐难民船离开上海时,船上十几个年轻白人母亲,没有一个懂得如何调制婴儿食品或更换尿布。这也就不奇怪在上海出生的西方孩子,常常先学会上海话了。
虽然来上海闯荡十里洋场的老外常常被视为暴发户,但耐人寻味的是,正是这些人,在一个陌生环境中格外坚持自己的种族和阶级认同。《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一书中曾指出,除了白俄之外,大部分上海西侨都对身份格外在意,英国商人和德国商人在外滩的道路上碰面,常常各自“高昂着头颅走向自己的俱乐部”。那时,加入哪个俱乐部、拥有多少匹种马,是上海外侨身份和阶级的象征,几乎每个西方人都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连二战时流落上海的犹太难民,有些人还坚持要人们以贵族头衔称呼他。他们还坚持要中国人学习西餐,卡尔•克劳忍不住说,作为世界上最糟糕的厨子,英国人的这种不幸努力“使烹饪技术出现了倒退”。
确实,这些伤感的帝国主义者常常乐于在异乡营造故乡的气氛,例如建造西方风格的建筑、以及中国人不能入内的公园和俱乐部,这也算是“白人所做的为他们自己创造几分本国氛围的尝试的一部分”。他们试图以对抗和自我封闭的方式逃避陌生环境,尽可能地复制本国的感觉和气氛(这说来也可以理解,毕竟世界上也有那么多唐人街),甚至从英国运来草皮,虽然同等优质的草皮在邻近的苏州只需1/10的价格。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他们最终离开中国时,发现“却望并州是故乡”,他们生活了许多年的上海已经成为他们真正怀念的、失去的乐园,很多人发誓战争结束将立刻回来。确实,有很多英国家庭在回到本国后,始终无法适应在英国的生活,下半生都活在对上海生活的回忆之中。
■ 美国人眼里的中国
卡尔•克劳对在华西方侨民的刻画是入木三分的,但夏衍曾说近代上海是“24层的高楼底下还有48层的地狱”,那么克劳显然更多看到的是它高楼的部分,而不是其下深不见底的地狱。
他对中国抱有一种深切的同情心,笔下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对它的善意和偏爱。他从未低估过中国的力量,在他看来,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反应就像一头行动迟缓的水牛,只是在苍蝇变得太讨厌时,它才偶尔喷一下鼻息,摆动一下尾巴”。虽然当时西方人常认为中国人仇外排外,但他却认为中国人并不憎恨具体某一国人,而且相比起华人在美国的遭遇,“我们得到的对待更礼貌和体谅得多”。甚至当时一些绑架外国人的案件,“与同一时期参与在美国盛美国一直对中国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很难用地缘政治的理性来分析,而不如说是一种难以名状的单相思。
行的许多黑社会敲诈活动之一的人数相比,在中国从事绑架敲诈的人数或许决不会更多”。而中国人给他的印象则是温和、善良的,不像西方人那么暴躁易怒:“一对洋鬼子夫妇在一个月内发的脾气,足以比得上普通中国人在漫长一生中发的脾气”。
这很难说都是不带感情的公正观察,至少当时中国人在洋人面前表现出的“礼貌”、“温和”常常不是在平等基础上的谦让容忍。但这本书1940年在美国出版时所受到的欢迎也确实体现出那个时代的中美关系和集体心理:在共同的敌人日本面前,中美在彼此眼里看来都变美丽了许多。
近代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完全不同于与英法等其他列强的关系。在华西方势力中,美国的手是最干净的,但更重要的是:美国一直对中国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很难用地缘政治的理性来分析,而不如说是一种难以名状的单相思:一方面,美国比其他列强都更坚信中国所具有的潜力,当其他国家蔑视和践踏中国时,它至少更尊重中国;另一方面,美国人又自认是全世界的灯塔和旗帜,它将乐于无私地、完全利他地“帮助”中国学习美国,走上相同的救赎道路,而留给中国的位置是一个心怀感激的接受者。
持有这种态度最强烈的是一些传教士。他们中一位著名的人士周以德有一句名言:“显然,中国是为传教士存在,而不是传教士为中国存在。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可谓明智之士。”这在美国滋生了一种对中国的浪漫认识,并将中国作为一个需要美国帮助的国家。总之,“我们领导他们,而反过来,他们热爱我们。”
公正地说,这并不是卡尔•克劳所无条件赞成的态度。他在书中对传教士的工作也不无微词:“在我看来,传教士的工作似乎对传教士自身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这种工作培育了圣徒、殉道者和烧死女巫的人;但在所有的殉道者中,我认为应该得到最大同情的是传教士本人的子女。”这正如史景迁在《改变中国》中所说的:一代代西方传教士都试图将中国改造成他们希望的样子,但实际上这与其说是帮助中国,不如是帮助他们自己。不过他仍然相信“只要中国屹立于世,她必将带有美国传教士留下的烙印”。
应该说,在那个年代,他已经难能可贵、虽然只是模模糊糊地意识到西方人已不再能决定中国的事情,也多多少少认为传教士自认能改造中国不过是一个没有事实根据的设想,但他仍未确定:中国人的事情将由他们自己决定。中国随后发生的事大概也超出了卡尔•克劳最大胆的设想。美国人足足花了二十多年才勉强接受这一事实:它要面对的是一个既不需要美国领导也未必热爱美国的中国。
故宫珍藏历代书画经典艺术大展
活动时间:2011年1月19日-2011年3月31日活动地点:上海浦东新区成山路216号主办单位:故宫博物院
集中展出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辽宁博物馆、吉林博物馆以及美国纳尔逊博物馆等珍藏的自东晋至晚清共1700余年间的800幅书画高仿真艺术珍品。作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涵盖博物馆馆藏历代书画经典文物高仿真艺术展,展览延循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历史的发展脉络,从有“正楷第一”之尊的法书——东晋佚名《曹娥诔辞》、中国第一张成熟的山水画——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始,向公众展示晋、隋、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的中国书画精品。
文化香奈儿
活动时间:2011年1月15日-2011年
3月14日
活动地点:上海当代艺术馆
主办单位:上海当代艺术馆
这项展览由上海当代艺术馆举
办,香奈儿倾力协助,由当代艺术设计界知名策展人尚•路易•弗蒙精心策划。《文化香奈儿》展览从全球各地精选400件珍稀展品,配合创新流畅的规划和奇思妙想的视觉盛宴,以飨参观者。其中,100件是从国家级博物馆或私人收藏借展。香奈儿只手缔造二十世纪无数影响深远的创新概念及作品,反映了“当代精神”。秉承一贯创新的品牌精神,香奈儿如今已成为“现代(modernity)”的同义词。《文化香奈儿》展览,特别呈献香奈儿在历史上与创意等不同层面的深远影响。这项展览通过香奈儿女士的设计、经典标志象征物、文字以及艺术创作来解析香奈儿的精神世界。
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
活动时间:2011年1月26日-2011年3月27日活动地点:北京国家图书馆展览中心主办单位:文化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等
该展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北京对新疆珍贵历史文献的全面展示,也是对新疆古籍保护工作成果的一次检阅。展览汇集全国23家收藏单位320余件展品,其中超过半数为现今仅存的孤本。展品类型包括汉文和20余种民族文字的木简、文书、古籍、舆图、拓片,展品时间跨度从先秦至明清,内涵丰富,文献价值高。
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
活动时间:2010年12月10日-2011年3月21日活动地点:杭州西湖区孤山路25号 主办单位:浙江博物馆
来自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个省区的22家文博单位,一齐拿出自家的镇馆之宝,进行全国巡展。展品的主题
却只有一个——丝绸。这次展览共展出245件(组)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也就是国宝级文物有144件(组),有大量金器、玉器、银器。虽不能亲见丝绸之路的繁盛,但是展览的展品,足以让人们遥读丝路文明。
天一阁馆藏扇画首展
活动时间:2010年12月30日-2011年3月30日活动地点:杭州拱墅区小河路450号主办单位:浙江博物馆
在中国扇博物馆举行了以扇画为主题的展览开幕仪式。本次展出的多幅扇画都是宁波天一阁馆藏的从未露面过的珍藏品。展览“袖里翰香”展示了100件浙江宁波天一阁所藏的明清精品扇面。宁波天一阁博物馆以藏书文化为特色,不仅有丰富的藏书,还有一批珍贵的明清时代名家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