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要针对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讨论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利用先进的教学法如何进行专业技能的实训,如何使学生具有较强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问题。
关键词:中等职业;电子技术;学习兴趣;培养策略;实训教学;教学改革
电子技术专业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性和技能性都很强的一个专业,作为中职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是为学生学习专业打基础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属于工科类。为了切合当前中职学校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要,以及本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在本校全面进入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阶段的时期,完全有必要改进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法,以掌握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技能教学为核心,电子技术教育教学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适应课改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各种实践能力,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适应当前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学习兴趣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知就快;而毫无兴趣时,认知就慢,甚至不接受。因此若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创新思维的产生奠定基础。
电子技术教学主要是应用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挖掘和体现电子技术的实用性,趣味性,教学中应用电路的选择要注意操作难度,所教内容难度也要适当,而且要有一定趣味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生动的教学软件把教材中有关内容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兴趣,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专业教学中良好的情景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设置良好的情境需要有明确的任务目标以及配合完成目标所需的实训条件,任务目标最好是由浅入深的,可使他们产生兴趣,对完成任务产生强烈的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例如,在讲数字电路时,可以这样设置情境,先提出“交通灯分那几种颜色和控制方式?”、“遥控汽车或者飞机玩具是如何控制的?”等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然后通过模拟演示给同学们观看,随后就引入课题,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2.充分发挥实物认知的作用。中职学校的电子技术专业是技能应用性的专业,主要涉及电子元件和各种电路。例如,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教学,采用实物教学手段,在实训台上让学生多看电路元件,让学生记下型号。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元器件的外型、型号,了解元器件的应用情况,也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3.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给学生充分的感官刺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职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比较差。如果仍以传统的教育观念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则不能适应新时期学生的需求。专业课教师应站在科学技术的前沿,不断提高实际教学能力,选择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式,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技术训练有机融合。如可采用项目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以项目为中心,动脑动手,寻求完成项目的方法。我在“OTL功放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实训项目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学生从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做,学习状态大增。我们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仿真演示,以便帮助学生摆脱认知障碍。我们用多媒体软件制作动画效果,将整个过程通过仿真方法完成,这样不仅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学生也易于接受,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利用各类竞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现在的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学校可通过各种竞赛(班级、学校),参加市、省级的学生技能大赛,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一系列的比赛,并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鼓励,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主要内容改革
1、课程体系变化
打破传统理论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岗位要求构建 “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课程设置中要做到公共课应体现基础性、人文性、发展性,专业课体现岗位需求,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应嵌入其中,校内教学与校外实习互为补充。学生的学习目标应由原来对学科知识理解转向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应以培养学生专业岗位技能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中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课程模式实现 “从理论到实践”到“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转变。
2、教学形式变革
废除传统的以单一“课堂式”理论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教学模块的需求采用实践主导、技能培训、电子产品制作、小组合作开发、顶岗实习等多种学习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打破原有按学科型课程进行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主动课堂及实验与理论分割的教学现状,按项目、任务引领组织教学,形成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按照岗位技能要求来建构知识体系和技能训练目标,实现学生的技能与理论知识协同进步和发展。
三、基于“行动导向”的实训教学方案设计
“行动导向”的教学法是将认知过程与职业活动结合在一起,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实践证明,“行动导向”教学更注重实训过程的引导和评价,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探索,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形成必要的职业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要与当地的生产实践相联系,到用人企业实地调研,了解用人单位的能力需求,最好能将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导入教学实际,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学习领域以代表不同的生产环节,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达到企业的能力要求。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案:
1、专业定向,校企结合。按专业方向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可以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更好的环境。实施阶段性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意识,使各年级学生训练有素,学有所长 一年级:以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基础、电子电工技能实训、电子仪器测量为核心课程,重点抓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为后续培养打下基础。二年级:以电子CAD、电子整机装配、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单片机技术及应用为核心课程,围绕企业中级考证标准(无线电装接工、家电维修工)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与技能组合教学。三年级:安排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以学生顶岗为途径强化实践能力,以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进行学生实习成绩考核,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
2、校企挂钩,实行“订单式”培养。专业教学应以职业岗位需要为出发点,并遵循三个原则:(1)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实践性:(2)结合学生现有素质,突出适应性;(3)联系就业实际,突出一致性,按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人才培养。我校正积极与宁波电子行业各企业(如中策电子、华英伦电子)广泛接触,拟定人才订单培养计划,目的是实现教育教学与岗位需求的良好对接,将毕业生需要掌握的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列入教学计划,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
四、小结
运用上述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且有利于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协调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应变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马红宾 《教育与职业》 2009 第17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电子技术;学习兴趣;培养策略;实训教学;教学改革
电子技术专业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性和技能性都很强的一个专业,作为中职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是为学生学习专业打基础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属于工科类。为了切合当前中职学校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要,以及本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在本校全面进入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阶段的时期,完全有必要改进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法,以掌握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技能教学为核心,电子技术教育教学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适应课改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各种实践能力,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适应当前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学习兴趣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知就快;而毫无兴趣时,认知就慢,甚至不接受。因此若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创新思维的产生奠定基础。
电子技术教学主要是应用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挖掘和体现电子技术的实用性,趣味性,教学中应用电路的选择要注意操作难度,所教内容难度也要适当,而且要有一定趣味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生动的教学软件把教材中有关内容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兴趣,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专业教学中良好的情景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设置良好的情境需要有明确的任务目标以及配合完成目标所需的实训条件,任务目标最好是由浅入深的,可使他们产生兴趣,对完成任务产生强烈的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例如,在讲数字电路时,可以这样设置情境,先提出“交通灯分那几种颜色和控制方式?”、“遥控汽车或者飞机玩具是如何控制的?”等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然后通过模拟演示给同学们观看,随后就引入课题,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2.充分发挥实物认知的作用。中职学校的电子技术专业是技能应用性的专业,主要涉及电子元件和各种电路。例如,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教学,采用实物教学手段,在实训台上让学生多看电路元件,让学生记下型号。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元器件的外型、型号,了解元器件的应用情况,也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3.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给学生充分的感官刺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职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比较差。如果仍以传统的教育观念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则不能适应新时期学生的需求。专业课教师应站在科学技术的前沿,不断提高实际教学能力,选择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式,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技术训练有机融合。如可采用项目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以项目为中心,动脑动手,寻求完成项目的方法。我在“OTL功放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实训项目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学生从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做,学习状态大增。我们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仿真演示,以便帮助学生摆脱认知障碍。我们用多媒体软件制作动画效果,将整个过程通过仿真方法完成,这样不仅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学生也易于接受,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利用各类竞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现在的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学校可通过各种竞赛(班级、学校),参加市、省级的学生技能大赛,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一系列的比赛,并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鼓励,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主要内容改革
1、课程体系变化
打破传统理论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岗位要求构建 “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课程设置中要做到公共课应体现基础性、人文性、发展性,专业课体现岗位需求,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应嵌入其中,校内教学与校外实习互为补充。学生的学习目标应由原来对学科知识理解转向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应以培养学生专业岗位技能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中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课程模式实现 “从理论到实践”到“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转变。
2、教学形式变革
废除传统的以单一“课堂式”理论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教学模块的需求采用实践主导、技能培训、电子产品制作、小组合作开发、顶岗实习等多种学习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打破原有按学科型课程进行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主动课堂及实验与理论分割的教学现状,按项目、任务引领组织教学,形成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按照岗位技能要求来建构知识体系和技能训练目标,实现学生的技能与理论知识协同进步和发展。
三、基于“行动导向”的实训教学方案设计
“行动导向”的教学法是将认知过程与职业活动结合在一起,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实践证明,“行动导向”教学更注重实训过程的引导和评价,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探索,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形成必要的职业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要与当地的生产实践相联系,到用人企业实地调研,了解用人单位的能力需求,最好能将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导入教学实际,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学习领域以代表不同的生产环节,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达到企业的能力要求。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案:
1、专业定向,校企结合。按专业方向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可以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更好的环境。实施阶段性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意识,使各年级学生训练有素,学有所长 一年级:以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基础、电子电工技能实训、电子仪器测量为核心课程,重点抓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为后续培养打下基础。二年级:以电子CAD、电子整机装配、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单片机技术及应用为核心课程,围绕企业中级考证标准(无线电装接工、家电维修工)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与技能组合教学。三年级:安排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以学生顶岗为途径强化实践能力,以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进行学生实习成绩考核,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
2、校企挂钩,实行“订单式”培养。专业教学应以职业岗位需要为出发点,并遵循三个原则:(1)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实践性:(2)结合学生现有素质,突出适应性;(3)联系就业实际,突出一致性,按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人才培养。我校正积极与宁波电子行业各企业(如中策电子、华英伦电子)广泛接触,拟定人才订单培养计划,目的是实现教育教学与岗位需求的良好对接,将毕业生需要掌握的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列入教学计划,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
四、小结
运用上述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且有利于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协调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应变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马红宾 《教育与职业》 2009 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