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在课堂中以“学为导向”为教学主旨,通过平衡学生课堂上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最终提高EFL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学为导向,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理念
一、研究背景
高等教育教学,不仅需要教学,更需要研究教学,并将研究理论成果应用于教学。而主导教学和研究的主体就是大学英语教师。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在课堂中以“学为导向”为教学主旨,通过平衡学生课堂上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有效地激发EFL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最终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基于“学为导向”理念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一)基于“学为导向”理念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型设计
“学为导向”要求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旨,学者Stoller提出教学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鼓励学习者在项目中的自主权和责任感;要求学生合作和独立学习;强调学生的角色和责任不同;必须进行总结性评估。在设计相关的学习模式时,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具体学习环境和学习特点,充分考虑该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尤其是网络资源。例如:角色扮演活动设计和结果反馈,课外活动设计和结果反馈,课堂观察和访谈设计和结果反馈等。课堂教学中贯穿“学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学习中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目标的,通过实证研究以及对数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通过有效地培养学习者各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以学习为导向”的综合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核心,学生是知识理论的积极建构者,强调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教师的角色和责任,教师应作为促进者和指导者。
(二)基于“学为导向”理念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由于理论理解的局限性,传统的“面向教学”的教学模式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仍被广泛采用,大部分教师不能熟练地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教学效果和学生熟练使用英语两个方面来看,传统的“面向教学”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Dochy(2003)认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存在巨大差异。在EFL环境中,由于个体差异和学习基础的不同,大部分学生很难平衡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因此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培训。通过“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应用,并通过案例研究,可以获得相关数据以及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够提高EFL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英语教师在实施“学习型”综合课堂教学模式时,应首先结合课程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的基础,设计出多样化的课堂项目或课堂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并鼓励学生自主性学习。教师在英语课堂中的主要作用是充分发挥促进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评估。同时,应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训和训练,着眼于英语知识输入输出理论的平衡,减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让“以学习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达到最佳效果。
(三)基于“学为导向”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反馈评价
笔者在学生英语水平差异较小的两个平行班进行了实验,一个班级采用传统的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另外一个班级采用“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一个学期来实施和比较这两种教学方法。学期末,通过课堂观察方法,学生访谈和作业完成统计,发现实验班和传统班在学习效果和英语技能提高上有很大的差异。学期末,使用同一套试卷进行了测试,试卷的命题较为合适,试题难易度符合要求;难易度分值的分配较为合理;试卷的主、客观题分值的分配较为合理。最终两个班级的卷面测试成绩如下图,进一步证明了“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该图显示了两个对比班级测試卷面的各种指标。 实验班的学生具有更好的知识吸收和掌握能力,并且成绩较高,根据学生成绩分布,实验班学生总体情况掌握得较好,能够较灵活地运用课堂所学翻译技巧和方法。英汉互译和段落翻译这两部分难度较大的题目,实验班学生的得分高于传统班级,这部分的题目涉及知识点较多,有一定的难度。实验班的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及平时课堂的训练,善于将所掌握的翻译技能学以致用。总体而言,实验班的同学较好地掌握了本课程的相关教学重难点内容。而传统班级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不理想,考试分数相对较低。
三、总结
在实施“以学习为导向”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总结和评价教学效果,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及时的教学反馈与一线教学评估可以帮助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计划,并最终设计出适合学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唐燕(1981-),女,重庆人,武汉东湖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英国奇切斯特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关键词:学为导向,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理念
一、研究背景
高等教育教学,不仅需要教学,更需要研究教学,并将研究理论成果应用于教学。而主导教学和研究的主体就是大学英语教师。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在课堂中以“学为导向”为教学主旨,通过平衡学生课堂上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有效地激发EFL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最终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基于“学为导向”理念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一)基于“学为导向”理念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型设计
“学为导向”要求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旨,学者Stoller提出教学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鼓励学习者在项目中的自主权和责任感;要求学生合作和独立学习;强调学生的角色和责任不同;必须进行总结性评估。在设计相关的学习模式时,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具体学习环境和学习特点,充分考虑该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尤其是网络资源。例如:角色扮演活动设计和结果反馈,课外活动设计和结果反馈,课堂观察和访谈设计和结果反馈等。课堂教学中贯穿“学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学习中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目标的,通过实证研究以及对数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通过有效地培养学习者各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以学习为导向”的综合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核心,学生是知识理论的积极建构者,强调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教师的角色和责任,教师应作为促进者和指导者。
(二)基于“学为导向”理念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由于理论理解的局限性,传统的“面向教学”的教学模式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仍被广泛采用,大部分教师不能熟练地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教学效果和学生熟练使用英语两个方面来看,传统的“面向教学”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Dochy(2003)认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存在巨大差异。在EFL环境中,由于个体差异和学习基础的不同,大部分学生很难平衡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因此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培训。通过“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应用,并通过案例研究,可以获得相关数据以及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够提高EFL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英语教师在实施“学习型”综合课堂教学模式时,应首先结合课程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的基础,设计出多样化的课堂项目或课堂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并鼓励学生自主性学习。教师在英语课堂中的主要作用是充分发挥促进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评估。同时,应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训和训练,着眼于英语知识输入输出理论的平衡,减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让“以学习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达到最佳效果。
(三)基于“学为导向”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反馈评价
笔者在学生英语水平差异较小的两个平行班进行了实验,一个班级采用传统的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另外一个班级采用“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一个学期来实施和比较这两种教学方法。学期末,通过课堂观察方法,学生访谈和作业完成统计,发现实验班和传统班在学习效果和英语技能提高上有很大的差异。学期末,使用同一套试卷进行了测试,试卷的命题较为合适,试题难易度符合要求;难易度分值的分配较为合理;试卷的主、客观题分值的分配较为合理。最终两个班级的卷面测试成绩如下图,进一步证明了“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该图显示了两个对比班级测試卷面的各种指标。 实验班的学生具有更好的知识吸收和掌握能力,并且成绩较高,根据学生成绩分布,实验班学生总体情况掌握得较好,能够较灵活地运用课堂所学翻译技巧和方法。英汉互译和段落翻译这两部分难度较大的题目,实验班学生的得分高于传统班级,这部分的题目涉及知识点较多,有一定的难度。实验班的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及平时课堂的训练,善于将所掌握的翻译技能学以致用。总体而言,实验班的同学较好地掌握了本课程的相关教学重难点内容。而传统班级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不理想,考试分数相对较低。
三、总结
在实施“以学习为导向”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总结和评价教学效果,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及时的教学反馈与一线教学评估可以帮助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计划,并最终设计出适合学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唐燕(1981-),女,重庆人,武汉东湖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英国奇切斯特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英语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