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穗轴褐枯病研究进展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a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述了葡萄穗轴褐枯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葡萄穗轴褐枯病;症状;病原;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4-01006-01
  基金项目农业标准化重要标准体系专项研究项目“优质农产品基地葡萄重要有害生物-葡萄轴枯病检测鉴定标准研究”。
  作者简介张秋娥(1981- ),女,河北唐山人,助理研究员,从事植物检疫方面的研究。
  葡萄穗轴褐枯病最早是王克等[1]1986年在辽宁沈阳和抚顺葡萄上发现,之后在山东、广西、新疆、湖南等地都有发生[2-7]。主要危害葡萄穗轴和果梗,一般年份病穗率20% ~30%,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40% 以上[4]。目前该病是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进口中国鲜食葡萄上主要的有害生物,笔者综述了该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症状
  葡萄穗轴褐枯病主要危害葡萄幼嫩的穗轴和果梗,也危害幼果。一般在葡萄抽生出幼穗至花序分离前即可发病。首先在幼穗的果梗或穗轴上出现淡褐色水浸状斑点,湿度大时斑点迅速扩展,使果梗或穗轴的一段变褐坏死,不久便失水而干枯变为黑褐色。主穗轴和穗尖、花梗均可发病,发病后期病斑上有时可见褐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当病斑环绕穗轴或小果梗一周时,其上的花蕾或幼果也将萎缩、干枯和脱落。幼果染病,病斑呈圆形黑褐色斑点,直径2~3 cm,病斑仅存在于果实的表皮,不深入果肉组织中,随着果粒的生长和膨大,病斑稍扩展后表面结痂脱落[7]。
  2病原
  1986年,王克等[1]首次在辽宁沈阳和抚顺的葡萄园发现葡萄轴枯病,病原鉴定为Alternaria viticola Brun。之后,牛庆法[2],李长存[3],孙柳华[4],马俊义等[5],张军利等[7]均认为该病病原为A.viticola。而马向云等[6]在对湖南怀化市紫秋刺葡萄穗轴褐枯病研究时,认为该病的病原为Alternata alternata( Fr.)Keissler。《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第二版)(1997)中,认为该病的病原为A.alternata。
  为了明确该病病原,笔者进一步查阅了国内外文献,发现A.viticola在国际上是一个地位未定的种,美国著名真菌专家Simmons E G在其出版的专著“Alternaria:An Identification Manual”中未正式承认这个种,原因是“这一类群的典型材料未被发现”,是“一个地位未定的类群”[8];Joly在其专著“Le Genre Alternaria”中认为A.viticola和A.tenuissima是同物异名[9];我国专家张天宇著作《中国真菌志》(链格孢属卷)中没有针对这个种的描述[10];戴芳澜著作《中国真菌总汇》中对A.viticola在河北和山东发生的记载来自1943年日本Togashi和Mizokami的未发表的调查结果[11]。
  笔者将原菌鉴定论文中对病原菌的描述与A.viticola模式种的描述以及对A.alternata的形态描述作一对比,结果表明,Brun P于1898年命名的Alternaria viticola(模式種)的分生孢子是无喙的,而王克和李长存鉴定结果表明分生孢子有喙,且喙长1~10 μm;马俊义未描述分生孢子是否有喙,但其描述的其他形态与A.alternata并无明显差异。
  综上,目前已发表关于该病病原鉴定文献大多只基于病原的形态学特征,并未结合分子生物学及生理生化特性,笔者认为对该病病原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
  3发生规律
  1996年刘水芳等[12]对葡萄轴枯病侵染循环研究表明,以分生孢子在枝蔓表皮以及在病残体越冬,为翌年初侵染来源,在葡萄开花前7 d至开花期为病菌的主要侵染时期,病菌的侵染途径以分生孢子通过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幼穗穗轴表皮组织。大量接种试验及田间观察发现:①病菌的侵入与果穗组织的老嫩程度有关,穗轴木质化程度越高发病率越低。②造成果穗变褐,大部分病灶产生霉状物即分生孢子,极少数没有产生霉状物,是否与树体养分供应不足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地势低洼、通风透光差、架面郁闭、小环境湿度大、管理较差的果园发病较重,幼龄树和树势健壮发病轻,树势较弱和老龄树发病重[7]。
  4防治方法
  4.1农业措施①清除菌源。秋季修剪后、春季出土前,清除园内枯枝、落叶、杂草、老树皮等,集中烧毁或深埋。②加强水肥管理。合理施肥,重施基肥,不偏施氮肥,以增强树势;果园灌水见干见湿,不积水,降低园内湿度。③选留适量枝条,避免架面郁闭;距地面40 cm高度,架面不留任何枝条,作为通风带,促进园内空气流通,降低湿度。④清除杂草,管理好套种作物。
  4.2化学防治该病是葡萄生长前期发生的病害,只危害幼嫩的穗轴和果梗,因此喷药防治的关键时期是从葡萄抽生出果穗至果实迅速膨大之前[7]。抓住2个预防的关键时期[13-18],一是葡萄芽萌动后,喷3度石硫合剂、200倍五氯酚钠或40%福美胂200倍液,重点喷结果母枝,消灭越冬菌源。二是在花序分离期和花后7 d,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连喷2~3次,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可兼治葡萄灰霉病、黑痘病、白腐病等。要群防群治,所有的葡萄种植户一起喷药防治。为提高药效,要交替用药,以免产生抗药性。不混合用药。喷药时喷头离受药部位30 cm,喷匀喷透。
  参考文献
  [1] 王克,姜启良,白金铠.辽宁省葡萄上发生一种新病害——葡萄穗轴褐枯病[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6,17(1):81-83.
  [2] 牛庆法.葡萄穗轴褐枯病调查初报[J].北方果树,1990(2):39.
  [3] 李长存.葡萄穗轴褐枯病的发生与防治[J].植物保护,1994(3):49.
  [4] 孙柳华.葡萄穗轴褐枯病的发生与防治[J].广西农业科学,2002(4):212.
  [5] 马俊义,朱晓华,赵林忠,等.葡萄穗轴褐枯病初步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4,41(5):353-354.
  [6] 马向云,张亚林.紫秋刺葡萄穗轴褐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中国南方果树,2009,38(5):68-69.
  [7] 张军利,姚鹏,邢维杰.辽南‘巨峰’葡萄穗轴褐枯病的发生与防治[J].北方果树,2011(6):38.
  [8] SIMMONS E G.Alternaria:An Identification Manual[M].ASM Press,2008.
  [9] JOLY PATRICK.Le Genre Alternaria[M].Paris:Paul Lechevalier & Fils,1964.
  [10] 张天宇.中国真菌志.第十六卷 链格孢属[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1] 戴芳澜.中国真菌总汇[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1527.
  [12] 刘水芳,陈增建,张春祥.葡萄穗轴褐枯病侵染循环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1996,2(3):15-17.
  [13] 朱力争,李勇,李积福,等.鲁东南地区葡萄轴枯病防治技术[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8(1):42-43.
  [14] 王连芹.葡萄穗轴褐枯病综合防治技术[J].河北果树,2009(1):44.
  [15] 孙明荣.叶绿宝防治葡萄穗轴褐枯病试验[J].中国果树,2001(5):53.
  [16] 刘晓生.葡萄穗轴褐枯病的发生与防治[J].安徽农业,2000(11):18.
  [17] 许含冰,魏美玉.葡萄穗轴褐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2002(6):27.
其他文献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抓科技就是抓发展。如何把全省科技创新推进大会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全力实现科技创新新的突破?山西省科技厅厅长张金旺说,本次大会省委、省政府对提升
自国内引进首台燃气轮机项目以来,压气机叶片清洗装置一直采用的是就地、手动控制。介绍了某型燃气轮机压气机叶片清洗装置的改型设计及远程控制的实现。随着用户的需求提高,
在已有管线第三方损伤数据基础上,结合西气东输管线沿线地区管线长度、人口密度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对西气东输管线第三方损伤次数和概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河南、安徽两地
对目前城市埋地钢质管道外覆盖层安全质量状况分级评价现状、分级等级以及分级评价指标进行了探讨和总结,提出了分级级别划分的方法,给出了用电流衰减法对石油沥青进行分级的
期刊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对于养猪行业来说,是值得关注的一年。这一年,养猪业经历了剧变,肉价攀升至历史新高,引起了国人从未有过的关洼。行业处于新的历史起点,进人快速整合
为了解决养猪生产者应对有关猪动物福利的法规,丹麦的一家公司设计成功了一款用于填充漏粪地板的板条间隙盖。
[目的]研究生物砂滤池在中水回用中的应用.[方法]以某生态居民小区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为水源,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生物砂滤池对TSS、CODCr、BOD5、TN、NH4+-N、TP去除效果及规律.
磁偶极子和电流元之间的力影响到磁性材料和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毕奥-萨伐尔定律计算电流元激发的磁场对磁偶极子产生的力。在远场近似下计算磁偶极子激发的磁场对
摘要[目的]验证K系抑菌剂对紫长茄细菌性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方法]田间试验验证防治效果,实验室平板计数法进行菌药互作关系研究。[结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K3、K5浓度梯度为0、2、4、6、8、10 mg/L时,对病菌的抑制效果逐渐增强,不仅菌落个数依次减少,且菌落体积变小,6 mg/L以上时,无菌落生长,即抑菌率达100%。在田间防效试验条件下,K3、K5抑菌剂对紫长茄枯萎病防效显著,K5防效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