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惠水县甲烈乡中心学校贵州惠水550602)
透视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品德的形成总是落后于知识的掌握,甚至学习极富于教育性的知识,也未能使学生随之产生相应的行为。教师的苦心仿佛已付诸东流,这种现象动摇着教师的信心,甚至使教师放弃应有的努力,因此研究品德形成的规律,特别是克服其形成的滞后性,对于加强德育是很有意义的。
一、品德形成滞后的原因
1.品德形成的过程性。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是:主体的认知系统、情意系统和行为系统相互作用,和谐发展,达于主观特征和行为的稳定的统一。只要三系统的相互作用导致三系统的和谐发展,最终导致主观特征和行为的统一,品德就必然形成。在这个意义上说,品德形成过程是一个具有规律性的内容。
从三个系统考察,学生获得知识,即使是极富于教育性的知识,也不等于学生的思想,只有当学生用知识表明自己的态度、观点、主张时,知识才融入学生的思想,或曰转变为学生的思想。思想是在人们思考问题时产生的,问题本身和主体的价值关系不是纯然单一的,正价关系和负价关系同时存在,使主体产生肯定性的、否定性的双重思想,因而思想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和思想相联系的情感、意志和行为也同样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然而正是这种分散的、不稳定的思想、情意和行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主体获得不同体验,通过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的比较和对认知与行为的调节,逐步走向集中和稳定形成信念。信念不是别的什么,信念就是坚信不疑的思想。信念具有集中性和稳定性,和信念相联系的情意和行为同样具有稳定性和集中性,这样主体的主观特征和自身的行为系统稳定地统一起来,主体便形成了特定的品德。
品德形成的过程性决定了品德的形成落后于知识的掌握,使品德形成具有滞后性。这是产生品德形成的滞后性的内部原因,即根本原因。
2.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结构,也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化,不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对同一对象往往产生彼此不同的评价,甚至很难发现两个个体的价值观念是完全相同的,这是现代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必然现象。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对于学生品德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使学生本来就分散、不稳定的思想,更加难以集中、稳定而形成信念。这是产生品德形成滞后性的外部原因。忽视或过分强调这个方面的原因,都会贻误德育工作。
3.教学中存在着认识脱离实际的基因。任何品德的形成,都要经过实践炉火的冶炼,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着认识脱离实际的基因。品德是在行为过程中形成的,又是通过行为表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就没有品德的形成。只有使学生的认知系统、情意系统、行为系统相互作用,才能和谐发展,才能达于稳定的统一。在德育工作中,要克服认知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弊端,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的原则。
二、合理地缩短品德形成的“滞后期”
1.品德形成的“滞后期”。品德形成的“滞后期”是指从学生获得品德认识始直到品德形成的时期。从认知系统的发展来看,“滞后期”包括知识转化思想和思想转化为信念的时间之和。
研究品德形成的滞后性,不只是为了使教育者在理性高度上承认滞后的必然性,更不是为德育工作中的“无可奈何”的心态寻找理论根据,而是把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合理地缩短品德形成的“滞后期”作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品德形成的“滞后期”的长短,是一个弹性很大的量。首先表现在不同个体形成同一品德的过程长短不同;其次还表现在同一个体形成不同品德的过程长短不同。
“滞后期”作为一个弹性过程,向我们证明了如下结论:品德形成的“滞后期”是可以缩短的;但“滞后期”本身是不能消除的。
2.努力缩短品德形成的“滞后期”。缩短品德形成的滞后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品德形成的“滞后期”的缩短,意味着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品德水平,实现德育目标,意味着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但缩短品德形成的“滞后期”又是有条件的。
第一,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德育工作者在学校德育中起主导作用,德育工作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效率。要缩短品德形成的“滞后期”,德育工作者必须有坚定的信念,有献身于德育工作的热忱,有透视、研究种种德育现象和把握本质的能力,能处理好一元导向和观念多元化这一矛盾的认识准备,有勇于创造,开拓新局面的探索精神,否则,缩短品德形成的“滞后期”,至多是一个良好的愿望。
第二,克服软化德育工作的不良倾向。在升学机制的作用下,不少学校的德育工作被严重软化。“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是人们对德育软化的通俗概括。用“累累硕果”掩盖了软化德育的现实。在这样的环境中,品德形成的“滞后期”只会延长,而难以缩短。“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为克服软化德育的倾向带来新的契机,我们应当努力实现这一转变。
第三,把握品德的三维结构。在现实的德育工作中,依然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偏爱认知,片面强调品德知识的传授,忽视必要的行为引导,甚至忽视情感的激发。坐而论道,也许能培养出品德的鉴赏者,但很难培养出品德的践行者。这种倾向主要存在于德育课程的教学中。二是忽视认识引导,简单规范行为。学生在没有对行为意义产生内心体验时,就不得不接受行为要求,时常产生一种被教师强迫的感觉。这很难培养出自觉的品德践行者。这种倾向主要存在于班主任的教育工作中。两种倾向虽各执一端,但它们之间是能够彼此互补的,然而由于教育内容不同、组织系统不同,往往班主任不知任德育课程的老师在讲什么,德育课程教师也不知班主任在干什么,即使彼此沟通,也难以充分互补。只有克服上述现象,德育实践结构才能符合品德形成结构的要求。
第四,突出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品德形成过程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主体内化行为规范并将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的过程,是主体在教师指导下塑造自我和改造自我的过程。学生只有真正成为品德和知识体验者、品德行为的践行者,即成为真正的德育主体,才能实现德育目标。
总之,正视品德形成的滞后性,合理地、尽可能地缩短品德形成的“滞后期”,是德育工作者唯一正确的抉择;遵循品德形成的过程性,研究德育,改革德育工作,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透视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品德的形成总是落后于知识的掌握,甚至学习极富于教育性的知识,也未能使学生随之产生相应的行为。教师的苦心仿佛已付诸东流,这种现象动摇着教师的信心,甚至使教师放弃应有的努力,因此研究品德形成的规律,特别是克服其形成的滞后性,对于加强德育是很有意义的。
一、品德形成滞后的原因
1.品德形成的过程性。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是:主体的认知系统、情意系统和行为系统相互作用,和谐发展,达于主观特征和行为的稳定的统一。只要三系统的相互作用导致三系统的和谐发展,最终导致主观特征和行为的统一,品德就必然形成。在这个意义上说,品德形成过程是一个具有规律性的内容。
从三个系统考察,学生获得知识,即使是极富于教育性的知识,也不等于学生的思想,只有当学生用知识表明自己的态度、观点、主张时,知识才融入学生的思想,或曰转变为学生的思想。思想是在人们思考问题时产生的,问题本身和主体的价值关系不是纯然单一的,正价关系和负价关系同时存在,使主体产生肯定性的、否定性的双重思想,因而思想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和思想相联系的情感、意志和行为也同样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然而正是这种分散的、不稳定的思想、情意和行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主体获得不同体验,通过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的比较和对认知与行为的调节,逐步走向集中和稳定形成信念。信念不是别的什么,信念就是坚信不疑的思想。信念具有集中性和稳定性,和信念相联系的情意和行为同样具有稳定性和集中性,这样主体的主观特征和自身的行为系统稳定地统一起来,主体便形成了特定的品德。
品德形成的过程性决定了品德的形成落后于知识的掌握,使品德形成具有滞后性。这是产生品德形成的滞后性的内部原因,即根本原因。
2.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结构,也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化,不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对同一对象往往产生彼此不同的评价,甚至很难发现两个个体的价值观念是完全相同的,这是现代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必然现象。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对于学生品德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使学生本来就分散、不稳定的思想,更加难以集中、稳定而形成信念。这是产生品德形成滞后性的外部原因。忽视或过分强调这个方面的原因,都会贻误德育工作。
3.教学中存在着认识脱离实际的基因。任何品德的形成,都要经过实践炉火的冶炼,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着认识脱离实际的基因。品德是在行为过程中形成的,又是通过行为表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就没有品德的形成。只有使学生的认知系统、情意系统、行为系统相互作用,才能和谐发展,才能达于稳定的统一。在德育工作中,要克服认知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弊端,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的原则。
二、合理地缩短品德形成的“滞后期”
1.品德形成的“滞后期”。品德形成的“滞后期”是指从学生获得品德认识始直到品德形成的时期。从认知系统的发展来看,“滞后期”包括知识转化思想和思想转化为信念的时间之和。
研究品德形成的滞后性,不只是为了使教育者在理性高度上承认滞后的必然性,更不是为德育工作中的“无可奈何”的心态寻找理论根据,而是把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合理地缩短品德形成的“滞后期”作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品德形成的“滞后期”的长短,是一个弹性很大的量。首先表现在不同个体形成同一品德的过程长短不同;其次还表现在同一个体形成不同品德的过程长短不同。
“滞后期”作为一个弹性过程,向我们证明了如下结论:品德形成的“滞后期”是可以缩短的;但“滞后期”本身是不能消除的。
2.努力缩短品德形成的“滞后期”。缩短品德形成的滞后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品德形成的“滞后期”的缩短,意味着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品德水平,实现德育目标,意味着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但缩短品德形成的“滞后期”又是有条件的。
第一,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德育工作者在学校德育中起主导作用,德育工作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效率。要缩短品德形成的“滞后期”,德育工作者必须有坚定的信念,有献身于德育工作的热忱,有透视、研究种种德育现象和把握本质的能力,能处理好一元导向和观念多元化这一矛盾的认识准备,有勇于创造,开拓新局面的探索精神,否则,缩短品德形成的“滞后期”,至多是一个良好的愿望。
第二,克服软化德育工作的不良倾向。在升学机制的作用下,不少学校的德育工作被严重软化。“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是人们对德育软化的通俗概括。用“累累硕果”掩盖了软化德育的现实。在这样的环境中,品德形成的“滞后期”只会延长,而难以缩短。“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为克服软化德育的倾向带来新的契机,我们应当努力实现这一转变。
第三,把握品德的三维结构。在现实的德育工作中,依然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偏爱认知,片面强调品德知识的传授,忽视必要的行为引导,甚至忽视情感的激发。坐而论道,也许能培养出品德的鉴赏者,但很难培养出品德的践行者。这种倾向主要存在于德育课程的教学中。二是忽视认识引导,简单规范行为。学生在没有对行为意义产生内心体验时,就不得不接受行为要求,时常产生一种被教师强迫的感觉。这很难培养出自觉的品德践行者。这种倾向主要存在于班主任的教育工作中。两种倾向虽各执一端,但它们之间是能够彼此互补的,然而由于教育内容不同、组织系统不同,往往班主任不知任德育课程的老师在讲什么,德育课程教师也不知班主任在干什么,即使彼此沟通,也难以充分互补。只有克服上述现象,德育实践结构才能符合品德形成结构的要求。
第四,突出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品德形成过程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主体内化行为规范并将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的过程,是主体在教师指导下塑造自我和改造自我的过程。学生只有真正成为品德和知识体验者、品德行为的践行者,即成为真正的德育主体,才能实现德育目标。
总之,正视品德形成的滞后性,合理地、尽可能地缩短品德形成的“滞后期”,是德育工作者唯一正确的抉择;遵循品德形成的过程性,研究德育,改革德育工作,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