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少人爱你青春时的容颜,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心,爱你日趋衰老的容颜上遍布的哀戚……这是叶芝的《当你老了》,每每想起诸如爱到极端的歇斯底里的人生,总是想起叶芝和茅德·冈的故事。叶芝对茅德·冈小姐一生倾情,但茅德·冈一生都在拒绝。世上对爱情终生执着,却又无法得到哪怕是一点点回报,只有叶芝一人了。
人生恰如初见
1889年1月30日,23岁的叶芝第一次遇见了美丽的女演员茅德·冈,她那年22岁,是一位驻爱尔兰英军上校的女儿,不久前因为父亲的去世,继承了一大笔遗产。起先茅德·冈非常仰慕叶芝早年的诗作《雕塑的岛屿》,主动和叶芝结识。茅德·冈美貌非凡,据说大戏剧家萧伯纳仅与她有过一面之缘,便深深感叹于她的美貌。而她在感受到爱尔兰人民受到英裔欺压的悲惨状况之后,开始同情爱尔兰人民,毅然放弃都柏林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投身到争取爱尔兰民族独立的运动中,并成为领导人之一。这为叶芝的心目中的茅德·冈在美丽以外更平添了特殊的光辉。
叶芝对于茅德·冈一见钟情,一往情深。他后来在文章里回忆了第一次见到她时的印象:“她伫立窗畔,身旁盛开着一大团苹果花;她光彩夺目,仿佛自身就是洒满了阳光的花瓣。”他从来没想到在一个活着的女人身上看到这样超凡的美。但他和茅德·冈之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痛楚和喜悦交织,希望和失望相随。这种爱情,无疑让诗人在感情上痛苦一生;但激活了诗人心灵深处的激情,也让他的灵感得到源泉。
叶芝深深地爱恋着她,但又因为茅德·冈在自己心目中的高贵形象而感到无望。年轻的他觉得自己“不成熟和缺乏成就”,所以,尽管被苦涩的恋情煎熬着,他一直没有表白:一则是因为羞怯,一则是因为觉得她不可能嫁给穷学生为妻。
茅德·冈一直对叶芝若即若离,1891年7月,叶芝误解了她在给自己的一封信的信息,以为她对自己做了爱情的暗示,立即兴冲冲地跑去第一次向茅德·冈求婚。她拒绝了,说不能和他结婚,但希望和叶芝保持友谊。
早期的叶芝,对缪斯充满着无限的向往,抒发爱情的不幸,感慨时光的逝去,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叶芝以茅德·冈为原型创作了剧本《凯丝琳女伯爵》。在剧中,凯丝琳将灵魂卖给了魔鬼,好让她的同胞免于饥荒,最后上了天堂。“在那里岁月会遗忘我们,悲哀不再来临;转瞬就会远离玫瑰、百合和星光的侵蚀,只要我们是双白鸟,亲爱的,出没在浪花里。”然而这种追求总是那么空茫,那么罗曼蒂克,却没有承担起丰富人生的痛苦和普遍真理。
茅德·冈作为出名的漂亮演员和爱尔兰自治运动的领袖人物,有她的事业,也有不轻易改变的感情原则。在茅德·冈的眼里,诗人叶芝身上有一种“女人的气质”。
可惜这些叶芝并不知道。实际上,即使叶芝就是知道了,也未必会退却——他还会坚持认为,一切都可以有所改变。
平行交汇,越走越远
1898年,茅德·冈与一位军官同居,叶芝愤而作诗《鱼》:来日的人们也将熟悉/我是怎样把鱼网抛出/而你又是怎样无数次地/越过那些细细的银索/他们会认为你薄情寡义/并把你狠狠地斥责。
1902年,叶芝当上了爱尔兰民族剧院协会主席,而茅德·冈是副主席。他们一起出行,到处演讲,这样相处的机会于一般人来说已算优厚,但叶芝的爱情还是没有得逞。1903年,茅德·冈与爱尔兰民族运动政治家约翰·麦克布莱德少校结婚,在这一年,叶芝愤而动身去美国进行了一场漫长的巡回演讲和旅行。旅途中,叶芝仍然写诗表达自己对她不渝的爱:“我的每一句话都自出真心/我赞美你的身体和精神”。在叶芝的爱里好像从来没有绝望,爱的路上也没有悬崖。尽管这段时期叶芝也试着和奥莉薇亚·莎士比亚有过短暂的恋情,两人却在一年后分手。
茅德·冈与少校的婚姻后来颇有波折,甚至出现了灾难。1917年,当少校被当局处以死刑,叶芝最后一次向茅德·冈求婚。再次遭到拒绝之后,叶芝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举动,他开始转向茅德·冈年轻的养女伊莎贝尔求爱——遗憾的是,母女俩如出一辙地坚定和决绝。叶芝在《沮丧中写下的诗》中说:而现在我已经活到五十岁了,我必须忍受这胆怯的太阳。在他看来,自己除了太阳一无所有。
然而他没有逃避现实,也不安于现实。他深知,只有把针扎在肉里,穿针引线,血泪迷蒙,才能走到上帝面前。在《驶往拜占廷》里,叶芝剖析自己:一个衰颓的老人只是个废物,是件破外衣,支在一根木棍上,除非灵魂拍手作歌,为了它的皮囊的每个裂绽唱得更响亮。为了追求真理,他对自己冷酷无情,勇于暴露自己人性的弱点。
也就是这一年,53岁的叶芝娶乔治·海德·利斯为妻。 爱情长跑终于到了终点,但终点不是原来预想的那一个。
悲剧永远是灵感的来源
与乔治结婚不久,叶芝买下了位于库尔公园附近的巴列利塔,并很快将其更名为“图尔巴列利塔”。叶芝余生中的大部分夏季都是在这里度过的。1919年2月24日,长女安·叶芝在都柏林出生,她继承了母亲的智慧、宁静、友善,以及父亲不凡的艺术天赋,后来成为一位画家。
远离叶芝爱的世界的茅德·冈说过一句很有意味的话:“世人会因为我没有嫁给他而感谢我的。”这句话,与叶芝的孤独而执著的爱恋一样,至今仍是世人心中的一个谜。没有人能搞明白,他为什么会爱得如此坚定,而她又为何如此决绝,还说出这一句富有前瞻性的话来。
1923年,叶芝从瑞典国王手上接过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在爱的道路上走得踉跄、没有收获完美爱情的孤独者,在文学上大获全胜。这一年诗人已经55岁。其后的叶芝已经开始渐渐“服气”:虽然枝条很多,根却只有一条,穿过我青春的所有说谎的日子,我在阳光下抖掉我的枝叶和花朵,现在我可以枯萎而进入真理(《随时间而来的真理》)。
1938年的夏天,叶芝写下了他最后的杰作,写完这首诗大约5个月后,叶芝去世。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还给茅德·冈写信,约她出来喝茶,但依旧被拒绝。
在叶芝的葬礼上,人们并没有看见茅德·冈那“一直保持到晚年的瘦削”的身影。《当你老了》这首诗不知感动天下多少人,却唯独没有感动最应该被感动的茅德·冈。
人生恰如初见
1889年1月30日,23岁的叶芝第一次遇见了美丽的女演员茅德·冈,她那年22岁,是一位驻爱尔兰英军上校的女儿,不久前因为父亲的去世,继承了一大笔遗产。起先茅德·冈非常仰慕叶芝早年的诗作《雕塑的岛屿》,主动和叶芝结识。茅德·冈美貌非凡,据说大戏剧家萧伯纳仅与她有过一面之缘,便深深感叹于她的美貌。而她在感受到爱尔兰人民受到英裔欺压的悲惨状况之后,开始同情爱尔兰人民,毅然放弃都柏林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投身到争取爱尔兰民族独立的运动中,并成为领导人之一。这为叶芝的心目中的茅德·冈在美丽以外更平添了特殊的光辉。
叶芝对于茅德·冈一见钟情,一往情深。他后来在文章里回忆了第一次见到她时的印象:“她伫立窗畔,身旁盛开着一大团苹果花;她光彩夺目,仿佛自身就是洒满了阳光的花瓣。”他从来没想到在一个活着的女人身上看到这样超凡的美。但他和茅德·冈之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痛楚和喜悦交织,希望和失望相随。这种爱情,无疑让诗人在感情上痛苦一生;但激活了诗人心灵深处的激情,也让他的灵感得到源泉。
叶芝深深地爱恋着她,但又因为茅德·冈在自己心目中的高贵形象而感到无望。年轻的他觉得自己“不成熟和缺乏成就”,所以,尽管被苦涩的恋情煎熬着,他一直没有表白:一则是因为羞怯,一则是因为觉得她不可能嫁给穷学生为妻。
茅德·冈一直对叶芝若即若离,1891年7月,叶芝误解了她在给自己的一封信的信息,以为她对自己做了爱情的暗示,立即兴冲冲地跑去第一次向茅德·冈求婚。她拒绝了,说不能和他结婚,但希望和叶芝保持友谊。
早期的叶芝,对缪斯充满着无限的向往,抒发爱情的不幸,感慨时光的逝去,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叶芝以茅德·冈为原型创作了剧本《凯丝琳女伯爵》。在剧中,凯丝琳将灵魂卖给了魔鬼,好让她的同胞免于饥荒,最后上了天堂。“在那里岁月会遗忘我们,悲哀不再来临;转瞬就会远离玫瑰、百合和星光的侵蚀,只要我们是双白鸟,亲爱的,出没在浪花里。”然而这种追求总是那么空茫,那么罗曼蒂克,却没有承担起丰富人生的痛苦和普遍真理。
茅德·冈作为出名的漂亮演员和爱尔兰自治运动的领袖人物,有她的事业,也有不轻易改变的感情原则。在茅德·冈的眼里,诗人叶芝身上有一种“女人的气质”。
可惜这些叶芝并不知道。实际上,即使叶芝就是知道了,也未必会退却——他还会坚持认为,一切都可以有所改变。
平行交汇,越走越远
1898年,茅德·冈与一位军官同居,叶芝愤而作诗《鱼》:来日的人们也将熟悉/我是怎样把鱼网抛出/而你又是怎样无数次地/越过那些细细的银索/他们会认为你薄情寡义/并把你狠狠地斥责。
1902年,叶芝当上了爱尔兰民族剧院协会主席,而茅德·冈是副主席。他们一起出行,到处演讲,这样相处的机会于一般人来说已算优厚,但叶芝的爱情还是没有得逞。1903年,茅德·冈与爱尔兰民族运动政治家约翰·麦克布莱德少校结婚,在这一年,叶芝愤而动身去美国进行了一场漫长的巡回演讲和旅行。旅途中,叶芝仍然写诗表达自己对她不渝的爱:“我的每一句话都自出真心/我赞美你的身体和精神”。在叶芝的爱里好像从来没有绝望,爱的路上也没有悬崖。尽管这段时期叶芝也试着和奥莉薇亚·莎士比亚有过短暂的恋情,两人却在一年后分手。
茅德·冈与少校的婚姻后来颇有波折,甚至出现了灾难。1917年,当少校被当局处以死刑,叶芝最后一次向茅德·冈求婚。再次遭到拒绝之后,叶芝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举动,他开始转向茅德·冈年轻的养女伊莎贝尔求爱——遗憾的是,母女俩如出一辙地坚定和决绝。叶芝在《沮丧中写下的诗》中说:而现在我已经活到五十岁了,我必须忍受这胆怯的太阳。在他看来,自己除了太阳一无所有。
然而他没有逃避现实,也不安于现实。他深知,只有把针扎在肉里,穿针引线,血泪迷蒙,才能走到上帝面前。在《驶往拜占廷》里,叶芝剖析自己:一个衰颓的老人只是个废物,是件破外衣,支在一根木棍上,除非灵魂拍手作歌,为了它的皮囊的每个裂绽唱得更响亮。为了追求真理,他对自己冷酷无情,勇于暴露自己人性的弱点。
也就是这一年,53岁的叶芝娶乔治·海德·利斯为妻。 爱情长跑终于到了终点,但终点不是原来预想的那一个。
悲剧永远是灵感的来源
与乔治结婚不久,叶芝买下了位于库尔公园附近的巴列利塔,并很快将其更名为“图尔巴列利塔”。叶芝余生中的大部分夏季都是在这里度过的。1919年2月24日,长女安·叶芝在都柏林出生,她继承了母亲的智慧、宁静、友善,以及父亲不凡的艺术天赋,后来成为一位画家。
远离叶芝爱的世界的茅德·冈说过一句很有意味的话:“世人会因为我没有嫁给他而感谢我的。”这句话,与叶芝的孤独而执著的爱恋一样,至今仍是世人心中的一个谜。没有人能搞明白,他为什么会爱得如此坚定,而她又为何如此决绝,还说出这一句富有前瞻性的话来。
1923年,叶芝从瑞典国王手上接过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在爱的道路上走得踉跄、没有收获完美爱情的孤独者,在文学上大获全胜。这一年诗人已经55岁。其后的叶芝已经开始渐渐“服气”:虽然枝条很多,根却只有一条,穿过我青春的所有说谎的日子,我在阳光下抖掉我的枝叶和花朵,现在我可以枯萎而进入真理(《随时间而来的真理》)。
1938年的夏天,叶芝写下了他最后的杰作,写完这首诗大约5个月后,叶芝去世。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还给茅德·冈写信,约她出来喝茶,但依旧被拒绝。
在叶芝的葬礼上,人们并没有看见茅德·冈那“一直保持到晚年的瘦削”的身影。《当你老了》这首诗不知感动天下多少人,却唯独没有感动最应该被感动的茅德·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