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老龄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人,特别是老年人的居住问题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家庭,影响到社会各个层面。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社会趋势,我国正面临着极其迅猛的“老龄化”趋势,面对大量增加的“银发浪潮”,一些专家认为,尽快建立能够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的建筑住宅体系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老年住宅;建筑设计;探讨
1 老年建筑设计的思路
1.1老年人心理特征
老年人比较怀旧,对新事物的适应性减弱,辨别事物能力减弱,造成难以控制感情,自我封闭等不良心理反应,在老年住宅设计中要尽量减少使用单个大空间。针对老年人心理上的失落感、孤独感,老年建筑内应设置诸如多功能室、游戏室、康乐室等活动用房,从而减少老年人一个人的时间,减轻他们的孤独感。让老人们有充分的室内外活动、健身和社交的天地。老年室外活动区宜分成动态活动区、静态活动区。动态活动区以健身活动为主,可进行太极、跳舞、扭秧歌等健身活动。活动区外围应有大树及休息设施,如结合亭、廊、花架、座凳等,以利于老年人活动后休息。静态活动区主要供老人们晒太阳、下棋、聊天、观望、学习等,可利用大树荫、廊、花架等,保证夏季有足够的遮荫,冬季有充足的阳光。动态活动区与静态活动区应有适当的距离,但亦能相互观望。
1.2老年人生理特征
步入老年后,老年人出现弯腰弓背现象,身体尺寸变小,手臂伸不直;运动机能下降,关节活动范围变小,力量明显下降;反应迟缓,对温度变化的感觉不敏感,对明暗度感觉能力下降,听力下降,表现迟钝。因此在老年住宅设计中应增加无障碍设计,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住宅中应设置医疗保健、生活服务设施等。
2 老年人住宅建筑设计的原则
2.1实用性原则
老年人由于年龄偏高,其行动迟缓,因而在居住空间的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老年人步行和使用轮椅的空间,消除地面所有的高差,使老人能自由地在住宅内移动。要合理慎密地布置室内每一件家具设备,其尺寸要方便老人使用。要适当减少室内家具的数量,最大限度地减小老年人房间的面积,从而降低老年人行動的能耗。要给护理人员或家人留有护理空间,特别是浴室和厕所,一定要大一些,以保证老人活动需要和协助老人时所需要的空间。此外,设计时还应认真考虑房间细部,比如地面材料的质感、颜色,家具的尺度、形式、宽度、材料,以及门开窗面积、形式等等,以满足老年人的各种实际需要。
2.2安全性原则
老年住宅设计要从老人的安全、舒适、方便出发。老年人由于生理老化,腿、脚动作逐渐变得不灵活,所以住宅内的地面材料要求防滑,要排除高差和门槛;在厕所和浴室应设置必要的辅助设施,门最好是推拉式。由于生理老化,老年人的判别力、行动力急剧减退,因此,室内应安装紧急呼叫装置,能方便、及时地或自动地发出警报,从而使老人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2.3方便改造原则
老年人从自理自力期到关怀照顾期,老人身体将由健康到衰老,老人的需求也随之变化。因此,住宅的设计应考虑隐蔽设计,便于增添设备、设施等改建工程,从而能及时为老人提供协助。
3 老年住宅建筑设计
3.1规划构思及布局
3.1.1总体布局
规划结合地形地势条件,依地就势布置建筑群。区内建筑物具有明显的规划肌理,韵律感强。同时利用建筑物前后,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排列布局,体现坡地建筑的灵活布置,且空间尺度宜人的特点。充分利用地势高差,使其土地有效利用。
3.1.2道路交通及停车系统
B1地块的两个出入口均设在该地块西侧,由城市道路东行经过配套公建南北两侧进入该地块住宅部分。地下车库入口与单元住宅入口分开设置,流线清晰。该地块道路系统简洁流畅,消防车可沿道路到达任一栋建筑。地块内设有老年住宅,将老年人使用的步行道路做成无障碍的通道系统,并保证救护车能就近停靠老年住宅的出入口。老年住宅单元入口附近可设专供老年人使用的停车位。
3.1.3绿化景观设计
在道路转弯处设置景观点,形成步移景迁的道路景观序列空间。在充分利用南北高差设成的车库上部形成院落小景观,营造出四季有景的生活氛围。
3.1.4竖向设计
合理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尽量保持用地的原有地形,利用地下室出土,回填到场地的南部,并与南侧的水库形成高低错落的山水园林格局。
总体布局依照原地形设计,以组团内基本上不出现挡土墙为原则。利用组团内住宅地坪和居住区道路地坪的地势高差,设置半地下车库,在山墙部分出现高差较大的地方由园林设计者通过设计手法弱化或减小高差。
3.2无障碍设计
3.2.1环境可识别性
每一个社区就得按照功能的差异被赋予了相对比较独立的外观形象,之后又通过了植物配种方式、绿地与水体空间形态、社区的道路等等来区别强化社区,邻里单元的视觉特色,最终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空间导向。
3.2.2出行的安全性
在出行的安全性方面,主要是借助到规划合理的交通系统得到真正的实现。交通系统由车行以及人行道路所组成的。车行系统采用的是曲线路型以来有效地减缓车速,在交通交叉、人车混和的区段设置了必要的限速标志以及相应的装置。人行系统在居住单元、公共场所和各类绿景观之间建立了全面、安全、便捷的联系。
3.2.3细部环境中的无障碍设计
在无障碍设施方面,每栋住宅均设有电梯和坡道;小花园、风景地带、步行道结合小品设置充足座椅,供老年人休息;细节配置方面充分考虑老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3.3考虑老年人的户外环境设计特色
在老年社区,首先考虑到要弥补老年人减退与丧失的机能,住宅区的道路系统,交通组织应以保护老龄人的行为为基础。社区内应采用的是部分分流或人车分流的道路交通结构,加大安全感。科学、合理的安排与老年人的公共服务项目适合,比如棋牌中心、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有充足面积的室外活动场所,保障老人户外活动的需要;适当的布置长廊、亭子、喷泉、绿化等建造小品。在绿地或庭院的局部设立遮挡视线的树木或自然的屏障,配以灯具、桌椅等,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具有安全、隐蔽、秘密特征的用来休息,交流的安静场所。
3.4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
针对老年人开发建设的老年社区规划的基本要求是从老年学、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以及美学等等新角度来研究于设计老年人的社区环境,在规划设计之上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恰当的生活条件,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种种特殊需要,来充实他们的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人居住环境的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有心理学上的,有医学上的,有社会学上的。面对汹涌而来的“白发浪潮”。如何使住宅的建设更有利于丰富和提高老年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使他们积极健康地去享受余暇时间,安度晚年,是每个设计人员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相应的制定出来与我们国家的国情老龄住宅相符合的政策,真正的落实《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加强政策扶植的力度,使得老年人住宅“事业化”转变成为“产业化”,在设计的理念之上遵循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将人性的设计与开发与设计。将公共设施完善好,做到切实的保护后老年人住宅的建设。
4 结语
老年是人生较长的一个阶段,老年人与住宅的关系最为密切,老年人居住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对我国社会发展有积极的意义。老年住宅的设计目标就是要尽可能地维持老年人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其生活的自信心,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晓敏;新型在宅养老模式的城市住宅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2]王辉,住宅舒适性设计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0
(作者单位:南京法墨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关键词:老年住宅;建筑设计;探讨
1 老年建筑设计的思路
1.1老年人心理特征
老年人比较怀旧,对新事物的适应性减弱,辨别事物能力减弱,造成难以控制感情,自我封闭等不良心理反应,在老年住宅设计中要尽量减少使用单个大空间。针对老年人心理上的失落感、孤独感,老年建筑内应设置诸如多功能室、游戏室、康乐室等活动用房,从而减少老年人一个人的时间,减轻他们的孤独感。让老人们有充分的室内外活动、健身和社交的天地。老年室外活动区宜分成动态活动区、静态活动区。动态活动区以健身活动为主,可进行太极、跳舞、扭秧歌等健身活动。活动区外围应有大树及休息设施,如结合亭、廊、花架、座凳等,以利于老年人活动后休息。静态活动区主要供老人们晒太阳、下棋、聊天、观望、学习等,可利用大树荫、廊、花架等,保证夏季有足够的遮荫,冬季有充足的阳光。动态活动区与静态活动区应有适当的距离,但亦能相互观望。
1.2老年人生理特征
步入老年后,老年人出现弯腰弓背现象,身体尺寸变小,手臂伸不直;运动机能下降,关节活动范围变小,力量明显下降;反应迟缓,对温度变化的感觉不敏感,对明暗度感觉能力下降,听力下降,表现迟钝。因此在老年住宅设计中应增加无障碍设计,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住宅中应设置医疗保健、生活服务设施等。
2 老年人住宅建筑设计的原则
2.1实用性原则
老年人由于年龄偏高,其行动迟缓,因而在居住空间的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老年人步行和使用轮椅的空间,消除地面所有的高差,使老人能自由地在住宅内移动。要合理慎密地布置室内每一件家具设备,其尺寸要方便老人使用。要适当减少室内家具的数量,最大限度地减小老年人房间的面积,从而降低老年人行動的能耗。要给护理人员或家人留有护理空间,特别是浴室和厕所,一定要大一些,以保证老人活动需要和协助老人时所需要的空间。此外,设计时还应认真考虑房间细部,比如地面材料的质感、颜色,家具的尺度、形式、宽度、材料,以及门开窗面积、形式等等,以满足老年人的各种实际需要。
2.2安全性原则
老年住宅设计要从老人的安全、舒适、方便出发。老年人由于生理老化,腿、脚动作逐渐变得不灵活,所以住宅内的地面材料要求防滑,要排除高差和门槛;在厕所和浴室应设置必要的辅助设施,门最好是推拉式。由于生理老化,老年人的判别力、行动力急剧减退,因此,室内应安装紧急呼叫装置,能方便、及时地或自动地发出警报,从而使老人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2.3方便改造原则
老年人从自理自力期到关怀照顾期,老人身体将由健康到衰老,老人的需求也随之变化。因此,住宅的设计应考虑隐蔽设计,便于增添设备、设施等改建工程,从而能及时为老人提供协助。
3 老年住宅建筑设计
3.1规划构思及布局
3.1.1总体布局
规划结合地形地势条件,依地就势布置建筑群。区内建筑物具有明显的规划肌理,韵律感强。同时利用建筑物前后,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排列布局,体现坡地建筑的灵活布置,且空间尺度宜人的特点。充分利用地势高差,使其土地有效利用。
3.1.2道路交通及停车系统
B1地块的两个出入口均设在该地块西侧,由城市道路东行经过配套公建南北两侧进入该地块住宅部分。地下车库入口与单元住宅入口分开设置,流线清晰。该地块道路系统简洁流畅,消防车可沿道路到达任一栋建筑。地块内设有老年住宅,将老年人使用的步行道路做成无障碍的通道系统,并保证救护车能就近停靠老年住宅的出入口。老年住宅单元入口附近可设专供老年人使用的停车位。
3.1.3绿化景观设计
在道路转弯处设置景观点,形成步移景迁的道路景观序列空间。在充分利用南北高差设成的车库上部形成院落小景观,营造出四季有景的生活氛围。
3.1.4竖向设计
合理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尽量保持用地的原有地形,利用地下室出土,回填到场地的南部,并与南侧的水库形成高低错落的山水园林格局。
总体布局依照原地形设计,以组团内基本上不出现挡土墙为原则。利用组团内住宅地坪和居住区道路地坪的地势高差,设置半地下车库,在山墙部分出现高差较大的地方由园林设计者通过设计手法弱化或减小高差。
3.2无障碍设计
3.2.1环境可识别性
每一个社区就得按照功能的差异被赋予了相对比较独立的外观形象,之后又通过了植物配种方式、绿地与水体空间形态、社区的道路等等来区别强化社区,邻里单元的视觉特色,最终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空间导向。
3.2.2出行的安全性
在出行的安全性方面,主要是借助到规划合理的交通系统得到真正的实现。交通系统由车行以及人行道路所组成的。车行系统采用的是曲线路型以来有效地减缓车速,在交通交叉、人车混和的区段设置了必要的限速标志以及相应的装置。人行系统在居住单元、公共场所和各类绿景观之间建立了全面、安全、便捷的联系。
3.2.3细部环境中的无障碍设计
在无障碍设施方面,每栋住宅均设有电梯和坡道;小花园、风景地带、步行道结合小品设置充足座椅,供老年人休息;细节配置方面充分考虑老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3.3考虑老年人的户外环境设计特色
在老年社区,首先考虑到要弥补老年人减退与丧失的机能,住宅区的道路系统,交通组织应以保护老龄人的行为为基础。社区内应采用的是部分分流或人车分流的道路交通结构,加大安全感。科学、合理的安排与老年人的公共服务项目适合,比如棋牌中心、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有充足面积的室外活动场所,保障老人户外活动的需要;适当的布置长廊、亭子、喷泉、绿化等建造小品。在绿地或庭院的局部设立遮挡视线的树木或自然的屏障,配以灯具、桌椅等,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具有安全、隐蔽、秘密特征的用来休息,交流的安静场所。
3.4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
针对老年人开发建设的老年社区规划的基本要求是从老年学、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以及美学等等新角度来研究于设计老年人的社区环境,在规划设计之上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恰当的生活条件,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种种特殊需要,来充实他们的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人居住环境的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有心理学上的,有医学上的,有社会学上的。面对汹涌而来的“白发浪潮”。如何使住宅的建设更有利于丰富和提高老年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使他们积极健康地去享受余暇时间,安度晚年,是每个设计人员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相应的制定出来与我们国家的国情老龄住宅相符合的政策,真正的落实《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加强政策扶植的力度,使得老年人住宅“事业化”转变成为“产业化”,在设计的理念之上遵循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将人性的设计与开发与设计。将公共设施完善好,做到切实的保护后老年人住宅的建设。
4 结语
老年是人生较长的一个阶段,老年人与住宅的关系最为密切,老年人居住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对我国社会发展有积极的意义。老年住宅的设计目标就是要尽可能地维持老年人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其生活的自信心,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晓敏;新型在宅养老模式的城市住宅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2]王辉,住宅舒适性设计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0
(作者单位:南京法墨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