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1952年10月开始,瑞士红十字会输血服务处发出的干燥混合血浆俱经紫外线照射以破坏其黄疸产生能力(Icterogenicity)。但初步随访调查发现270例用过此项血浆者有15例在输入后40-160天内发生同种血清性黄疸,其中3例因肝性昏迷而死亡。更进一步的调查发现曾使用该批混合血液制成的其他制品的167例中有17例发生黄疸,其中5例死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52年10月开始,瑞士红十字会输血服务处发出的干燥混合血浆俱经紫外线照射以破坏其黄疸产生能力(Icterogenicity)。但初步随访调查发现270例用过此项血浆者有15例在输入后40-160天内发生同种血清性黄疸,其中3例因肝性昏迷而死亡。更进一步的调查发现曾使用该批混合血液制成的其他制品的167例中有17例发生黄疸,其中5例死亡。
其他文献
近数年来,风湿热在诊断、治疗及预防方面,皆有新的进展,其中以预防方面的进展较为显著,本文着重讨论新的进展之外,并附带讨论旧的治疗方法。
本文报告四例于服用蛇根草硷期间发生大量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与排柏油样大便),其中三例(例1,2,3)为精神病患者,用药量较大(Reserpine 3-6毫克/天,例3用其他蛇根草硷),分别于服药后5-10天发生胃肠道出血,止血后照胃肠相,未见溃疡存在。另一例(例4)为高血压患者,服药量较小(Reserpine 0.5-0.6毫克/天合用Hydralazine或Protoveratrine),于服
作者对具有肝脏实质性病变的患者(主要为早期肝炎的患者)进行了小便内酮类醇排洩的检查。发现除C-17-酮类醇排洩量的普遍降低外,脱氧雄酮的排洩量却普遍增高。同时测定了患者的肾上腺皮质机能都是属于正常的。
丝虫病的治疗,自1947年Hewitt氏及其同仁发现海群生(Hetrazan)并经Hawking氏,Santiazo-Stevenson氏临床试用,证明本品对血丝虫病之微丝蚴具有迅速清除作用。国内徐氏(1949)、张氏(1951)、陈氏(1953)等使用本品治疗,也都证实其有效。一般学者认为本品对微丝蚴及丝虫成虫均有作用。陈氏等(1)曾根据文献试用卡巴胂于治疗丝虫病,其初步结论认为此药虽对微丝蚴无
过去用以治疗丝虫病的许多药物中,以锑剂和砷剂为主。这些药物虽有一定的疗效,然毒性高,疗程长,故并不够理想。至1947年Hewitt氏发现海群生后,在丝虫病的治疗上开始有了新的发展。总的说来,海群生具有以下优点:①能显著而迅速地消灭幼丝虫;②毒性低;③可以口服,给药简便。文献上关于该药对成虫的作用及临床治疗时所采用的剂量及疗程,各家意见尚未统一,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因此本文将我院所收治的53例丝虫病
在严重肝小叶实质性病变的患者,常常呼出一种像臭鸡蛋混合大蒜样气味,这种肝性臭味,Lichtman氏认为是由一种胺类或吲哚所引起,而Davidson氏则认为是一种可能来源于甲硫氨基酸或胱氨酸的硫醇所引起。
炭疽病主要是草食动物的急性败血症;人类炭疽是从接触感染的病兽或死兽或其皮毛而来的,在临床上可以分为皮肤炭疽与内脏炭疽二种。炭疽病的流行病学,决定于动物的疫情及社会的卫生防疫措施,在畜牧事业较发达而卫生事业薄弱的国家,炭疽病是较常见的。
自1954年1月至1956年6月鞍钢职工医院总院和铁西医院内科共收治大叶肺炎住院患者1,044例,兹就其临床材料加以统计分析。
作者报告38例白血病患者小便尿酸排泄的研究结果,着重观察了尿酸的排泄与白血病类型、血中白血细胞数目、脾脏肿大程度及压缩的红血细胞等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化学治疗对尿酸排泄的影响。
在胰腺疾病时,早已被人观察到有血液凝固障碍,血液凝固障碍与血中胰蛋白酶的含量有关。在静脉注射胰蛋白酶后血中凝血酶元,纤维蛋白元,AC球蛋白和抗凝血酶都可迅速增加,而凝血酶元、纤维蛋白元、AC球蛋白不久即回复到开始时的数值;抗凝血酶则仍旧保持升高,可维持40小时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