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让蟾蜍长满皱纹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shine1116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我问过你这个问题吗:从A到Z,你最害怕的字母是哪一个?
  当时,我告诉你,我小时候最害怕的是Q,总觉得它摆着小尾巴,会动,像一只鬼,大抵是我看得太多日本动画《Q太郎》了。不过,后来读书读到酷儿理论,又为Queer这个词喜欢上Q,好Q啊!
  后来当我不害怕Q了,我越来越觉得它可爱。看,单说它的尾巴吧,大写的Q拖着的跟小写的q拖着的居然不一样,QqQqQqQqQq,我看着看着就真的以为鲁迅的阿Q正在摇摇摆摆地过路去,从左到右。后来当英文字cute以至它所经营的文化在我们社会广泛流传,它的发音太像Q了,更觉得Q很cute。
  难怪没有以Q为首的恐惧症。
  不过,即使如此,我还是因此和R1认真辩论过,她认为Q不是拖着尾巴,是它的一条皱纹不安分地长出来了。皱纹?直到辩论尾声,我才发现原来R1患了Rhytiphobia,皱纹恐惧症。
  当然,大抵你也跟我当时所想的一样,女的哪个不恐惧皱纹?事实上,假如你上网查查什么什么百科的,你会看到“出现皱纹是人体功能开始衰退的标志”,那明明是男男女女都有的生理现象,但百科继续这样写:“一般来说,如不注意保养,女性在28岁以后开始皱纹增多,年龄越大,皱纹越多。”
  突然,皱纹好像变成了女人的事。
  但,R1的恐惧的确比一般女的深,就像她连Q也看出一条皱纹来。早上她花在护肤的时间多得够她学会三国语言,用来拉面皮的手术费够她环游三次世界。奇怪的是,R1说,她以前其实很喜欢皱纹的。她觉得我们面上的皱纹一竖一横的很像笔画,像在说着什么故事。R1每看到一张脸,都会努力读着读着。
  可惜,有一次,R1看到一张脸,更准确地说,是一张肖像画,是某个国家的某个领导人,按理该是中年吧,可他的脸上连一条皱纹也没有,完美无瑕,却一点也不青春,几乎是超现实风格了,而R1也因此无法从他的脸上读到什么故事,只看到荒谬。当时的惊恐,R1至今难忘,从此,她一看到皱纹就想到这个领导人的脸。
  由于恐惧皱纹,R1却认识了一个朋友R2。旅居海外的R2在他的一篇博文里表示,照X光,会增加皱纹。
  R2在博文里提出了很多论据,我也不一一复述了,反正我也不能确定其中的科学性,并且忘了。反倒是R2解释自己患上Radiophobia(X光恐惧症)的缘故,我却记住了。小学的时候,有同学说自己的钱包不见了,老师二话不说,马上叫所有学生站起来,首先把身上的东西全部拿出来,没有,老师再叫所有学生把书包放在书桌上,一个一个地检查,最后同样什么也找不到。
  正当老师与同学如常继续上课的时候,他们都不知道R2心里天翻地覆,他深深地觉得有些什么被污蔑了被侵犯了,后来才学到这些东西原来叫私隐。小学检查事件后,R2一直逃避检查,居然相当成功。到大学毕业,他得到海外升学的机会,很开心啊,就在过关的时候,正常地,他要穿过机器,异常地,R2清清楚楚感到X光扫过身体所有部分,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检查。
  他害怕。R2发誓不再碰到X光,因此,他也再没有回国了。
  看过R2博文向他发问而成为他朋友的,不单有R1,还有R3。R3关心的是:蟾蜍是否在进化过程之中曾暴露于X光下因此满身皱纹?R3患了Ranidaphobia( 青蛙恐惧症) 。
  关于这个恐惧症,医学界的确做得不够仔细,青蛙分为蛙和蟾蜍,而R3并非所有青蛙都害怕,他害怕的只是丑陋的一种:蟾蜍,不过也一概被称为Ranidaphobia病人。本来,R3的恐惧也不至于病态,他只是觉得蟾蜍难看,但后来,他因为信仰多看了《圣经》,而偏偏《圣经》之中最被邪恶化的动物除了蛇外,大抵就是青蛙了,不但被形容为不洁,也能带来瘟疫。
  罪恶之城啊,天会降下青蛙的。
  而由于R3认为自己身处的城市也很罪恶,换言之,随时天会降下青蛙,他想起的,是满街满巷的蟾蜍。所以,非常惶恐。
  我可怜他。哪天我借R2认识了他,一定介绍他听听Alice in Chains的歌《青蛙》。你听过吗?歌之所以叫《青蛙》,据说因为录音时有意无意录了录音室附近的青蛙声音,也就成了歌的背景,但歌是有关友谊的。“朋友对你来说,是什么意思?/两个如此被错用被滥用的字/你是否和我一样感到迷惘……”
  对,我希望让R3知道,有时蟾蜍比人更够朋友。
  你知道吗,以R为首的恐惧症只有八种。
其他文献
郑民生不是第一个,吕月庭也不是第二个,在他们前面,有熊振林、有郭云……在媒体报道的一系列报复性暴力犯罪中,这群滥杀无辜的凶手,到底在报复什么?是什么让他们将怒气发泄在与他们并无利益冲突的无辜者身上?    陈正平  2002年9月13日晚11时许,32岁的南京浦口区乌江镇商业村人陈正平,潜入汤山 “正武”面食店,将所携带的剧毒鼠药“毒鼠强”投放到食品原料内,导致300多人食物中毒,42人死亡。  
在今年两会上,73岁的钟南山锐气十足,批评会风,直言医改缺陷,对劳动合同法、政府工作报告的缺点,也直率陈言。他说讲真话是从父亲那里继承的传统,因为父亲一直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但钟南山并不认为自己是“炮手”,也懂得拿捏说话的分寸。    3月17日上午9时30分,身着粉紫色衬衫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学院教授钟南山走下讲台,立刻被涌过来的学生们以及鲜花和小礼物围住,先是集体大合照,接着单个合影,最后
背景音乐是《传奇》,李健着蓝色西服,走上舞台,画外音缓缓而来,低沉倾诉: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一间漆黑的房间,范冰冰倒梳短发,黑色男西装,从一栋老旧的上海公寓里走出,穿越道路两旁相互揪扯和厮打的人群,浑厚刚硬的管旋乐旋律夹着冷峻的声音:如果多一次选择,你想变成谁?不,这不是选择,而是对自己的怀疑。  这两个视频,不是李健和范冰冰的个人秀,而是他们为一款产品拍摄的广告。两则广告通篇没有一句讲述产品
没落贵族还是幕后巨鳄?他的家族曾经号称拥有50万亿美元财富,相当于900多个比尔.盖茨或者巴菲特的身家,现在他们的金融业务只有百亿元的规模,不过花旗的一个零头。如今,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幕后,让世人看到新一代家族掌门人大卫罗斯柴尔德,正驾驭着曾经的金融帝国航母化身核潜艇,继续在世界版图上勾画着他们的野心。    1974年6月29日,31岁的大卫罗斯柴尔德(右三)和他的新娘、  18岁的奥林匹亚阿尔多
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那一年,互联网浪潮已经开始,公司里出现了80后,中国还没有星巴克,“全球500强”的概念才刚刚流行。  十年弹指一挥间。可以说入世正式打响了中国投入经济全球化的发令枪,入世以后,我们打开了国门,经历了拥抱国际商品(服务)和国际资本的十年——无论我们愿意不愿意,理解不理解。  WTO与普罗中国
这是一个天生具有明星风范的人物,写得出漂亮的短篇小说,娶得到美貌的老婆(然后又离开她们),还能忠于自己选择的怪异生活方式。可以预料,在他去世后的若干年,人们对他的兴趣不会减少。或许这可以集中在两方面:第一,谁来为他的一生写一部真正盖棺定论的传记?第二,据传藏匿在塞林格书桌里的15份小说手稿,何时得见天日?无论如何,遗憾的是,这世界上又少了一个有趣的人。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无论是《麦
李俊奇妻子吕建平拿出报社颁发给李俊奇的一堆奖状,认为是报社鼓励了记者站参与发行创收的行为。  李俊奇手机上留存的一条发给报社领导的短信。以发表形象文章换取地方政府发行支持,是报社发行创收的经常之举。    “封口费”已经成为中国媒体顽疾,“蔚县矿难事件”更成为近年来媒体行为失范的最大丑闻。细察这一典型案例的背后,既有记者个人沉沦之痛,更有体制错位之忧。    李俊奇的记者生涯在2008年11月13
《南都周刊》特别选取了通用、丰田、大众这三家曾经、现在以及有望在未来成为全球第一的超级汽车公司,对其北京车展的展示内容做一番另类解读,看看其计划如何利用中国这个支点,来撬动世界。    专题撰文 南都周刊记者_沈玎      “全球汽车厂商正把中国市场看作生命线。”《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文章一针见血。16个国家、2100个汽车厂商、近1000款展示车型、89辆全球首发车……北京车展上这些闪耀的数字进
澳大利亚  牛奶和奶酪在澳洲人一天三顿的餐桌上不可或缺。忙碌的上班族常常买一个三明治,然后从冰箱里拿出早上买来的纸盒装牛奶,一顿工作午餐就齐全了。你可以在几乎任何一家超市或者加油站买到当天出厂的纸盒装牛奶,澳洲人对牛奶似乎也没有什么品牌情结,在他们眼中,牛奶大概只有“低脂”的和“全脂”的两种。澳洲牛奶的品质很高,如果你见过散养的奶牛在草原上发呆和闲逛的场景,就不会惊讶为什么当地牛奶那么好喝。   
石库门里,老公房中,高层群租房内,更多的郭海萍正在憧憬和打拼着自己的房子、自己的未来。但上海并不满足,这座城市还在以自己膨胀的引力吸引着各地逐梦的年轻人,成就或吞没他们。  “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  一百六十多年前,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到“人的异化”时,世界上还没有白领,也没有住房按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