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几个小孩在一起玩,有一个小孩老能想出一些新玩法、新规则,从而成为一群孩子的头儿。为什么这个孩子可以成为头儿呢?因为他的主动性比较强。
所谓主动性,是指个体因好奇心、内在兴趣和内在动机驱动而积极接近和探索周围物理环境(包括对人和对物)的行为特征,是人类随年龄增长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一个人发明出新产品、想出营销新策略、设计出新款式等,也都需要具有很强的主动性。所以,对孩子从小进行主动性的培养十分重要。
囿于篇幅,本文重点谈一谈幼儿(2~6岁)主动性的培养问题。
幼儿主动性的一般表现
进入幼儿期后,孩子像是登上了一个可以显示自己的想象力、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大舞台,他们会抓住一切机会充分展示自己。孩子在主动性方面的个体差异,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拉大。
在对人方面,主动性和自控力较强的幼儿,其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的程度较轻,能较早地接纳陌生人,让别人抱,朝他们微笑,回答他们的问题,和他们谈话。在进入亲子园、小托班和幼儿园后,这类幼儿能较快地适应新环境,停止哭泣,接受别人安慰,发起同伴游戏。在幼儿园,他们善于亲近老师,敢于向陌生老师问好,也能主动发起合作游戏和同伴互动。在家庭和其他社会环境中,他们显得大胆而有礼貌,敢于接近陌生的亲戚和父母的朋友、同事。
主动性强但自控力弱的幼儿,也可能很大胆,但是没有礼貌。例如,他们在幼儿园会欺负别的幼儿、对抗老师。
在对物方面,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和幻想、内在兴趣、内在动机、主动发起性、自主性、对成人压抑个人兴趣的反抗、目标方向感、创造性、萌芽的个人职业理想等体现主动性的心理特征,都表现得越来越显著,并出现巨大的个体差异。主动性强的幼儿对新奇的物品有较强的好奇心,比如他们可能会拆坏一个新玩具,看看里面有什么。一项研究表明,主动性强的幼儿更喜欢建构玩具,如积木、插塑和其他需要自己拼装的结构玩具等。
在幼儿期,孩子的想象和幻想达到一生中的高峰。在没有成人指导的情况下,他们能把个人经验过的东西加以改造和重组,并在他们的绘画、手工作品中表现出来,有些幼儿的作品甚至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研究证明,幼儿期善于发起假装游戏且游戏内容丰富和充满想象力的孩子,通常在社会性和智力发展方面比其他孩子更成熟。
多年来,我在幼儿园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幼儿在上课和集体游戏活动中,主动性的表现非常突出,差异也非常明显。在听老师讲新知识时,主动性较强的幼儿喜欢坐在前面,注意力集中,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在集体游戏时,他们喜欢当头儿,喜欢自己制定和修改游戏规则,喜欢给其他同伴分配任务。而主动性较差的幼儿,上课时喜欢靠后坐,注意力不够集中,老师提问题时不敢举手、常低下头,在游戏活动中只是被动地跟随。
知识链接
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又叫象征性游戏,是2~6岁的孩子最喜欢的游戏方式之一。如孩子用现实中存在的事物模仿成人的活动(如用玩具电话说话,用杯子喝水),用一个有明确用途的东西代表其他东西(如把积木想象成电话打电话,用杯子当帽子,坐到凳子上假装开汽车),扮演日常的和假想的角色(如扮演妈妈给娃娃穿衣服,扮演医生给娃娃看病,扮演故事书或动画片中的人物),都属于假装游戏。它可以促进孩子各种心理能力的发展,包括注意、记忆、逻辑推理、语言和识字、想象、创造性、对自己思维的反思能力、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力和采纳别人观点的能力等。
对幼儿主动性的评价和判断
1.不能简单地以“好”和“坏”来评价
1.不能简单地以“好”和“坏”来评价
认为主动性是好东西、抑制和退缩是坏东西,这是不恰当的。因为幼儿的主动性只有向符合社会要求、希望的方向发展,才能说是好的,反之则是不好的。同时,主动性还要适度。在社交方面主动性过强,可能并不受人欢迎,因为过度主动行为中往往包含一些不符合社会要求、不受欢迎的成分,如对别人的强势支配、直言不讳地评价别人、与人冲突时容易暴怒甚至带有攻击行为等。
同样,对胆小、退缩行为也不能简单地以“好”和“坏”来评价。心理学者一般认为,极端胆小、退缩对情绪健康不利,但并非所有极端胆小、退缩的幼儿长大以后都有情绪问题。这些幼儿虽然容易出现焦虑、恐惧,但这种性格也有正面作用,如做事比较认真、谨慎。
2.区别对人的主动性和对物的主动性
一个社交主动性很强的人,不一定对物也有很强的主动性。同样,一个缺乏社交主动性的人,不一定缺乏对物的主动性。如有的幼儿可能在陌生人面前很害羞,但在没有别人在场时,他可能对玩具等感兴趣的陌生事物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探索行为。总的来说,幼儿对人和对物的主动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对人、对物都主动;对人、对物都不主动;对人主动,对物不主动;对人不主动,对物主动。在这四种类型之间,还可能有各种亚类。
影响幼儿主动性的因素
主动性和遗传基因有一定的关系,有些主动性遗传基因强的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富有探索精神,并且行为相当稳定。但幼儿的主动性不完全受遗传基因影响。国外一些心理学家提出,父母的遗传基因和教养方式、子女的遗传基因、自己的行为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三种方式表现出来:
被动型:子女从父母那里获得遗传基因,然后一直被动地接受父母的教育,按照父母设计的方式成长。如,父母把善于学习数理化的基因遗传给孩子,并且在家庭教育中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喜欢学习数理化。
引发型:子女从父母那里获得遗传基因,并且以自己的遗传倾向引发父母和其他人的反应。例如,父母把善于学习数理化的基因遗传给孩子,孩子对数理化的兴趣引发父母为他提供相应的条件;上学以后,孩子在数理化方面的兴趣和优异成绩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被选为数理化科代表。 主动型:子女从父母那里获得遗传基因,并且通过探索,为自己创造出符合自己遗传基因的环境条件。例如,一个在贫困地区长大的孩子,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却具有良好的学习数理化的基因,父母没有给孩子提供相应条件的意识和能力,但孩子从上学以后一直对学习数理化表现出主动性,积极争取担任科代表、参加数理化竞赛的机会等。
心理学家认为,在婴儿期,孩子大多是被动型的。从幼儿期开始,一些孩子逐渐表现出主动性。进入小学之后,一部分主动型的孩子开始显示自己的探索、寻求、积极为自己创造条件的行为,这种倾向越来越强,而被动性越来越弱。孩子主动性渐强、被动性减弱的交叉点在10岁左右。这一理论给我们的启发是:孩子并不是完全被动地任人塑造的,家庭、学校与社会环境并不能决定孩子的全部命运,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主动精神,掌握个人成长的话语权。即使父母的遗传基因和家庭条件都好,父母也不应该以高控的方式,为孩子的成长做周密考虑和精心计划,甚至设计出具体线路,让孩子亦步亦趋地按照计划被动成长。
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无论对人的主动性还是对物的主动性,都是可以培养的。由于遗传基因无法改变,所以环境和教育就决定了一切。虽然有些心理特征受遗传的影响很大,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特征不可以被改变、被“包装”、被掩盖、被补偿。如生性内向的幼儿上台表演节目时会很紧张,有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生理表现,尽管这些生理表现很难改变,而且可能保持终生,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台上出色地进行表演。因为如果他们可以用敏感、细心、智力来补偿、掩盖、“包装”自己的缺陷,别人可能完全看不出。
1.对孩子主动性的培养要符合“良好匹配”模型
国外心理学家曾提出一个父母、教师教育孩子的“良好匹配”模型。他们认为,父母、教师培养孩子时,培养方式要与孩子的气质特点相匹配;孩子也要逐渐地适应父母、教师的教育要求。这就是“良好匹配”,它是一个双向过程,只有父母、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
对非常胆小、退缩、抑制的孩子,父母、教师都不应该当面说他“胆小”“没礼貌”,因为经常这样说孩子,容易使孩子形成“习得性无助感”;当孩子不敢叫“叔叔”“阿姨”、不敢玩滑梯、怕黑、对图书淡漠时,也不应训斥和批评,因为这会强化孩子的行为,使他们在以后遇到这些情境时表现得更害怕。
在幼儿园中,幼儿对幼儿园的园规、班规的适应能力非常重要。作为入学准备的一部分,幼儿必须学会遵守规则,考虑他人的需要。但是在要求统一纪律的幼儿园里,那些很难安静坐着的冲动型幼儿更可能受到挫折和遇到麻烦。如果幼儿园老师的教学方式能尽量适应幼儿的气质,他们的适应问题就会减少,适应问题的改善又会为学习发展铺平道路。
2.社交主动性的培养
对人的主动性差,如害羞、不敢与同伴交往、不愿接近陌生人等,可以通过训练养成习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胆小、退缩行为,父母应该采取不批评、不评价的态度。在带孩子去社交场合之前,要给孩子“预热”,提醒孩子:“过一会儿,会见到一位阿姨,这位阿姨是妈妈的朋友,你要能叫一声‘阿姨’,这样妈妈会很高兴的,好不好?”在任何时候,只要孩子稍微表现出大胆行为,父母就应该立即给予赞扬和鼓励,以强化孩子的行为。
在幼儿园阶段,父母要关心孩子经常和哪些小朋友一起玩,最好的朋友有几个、分别是谁;要鼓励孩子多和小朋友交往,并且适时地给孩子提供机会,如带孩子去见各种陌生人,给孩子报名参加具有社交特征的兴趣班,让孩子在兴趣班多和陌生教师、小朋友交往。
3.非社交主动性的培养
非社交主动性,即对物的主动性,需要采用另外的方法培养。像好奇心、求知欲、内在兴趣、内在动机等心理品质,由于和天性关系密切,所以应该在顺其自然的前提下,以激发为主,而不是像社交主动性的培养那样以训练为主。若想知道一个幼儿对音乐有没有兴趣,只需带他去听几次音乐会即可发现。如果在听音乐会时幼儿目光炯炯、注意集中,说明他感兴趣;如果几次听音乐会,他都不爱听甚至睡着了,就说明他对音乐不感兴趣。
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往往是他们经过探索、发现、掌握知识并应用于现实生活而产生的。能读出电视广告词、认出商店招牌等,会激发幼儿的识字兴趣。听别人唱歌时情不自禁地跟着唱,看见别人跳舞时跟着手舞足蹈,和爸爸看足球比赛时跟着大声喊叫,这都是用可模仿榜样激发幼儿兴趣的时机。带幼儿参观各种博物馆、天文馆、科技馆,同时给他做详细的讲解,会使他产生对各门科学的兴趣,也是利用社会资源激发幼儿兴趣的好办法。
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国外的研究发现,当幼儿对一件事有内在兴趣时,成人的奖励,尤其是物质奖励,会使他原有的内在兴趣减弱,因为这会使幼儿原来天真、纯朴的行为变成功利行为。以读书为例,有内在兴趣的幼儿的逻辑是——我读书,因为读书有趣,让我快乐;有功利思想的幼儿的逻辑是——我读书,因为妈妈给我钱。所以,一旦妈妈不给钱,他读书的欲望就会减弱。
4.充分调动幼儿的内在动机和兴趣
人的内在动机具有强大的力量。幼儿的内在动机很单纯,大多数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丰富,他们的行为越来越多地要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周围人们的要求。如从他们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起,“小红花”“小星星”等外部刺激就开始伴随着他们,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当一个幼儿比较多地想到自己的行为是为了达到别人的要求时,他出于内在兴趣的动机成分就会相应地减弱。
父母、老师教给孩子任何知识、技能,都必须以孩子的天性、兴趣、愿望、积极性和孩子当前的心理成熟状况为前提。不符合天性的、强迫的、填鸭式的、揠苗助长式的教育不会有好结果,甚至会压抑孩子的兴趣,使其走向反面。
面对天性各异的孩子,如何保护和维持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是父母和教师的重要责任,但我国大多数父母和教师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如在孩子学习成绩不良时,很多父母采用批评、斥责或过于功利化的奖惩方法,从而压抑了孩子对学习的内在兴趣。很多父母和老师还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做横向比较,说过“你看看你,你看看人家”这样不恰当的话。当孩子做自由游戏时,父母态度温和、亲切、宽容,但当孩子玩一种要记分的游戏(如智力拼图)时,父母的态度就会变得急切,带有指导性、批评性,以成败论英雄的倾向十分明显。
教师本应以孩子为中心,主要任务不是教给孩子知识,而是想办法让孩子自己主动去学习。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教师在台上演,孩子在台下看。后来,教育家提出孩子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变成了导演,孩子变成了演员,孩子还是处于被动地位。最理想的模式,应该是孩子既当导演又当演员,而教师只是艺术顾问、舞台监督。这要求教师在讲课前、讲课中和讲课后,始终密切关注孩子的兴趣是否被激发起来、孩子究竟愿不愿意学、学习积极性有多高。哪怕教师发现只有少数几个孩子不感兴趣,他也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而不是硬着头皮往下讲。
教师不应是旁观者,也不应是控制者,他是一个组织者、管理者、鼓动者兼啦啦队员。教师可能经常需要发起一件事,当他把孩子“煽动”起来以后,就适时退到幕后当啦啦队员,给孩子加油、打气。当他发现孩子偏离了轨道时,就及时出面引导一下,提出他的建议。在这样的气氛之下,孩子的内在兴趣、内在动机、自发的学习行为、探索求知的积极性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教育教学才可能有最大成效。
自我控制力(相关内容详见本刊2014年第3期《如何让孩子更听话——谈儿童自我控制力的培养》一文)和主动性好比孩子身上的两颗种子,它们之间有相对独立性,但是也会互相交叉。例如,孩子刚开始学弹钢琴的时候,自我控制力可能比较重要,后来弹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光凭第一颗种子了,还需要很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国的教育更强调第一颗种子,而忽视第二颗种子。所以,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要思考,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的第一颗种子和第二颗种子和谐发展,怎样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天天对孩子命令式地讲话,强调孩子要听话,不让孩子做他想做的事,这是不行的。
如果一个孩子身上既有较强的自我控制力,又有较强的主动性,这是最和谐、最理想的。我们不希望把孩子培养成只有自我控制力、缺乏主动性的小绵羊;也不愿意把孩子培养成缺乏自我控制力、只有主动性的破坏型的人;更不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既不能自控、又缺乏主动性的游手好闲型的人。
我们的教育者和家长,在看待孩子身上的两颗种子、调整我们的教育策略时,需要及时反思,这是十分必要的。
(本栏责编 东方言)
所谓主动性,是指个体因好奇心、内在兴趣和内在动机驱动而积极接近和探索周围物理环境(包括对人和对物)的行为特征,是人类随年龄增长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一个人发明出新产品、想出营销新策略、设计出新款式等,也都需要具有很强的主动性。所以,对孩子从小进行主动性的培养十分重要。
囿于篇幅,本文重点谈一谈幼儿(2~6岁)主动性的培养问题。
幼儿主动性的一般表现
进入幼儿期后,孩子像是登上了一个可以显示自己的想象力、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大舞台,他们会抓住一切机会充分展示自己。孩子在主动性方面的个体差异,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拉大。
在对人方面,主动性和自控力较强的幼儿,其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的程度较轻,能较早地接纳陌生人,让别人抱,朝他们微笑,回答他们的问题,和他们谈话。在进入亲子园、小托班和幼儿园后,这类幼儿能较快地适应新环境,停止哭泣,接受别人安慰,发起同伴游戏。在幼儿园,他们善于亲近老师,敢于向陌生老师问好,也能主动发起合作游戏和同伴互动。在家庭和其他社会环境中,他们显得大胆而有礼貌,敢于接近陌生的亲戚和父母的朋友、同事。
主动性强但自控力弱的幼儿,也可能很大胆,但是没有礼貌。例如,他们在幼儿园会欺负别的幼儿、对抗老师。
在对物方面,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和幻想、内在兴趣、内在动机、主动发起性、自主性、对成人压抑个人兴趣的反抗、目标方向感、创造性、萌芽的个人职业理想等体现主动性的心理特征,都表现得越来越显著,并出现巨大的个体差异。主动性强的幼儿对新奇的物品有较强的好奇心,比如他们可能会拆坏一个新玩具,看看里面有什么。一项研究表明,主动性强的幼儿更喜欢建构玩具,如积木、插塑和其他需要自己拼装的结构玩具等。
在幼儿期,孩子的想象和幻想达到一生中的高峰。在没有成人指导的情况下,他们能把个人经验过的东西加以改造和重组,并在他们的绘画、手工作品中表现出来,有些幼儿的作品甚至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研究证明,幼儿期善于发起假装游戏且游戏内容丰富和充满想象力的孩子,通常在社会性和智力发展方面比其他孩子更成熟。
多年来,我在幼儿园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幼儿在上课和集体游戏活动中,主动性的表现非常突出,差异也非常明显。在听老师讲新知识时,主动性较强的幼儿喜欢坐在前面,注意力集中,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在集体游戏时,他们喜欢当头儿,喜欢自己制定和修改游戏规则,喜欢给其他同伴分配任务。而主动性较差的幼儿,上课时喜欢靠后坐,注意力不够集中,老师提问题时不敢举手、常低下头,在游戏活动中只是被动地跟随。
知识链接
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又叫象征性游戏,是2~6岁的孩子最喜欢的游戏方式之一。如孩子用现实中存在的事物模仿成人的活动(如用玩具电话说话,用杯子喝水),用一个有明确用途的东西代表其他东西(如把积木想象成电话打电话,用杯子当帽子,坐到凳子上假装开汽车),扮演日常的和假想的角色(如扮演妈妈给娃娃穿衣服,扮演医生给娃娃看病,扮演故事书或动画片中的人物),都属于假装游戏。它可以促进孩子各种心理能力的发展,包括注意、记忆、逻辑推理、语言和识字、想象、创造性、对自己思维的反思能力、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力和采纳别人观点的能力等。
对幼儿主动性的评价和判断
1.不能简单地以“好”和“坏”来评价
1.不能简单地以“好”和“坏”来评价
认为主动性是好东西、抑制和退缩是坏东西,这是不恰当的。因为幼儿的主动性只有向符合社会要求、希望的方向发展,才能说是好的,反之则是不好的。同时,主动性还要适度。在社交方面主动性过强,可能并不受人欢迎,因为过度主动行为中往往包含一些不符合社会要求、不受欢迎的成分,如对别人的强势支配、直言不讳地评价别人、与人冲突时容易暴怒甚至带有攻击行为等。
同样,对胆小、退缩行为也不能简单地以“好”和“坏”来评价。心理学者一般认为,极端胆小、退缩对情绪健康不利,但并非所有极端胆小、退缩的幼儿长大以后都有情绪问题。这些幼儿虽然容易出现焦虑、恐惧,但这种性格也有正面作用,如做事比较认真、谨慎。
2.区别对人的主动性和对物的主动性
一个社交主动性很强的人,不一定对物也有很强的主动性。同样,一个缺乏社交主动性的人,不一定缺乏对物的主动性。如有的幼儿可能在陌生人面前很害羞,但在没有别人在场时,他可能对玩具等感兴趣的陌生事物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探索行为。总的来说,幼儿对人和对物的主动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对人、对物都主动;对人、对物都不主动;对人主动,对物不主动;对人不主动,对物主动。在这四种类型之间,还可能有各种亚类。
影响幼儿主动性的因素
主动性和遗传基因有一定的关系,有些主动性遗传基因强的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富有探索精神,并且行为相当稳定。但幼儿的主动性不完全受遗传基因影响。国外一些心理学家提出,父母的遗传基因和教养方式、子女的遗传基因、自己的行为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三种方式表现出来:
被动型:子女从父母那里获得遗传基因,然后一直被动地接受父母的教育,按照父母设计的方式成长。如,父母把善于学习数理化的基因遗传给孩子,并且在家庭教育中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喜欢学习数理化。
引发型:子女从父母那里获得遗传基因,并且以自己的遗传倾向引发父母和其他人的反应。例如,父母把善于学习数理化的基因遗传给孩子,孩子对数理化的兴趣引发父母为他提供相应的条件;上学以后,孩子在数理化方面的兴趣和优异成绩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被选为数理化科代表。 主动型:子女从父母那里获得遗传基因,并且通过探索,为自己创造出符合自己遗传基因的环境条件。例如,一个在贫困地区长大的孩子,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却具有良好的学习数理化的基因,父母没有给孩子提供相应条件的意识和能力,但孩子从上学以后一直对学习数理化表现出主动性,积极争取担任科代表、参加数理化竞赛的机会等。
心理学家认为,在婴儿期,孩子大多是被动型的。从幼儿期开始,一些孩子逐渐表现出主动性。进入小学之后,一部分主动型的孩子开始显示自己的探索、寻求、积极为自己创造条件的行为,这种倾向越来越强,而被动性越来越弱。孩子主动性渐强、被动性减弱的交叉点在10岁左右。这一理论给我们的启发是:孩子并不是完全被动地任人塑造的,家庭、学校与社会环境并不能决定孩子的全部命运,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主动精神,掌握个人成长的话语权。即使父母的遗传基因和家庭条件都好,父母也不应该以高控的方式,为孩子的成长做周密考虑和精心计划,甚至设计出具体线路,让孩子亦步亦趋地按照计划被动成长。
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无论对人的主动性还是对物的主动性,都是可以培养的。由于遗传基因无法改变,所以环境和教育就决定了一切。虽然有些心理特征受遗传的影响很大,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特征不可以被改变、被“包装”、被掩盖、被补偿。如生性内向的幼儿上台表演节目时会很紧张,有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生理表现,尽管这些生理表现很难改变,而且可能保持终生,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台上出色地进行表演。因为如果他们可以用敏感、细心、智力来补偿、掩盖、“包装”自己的缺陷,别人可能完全看不出。
1.对孩子主动性的培养要符合“良好匹配”模型
国外心理学家曾提出一个父母、教师教育孩子的“良好匹配”模型。他们认为,父母、教师培养孩子时,培养方式要与孩子的气质特点相匹配;孩子也要逐渐地适应父母、教师的教育要求。这就是“良好匹配”,它是一个双向过程,只有父母、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
对非常胆小、退缩、抑制的孩子,父母、教师都不应该当面说他“胆小”“没礼貌”,因为经常这样说孩子,容易使孩子形成“习得性无助感”;当孩子不敢叫“叔叔”“阿姨”、不敢玩滑梯、怕黑、对图书淡漠时,也不应训斥和批评,因为这会强化孩子的行为,使他们在以后遇到这些情境时表现得更害怕。
在幼儿园中,幼儿对幼儿园的园规、班规的适应能力非常重要。作为入学准备的一部分,幼儿必须学会遵守规则,考虑他人的需要。但是在要求统一纪律的幼儿园里,那些很难安静坐着的冲动型幼儿更可能受到挫折和遇到麻烦。如果幼儿园老师的教学方式能尽量适应幼儿的气质,他们的适应问题就会减少,适应问题的改善又会为学习发展铺平道路。
2.社交主动性的培养
对人的主动性差,如害羞、不敢与同伴交往、不愿接近陌生人等,可以通过训练养成习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胆小、退缩行为,父母应该采取不批评、不评价的态度。在带孩子去社交场合之前,要给孩子“预热”,提醒孩子:“过一会儿,会见到一位阿姨,这位阿姨是妈妈的朋友,你要能叫一声‘阿姨’,这样妈妈会很高兴的,好不好?”在任何时候,只要孩子稍微表现出大胆行为,父母就应该立即给予赞扬和鼓励,以强化孩子的行为。
在幼儿园阶段,父母要关心孩子经常和哪些小朋友一起玩,最好的朋友有几个、分别是谁;要鼓励孩子多和小朋友交往,并且适时地给孩子提供机会,如带孩子去见各种陌生人,给孩子报名参加具有社交特征的兴趣班,让孩子在兴趣班多和陌生教师、小朋友交往。
3.非社交主动性的培养
非社交主动性,即对物的主动性,需要采用另外的方法培养。像好奇心、求知欲、内在兴趣、内在动机等心理品质,由于和天性关系密切,所以应该在顺其自然的前提下,以激发为主,而不是像社交主动性的培养那样以训练为主。若想知道一个幼儿对音乐有没有兴趣,只需带他去听几次音乐会即可发现。如果在听音乐会时幼儿目光炯炯、注意集中,说明他感兴趣;如果几次听音乐会,他都不爱听甚至睡着了,就说明他对音乐不感兴趣。
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往往是他们经过探索、发现、掌握知识并应用于现实生活而产生的。能读出电视广告词、认出商店招牌等,会激发幼儿的识字兴趣。听别人唱歌时情不自禁地跟着唱,看见别人跳舞时跟着手舞足蹈,和爸爸看足球比赛时跟着大声喊叫,这都是用可模仿榜样激发幼儿兴趣的时机。带幼儿参观各种博物馆、天文馆、科技馆,同时给他做详细的讲解,会使他产生对各门科学的兴趣,也是利用社会资源激发幼儿兴趣的好办法。
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国外的研究发现,当幼儿对一件事有内在兴趣时,成人的奖励,尤其是物质奖励,会使他原有的内在兴趣减弱,因为这会使幼儿原来天真、纯朴的行为变成功利行为。以读书为例,有内在兴趣的幼儿的逻辑是——我读书,因为读书有趣,让我快乐;有功利思想的幼儿的逻辑是——我读书,因为妈妈给我钱。所以,一旦妈妈不给钱,他读书的欲望就会减弱。
4.充分调动幼儿的内在动机和兴趣
人的内在动机具有强大的力量。幼儿的内在动机很单纯,大多数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丰富,他们的行为越来越多地要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周围人们的要求。如从他们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起,“小红花”“小星星”等外部刺激就开始伴随着他们,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当一个幼儿比较多地想到自己的行为是为了达到别人的要求时,他出于内在兴趣的动机成分就会相应地减弱。
父母、老师教给孩子任何知识、技能,都必须以孩子的天性、兴趣、愿望、积极性和孩子当前的心理成熟状况为前提。不符合天性的、强迫的、填鸭式的、揠苗助长式的教育不会有好结果,甚至会压抑孩子的兴趣,使其走向反面。
面对天性各异的孩子,如何保护和维持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是父母和教师的重要责任,但我国大多数父母和教师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如在孩子学习成绩不良时,很多父母采用批评、斥责或过于功利化的奖惩方法,从而压抑了孩子对学习的内在兴趣。很多父母和老师还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做横向比较,说过“你看看你,你看看人家”这样不恰当的话。当孩子做自由游戏时,父母态度温和、亲切、宽容,但当孩子玩一种要记分的游戏(如智力拼图)时,父母的态度就会变得急切,带有指导性、批评性,以成败论英雄的倾向十分明显。
教师本应以孩子为中心,主要任务不是教给孩子知识,而是想办法让孩子自己主动去学习。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教师在台上演,孩子在台下看。后来,教育家提出孩子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变成了导演,孩子变成了演员,孩子还是处于被动地位。最理想的模式,应该是孩子既当导演又当演员,而教师只是艺术顾问、舞台监督。这要求教师在讲课前、讲课中和讲课后,始终密切关注孩子的兴趣是否被激发起来、孩子究竟愿不愿意学、学习积极性有多高。哪怕教师发现只有少数几个孩子不感兴趣,他也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而不是硬着头皮往下讲。
教师不应是旁观者,也不应是控制者,他是一个组织者、管理者、鼓动者兼啦啦队员。教师可能经常需要发起一件事,当他把孩子“煽动”起来以后,就适时退到幕后当啦啦队员,给孩子加油、打气。当他发现孩子偏离了轨道时,就及时出面引导一下,提出他的建议。在这样的气氛之下,孩子的内在兴趣、内在动机、自发的学习行为、探索求知的积极性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教育教学才可能有最大成效。
自我控制力(相关内容详见本刊2014年第3期《如何让孩子更听话——谈儿童自我控制力的培养》一文)和主动性好比孩子身上的两颗种子,它们之间有相对独立性,但是也会互相交叉。例如,孩子刚开始学弹钢琴的时候,自我控制力可能比较重要,后来弹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光凭第一颗种子了,还需要很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国的教育更强调第一颗种子,而忽视第二颗种子。所以,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要思考,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的第一颗种子和第二颗种子和谐发展,怎样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天天对孩子命令式地讲话,强调孩子要听话,不让孩子做他想做的事,这是不行的。
如果一个孩子身上既有较强的自我控制力,又有较强的主动性,这是最和谐、最理想的。我们不希望把孩子培养成只有自我控制力、缺乏主动性的小绵羊;也不愿意把孩子培养成缺乏自我控制力、只有主动性的破坏型的人;更不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既不能自控、又缺乏主动性的游手好闲型的人。
我们的教育者和家长,在看待孩子身上的两颗种子、调整我们的教育策略时,需要及时反思,这是十分必要的。
(本栏责编 东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