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沥青路面坑槽破损的表现形式,并研究了坑槽修补的材料和相关工艺,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沥青道路 坑槽破损 修补工艺
中图分类号:TF5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坑槽是沥青路面的典型病害,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的舒适性。若不及时修补,在交通荷载和水的综合作用下,破坏会较快发展,造成养护费用的增加并严重危及驾乘人员的安全。
1 沥青路面坑槽破损主要表现形式
1.1 表面层产生坑槽
由于沥青路面上面层混合料局部空隙率较大、沥青与石料间的粘附力不强,路表水(雨水或雪水)进入并滞留在表面层沥青混合料中,在行车荷载尤其是重载车辆的不断作用下,产生的动水压力使表面层的沥青从石料表面剥落下来,沥青路面便会出现局部松散破损。
1.2 表面层和中面层同时产生坑槽
当沥青路面表面层和中面层都是空隙率较大的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而底面层为空隙率较小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时,路表的自由水较易渗入并滞留在表面层和中面层内。行车荷载的作用使得中、上面层内的沥青剥落,沥青混合料失去粘结强度,导致路表面产生网裂、形变(局部沉陷)和向外侧推挤,并最终出现粒料分离。粒料被行车作用带离,最终形成坑槽,此类坑槽完全形成后深度一般为8~l0cm。
1.3 底面层和基层间产生坑槽
此类病害容易发生在翻浆现象非常严重的路面,在重载车辆作用下,自由水产生很大的压力冲刷基层混合料表层细料,形成灰白色浆。在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的反复作用下,使得整个面层范围内的基层粒料出现松散,并反射到面层,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会导致坑槽出现。这类坑槽完全形成后通常深度都大于10cm,并且绝大多数都在车流量较大的行车遭上或重载车辆较多的道路上。发生该类病害时,通常基层也已严重破坏,而且在形成坑槽之前路面亦表现出其它破坏现象
而需要治理,因而该种病害相对来说很少。
2 坑槽破损修补的材料
2.1 坑槽冷修补材料
这类快速补路材料呈黑色颗粒状固体,有石油溶剂气味。不溶于水,无腐蚀性,符合环保要求。一般有2种集料规格:第一种主要骨料粒径为8~10mm,可用来修补深度在30mm以上的坑槽:另一种主要骨科粒径为3~5mm,可用来修补深度在30mm以下的坑槽。
该种材料无需加热或搅拌,无需特别工具或技能。操作简单方便,自由流动性高,与其他材料牯结性强,可以在低温、酷暑等气候下实现对路面坑槽的24 h修补。修补完工可立即开放交通,解决了传统路面因受养护期、气候、材料最低购买量的制约,而使路面坑槽不能及时修补,或者在修补过程中严重影响交通的固有弊病。其一般为桶装,密封桶装储存可长达10个月以上。开桶后,用剩余料不会短时硬化固结,在1个月内仍可正常使用。
2.2 坑槽热修补材料
用于日常养护的热修补材料主要为各种规格的沥青混合料,由于一般的坑槽只有5cm左右,为了保证修补处的压实度,不发生离析现象。根据实际经验,选择日常用的热料规格主要为AC一16或AC一13及添加改性剂的这类粒径较小的集料。
3 坑槽破损修补工艺
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质量的好与坏,除了与修补材料的性能有很大关系外,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坑槽修补的工艺过程。好的精细的修补工艺,会使坑槽修补的寿命得到很大的提高。
3.1 坑槽成型
在对沥青路面局部破损修补前,应将破损处通过铣刨机或破碎机开槽成型。首先确定路面破损部分的深度和边界,按“圆洞方补”原则,划出大致与路面中心线(即行车方向)垂直或平行的开槽修补轮廓线(长方形或正方形),每边至少应进入完好路面300 mm(即挖去路面破碎、松散的旧料直至坚实部分),并沿划好的修补轮廓线开挖坑槽。要求成型的坑槽壁应尽可能与路平面保持垂直,坑槽底部
平整、坚实。最后再将挖掉的旧料刨出坑槽。
3.2 坑槽清理和干燥
一般采用压缩空气或热空气吹、手动工具清扫等方法。压缩空气可以较有效地吹出坑槽中的灰尘、碎屑、杂物和少量水分;热空气吹还能将一些水分、潮气蒸发掉,使坑槽变得干燥。人工清扫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是将较大块的破碎料与其他不易吹出的残余物清理出坑槽。
为了使坑槽完全干燥,并使坑槽壁面和底面材料被加热软化,应采用加热装置加热,使新料与旧料间的接缝不再是冷接缝而是热接缝,促进新料与旧料间的相互嵌挤和融合,提高坑槽修补的耐久性。只要不下雨,就能随时进行修补作业。一般将坑槽壁面和底面材料加热至140~160℃,5 cm深处加热至70~80℃较为适宜,同时最好使加热区域比坑槽外轮廓宽10~15 cm,以保证碾压时修补材料能与原有路面材料较好地融合。
3.3 涂黏结层
在给坑槽中摊铺修补材料之前,应先向坑槽壁面和底面喷涂一层薄薄、均匀的黏结材料,来浸润坑槽内表面裸露出的集料,以此来提高新料与旧料间的黏结效果。喷涂的黏结层材料必须与旧沥青混合料中的集料有较好的相容性。
热沥青、热改性沥青、乳化沥青及改性乳化沥青都可作为坑槽壁面的黏结层材料。只是对于采用永久性修补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应以热沥青、热改性沥青为黏结层材料。黏结层材料与裂缝填封材料的准备方式一样.但不同类型黏结层材料,备料方式是不同的。
对于黏结层材料的喷涂,一般采用气压或泵吸的方式,将其从储料罐中排出,通过专用的沥青喷洒杆,将黏结层材料均匀地喷涂在坑槽壁面和底面上。一般要求黏结层材料喷洒量为0.4~0.6 kg/m2,喷洒量不能过多,绝对禁止在坑槽底部出现黏层油集积,否则会使坑槽修补后容易出现泛油现象,而且还会使新料与旧料间的黏结效果降低。
涂黏结层对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耐久性的提高是很重要的。在完成这步工艺过程中,应注意始终保持路表面及坑槽内的清洁,避免可能的灰尘、碎屑和杂物进入坑槽中,造成黏结层被污染、弄脏,影响新铺修补材料与原有路面旧料的黏结效果。
3.4 修补材料准备和摊铺
在开始进行坑槽修补前,修补设备必须提前启动,并装载修补所需的各种材料。如黏结层材料、沥青结合料、集料或预先拌好的沥青混合料。装载量应至少满足正常工作日的坑槽修补需求量。
修补材料备好后,可通过自动卸料装置,将料卸入待修补的坑槽中。然后,采用人工摊铺的方法,用整平板将修补材料均匀地摊铺整平。摊铺料时,应缓慢、连续、均匀,尽量避免混合料的离析。对于铺设热拌沥青混合料来说,料的温度应提高一些。一般修补坑槽的用料量很少,修补材料填人坑槽后,料温下降得较快,为保证下一步工艺中修补材料具有较高的压实温度,必须将摊铺的料温提高一些,以160~170℃较为合适。坑槽修补与新建沥青路面不同,大部分修补材料都在挖好的坑槽内,高温压实时不怕修补材料产生推移,反而料的推移还有利于促进新旧料间的嵌挤、融合,提高坑槽修补的质量。
3.5 坑槽压实
坑槽进行压实时,首先压实坑槽边缘的修补材料,使其填入坑槽中;再压实中间的修补材料,每次应重叠压实一定的宽度。这种压实办法不仅使坑槽边的料不会掉落出坑外,而且还有助于将坑槽内的修补材料向四周挤压,与原有路面的壁面压紧。压实装置的压实头应稍小一些(不要超过坑槽的尺寸),有利于增加压实应力,提高压实效果。
3.6 封边修整工作
为了提高坑槽边缘新旧料接缝的耐水性和黏结强度,应进行封边处理。封边材料与裂缝填封材料类似,可以是热沥青、热改性沥青(用于热拌料的永久性修补),也可以是乳化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用于冷拌料的修补),并通过专用的喷洒杆将封边材料均匀、连续地喷洒在新料与旧料接缝上,再用“U”形或“V”形橡胶辊,将封边材料成型为无槽帖封式的结构型式。为了防止封边材料出现轮印或引起溜滑问题,可以在其上均匀地、薄薄地覆盖一层干净的石屑或砂,加以保护。
对于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填补维修的坑槽,应采取自然冷却的办法,待坑槽表面修补材料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4 结语
对坑槽进行及时的修补,有利于恢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功能,恢复行车的平顺性和舒适性;能恢复路面的局部强度和承载能力;并且能彌补坑槽破损处原有路面的强度和耐水性的不足,具有明显的补强作用。
关键词:沥青道路 坑槽破损 修补工艺
中图分类号:TF5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坑槽是沥青路面的典型病害,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的舒适性。若不及时修补,在交通荷载和水的综合作用下,破坏会较快发展,造成养护费用的增加并严重危及驾乘人员的安全。
1 沥青路面坑槽破损主要表现形式
1.1 表面层产生坑槽
由于沥青路面上面层混合料局部空隙率较大、沥青与石料间的粘附力不强,路表水(雨水或雪水)进入并滞留在表面层沥青混合料中,在行车荷载尤其是重载车辆的不断作用下,产生的动水压力使表面层的沥青从石料表面剥落下来,沥青路面便会出现局部松散破损。
1.2 表面层和中面层同时产生坑槽
当沥青路面表面层和中面层都是空隙率较大的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而底面层为空隙率较小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时,路表的自由水较易渗入并滞留在表面层和中面层内。行车荷载的作用使得中、上面层内的沥青剥落,沥青混合料失去粘结强度,导致路表面产生网裂、形变(局部沉陷)和向外侧推挤,并最终出现粒料分离。粒料被行车作用带离,最终形成坑槽,此类坑槽完全形成后深度一般为8~l0cm。
1.3 底面层和基层间产生坑槽
此类病害容易发生在翻浆现象非常严重的路面,在重载车辆作用下,自由水产生很大的压力冲刷基层混合料表层细料,形成灰白色浆。在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的反复作用下,使得整个面层范围内的基层粒料出现松散,并反射到面层,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会导致坑槽出现。这类坑槽完全形成后通常深度都大于10cm,并且绝大多数都在车流量较大的行车遭上或重载车辆较多的道路上。发生该类病害时,通常基层也已严重破坏,而且在形成坑槽之前路面亦表现出其它破坏现象
而需要治理,因而该种病害相对来说很少。
2 坑槽破损修补的材料
2.1 坑槽冷修补材料
这类快速补路材料呈黑色颗粒状固体,有石油溶剂气味。不溶于水,无腐蚀性,符合环保要求。一般有2种集料规格:第一种主要骨料粒径为8~10mm,可用来修补深度在30mm以上的坑槽:另一种主要骨科粒径为3~5mm,可用来修补深度在30mm以下的坑槽。
该种材料无需加热或搅拌,无需特别工具或技能。操作简单方便,自由流动性高,与其他材料牯结性强,可以在低温、酷暑等气候下实现对路面坑槽的24 h修补。修补完工可立即开放交通,解决了传统路面因受养护期、气候、材料最低购买量的制约,而使路面坑槽不能及时修补,或者在修补过程中严重影响交通的固有弊病。其一般为桶装,密封桶装储存可长达10个月以上。开桶后,用剩余料不会短时硬化固结,在1个月内仍可正常使用。
2.2 坑槽热修补材料
用于日常养护的热修补材料主要为各种规格的沥青混合料,由于一般的坑槽只有5cm左右,为了保证修补处的压实度,不发生离析现象。根据实际经验,选择日常用的热料规格主要为AC一16或AC一13及添加改性剂的这类粒径较小的集料。
3 坑槽破损修补工艺
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质量的好与坏,除了与修补材料的性能有很大关系外,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坑槽修补的工艺过程。好的精细的修补工艺,会使坑槽修补的寿命得到很大的提高。
3.1 坑槽成型
在对沥青路面局部破损修补前,应将破损处通过铣刨机或破碎机开槽成型。首先确定路面破损部分的深度和边界,按“圆洞方补”原则,划出大致与路面中心线(即行车方向)垂直或平行的开槽修补轮廓线(长方形或正方形),每边至少应进入完好路面300 mm(即挖去路面破碎、松散的旧料直至坚实部分),并沿划好的修补轮廓线开挖坑槽。要求成型的坑槽壁应尽可能与路平面保持垂直,坑槽底部
平整、坚实。最后再将挖掉的旧料刨出坑槽。
3.2 坑槽清理和干燥
一般采用压缩空气或热空气吹、手动工具清扫等方法。压缩空气可以较有效地吹出坑槽中的灰尘、碎屑、杂物和少量水分;热空气吹还能将一些水分、潮气蒸发掉,使坑槽变得干燥。人工清扫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是将较大块的破碎料与其他不易吹出的残余物清理出坑槽。
为了使坑槽完全干燥,并使坑槽壁面和底面材料被加热软化,应采用加热装置加热,使新料与旧料间的接缝不再是冷接缝而是热接缝,促进新料与旧料间的相互嵌挤和融合,提高坑槽修补的耐久性。只要不下雨,就能随时进行修补作业。一般将坑槽壁面和底面材料加热至140~160℃,5 cm深处加热至70~80℃较为适宜,同时最好使加热区域比坑槽外轮廓宽10~15 cm,以保证碾压时修补材料能与原有路面材料较好地融合。
3.3 涂黏结层
在给坑槽中摊铺修补材料之前,应先向坑槽壁面和底面喷涂一层薄薄、均匀的黏结材料,来浸润坑槽内表面裸露出的集料,以此来提高新料与旧料间的黏结效果。喷涂的黏结层材料必须与旧沥青混合料中的集料有较好的相容性。
热沥青、热改性沥青、乳化沥青及改性乳化沥青都可作为坑槽壁面的黏结层材料。只是对于采用永久性修补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应以热沥青、热改性沥青为黏结层材料。黏结层材料与裂缝填封材料的准备方式一样.但不同类型黏结层材料,备料方式是不同的。
对于黏结层材料的喷涂,一般采用气压或泵吸的方式,将其从储料罐中排出,通过专用的沥青喷洒杆,将黏结层材料均匀地喷涂在坑槽壁面和底面上。一般要求黏结层材料喷洒量为0.4~0.6 kg/m2,喷洒量不能过多,绝对禁止在坑槽底部出现黏层油集积,否则会使坑槽修补后容易出现泛油现象,而且还会使新料与旧料间的黏结效果降低。
涂黏结层对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耐久性的提高是很重要的。在完成这步工艺过程中,应注意始终保持路表面及坑槽内的清洁,避免可能的灰尘、碎屑和杂物进入坑槽中,造成黏结层被污染、弄脏,影响新铺修补材料与原有路面旧料的黏结效果。
3.4 修补材料准备和摊铺
在开始进行坑槽修补前,修补设备必须提前启动,并装载修补所需的各种材料。如黏结层材料、沥青结合料、集料或预先拌好的沥青混合料。装载量应至少满足正常工作日的坑槽修补需求量。
修补材料备好后,可通过自动卸料装置,将料卸入待修补的坑槽中。然后,采用人工摊铺的方法,用整平板将修补材料均匀地摊铺整平。摊铺料时,应缓慢、连续、均匀,尽量避免混合料的离析。对于铺设热拌沥青混合料来说,料的温度应提高一些。一般修补坑槽的用料量很少,修补材料填人坑槽后,料温下降得较快,为保证下一步工艺中修补材料具有较高的压实温度,必须将摊铺的料温提高一些,以160~170℃较为合适。坑槽修补与新建沥青路面不同,大部分修补材料都在挖好的坑槽内,高温压实时不怕修补材料产生推移,反而料的推移还有利于促进新旧料间的嵌挤、融合,提高坑槽修补的质量。
3.5 坑槽压实
坑槽进行压实时,首先压实坑槽边缘的修补材料,使其填入坑槽中;再压实中间的修补材料,每次应重叠压实一定的宽度。这种压实办法不仅使坑槽边的料不会掉落出坑外,而且还有助于将坑槽内的修补材料向四周挤压,与原有路面的壁面压紧。压实装置的压实头应稍小一些(不要超过坑槽的尺寸),有利于增加压实应力,提高压实效果。
3.6 封边修整工作
为了提高坑槽边缘新旧料接缝的耐水性和黏结强度,应进行封边处理。封边材料与裂缝填封材料类似,可以是热沥青、热改性沥青(用于热拌料的永久性修补),也可以是乳化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用于冷拌料的修补),并通过专用的喷洒杆将封边材料均匀、连续地喷洒在新料与旧料接缝上,再用“U”形或“V”形橡胶辊,将封边材料成型为无槽帖封式的结构型式。为了防止封边材料出现轮印或引起溜滑问题,可以在其上均匀地、薄薄地覆盖一层干净的石屑或砂,加以保护。
对于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填补维修的坑槽,应采取自然冷却的办法,待坑槽表面修补材料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4 结语
对坑槽进行及时的修补,有利于恢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功能,恢复行车的平顺性和舒适性;能恢复路面的局部强度和承载能力;并且能彌补坑槽破损处原有路面的强度和耐水性的不足,具有明显的补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