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潮州市位于广东东部,地处韩江中下游,全市总面积3613.9平方公里,面临宽阔的南海,拥有柘林湾和大埕湾两大海湾。潮州港地处柘林湾,港湾水域广,是国家一类口岸,自唐宋以来,一直为粤东、闽西南以及赣东南地区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素有广东“东大门”之称。
潮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物古迹繁多,门类齐全,别具一格。全市文物点共有70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一、改革开放以来潮州市经济发展历程与特征分析
(一)经济结构变动时期(1979-1991年)
我国的开放政策加速了沿海地区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推动了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和行政区划调整使经济发展空间扩大,较低的土地价格和充足廉价的劳动力吸引大量外资直接进入,港澳台制造业大规模向内地转移。从1979年到1991年,潮州市的GDP增长了七倍多,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92-1997年)
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政策大量外资的引人达到历史高峰期。对交通、能源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金融、零售业等第三产业投资的拉动,潮州经济发展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这一时期利用外资额达到历史的高峰期,外贸出口总值增长了近五倍。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三次产业由1992年的29.7:42.1:28.2转变为1996年的25.2:43.6:31.2,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也初具规模的工业产业结构。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市域经济结构的根本性转变,乡村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转变。1997年6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潮州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三)经济发展减缓时期(1998-2001年)
受汕头的影响:1999年商业银行案;2000年“807”打击出口骗税案:2001年“815”打击走私案。这一阶段潮州GDP增速下降;海关出口总额年增长率也处于递减状态,2000年和2001年出现负增长;利用外资额持续下降,影响了城市与产业的正常发展。
(四)经济发展的恢复性增长时期(2002年至今)
积极应对人世后的新形势,2002年潮州市GDP增速达到7.5%,经济重新回到良性发展轨道,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但与全国8%和全省10.8%的经济增长速度仍有差距。广东省重视东西两翼发展,经济增长速度逐年加快。2003-2006年GDP增速分别为10%、11.1%、12.22%、13%。第二、三产业是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动力,出口成为工业增长的亮点。但是潮州经济腹地小,面临着周边地区强大的竞争压力,存在被进一步挤压的危险。
二、潮州城市经济发展的思路
(一)发展的环境
为协调区域经济,推动东西两翼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东西两翼发展的硬环境,拉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广东省实施东西两翼发展新战略。强调以工业作为两翼发展的主导,着重推动城市化发展,潮州市作为东翼区域经济次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主角,这给其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城市经济发展思路与模式
1、开发港口经济
潮州港具有特殊的经济区位。港口地处闽粤交界,居闽、粤、赣、台经济圈的自然地理中心,距台湾高雄196海里,距香港192海里,且处于汕头和厦门两个经济特区之间,是广东省联系华东地区和吸引台资的便利之地,也是广东省东部重要的出海口之一。港口经济是陆地经济和海洋经济的结合,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潮州应利用现有资源,发挥港口功能,建设临港工业区,促进J临港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随着港口的开发建设,形成“城以港兴,港为城市用”的格局,潮州将成为闽、粤、赣、台经济重心辐射交汇点。
2、特色产业经济
潮州区域性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已初具规模,并积累了较好的产业基础:第一,产业区域集群逐步形成。产业高度集中,形成区域集群,出现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镇。第二,市场占有率高。日用陶瓷、工艺瓷、卫生瓷出口分别占全国的23%、70%、30%,是全国主要出口基地之一,也是国内外最大的婚纱、晚礼服生产集聚地和出口基地。潮州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经济,扩大产业发展规模,完善产业链,加强产业链的高端环节,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3、古城旅游经济
潮州有着1600年历史,是历代郡、州、府所在地,曾是粤东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享有“岭东首邑”、“海滨邹鲁”之美称。潮州人多为历代从中原各地汇聚而来,文化以中原为根,由于长期的对外交流,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自成体系的“潮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依托丰富旅游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优势,开发古城历史和宏扬独特的“潮文化”,对旅游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大力发展古城旅游业,推动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潮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物古迹繁多,门类齐全,别具一格。全市文物点共有70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一、改革开放以来潮州市经济发展历程与特征分析
(一)经济结构变动时期(1979-1991年)
我国的开放政策加速了沿海地区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推动了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和行政区划调整使经济发展空间扩大,较低的土地价格和充足廉价的劳动力吸引大量外资直接进入,港澳台制造业大规模向内地转移。从1979年到1991年,潮州市的GDP增长了七倍多,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92-1997年)
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政策大量外资的引人达到历史高峰期。对交通、能源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金融、零售业等第三产业投资的拉动,潮州经济发展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这一时期利用外资额达到历史的高峰期,外贸出口总值增长了近五倍。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三次产业由1992年的29.7:42.1:28.2转变为1996年的25.2:43.6:31.2,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也初具规模的工业产业结构。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市域经济结构的根本性转变,乡村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转变。1997年6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潮州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三)经济发展减缓时期(1998-2001年)
受汕头的影响:1999年商业银行案;2000年“807”打击出口骗税案:2001年“815”打击走私案。这一阶段潮州GDP增速下降;海关出口总额年增长率也处于递减状态,2000年和2001年出现负增长;利用外资额持续下降,影响了城市与产业的正常发展。
(四)经济发展的恢复性增长时期(2002年至今)
积极应对人世后的新形势,2002年潮州市GDP增速达到7.5%,经济重新回到良性发展轨道,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但与全国8%和全省10.8%的经济增长速度仍有差距。广东省重视东西两翼发展,经济增长速度逐年加快。2003-2006年GDP增速分别为10%、11.1%、12.22%、13%。第二、三产业是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动力,出口成为工业增长的亮点。但是潮州经济腹地小,面临着周边地区强大的竞争压力,存在被进一步挤压的危险。
二、潮州城市经济发展的思路
(一)发展的环境
为协调区域经济,推动东西两翼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东西两翼发展的硬环境,拉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广东省实施东西两翼发展新战略。强调以工业作为两翼发展的主导,着重推动城市化发展,潮州市作为东翼区域经济次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主角,这给其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城市经济发展思路与模式
1、开发港口经济
潮州港具有特殊的经济区位。港口地处闽粤交界,居闽、粤、赣、台经济圈的自然地理中心,距台湾高雄196海里,距香港192海里,且处于汕头和厦门两个经济特区之间,是广东省联系华东地区和吸引台资的便利之地,也是广东省东部重要的出海口之一。港口经济是陆地经济和海洋经济的结合,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潮州应利用现有资源,发挥港口功能,建设临港工业区,促进J临港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随着港口的开发建设,形成“城以港兴,港为城市用”的格局,潮州将成为闽、粤、赣、台经济重心辐射交汇点。
2、特色产业经济
潮州区域性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已初具规模,并积累了较好的产业基础:第一,产业区域集群逐步形成。产业高度集中,形成区域集群,出现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镇。第二,市场占有率高。日用陶瓷、工艺瓷、卫生瓷出口分别占全国的23%、70%、30%,是全国主要出口基地之一,也是国内外最大的婚纱、晚礼服生产集聚地和出口基地。潮州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经济,扩大产业发展规模,完善产业链,加强产业链的高端环节,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3、古城旅游经济
潮州有着1600年历史,是历代郡、州、府所在地,曾是粤东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享有“岭东首邑”、“海滨邹鲁”之美称。潮州人多为历代从中原各地汇聚而来,文化以中原为根,由于长期的对外交流,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自成体系的“潮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依托丰富旅游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优势,开发古城历史和宏扬独特的“潮文化”,对旅游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大力发展古城旅游业,推动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