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前行代”诗人余光中( 1928.10.21~2017.12.14) ,在20 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的两岸诗坛影响卓著.当时正处于“两蒋威权政治时期”,岛内文化主张“全盘西化”.当时的台湾诗坛受欧美现代派各流派艺术的深刻影响,他们大多“放弃”了中华民族古典诗歌的传统,诗歌写作全面地“向西看”.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写得最精彩的人物之一.对于王熙凤,读者的感觉可以说是五味杂陈.用著名红学家王昆仑先生在《红楼梦人物论》中的话说就是:“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凤姐应该说是最牵动读者神经的人物之一.凤姐美、辣、泼、毒、贪、才,几乎样样占尽,其复杂的程度古往今来的小说中似不多见.《金瓶梅》中的潘金莲也算是血肉丰满的人物之一,但与凤姐相比,还是显得单薄扁平得多.所以美学家王朝闻先生要为其专门写一部著作《论凤姐》,大有创立“凤学”之势.
得体性是修辞的最高的原则,得体性原则体现为话语对语言环境的适应程度.本文以《洗澡之后》为例,从语言世界语境、物理世界语境、文化世界语境和心理世界语境的角度分析了杨绛先生的文学语言艺术.从得体性原则来看,这部新作的语言得体性体现了杨绛先生一贯的艺术追求.
《哦,香雪》是当代文学史经典作品之一.新版统编高中教材再次收录,并冠之以“青春的价值”.以时代语境与铁凝的特定经历为触发点,深入解读小说中最具青春色彩的人物群像,最具质感的青春品质,和指向未来的青春情怀;尤以香雪的青春个性深描为样本,品味青春的诗意表达.《哦,香雪》是铁凝的成名作,附着了她对文学的审美诉求、文学理想,是解读铁凝作品的重要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