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屈指算来,我与王琼在文联这口大锅里吃饭,不觉30多年了。但隔行如隔山,他先后在美协、画院从事绘画创作,而我先后于作协、文联打杂,做“文字匠”,虽同住一个大院,经常见面,但交往不多,仅算认识而已。直到近10余年,退休赋闲后,因经常一道参加些老年活动,接触多了,对他方有了比较深切的了解。尤其是他那种自强不息、不断开拓绘画领域的精神,令我感动,值得我学习!
王琼祖籍江西,而他出生湖南,是地道的长沙人。据说他从小就酷爱画画,且矢志不移。19岁考入湖南文艺学院,毕业后即从军,但还是从事他热爱的专业,先于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任舞台美术设计,后到解放军某部任专业美术创作员。1973年他复员回到长沙,当时虽值文革动乱,但依旧没阻止他的艺术追求,先分到省工农兵文艺工作室抓创作。美协恢复后,即成了为数不多的专业画家。他的人生道路,可谓一帆风顺,心想事成。
王琼最初给我的印象:英俊、潇洒、谦和。他的专业是版画创作,其作品曾入选全国第六、第八届美展、中国版画百年大展,荣获过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美协、中国版协授予的“鲁迅版画奖”,堪称全国版画界为数不多的佼佼者!
但对于版画,不知是过去宣传得不够,还是画种本身的原因,反正在中国百姓中知道的不多,影响很有限。故而王琼老来决心另辟蹊径,改画国画。
中国人画中国画,似乎是件驾轻就熟的事。其实不然,国画中流派纷纭,技法繁复,尤其在前人深厚的积淀上要有所突破,并非易事。好在他版画功底深厚,造型、构图不在话下,其技法过去也学习过水墨,问题是画什么?他考虑再三,决心从写实入手,先画鱼!一是画坛先师们早有榜样,徐悲鸿画马,李可染画牛,黄胄画驴,就是白石大师,他画的物象很多,而主要还是以画蟹画虾而闻名于世。二是王琼有自己的生活积累。他喜爱钓鱼,已是江湖垂钓多年的老渔翁,对各种鱼的形态和习性已烂熟于心,画起来会得心应手。
但开初他并未张扬,只默默耕耘。
直到2006年5月的一天,他突然找到我说,要送几条鱼给我尝尝鲜。我以为他鱼钓多了吃不完,谁知他从提袋里拿出的不是鱼,而是一幅画——《鲤鱼图》。画面五条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金丝鲤,畅游在碧波荡漾的绿色水草之间,栩栩如生,鳞光闪闪,游似有声。我大吃一惊,他笑笑:“刚从河里钓的,怎么游到纸上来了!”真是士隔三日,当刮目相视!原来他已画了几十幅,并打开了局面,收藏者甚众,尤其企业老总和生意人,都想讨个吉利,“年年有余”,几乎人见人爱。手头这幅原来是广东一位老板定购的,拿给我看,是想请我帮他题首诗,点缀一下。我很激动,二话没说,当晚就在画上题了首七绝:
波清草绿鲤含情,
三两优游似有声。
笔底玄机谁识得?
龙门耻跳乐丹青。
他看后很高兴,连连说:“好好好,增色不少!”而这时我又多一句嘴,说如果不写实,用水墨写意,可能效果更好,韵味更佳。因我总记得唐代诗人王维的一句话,“画道之中,水墨为上”。王琼当时没有表态,似乎没有听进去。我不好再多言了,因苏东坡也有画论,“所贵画者,为其似也”,意思是贵在逼真,越像越好。可见见仁见智,古来如此。
我满以为王琼当“鱼贩子”会当到底了,没想到他越老越年轻,越老创新的欲望越强,又开拓了新的领域,由彩笔写实进而水墨写意,由画鱼进而画湖,画“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八百里的洞庭湖。
洞庭湖是湖南的母亲湖,它不仅是渔米之乡,也是诗歌之乡,绘画之乡!作为湖南画家,选择它做为绘画主体,我认为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王琼当时已年近古稀,为什么还敢于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并非偶然。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省美协号召每个专业画家建立一两个自己的生活基地时,他选的就是洞庭湖。每次下到湖区,少则十天半月,多则几个月,与渔民同吃同住同劳作,几乎跑遍了洞庭周围的几个县,对湖区的山光水色、风土民情和渔民生活已有深入的体察和丰厚的积累,并画了不少生活速写。他早期的代表作《渔光曲》就是那时创作的,参与了全国第六届美展,后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不过那是版画,不是水墨国画。王琼先生说:“其实,水墨画是水印木刻创作的必修课,在学校就学过,艺术是相通的。退休后,由于身体关系,木刻方面基本封刀了,便致力于水墨。只是我没机械地去模仿古人,而是想把传统笔墨技巧与现代审美思想融合在一起,运用水墨中的没骨画法,巧妙地表现洞庭水乡迷濛、氤氲的烟雨,和霭怡静的生活。因洞庭湖太美了,我想把它那一派勃勃生机返璞归真地表现出来。”
有志者事竟成。不几年功夫,他的洞庭水墨系列又面世了,我读后深受震撼。他以水为智,以空为灵,以远为觉,把天人合一的天地精神和洞庭湖恬静之美,表现得美不胜收,令人陶醉。像《洞庭碧波天连水》的烟波浩淼、《洞庭福地渔米乡》的殷实富饶、《鸟的天堂》的和蔼、《洞庭春晓》的欢快,《洞庭仲春》的闲适、《鹭鸶鸣春》的天趣、《梦乡》的空濛、《水天一色》的深远……一幅画就是一首诗!已近乎“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理想境界。难怪这个系列一面世,就被全国多种报刊、画册和网站所传播,在北京、广州、深圳、惠州、青岛、宁波、西安、兰州、长沙等大中城市被收藏者青睐,其中有五个城市的画廊还与他签订了洞庭系列的长期合同,并受到不少同道和名家的赞赏!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有的认为他的水墨还有版画的痕迹。王琼说:“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艺术手段是多样的,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一个画家的作品应该合乎自己个性的表现,用自己的审美意识和情趣去驾驭自己的创作。”这是一个大家的眼光、大家的追求、大家的情怀!
“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我完全相信,王琼这样画下去,目前所拿出的洞庭水墨系列可能还只是个序幕,过不了几年,一定会达到“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般的磅礴境界。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 孙 婵
王琼祖籍江西,而他出生湖南,是地道的长沙人。据说他从小就酷爱画画,且矢志不移。19岁考入湖南文艺学院,毕业后即从军,但还是从事他热爱的专业,先于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任舞台美术设计,后到解放军某部任专业美术创作员。1973年他复员回到长沙,当时虽值文革动乱,但依旧没阻止他的艺术追求,先分到省工农兵文艺工作室抓创作。美协恢复后,即成了为数不多的专业画家。他的人生道路,可谓一帆风顺,心想事成。
王琼最初给我的印象:英俊、潇洒、谦和。他的专业是版画创作,其作品曾入选全国第六、第八届美展、中国版画百年大展,荣获过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美协、中国版协授予的“鲁迅版画奖”,堪称全国版画界为数不多的佼佼者!
但对于版画,不知是过去宣传得不够,还是画种本身的原因,反正在中国百姓中知道的不多,影响很有限。故而王琼老来决心另辟蹊径,改画国画。
中国人画中国画,似乎是件驾轻就熟的事。其实不然,国画中流派纷纭,技法繁复,尤其在前人深厚的积淀上要有所突破,并非易事。好在他版画功底深厚,造型、构图不在话下,其技法过去也学习过水墨,问题是画什么?他考虑再三,决心从写实入手,先画鱼!一是画坛先师们早有榜样,徐悲鸿画马,李可染画牛,黄胄画驴,就是白石大师,他画的物象很多,而主要还是以画蟹画虾而闻名于世。二是王琼有自己的生活积累。他喜爱钓鱼,已是江湖垂钓多年的老渔翁,对各种鱼的形态和习性已烂熟于心,画起来会得心应手。
但开初他并未张扬,只默默耕耘。
直到2006年5月的一天,他突然找到我说,要送几条鱼给我尝尝鲜。我以为他鱼钓多了吃不完,谁知他从提袋里拿出的不是鱼,而是一幅画——《鲤鱼图》。画面五条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金丝鲤,畅游在碧波荡漾的绿色水草之间,栩栩如生,鳞光闪闪,游似有声。我大吃一惊,他笑笑:“刚从河里钓的,怎么游到纸上来了!”真是士隔三日,当刮目相视!原来他已画了几十幅,并打开了局面,收藏者甚众,尤其企业老总和生意人,都想讨个吉利,“年年有余”,几乎人见人爱。手头这幅原来是广东一位老板定购的,拿给我看,是想请我帮他题首诗,点缀一下。我很激动,二话没说,当晚就在画上题了首七绝:
波清草绿鲤含情,
三两优游似有声。
笔底玄机谁识得?
龙门耻跳乐丹青。
他看后很高兴,连连说:“好好好,增色不少!”而这时我又多一句嘴,说如果不写实,用水墨写意,可能效果更好,韵味更佳。因我总记得唐代诗人王维的一句话,“画道之中,水墨为上”。王琼当时没有表态,似乎没有听进去。我不好再多言了,因苏东坡也有画论,“所贵画者,为其似也”,意思是贵在逼真,越像越好。可见见仁见智,古来如此。
我满以为王琼当“鱼贩子”会当到底了,没想到他越老越年轻,越老创新的欲望越强,又开拓了新的领域,由彩笔写实进而水墨写意,由画鱼进而画湖,画“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八百里的洞庭湖。
洞庭湖是湖南的母亲湖,它不仅是渔米之乡,也是诗歌之乡,绘画之乡!作为湖南画家,选择它做为绘画主体,我认为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王琼当时已年近古稀,为什么还敢于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并非偶然。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省美协号召每个专业画家建立一两个自己的生活基地时,他选的就是洞庭湖。每次下到湖区,少则十天半月,多则几个月,与渔民同吃同住同劳作,几乎跑遍了洞庭周围的几个县,对湖区的山光水色、风土民情和渔民生活已有深入的体察和丰厚的积累,并画了不少生活速写。他早期的代表作《渔光曲》就是那时创作的,参与了全国第六届美展,后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不过那是版画,不是水墨国画。王琼先生说:“其实,水墨画是水印木刻创作的必修课,在学校就学过,艺术是相通的。退休后,由于身体关系,木刻方面基本封刀了,便致力于水墨。只是我没机械地去模仿古人,而是想把传统笔墨技巧与现代审美思想融合在一起,运用水墨中的没骨画法,巧妙地表现洞庭水乡迷濛、氤氲的烟雨,和霭怡静的生活。因洞庭湖太美了,我想把它那一派勃勃生机返璞归真地表现出来。”
有志者事竟成。不几年功夫,他的洞庭水墨系列又面世了,我读后深受震撼。他以水为智,以空为灵,以远为觉,把天人合一的天地精神和洞庭湖恬静之美,表现得美不胜收,令人陶醉。像《洞庭碧波天连水》的烟波浩淼、《洞庭福地渔米乡》的殷实富饶、《鸟的天堂》的和蔼、《洞庭春晓》的欢快,《洞庭仲春》的闲适、《鹭鸶鸣春》的天趣、《梦乡》的空濛、《水天一色》的深远……一幅画就是一首诗!已近乎“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理想境界。难怪这个系列一面世,就被全国多种报刊、画册和网站所传播,在北京、广州、深圳、惠州、青岛、宁波、西安、兰州、长沙等大中城市被收藏者青睐,其中有五个城市的画廊还与他签订了洞庭系列的长期合同,并受到不少同道和名家的赞赏!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有的认为他的水墨还有版画的痕迹。王琼说:“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艺术手段是多样的,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一个画家的作品应该合乎自己个性的表现,用自己的审美意识和情趣去驾驭自己的创作。”这是一个大家的眼光、大家的追求、大家的情怀!
“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我完全相信,王琼这样画下去,目前所拿出的洞庭水墨系列可能还只是个序幕,过不了几年,一定会达到“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般的磅礴境界。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 孙 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