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谷山调是阳谷县的一种曲艺形式,作为一种被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曾经在阳谷县境内广为流传。但近年来,因为种种原因,谷山调面临日渐式微的局面,因此,对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进行考察、挖局与整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谷山调的考察,对其流传历史、音乐形态、音乐建制、表演状态有了初步的认识,从而对下一步的整理、创作与演出提供基础。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谷山调 传承
笔者本次田野调查的的对象是山东聊城市阳谷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谷山调,同样是作为山东省艺术科学的重点课题立项,笔者曾经为了完成2014年度课题《阳谷寿张黄河夯号研究》曾经去过阳谷,两次采访黄河夯号的代传承人许祥聚老人,通过那两次的接触,笔者完成了以一个音乐专业从业者对一个民间艺人的近距离接触,产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火花,尽管有些话题的切入和衔接还不是很流畅,探讨还不够深入,但毕竟已经开始了一定意义和程度上的对话,使笔者本人得到了民间文化的熏陶与洗礼的同时,发表的调查报告也让黄河夯号再一次进入公众视野,进一步推动了学者、读者对阳谷寿张黄河夯号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了解与关注。
谷山调源流
对于谷山调的起源,笔者查阅了其他相关材料,其中《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提到:谷山调,曲艺曲种,本名"唱三弦",原在盲人中流传演唱,俗称“瞎腔”,从曲调、书目及演出形式考察,为山东临沂、济宁一带流行的"三弦平调"发展至阳谷的一个支脉 。老艺人孔宪明证实,它于民国初期由王玉泉从济宁那边学来,在阳谷已传五代,约有100多年历史,谷山调先由盲艺人结合走乡算卦演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已有青年工人、农民学唱,从而成为当地颇为流行的一种群众业余文艺演出形式。因这种曲调主要流行于阳谷境内,1960年代由爱好者参加省职工业余文艺汇演时,始定名为“谷山调”,而三弦平调在曲艺的分类上属于弦子书类 。因此,关于谷山调的来源,相对于把民间曲艺形式本身跟某些其他外在因素的附会,笔者更相信后者,是盲艺人出于生计需要游走乡间,促成了由“三弦平调”到“谷山调”的空間和时间变迁。
唱三弦传入阳谷后,演出形式与原型三弦平调无异,由盲艺人自操三弦,节子绑在左腿上,依靠腿颤动敲击司节奏,艺人自弹自唱。起初演唱曲目有《唐王探病》、《包公夸桑》、《猪八戒拱地》等段儿书,后来慢慢增加了《五女兴唐传》、《西游记》等中长篇书目,之后发展成群众自娱性演出后,多由演员独唱或对口演唱自编新曲目,伴奏乐器也增加了二胡、扬琴、琵琶等等,司节奏的竹板或木鱼有专人击打,有些搬上舞台的演出,甚至有小型乐队的伴奏。
基本音乐形态
中国的戏曲和曲艺音乐体例结构形式最常见的有两种:板腔体和曲牌体。板腔体以对称的上下句作为唱腔的基本单位,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变体原则,演变为各种不同板式。曲牌体,又称联曲体或曲牌联缀体,以曲牌作为基本结构单位,将若干支不同的曲牌联缀成套,构成一出戏或一折戏的音乐。在以梆子、皮黄为代表的板腔体音乐出现以前,曲牌体音乐是戏曲音乐主要结构方式之一。
谷山调的曲调即由板腔体构成,始终为1/4节奏,演唱规律是由慢渐快,至大段落再行反复。唱词为上下句结构的十字句,演唱时受口语影响渐有变化,传统演出方式为艺人自操三弦,节子绑在腿上自弹自唱,极为轻便灵活。改革节目用小乐队伴奏,但仍以三弦为主,加扬琴、二胡、中胡等乐器。以艺人孔宪明、孔连合等为代表。传统书目有《唐王探病》、《包公夸桑》等。
在阳谷目前的流传的曲目中,大多数为根据谷山调的传统曲调进行整理改编的作品,声腔遵循了传统的板腔体,并且对声腔中的富有特色的部分如“跺跺句”等进行保留与润色,这些创作作品搬上舞台后,起到了良好的演出效果。
传承现状
谷山调这种由外地传入的“瞎腔”在旧社会是眼睛残疾的盲人进行谋生的一种手段,由于他们走街串户的演唱乞讨而为人所知,并慢慢被人熟知喜爱。进入上世纪80、90年代左右,配合计划生育宣传等国家政策的宣传,谷山调达到了一个创作和演出的小高潮,县文化局组成的谷山调演出小队,几乎每天都有下乡演出,之后,随着演出人员的年龄增大、退休等原因,谷山调的演出也越来越少了,因此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传承的困境,其中,演出人员的选拔与培养、创作演出经费的匮乏、展示演出机会的阙如等方面是谷山调所面临的困境。
目前的谷山调的传承方面,在采访中,王代云女士表示她正在县城的一所小学进行教唱谷山调,由于歌词和旋律的饶有趣味,受到了小学生们的欢迎。但是,由于表演团队(伴奏)的青黄不接,最近谷山调演出的机会不多,因为演出团队的配合也是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磨合出来的,其韵味、气口等均需与当地的语言有密切的关系,而年轻人往往毕业于专业的院校,他们往往缺少演出的实践及对当地的语言特色的把握,在音乐的风格把握及与演唱的配合方面总是不尽如人意。
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保留与创新问题一直是业界所关心的核心问题,古老的艺术形式究竟该如何保留,如何保留艺术形式中的重要文化基因从而使其不失去其原来的核心风貌,又要思考如何发展与创新,与当下社会想融合,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被抛弃,这也许是一个悖论,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孙慎 主编.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 上、下)[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8年12月第一版
[2]薛宝琨.中国的曲艺[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9月第一版
[3]吴文科.曲艺综论[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年3月第一版
[4]郭海洁.谷山调的艺术价值[J].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7期
[5]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M4NDAwMDYw.html
注释:
1《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 下)》P888
2蔡源莉.《论曲种的音乐分类》,收录于吴文科主编:《三十而立——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纪念》。P154
本调查报告为2019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阳谷谷山调调查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号ZD201906052。
作者简介:楚守涛,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谷山调 传承
笔者本次田野调查的的对象是山东聊城市阳谷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谷山调,同样是作为山东省艺术科学的重点课题立项,笔者曾经为了完成2014年度课题《阳谷寿张黄河夯号研究》曾经去过阳谷,两次采访黄河夯号的代传承人许祥聚老人,通过那两次的接触,笔者完成了以一个音乐专业从业者对一个民间艺人的近距离接触,产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火花,尽管有些话题的切入和衔接还不是很流畅,探讨还不够深入,但毕竟已经开始了一定意义和程度上的对话,使笔者本人得到了民间文化的熏陶与洗礼的同时,发表的调查报告也让黄河夯号再一次进入公众视野,进一步推动了学者、读者对阳谷寿张黄河夯号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了解与关注。
谷山调源流
对于谷山调的起源,笔者查阅了其他相关材料,其中《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提到:谷山调,曲艺曲种,本名"唱三弦",原在盲人中流传演唱,俗称“瞎腔”,从曲调、书目及演出形式考察,为山东临沂、济宁一带流行的"三弦平调"发展至阳谷的一个支脉 。老艺人孔宪明证实,它于民国初期由王玉泉从济宁那边学来,在阳谷已传五代,约有100多年历史,谷山调先由盲艺人结合走乡算卦演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已有青年工人、农民学唱,从而成为当地颇为流行的一种群众业余文艺演出形式。因这种曲调主要流行于阳谷境内,1960年代由爱好者参加省职工业余文艺汇演时,始定名为“谷山调”,而三弦平调在曲艺的分类上属于弦子书类 。因此,关于谷山调的来源,相对于把民间曲艺形式本身跟某些其他外在因素的附会,笔者更相信后者,是盲艺人出于生计需要游走乡间,促成了由“三弦平调”到“谷山调”的空間和时间变迁。
唱三弦传入阳谷后,演出形式与原型三弦平调无异,由盲艺人自操三弦,节子绑在左腿上,依靠腿颤动敲击司节奏,艺人自弹自唱。起初演唱曲目有《唐王探病》、《包公夸桑》、《猪八戒拱地》等段儿书,后来慢慢增加了《五女兴唐传》、《西游记》等中长篇书目,之后发展成群众自娱性演出后,多由演员独唱或对口演唱自编新曲目,伴奏乐器也增加了二胡、扬琴、琵琶等等,司节奏的竹板或木鱼有专人击打,有些搬上舞台的演出,甚至有小型乐队的伴奏。
基本音乐形态
中国的戏曲和曲艺音乐体例结构形式最常见的有两种:板腔体和曲牌体。板腔体以对称的上下句作为唱腔的基本单位,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变体原则,演变为各种不同板式。曲牌体,又称联曲体或曲牌联缀体,以曲牌作为基本结构单位,将若干支不同的曲牌联缀成套,构成一出戏或一折戏的音乐。在以梆子、皮黄为代表的板腔体音乐出现以前,曲牌体音乐是戏曲音乐主要结构方式之一。
谷山调的曲调即由板腔体构成,始终为1/4节奏,演唱规律是由慢渐快,至大段落再行反复。唱词为上下句结构的十字句,演唱时受口语影响渐有变化,传统演出方式为艺人自操三弦,节子绑在腿上自弹自唱,极为轻便灵活。改革节目用小乐队伴奏,但仍以三弦为主,加扬琴、二胡、中胡等乐器。以艺人孔宪明、孔连合等为代表。传统书目有《唐王探病》、《包公夸桑》等。
在阳谷目前的流传的曲目中,大多数为根据谷山调的传统曲调进行整理改编的作品,声腔遵循了传统的板腔体,并且对声腔中的富有特色的部分如“跺跺句”等进行保留与润色,这些创作作品搬上舞台后,起到了良好的演出效果。
传承现状
谷山调这种由外地传入的“瞎腔”在旧社会是眼睛残疾的盲人进行谋生的一种手段,由于他们走街串户的演唱乞讨而为人所知,并慢慢被人熟知喜爱。进入上世纪80、90年代左右,配合计划生育宣传等国家政策的宣传,谷山调达到了一个创作和演出的小高潮,县文化局组成的谷山调演出小队,几乎每天都有下乡演出,之后,随着演出人员的年龄增大、退休等原因,谷山调的演出也越来越少了,因此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传承的困境,其中,演出人员的选拔与培养、创作演出经费的匮乏、展示演出机会的阙如等方面是谷山调所面临的困境。
目前的谷山调的传承方面,在采访中,王代云女士表示她正在县城的一所小学进行教唱谷山调,由于歌词和旋律的饶有趣味,受到了小学生们的欢迎。但是,由于表演团队(伴奏)的青黄不接,最近谷山调演出的机会不多,因为演出团队的配合也是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磨合出来的,其韵味、气口等均需与当地的语言有密切的关系,而年轻人往往毕业于专业的院校,他们往往缺少演出的实践及对当地的语言特色的把握,在音乐的风格把握及与演唱的配合方面总是不尽如人意。
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保留与创新问题一直是业界所关心的核心问题,古老的艺术形式究竟该如何保留,如何保留艺术形式中的重要文化基因从而使其不失去其原来的核心风貌,又要思考如何发展与创新,与当下社会想融合,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被抛弃,这也许是一个悖论,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孙慎 主编.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 上、下)[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8年12月第一版
[2]薛宝琨.中国的曲艺[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9月第一版
[3]吴文科.曲艺综论[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年3月第一版
[4]郭海洁.谷山调的艺术价值[J].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7期
[5]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M4NDAwMDYw.html
注释:
1《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 下)》P888
2蔡源莉.《论曲种的音乐分类》,收录于吴文科主编:《三十而立——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纪念》。P154
本调查报告为2019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阳谷谷山调调查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号ZD201906052。
作者简介:楚守涛,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