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兴趣虽然属于非智力因素,却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因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优质的课堂环境,讲究授课艺术, 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活动等都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 语文学习 培养兴趣 途径
心理学研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以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能促使学生在繁重刻苦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悦的体验;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幽探胜。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呢?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经验。
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收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教师要与时俱进,刻苦学习,掌握丰富的知识,使学生信服你,崇拜你。语文教师要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让学生感觉到你是他认识的最棒的教师,是值得学生信赖和崇拜的。这样,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你的举手投足都会深深地牵动着每一位学生,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团结在你的周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积极性自然大幅度提高。
2.亲近学生,和学生交朋友。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所以,教学过程中,要耐心开导,和蔼可亲地对待学生。平时,应多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在生活上学习上指导他们,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促进师生的互动。为密切师生关系,语文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多想点子,如:接手一个新班级时,要及时记住全班同学的姓名,课后找个别同学谈心,为个别同学辅导,适时家访,经济许可还可以送给同学学习资料,等等。这样做,学生会觉得老师心中有他,老师时刻关注着他,由此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学生会心情舒畅地投入学习中去,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3.把情感教育带进课堂,丰富课堂的情感内涵。
教师的施教对象,不是加工厂的成品,而是情感丰富的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世界像奔涌的河流从来没有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情感宣泄。要想使课堂教学达到活的境界,教师必须投入丰富的情感,使语文课堂成为“情感场”。教师丰富的情感磁石般地吸引学生,他们便会自主地投入学习,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趣盎然,发放适当,必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得轻松愉快,产生微妙的情感体验;反之,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苟言笑,不会表情达意,只知不动声色地宣读教材,念教案,只会冷冰冰地进行知识传递,这样的教师尽管知识渊博,却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出色的语文教师。
二、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创设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关键。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工夫。所以,语文教师不但要教得得法,更要满腔激情,持久地去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具体方法如下。
1.课前“热身”活动激发兴趣。
刚上课,学生思维没有转换过来,注意力不集中。教师通过一句幽默的话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可缓解教师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又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活跃教室气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一旦出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了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以,上课前两三分钟,是一节课的热身时间,可以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活动或表演,比如:即兴演讲、美文朗读、诗歌背诵、戏剧表演等。
2.创意的导课。
创设情境。导课是一门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巧妙地使用好开课几分钟,无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还是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都是大有益处的。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教学中,我以《但愿人长久》这一歌曲为导入,使学生在歌曲所创设的温馨的氛围中进入课文,激起学生心中熟悉的温暖的回忆,让学生在美好的氛围中感受这篇课文,唤起学生内心的共鸣。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地乐于受教,也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
3.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主动求知。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会呈现出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特征,因而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如上《看云识天气》一课时,我先投影不同的云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这些自然景色的特点,然后结合平时经验说说云与天气的关系。这样使学生很快进入了特定的教学情境。再利用不同的云的图片,考查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竞赛热情。在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我让学生观看两组对比鲜明的图片,欣赏流行歌曲《月牙泉》,以切身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在声情并茂、视听交融的特定情景中,轻松愉快地学习。
三、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是科学、是艺术。学生乐于学习应是教学活动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而要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兴趣,促进发展,就必须讲究授课的艺术。较高水准的讲授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因此,语文教师应采取新鲜活泼的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用纠错的授课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如在教《人生》一课中,我意识到像这样比较抽象的知识,应讲究讲授艺术,先提出一个错误的推理,即“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工厂”四个毫不相干的事物不可能联系在一起。当这一例子出示后,他们感到怀疑:“是不是老师讲错了?”借此机会,我又将这一推理以郑重的口气念一遍,顿时教室里笑声四起。“是不是这个推理错了呢?如果错了,那么,它究竟错在哪?”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几个问题上来了,对“知其所以然”产生了兴趣,随后,让学生再对照有关规则进行交流、讨论,最后请一位学生口答上述问题。实验结果证明,通过好奇—自学—交流—解答这一活动过程,绝大部分学生不但对这一规则有了较深刻的印象,而且产生了学习兴趣。
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心理学家分析:学生在上课时最佳状态一般可以维持在15分钟左右。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的讲解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枯燥乏味的抽象理论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具体化。如果在课的开始阶段,用妙趣横生的语言来拨动学生的心弦;在讲课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声情并茂,生动有趣;在表达时多用比喻句、排比句等修辞方法,不仅可以有条理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可以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展现给学生,开启学生的心智,拓展学生的思维,带领学生在广博的知识海洋中翱翔。实践证明,一个注重教学语言表达艺术的教师最容易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不断地“求新”、“求异”,争取每节课都能给学生新的刺激,使课堂“活”起来。例如,学习《孔乙己》时,我一改过去逐段讲解的方法,请学生小组合作,填写《孔乙己履历表》(内容包括姓名、籍贯、年龄、学历、身体状况、特长、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工作生活简历等),以一“表”带动全文,使学生理解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社会环境特点等,上课形式新颖,学生兴趣盎然。此外,课文的精妙之处还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加以直观理解,以加深认识。如:学习《威尼斯商人》时,通过“评选‘梦想剧场’最佳扮演者”的形式让学生感情朗读或模拟表演,从而解读剧中人物各自性格。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朗读时的动作、神情、语调,《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大钱”等片段,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通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生活的外延等于语文学习的外延。只要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时时在意语文学习,把语文学习变为生活、生存的一部分,变成愉悦心灵、提升素质、发展思维、反思历史、感受现实的必经途径,就一定能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出乎寻常的快乐,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结合学习内容举行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词语接龙、成语游戏写字比赛、猜谜语等,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确定主题,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从而提高认识、评判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教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感受大自然的美并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写下来,然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写作的能力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增强。
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值得大力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在教学中的具体途径甚多,需要我们去发现。
参考文献:
[1]邓勇.初中语文课堂激趣法[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王玉珍.浅淡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3]杜新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4]高振太.略谈职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教文汇(上旬刊).
[5]王美霞.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关键词: 语文学习 培养兴趣 途径
心理学研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以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能促使学生在繁重刻苦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悦的体验;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幽探胜。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呢?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经验。
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收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教师要与时俱进,刻苦学习,掌握丰富的知识,使学生信服你,崇拜你。语文教师要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让学生感觉到你是他认识的最棒的教师,是值得学生信赖和崇拜的。这样,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你的举手投足都会深深地牵动着每一位学生,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团结在你的周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积极性自然大幅度提高。
2.亲近学生,和学生交朋友。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所以,教学过程中,要耐心开导,和蔼可亲地对待学生。平时,应多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在生活上学习上指导他们,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促进师生的互动。为密切师生关系,语文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多想点子,如:接手一个新班级时,要及时记住全班同学的姓名,课后找个别同学谈心,为个别同学辅导,适时家访,经济许可还可以送给同学学习资料,等等。这样做,学生会觉得老师心中有他,老师时刻关注着他,由此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学生会心情舒畅地投入学习中去,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3.把情感教育带进课堂,丰富课堂的情感内涵。
教师的施教对象,不是加工厂的成品,而是情感丰富的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世界像奔涌的河流从来没有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情感宣泄。要想使课堂教学达到活的境界,教师必须投入丰富的情感,使语文课堂成为“情感场”。教师丰富的情感磁石般地吸引学生,他们便会自主地投入学习,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趣盎然,发放适当,必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得轻松愉快,产生微妙的情感体验;反之,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苟言笑,不会表情达意,只知不动声色地宣读教材,念教案,只会冷冰冰地进行知识传递,这样的教师尽管知识渊博,却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出色的语文教师。
二、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创设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关键。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工夫。所以,语文教师不但要教得得法,更要满腔激情,持久地去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具体方法如下。
1.课前“热身”活动激发兴趣。
刚上课,学生思维没有转换过来,注意力不集中。教师通过一句幽默的话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可缓解教师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又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活跃教室气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一旦出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了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以,上课前两三分钟,是一节课的热身时间,可以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活动或表演,比如:即兴演讲、美文朗读、诗歌背诵、戏剧表演等。
2.创意的导课。
创设情境。导课是一门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巧妙地使用好开课几分钟,无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还是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都是大有益处的。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教学中,我以《但愿人长久》这一歌曲为导入,使学生在歌曲所创设的温馨的氛围中进入课文,激起学生心中熟悉的温暖的回忆,让学生在美好的氛围中感受这篇课文,唤起学生内心的共鸣。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地乐于受教,也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
3.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主动求知。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会呈现出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特征,因而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如上《看云识天气》一课时,我先投影不同的云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这些自然景色的特点,然后结合平时经验说说云与天气的关系。这样使学生很快进入了特定的教学情境。再利用不同的云的图片,考查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竞赛热情。在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我让学生观看两组对比鲜明的图片,欣赏流行歌曲《月牙泉》,以切身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在声情并茂、视听交融的特定情景中,轻松愉快地学习。
三、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是科学、是艺术。学生乐于学习应是教学活动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而要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兴趣,促进发展,就必须讲究授课的艺术。较高水准的讲授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因此,语文教师应采取新鲜活泼的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用纠错的授课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如在教《人生》一课中,我意识到像这样比较抽象的知识,应讲究讲授艺术,先提出一个错误的推理,即“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工厂”四个毫不相干的事物不可能联系在一起。当这一例子出示后,他们感到怀疑:“是不是老师讲错了?”借此机会,我又将这一推理以郑重的口气念一遍,顿时教室里笑声四起。“是不是这个推理错了呢?如果错了,那么,它究竟错在哪?”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几个问题上来了,对“知其所以然”产生了兴趣,随后,让学生再对照有关规则进行交流、讨论,最后请一位学生口答上述问题。实验结果证明,通过好奇—自学—交流—解答这一活动过程,绝大部分学生不但对这一规则有了较深刻的印象,而且产生了学习兴趣。
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心理学家分析:学生在上课时最佳状态一般可以维持在15分钟左右。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的讲解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枯燥乏味的抽象理论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具体化。如果在课的开始阶段,用妙趣横生的语言来拨动学生的心弦;在讲课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声情并茂,生动有趣;在表达时多用比喻句、排比句等修辞方法,不仅可以有条理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可以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展现给学生,开启学生的心智,拓展学生的思维,带领学生在广博的知识海洋中翱翔。实践证明,一个注重教学语言表达艺术的教师最容易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不断地“求新”、“求异”,争取每节课都能给学生新的刺激,使课堂“活”起来。例如,学习《孔乙己》时,我一改过去逐段讲解的方法,请学生小组合作,填写《孔乙己履历表》(内容包括姓名、籍贯、年龄、学历、身体状况、特长、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工作生活简历等),以一“表”带动全文,使学生理解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社会环境特点等,上课形式新颖,学生兴趣盎然。此外,课文的精妙之处还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加以直观理解,以加深认识。如:学习《威尼斯商人》时,通过“评选‘梦想剧场’最佳扮演者”的形式让学生感情朗读或模拟表演,从而解读剧中人物各自性格。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朗读时的动作、神情、语调,《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大钱”等片段,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通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生活的外延等于语文学习的外延。只要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时时在意语文学习,把语文学习变为生活、生存的一部分,变成愉悦心灵、提升素质、发展思维、反思历史、感受现实的必经途径,就一定能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出乎寻常的快乐,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结合学习内容举行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词语接龙、成语游戏写字比赛、猜谜语等,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确定主题,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从而提高认识、评判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教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感受大自然的美并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写下来,然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写作的能力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增强。
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值得大力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在教学中的具体途径甚多,需要我们去发现。
参考文献:
[1]邓勇.初中语文课堂激趣法[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王玉珍.浅淡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3]杜新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4]高振太.略谈职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教文汇(上旬刊).
[5]王美霞.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