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闻标题中,不及物动词带与事宾语的现象随处可见。我们认为与事句位的移动理应受制于语义,而语用上的需求则是其出现的外部因素。
关键词:不及物动词 与事宾语 语义 语用
一、研究范围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正随着人们接受度的提高而不断扩张。通过对大量语料调查我们发现,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例句中,以不及物动词带与事宾语居多,而且其接受程度也很高。如:
(1)洋弟子大运村拜师杨扬 迷上东北话满嘴“钢钢的”(凤凰网)
(2)盼继续效劳国家队 贝哥希望新东家帮忙(新加坡《联合早报》2009年6月6日)
(3)这个七夕结婚登记让步奥运(《温州日报》2008年8月8日)
(4)章子怡被曝约会日富商(搜狐)
我们知道,动词是句子的中心,动词和与之相联系的各个语义成分构成了动核结构。各个语义成分在动核结构中所占的地位并不相同,有的是动核结构的必有强制性语义成分,叫动元,有的是非强制性语义成分,叫状元。与事是语义结构中的重要语义成分,指跟自主动词相联系的、同施事一块参与了动作的参与体(也有叫间接客体或临体)。从意义上说与事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可以分为共事和当事。共事是和施事协同发出某动作的参与者,当事是动作交接、替接、针对、称呼的对象。从形式上看,与事在句法结构中是有标记的的语义成分,多由“给、向、为、替、代”等介词引入,多作状语或双宾语中的间接宾语。与事既可以作动元又可以作状元。据陈昌来(2003)考察,能带动元与事的动词主要有交接动词、称呼动词、单向动词和双向动词。在交接动词和称呼动词的语义配置中,与事充当间接宾语,而在针对动词和双向动词中则作状语。我们所研究的“不及物动词带与事宾语”指的是单向动词、双向动词所带与事成分由状语变为宾语。刘丹青(1986)、袁毓林(1989)、张谊生(1997)对单向动词、双向动词都做过深入研究。我们以袁毓林(1989)的概括为准,称其为准双向动词,其定义为要求两个名词性成分与它发生强制性的句法联系,并且当这两个名词性成分与之同现时,其中一个名词性成分必须用介词来引导。它包括针对动词和协同动词。针对动词,又称单向动词,所联系的语义成分为当事,如“服务、挑战”等,一般表达式为“为XX服务,向XX挑战”。协同动词,又叫互向动词、双向动词,所联系的为共事,如“约会、比美”等,一般表达为“和(跟、同)XX约会,和(跟、同)比美”。
二、与事宾语句位实现的条件分析
句式语法认为,每一种句式都是一个“完形”,有其独特的内涵和论元结构,句法成分不可能在不发生价值变化的前提下完成移位,语言结构式也不会在不发生语义变化的前提下形成变换关系。毫无疑问,由介词引导作状语与直接作宾语构成的是两种不同的句式,与事成分的句位移动理应受制于语义。我们从动词的及物性、与事的受动性、施动者的控制力来分析。
(一)动词的及物性增强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每个范畴中都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中心成员和外围成员之分,其中的非典型成员、外围成员具有游移性和不确定性。正因为如此,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分至今没有明确的标准,其界限也是模糊的。陈昌来(1998)对不及物动词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并确立了其中心成员和外围成员的地位。按照他的观点,能够进入典型不及物动词句式S(S主+Vip)框架中的动词为典型的及物动词,如“睡觉、呻吟”等。而准双向动词进入该句式时,还必须关联另一语义成分,句子在语义上才能完整。从作为不及物动词成员的资格来看,它应该属于外围成员。也就是在由不及物动词向及物动词过渡的序列中,准双向动词处于不及物动词的边缘,靠近及物动词的一端。范畴边缘成员具有游移性和不确定性,当在表达上有所需要时,准双向动词就很容易向及物范畴游移。
(二)与事受动性增强
首先我们要区分开与事和对象。与事与对象有所重合,但并不等同。从定义上看,与事强调另一名词性成分对动作的参与,受事强调动作对其产生了影响。与事中的当事是动作交接、替接、针对、称呼的“对象”,可以看作潜性的对象。共事是一个特殊成分,它是和施事协同发出某动作的参与者。它的句法表现是相当复杂的,有时共事和施事合在一块共同作句子的主语,施事、共事难以分别,这种情况不能变为宾语。有的施事和共事明显分离,施事是主体动作者,共事是协同参与者,这时的施事、共事地位并不相等,共事属于被动地位,具有无意志性,在语义上相当于对象。因此,我们可以把与事中的当事与部分共事看作潜性的对象。陈平(1994)曾提出充当主语和宾语的语义角色的优先序列:施事>感事>工具>系事>地点>对象>受事。这一序列以施事對应于主语,受事对应于宾语。在这个语义格连续体中,对象处于连续体的中部,所以具有游移性,又因为它较贴近受事一端,所以容易向典型受事方向移动,而相当于对象的与事也就自然容易向受事一方移动。这为不及物动词带与事宾语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三)施事、与事对立关系的凸显
在及物性原型句式中,原型主语具有高显度性、意志性、控制力等。原型宾语具有高显度性、无意志性等。也就是说它们都具有高显度性,而在控制力和意志性上则是相对的。当我们既要凸显二者,又要突出二者的对等关系时自然会想到使用及物句式。
总之,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准双向动词带与事宾语”的出现具有了可能性。而语用上的需求则为其出现提供了外部条件。
三、语用动因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新事物不断产生,人们的认识有所突破,在表达上也需要有所改进。当原有句法结构不能很好地表达要表达的意思时,就会设法改变原有的句法结构,而采用新的句法形式。不及物动词带与事宾语的产生正是出于这种语用上的需求。
(一)新奇求异原则
新奇求异原则就是对常规的突破和超越,它贯穿在交际活动的始终。词汇系统中现成的词语或其组合方式缺少了新奇感,于是就临时性地创造出一些新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具有新奇性的词语和说法才能迅速广泛地流传。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的产生,正是基于新奇求异的原则。新的表达方式会让人感到新鲜、有趣,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如:
(5)专家曝火箭曾“求婚”纳什遭拒 姚明盛赞洛瑞好学(搜狐)
这是2009年2月28日中国网上的一则新闻标题,作者把“引进”比喻为“求婚”。相应的新闻标题还有:
(6)火箭曾追逐纳什遭拒 姚明赞洛瑞非常聪明 (中文网)
(7)休城专家解密交易内幕:火箭曾多次试图引进纳什 (体坛网)
例(6)和例(7)两种格式虽然都无懈可击,但与例(5)相比却略显平淡,即使把“引进”换为“追逐”增加了动感,但也属正常表达,产生的效果仍无法与“求婚”相比。“求婚”这一动作行为只能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常用格式为“向……求婚”,现在却用于人与单位之间,突出了主要“目标”纳什,这种表达既形象又让人感到新奇,能够激发人的兴趣将文章读下去。
(二)求同原则
求同心理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反映,既表现在内容方面,也表现在形式方面。从内容方面来说,心理共性越多,交际就越顺利,双方收获就越大,有限的话语所传达的信息和感情也就越多。在形式上,趋同性原则要求说写者一方面与交际对方求同,另一方面在自己的话语中也要求同。如果说追求新奇的心理倾向要求说写者积极地打破常规,大变花样,那么求同的心理趋势则要求人们遵守常规。正是二者的共同作用,使“介宾短语与动词”的组合向着接受程度更强、普及性更广、表意更明确的动宾结构发展。
(三)凸现原则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讲,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运用实质上是人类重要的信息传输行为。某个语言片断在特定语境中承载的信息所处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一般来讲,一句话的语义重点通常在陈述部分或谓语部分,如果谓语动词带有宾语,则宾语通常为语义的重点,也称“自然焦点”。沈家煊(1999)进一步指出,宾语作为语义重心,从认知心理上讲,是人们注意的“目标”(也叫“图像”,相对“背景”而言)。人的感知过程有从“背景”到“目标”的强烈倾向,而“目标”往往是人们注意的中心,“背景”只是“目标”的衬托。在一个句子中,主、谓、宾一般担任主要“目标”,而定、状、补则扮演“背景”的角色。
“S+介词+O+V”中“介词+O”很显然只是句子的背景信息,而“S+V+O”则将“背景”信息“O”提升为“目标”,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比较:
(8)甲:人大代表“村官”碰撞大学生“村官”(新华网)
乙:人大代表“村官”与大学生“村官”碰撞
例(8)中,“碰撞大学生‘村官’”关注的焦点在于“大学生‘村官’”,而乙中“人大代表‘村官’”与与事成分“大学生‘村官’”地位相同,没有侧重。而这篇新闻的主要内容是讲述“大学生‘村官’”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正好与标题相呼应。显然,两例中,甲表达的信息更突出,意义更明确。
四、发展前景
目前,尽管不及物动词带与事宾语已有相当的数量,但并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稳定的语言现象。如前所述,它们主要分布在新闻标题、广告词等语言环境中。从总体上看,准双向动词由介词引出与事的格式与带与事宾语的格式相比,前者的出现频率比后者低得多,也就是说,人们对这种格式的接受和认同程度并不相同。能进入“不及物动词带与事宾语”格式的准双向动词毕竟只占总数的一部分,而且还受到众多条件的制约,例如我们不能说“见面老师”“打架邻居”等等。实际上,这种现象正处于一种中间状态,是一种尚未定型的语言现象。其不同成员的发展前景不能一概而论,而要看它们各自的使用情况。
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其中一部分用法已经定型,形成了新的规范。一些传统不及物动词,如“服务”“会晤”等词语已经不只是在新闻标题中有带宾语的用法那么简单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它们经历了用法上的巨大转变,如“服务人民”由不可接受到现在在各类媒体里畅行无阻,“会晤”在字典里的释义由1978年的典型不及物义增至2005年的及物义与不及物义同现。与之类似的还有“请教”“造福”等,在2005年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及用例均为及物义与不及物义共存。
还有一类不及物动词,如“角逐”“挑战”“暗合”“决裂”等,在其他语体中极少或是根本没有及物动词的用法,但用于新闻标题时则经常会出现及物动词的用法。如:“角逐党内总统候选人”“角逐奥斯卡”“角逐‘金熊奖’”,“挑战裁判权威、挑战历史新高”,“暗合建国大业、暗合传统”等。毫无疑问,出现的频率高证明人们还是接受这一用法的,因而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些词语,正确理解新闻标题的含义,并按照不及物动词的标准使用它们。
相比之下,还有一些用法只是在某特定语境中,为突现某一信息而临时使用,它们则很可能逐渐被人们摒弃,成为被规范的对象。如“拜师刘谦、顶嘴主帅”等,只是在某新闻标题中一“闪”而过,很难有继续使用的可能。
总之,就目前而言,对不及物动词带与事宾语这一现象,视人们接受程度的高低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也许是比较稳妥的办法。
参考文献:
[1]陈昌来.现代汉语不及物动词的配价考察[J].语言研究,1998,
(2).
[2]陈昌来.论语义结构中的与事[J].语言研究,1998,(2).
[3]郭继懋.试谈“飞上海”等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J].中国语文,
1999,(5).
[4]凌德祥.试论双音节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基本规律[J].汉语学
习,1999,(10).
[5]沈家煊.不对称与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6]盛新华,朱军.动宾式不及物動词“VN”带宾语语义研究[J].汉
语学习,2009,(3).
[7]史锡尧.“介宾+动”向“动宾”的—语言的经济性原则[J].汉
语学习,2000 ,(2).
[8]王俊毅.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分类考察[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5).
[9]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0]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1]芜菘.从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看汉语的走势[J].沙洋师范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2002,(1).
[12]袁邦照.论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互相转化[J].湘潭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2).
[13]袁毓林.准双向动词研究[J].语言研究,1989,(1).
[14]张谊生.交互动词的配价研究[J].语言研究,1997,(1).
(金平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150025)
关键词:不及物动词 与事宾语 语义 语用
一、研究范围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正随着人们接受度的提高而不断扩张。通过对大量语料调查我们发现,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例句中,以不及物动词带与事宾语居多,而且其接受程度也很高。如:
(1)洋弟子大运村拜师杨扬 迷上东北话满嘴“钢钢的”(凤凰网)
(2)盼继续效劳国家队 贝哥希望新东家帮忙(新加坡《联合早报》2009年6月6日)
(3)这个七夕结婚登记让步奥运(《温州日报》2008年8月8日)
(4)章子怡被曝约会日富商(搜狐)
我们知道,动词是句子的中心,动词和与之相联系的各个语义成分构成了动核结构。各个语义成分在动核结构中所占的地位并不相同,有的是动核结构的必有强制性语义成分,叫动元,有的是非强制性语义成分,叫状元。与事是语义结构中的重要语义成分,指跟自主动词相联系的、同施事一块参与了动作的参与体(也有叫间接客体或临体)。从意义上说与事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可以分为共事和当事。共事是和施事协同发出某动作的参与者,当事是动作交接、替接、针对、称呼的对象。从形式上看,与事在句法结构中是有标记的的语义成分,多由“给、向、为、替、代”等介词引入,多作状语或双宾语中的间接宾语。与事既可以作动元又可以作状元。据陈昌来(2003)考察,能带动元与事的动词主要有交接动词、称呼动词、单向动词和双向动词。在交接动词和称呼动词的语义配置中,与事充当间接宾语,而在针对动词和双向动词中则作状语。我们所研究的“不及物动词带与事宾语”指的是单向动词、双向动词所带与事成分由状语变为宾语。刘丹青(1986)、袁毓林(1989)、张谊生(1997)对单向动词、双向动词都做过深入研究。我们以袁毓林(1989)的概括为准,称其为准双向动词,其定义为要求两个名词性成分与它发生强制性的句法联系,并且当这两个名词性成分与之同现时,其中一个名词性成分必须用介词来引导。它包括针对动词和协同动词。针对动词,又称单向动词,所联系的语义成分为当事,如“服务、挑战”等,一般表达式为“为XX服务,向XX挑战”。协同动词,又叫互向动词、双向动词,所联系的为共事,如“约会、比美”等,一般表达为“和(跟、同)XX约会,和(跟、同)比美”。
二、与事宾语句位实现的条件分析
句式语法认为,每一种句式都是一个“完形”,有其独特的内涵和论元结构,句法成分不可能在不发生价值变化的前提下完成移位,语言结构式也不会在不发生语义变化的前提下形成变换关系。毫无疑问,由介词引导作状语与直接作宾语构成的是两种不同的句式,与事成分的句位移动理应受制于语义。我们从动词的及物性、与事的受动性、施动者的控制力来分析。
(一)动词的及物性增强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每个范畴中都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中心成员和外围成员之分,其中的非典型成员、外围成员具有游移性和不确定性。正因为如此,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分至今没有明确的标准,其界限也是模糊的。陈昌来(1998)对不及物动词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并确立了其中心成员和外围成员的地位。按照他的观点,能够进入典型不及物动词句式S(S主+Vip)框架中的动词为典型的及物动词,如“睡觉、呻吟”等。而准双向动词进入该句式时,还必须关联另一语义成分,句子在语义上才能完整。从作为不及物动词成员的资格来看,它应该属于外围成员。也就是在由不及物动词向及物动词过渡的序列中,准双向动词处于不及物动词的边缘,靠近及物动词的一端。范畴边缘成员具有游移性和不确定性,当在表达上有所需要时,准双向动词就很容易向及物范畴游移。
(二)与事受动性增强
首先我们要区分开与事和对象。与事与对象有所重合,但并不等同。从定义上看,与事强调另一名词性成分对动作的参与,受事强调动作对其产生了影响。与事中的当事是动作交接、替接、针对、称呼的“对象”,可以看作潜性的对象。共事是一个特殊成分,它是和施事协同发出某动作的参与者。它的句法表现是相当复杂的,有时共事和施事合在一块共同作句子的主语,施事、共事难以分别,这种情况不能变为宾语。有的施事和共事明显分离,施事是主体动作者,共事是协同参与者,这时的施事、共事地位并不相等,共事属于被动地位,具有无意志性,在语义上相当于对象。因此,我们可以把与事中的当事与部分共事看作潜性的对象。陈平(1994)曾提出充当主语和宾语的语义角色的优先序列:施事>感事>工具>系事>地点>对象>受事。这一序列以施事對应于主语,受事对应于宾语。在这个语义格连续体中,对象处于连续体的中部,所以具有游移性,又因为它较贴近受事一端,所以容易向典型受事方向移动,而相当于对象的与事也就自然容易向受事一方移动。这为不及物动词带与事宾语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三)施事、与事对立关系的凸显
在及物性原型句式中,原型主语具有高显度性、意志性、控制力等。原型宾语具有高显度性、无意志性等。也就是说它们都具有高显度性,而在控制力和意志性上则是相对的。当我们既要凸显二者,又要突出二者的对等关系时自然会想到使用及物句式。
总之,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准双向动词带与事宾语”的出现具有了可能性。而语用上的需求则为其出现提供了外部条件。
三、语用动因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新事物不断产生,人们的认识有所突破,在表达上也需要有所改进。当原有句法结构不能很好地表达要表达的意思时,就会设法改变原有的句法结构,而采用新的句法形式。不及物动词带与事宾语的产生正是出于这种语用上的需求。
(一)新奇求异原则
新奇求异原则就是对常规的突破和超越,它贯穿在交际活动的始终。词汇系统中现成的词语或其组合方式缺少了新奇感,于是就临时性地创造出一些新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具有新奇性的词语和说法才能迅速广泛地流传。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的产生,正是基于新奇求异的原则。新的表达方式会让人感到新鲜、有趣,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如:
(5)专家曝火箭曾“求婚”纳什遭拒 姚明盛赞洛瑞好学(搜狐)
这是2009年2月28日中国网上的一则新闻标题,作者把“引进”比喻为“求婚”。相应的新闻标题还有:
(6)火箭曾追逐纳什遭拒 姚明赞洛瑞非常聪明 (中文网)
(7)休城专家解密交易内幕:火箭曾多次试图引进纳什 (体坛网)
例(6)和例(7)两种格式虽然都无懈可击,但与例(5)相比却略显平淡,即使把“引进”换为“追逐”增加了动感,但也属正常表达,产生的效果仍无法与“求婚”相比。“求婚”这一动作行为只能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常用格式为“向……求婚”,现在却用于人与单位之间,突出了主要“目标”纳什,这种表达既形象又让人感到新奇,能够激发人的兴趣将文章读下去。
(二)求同原则
求同心理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反映,既表现在内容方面,也表现在形式方面。从内容方面来说,心理共性越多,交际就越顺利,双方收获就越大,有限的话语所传达的信息和感情也就越多。在形式上,趋同性原则要求说写者一方面与交际对方求同,另一方面在自己的话语中也要求同。如果说追求新奇的心理倾向要求说写者积极地打破常规,大变花样,那么求同的心理趋势则要求人们遵守常规。正是二者的共同作用,使“介宾短语与动词”的组合向着接受程度更强、普及性更广、表意更明确的动宾结构发展。
(三)凸现原则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讲,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运用实质上是人类重要的信息传输行为。某个语言片断在特定语境中承载的信息所处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一般来讲,一句话的语义重点通常在陈述部分或谓语部分,如果谓语动词带有宾语,则宾语通常为语义的重点,也称“自然焦点”。沈家煊(1999)进一步指出,宾语作为语义重心,从认知心理上讲,是人们注意的“目标”(也叫“图像”,相对“背景”而言)。人的感知过程有从“背景”到“目标”的强烈倾向,而“目标”往往是人们注意的中心,“背景”只是“目标”的衬托。在一个句子中,主、谓、宾一般担任主要“目标”,而定、状、补则扮演“背景”的角色。
“S+介词+O+V”中“介词+O”很显然只是句子的背景信息,而“S+V+O”则将“背景”信息“O”提升为“目标”,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比较:
(8)甲:人大代表“村官”碰撞大学生“村官”(新华网)
乙:人大代表“村官”与大学生“村官”碰撞
例(8)中,“碰撞大学生‘村官’”关注的焦点在于“大学生‘村官’”,而乙中“人大代表‘村官’”与与事成分“大学生‘村官’”地位相同,没有侧重。而这篇新闻的主要内容是讲述“大学生‘村官’”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正好与标题相呼应。显然,两例中,甲表达的信息更突出,意义更明确。
四、发展前景
目前,尽管不及物动词带与事宾语已有相当的数量,但并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稳定的语言现象。如前所述,它们主要分布在新闻标题、广告词等语言环境中。从总体上看,准双向动词由介词引出与事的格式与带与事宾语的格式相比,前者的出现频率比后者低得多,也就是说,人们对这种格式的接受和认同程度并不相同。能进入“不及物动词带与事宾语”格式的准双向动词毕竟只占总数的一部分,而且还受到众多条件的制约,例如我们不能说“见面老师”“打架邻居”等等。实际上,这种现象正处于一种中间状态,是一种尚未定型的语言现象。其不同成员的发展前景不能一概而论,而要看它们各自的使用情况。
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其中一部分用法已经定型,形成了新的规范。一些传统不及物动词,如“服务”“会晤”等词语已经不只是在新闻标题中有带宾语的用法那么简单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它们经历了用法上的巨大转变,如“服务人民”由不可接受到现在在各类媒体里畅行无阻,“会晤”在字典里的释义由1978年的典型不及物义增至2005年的及物义与不及物义同现。与之类似的还有“请教”“造福”等,在2005年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及用例均为及物义与不及物义共存。
还有一类不及物动词,如“角逐”“挑战”“暗合”“决裂”等,在其他语体中极少或是根本没有及物动词的用法,但用于新闻标题时则经常会出现及物动词的用法。如:“角逐党内总统候选人”“角逐奥斯卡”“角逐‘金熊奖’”,“挑战裁判权威、挑战历史新高”,“暗合建国大业、暗合传统”等。毫无疑问,出现的频率高证明人们还是接受这一用法的,因而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些词语,正确理解新闻标题的含义,并按照不及物动词的标准使用它们。
相比之下,还有一些用法只是在某特定语境中,为突现某一信息而临时使用,它们则很可能逐渐被人们摒弃,成为被规范的对象。如“拜师刘谦、顶嘴主帅”等,只是在某新闻标题中一“闪”而过,很难有继续使用的可能。
总之,就目前而言,对不及物动词带与事宾语这一现象,视人们接受程度的高低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也许是比较稳妥的办法。
参考文献:
[1]陈昌来.现代汉语不及物动词的配价考察[J].语言研究,1998,
(2).
[2]陈昌来.论语义结构中的与事[J].语言研究,1998,(2).
[3]郭继懋.试谈“飞上海”等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J].中国语文,
1999,(5).
[4]凌德祥.试论双音节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基本规律[J].汉语学
习,1999,(10).
[5]沈家煊.不对称与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6]盛新华,朱军.动宾式不及物動词“VN”带宾语语义研究[J].汉
语学习,2009,(3).
[7]史锡尧.“介宾+动”向“动宾”的—语言的经济性原则[J].汉
语学习,2000 ,(2).
[8]王俊毅.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分类考察[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5).
[9]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0]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1]芜菘.从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看汉语的走势[J].沙洋师范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2002,(1).
[12]袁邦照.论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互相转化[J].湘潭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2).
[13]袁毓林.准双向动词研究[J].语言研究,1989,(1).
[14]张谊生.交互动词的配价研究[J].语言研究,1997,(1).
(金平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1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