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后-前三角解剖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临床肝胆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deng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胆囊后-前三角联合解剖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2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结果246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25-120min,平均42min。术中出血量5-80ml,平均20ml。其中2例各因合并胃癌和胆囊结肠瘘中转开腹手术,2例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全组术后均无腹腔出血、胆漏及胆道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胆囊后-前三角解剖法有助于辨认Calot三角内的解剖结构,可有
其他文献
1995年5月~2002年5月对有腹胀、纳差、乏力、肝区隐约胀痛,实验室检查AFP<100 μg/L、CEA(-)、CT扫描示肝脏占位,不能明确诊断者,在B型超声引导下介入,对肝脏肿物进行针吸病理
【据《Gastroenterology》2014年1月报道】题: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治疗ALT水平正常、HBV DNA高载量的HBeAg阳性HBV感染者(作者Chan HL等)对ALT水平正常、HBV DNA高载量的HBeAg阳性
目的探讨复杂性胆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8月至2013年11月我科收治的81例复杂胆囊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胆囊炎66例,萎缩胆囊炎14例,Mirizzi综合征
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以胃排空延迟为主要特征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又称胃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窄延迟综合征(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指排除机械性梗阻因素的残胃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