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有色金属地质勘查过程中,离不开资料的分析和整理。地质勘查资料,能够帮助勘查员了解有色金属的地层构造情况,圈定具体的矿脉带。资料整理包括物化探资料、水文地质资料、探矿工程资料、地质填图资料和综合资料。本文就此对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中的资料整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有色金属;地质勘查;资料;整理
中图分类号:P6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有色金属地质勘查过程中,需要的资料有文字报告、前人研究成果、数据图纸和现勘查资料。研究该矿区地质情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整理数据资料能够为研究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在野外勘查资料中,分析测试的数据,编制图纸和报告,查明矿区的矿化特征、地层构造和矿化规模,便可圈定出矿脉带。查明矿区矿脉带的形态、产状与分布情况,再分析矿石的物质组分和结构特点,就能够初步了解矿床类型与成因。利用矿区水文地质资料和物化探资料,便能得到基本储量。
1.物化探资料
物化探资料整理,先对物化探资料的设计进行分析。比如野外布点、采样,根据比例尺和网度布置。采样时按照规范,记录好样品的属性和品号。分析化探的数据。倘若要进行次生晕和原生晕,则需开展粒度和层位实验。取样时选择适宜的层位,并采取样品进行分析和加工。由不同类型的软件分析测试的结果。倘若圈定的矿脉范围有异常,则依据地质条件解译,再完成报告。关于物探的资料数据,选择适宜的方法。矿脉适合电法物探,则选择电法。适宜采用磁法物探,则选择磁法。采空区和EH4测试断层比较成功,有水的干扰,则需要及时成图。勘查员和地质专家一同解释、分析地质原因,并完成报告的撰写。
2.水文地质资料
有色金属地质勘查,离不开水文地质资料的研究。勘查时可能涉及选矿、选址的问题。为了保证选址的地方土质稳定,水文条件良好,先利用系统检查原先的编录资料。比如钻孔水文地质柱状图、坑道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等。这些图件内要有相关的矿体编号、地层代号和水质资料。需认真研究水的特征和水的来源,这样后期选矿址才更为稳固。判断出矿区层位含水层的具体分布,分析矿床充水因素、水文地质情况、水力联系、地下水排泄条件和矿坑的进水边界。预测矿坑涌水量,并综合利用矿坑的防排水。
3.探矿工程资料
探矿工程资料,做好系统检查,将原始资料补充完毕,更新原图件。探矿工程资料包括产状情况、矿体编号、采样位置、地层代号、推测断层等。整理时,先补充和修正矿石内容和名称,把完工以后的探礦资料,描绘在综合图件中。比如中段地质图、地质图、剖面图、采样平面图、投影图。详细记录并保存取得的样品,做好系统测试。
钻探工程中,分为生产勘探和地质勘探,用数据列表记录钻孔的弯曲度,计算出钻孔的方位和偏斜度。其资料有底板、矿体顶、终孔坐标、标高和标志层。坑探工程中,以列表的形式计算工程采样点区域内的矿体品味和厚度。素描图上标出样品采样点位置。认真分析对矿体品味、厚度、储量情况的影响,提出相关意见指导钻探工程施工。列表计算出工程平均品位和厚度。而对于矿床中的特殊地质,则进行照相和素描,分析采样样品之后,把测试结果放置于勘探线剖面图中。以立体的角度对矿体形态进行分析。
4.地质填图资料
地质填图资料为有色金属勘查提供整理好的资料和图件,收集好地质填图的采样点位、草图和数据资料。选择一些有特点的系统剖面、地质标本,根据野外特征进行补充和描述。如果标本有很重要的地质意义,则适当照相。把已完工的工程投绘至地形地质图中,工程中心的一些突出地质现象,做好修正和联接。比如标志层、地层界线、蚀变带、断层、主脉岩、矿体界线等。可布置浅部的工程进行揭露,调查地下资料和地表情况是否保持一致。对采集的样品、标本进行岩矿鉴定,分析岩石的光性和岩性。再给予一定的岩石化学分析,得出岩石中的氧化物成分。利用岩石化学情况分析出岩石的具体特征,比如岩石参数、矿物成分等。根据规定的内容和图式,编制出矿床地质图。
5.综合资料
综合资料即综合研究矿区各类地质情况,编制整理出的资料。综合资料包括矿区地质、矿区区域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等。由此分析矿区的矿床成因、成矿规律、成矿流体来源、物质来源、找矿标志等。对矿区地质特征进行研究,还要着手调查大地构造情况,寻找找矿的最佳方向。以研究矿区构造、围岩蚀变、地层构造情况,明确控矿因素中的主要因素。倘若地层属于矿源层,矿体金属品位需近似于该地层的岩性。 倘若地质构造是控矿的主要因素,那么矿体空间分布需受到构造控制,方位上保持一致。倘若岩浆岩是控矿主要因素,则研究岩浆岩究竟是喷出岩还是侵入岩。
地球化学特征涉及多个方面,一般包括岩石内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常量元素的分析。主要调查岩浆岩、围岩、矿石的化学成分,得出控矿的主导。再者就是研究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物质来源,包括包裹体、测年和同位素。特别是包裹体资料,内含矿区气液成分、测温相图,属于矿石的原始资料。在地球物理特征中,对测试数据成图,形成一种找矿的思维。
研究矿床地质情况,就要先明确矿石特征和矿体特征。矿床内最主要的载矿物究竟是什么,其生成构造又怎样。具体调查矿床构造的序次、性质和产状形态,对导矿构造、控矿构造和容矿构造进行区分。如果是面理、裂缝、节理的地质构造,则采用系统统计,并做图分析,指出和构造配套有联系的方向与特征。矿区内的褶皱发育时,先研究褶皱的形态、产状、性质和轴向。利用高线图表现其具体特征,工程控制较大的褶皱轴向。矿区内小断裂和褶曲正处于发育阶段时,可沿着地表倾向和走向统计出其发育规律,即褶曲弧度和长度。
研究矿床的成因时,先对地层、岩浆作用、成矿作用、构造空间关系进行研究,了解围岩蚀变、矿体富集和沉积岩相的规律。运用热力学、矿物学的知识,研究矿床的物质成分和形成机理,认真研究成矿的运移和来源、成矿流体、成矿环境。从物化探和地质特征着手,寻找找矿标志。关于成矿远景的预测资料,应收集区域中的物化探和岩矿的具体资料,分析研究区域地质背景。综合研究区域内的矿种,特别是形成时间、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并再次分析区域找矿标志和成矿地质条件,编制出岩相古地理图、构造一岩相图。编制成矿规律图以及成矿预测图时,指出矿床点的具体位置。
6.最后的资料整理
将原始编录资料、综合资料整理齐全,并做好统一化的编号存档。综合图件需能反映出矿床的综合特征和特性特征。图件反映一种地质体,需互相符合。图件的图例、内容、文字和图式,都要满足规范好规定要求,达到标准化、表格化与规范化。电子化的制图要刻盘存档。组织相关人员检查验收地质表册、文字和图件。把原始编录的资料分类编号,并登记存档。依照设计报告的要求,将地质勘查上的井、槽、钻、坑进行素描,编录磁盘。按规定要求做好整理、清绘、复制。
结束语:
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时,收集了矿区的地质情况、矿产储量与物化探资料,并实地考察了地层的构造、矿床成因、成矿规律。从而初步认识成矿的地质背景、矿区地质演化情况。地质勘查资料的整理,包括物化探资料、水文地质资料、探矿工程资料、地质填图资料和综合资料,通过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地球技术,编制和整理出矿区的资料,可指导以后的地质勘查和矿产开发工作。
参考文献:
[1]全桂英.探讨地质勘查企业资料档案管理工作[J].现代企业文化,2011,(23).
[2]薛维江.浅析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1).
[3]杨兵.中国有色金属矿产对外依存度与资源可供性之辨析[J].矿产勘查,2013,(1).
[4]吴富强,黄均权,赵培松,李朝旭.云南东川播卡金矿区以往地质勘查资料的分析与评价[J].地质找矿论丛,2010,(1).
关键词:有色金属;地质勘查;资料;整理
中图分类号:P6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有色金属地质勘查过程中,需要的资料有文字报告、前人研究成果、数据图纸和现勘查资料。研究该矿区地质情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整理数据资料能够为研究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在野外勘查资料中,分析测试的数据,编制图纸和报告,查明矿区的矿化特征、地层构造和矿化规模,便可圈定出矿脉带。查明矿区矿脉带的形态、产状与分布情况,再分析矿石的物质组分和结构特点,就能够初步了解矿床类型与成因。利用矿区水文地质资料和物化探资料,便能得到基本储量。
1.物化探资料
物化探资料整理,先对物化探资料的设计进行分析。比如野外布点、采样,根据比例尺和网度布置。采样时按照规范,记录好样品的属性和品号。分析化探的数据。倘若要进行次生晕和原生晕,则需开展粒度和层位实验。取样时选择适宜的层位,并采取样品进行分析和加工。由不同类型的软件分析测试的结果。倘若圈定的矿脉范围有异常,则依据地质条件解译,再完成报告。关于物探的资料数据,选择适宜的方法。矿脉适合电法物探,则选择电法。适宜采用磁法物探,则选择磁法。采空区和EH4测试断层比较成功,有水的干扰,则需要及时成图。勘查员和地质专家一同解释、分析地质原因,并完成报告的撰写。
2.水文地质资料
有色金属地质勘查,离不开水文地质资料的研究。勘查时可能涉及选矿、选址的问题。为了保证选址的地方土质稳定,水文条件良好,先利用系统检查原先的编录资料。比如钻孔水文地质柱状图、坑道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等。这些图件内要有相关的矿体编号、地层代号和水质资料。需认真研究水的特征和水的来源,这样后期选矿址才更为稳固。判断出矿区层位含水层的具体分布,分析矿床充水因素、水文地质情况、水力联系、地下水排泄条件和矿坑的进水边界。预测矿坑涌水量,并综合利用矿坑的防排水。
3.探矿工程资料
探矿工程资料,做好系统检查,将原始资料补充完毕,更新原图件。探矿工程资料包括产状情况、矿体编号、采样位置、地层代号、推测断层等。整理时,先补充和修正矿石内容和名称,把完工以后的探礦资料,描绘在综合图件中。比如中段地质图、地质图、剖面图、采样平面图、投影图。详细记录并保存取得的样品,做好系统测试。
钻探工程中,分为生产勘探和地质勘探,用数据列表记录钻孔的弯曲度,计算出钻孔的方位和偏斜度。其资料有底板、矿体顶、终孔坐标、标高和标志层。坑探工程中,以列表的形式计算工程采样点区域内的矿体品味和厚度。素描图上标出样品采样点位置。认真分析对矿体品味、厚度、储量情况的影响,提出相关意见指导钻探工程施工。列表计算出工程平均品位和厚度。而对于矿床中的特殊地质,则进行照相和素描,分析采样样品之后,把测试结果放置于勘探线剖面图中。以立体的角度对矿体形态进行分析。
4.地质填图资料
地质填图资料为有色金属勘查提供整理好的资料和图件,收集好地质填图的采样点位、草图和数据资料。选择一些有特点的系统剖面、地质标本,根据野外特征进行补充和描述。如果标本有很重要的地质意义,则适当照相。把已完工的工程投绘至地形地质图中,工程中心的一些突出地质现象,做好修正和联接。比如标志层、地层界线、蚀变带、断层、主脉岩、矿体界线等。可布置浅部的工程进行揭露,调查地下资料和地表情况是否保持一致。对采集的样品、标本进行岩矿鉴定,分析岩石的光性和岩性。再给予一定的岩石化学分析,得出岩石中的氧化物成分。利用岩石化学情况分析出岩石的具体特征,比如岩石参数、矿物成分等。根据规定的内容和图式,编制出矿床地质图。
5.综合资料
综合资料即综合研究矿区各类地质情况,编制整理出的资料。综合资料包括矿区地质、矿区区域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等。由此分析矿区的矿床成因、成矿规律、成矿流体来源、物质来源、找矿标志等。对矿区地质特征进行研究,还要着手调查大地构造情况,寻找找矿的最佳方向。以研究矿区构造、围岩蚀变、地层构造情况,明确控矿因素中的主要因素。倘若地层属于矿源层,矿体金属品位需近似于该地层的岩性。 倘若地质构造是控矿的主要因素,那么矿体空间分布需受到构造控制,方位上保持一致。倘若岩浆岩是控矿主要因素,则研究岩浆岩究竟是喷出岩还是侵入岩。
地球化学特征涉及多个方面,一般包括岩石内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常量元素的分析。主要调查岩浆岩、围岩、矿石的化学成分,得出控矿的主导。再者就是研究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物质来源,包括包裹体、测年和同位素。特别是包裹体资料,内含矿区气液成分、测温相图,属于矿石的原始资料。在地球物理特征中,对测试数据成图,形成一种找矿的思维。
研究矿床地质情况,就要先明确矿石特征和矿体特征。矿床内最主要的载矿物究竟是什么,其生成构造又怎样。具体调查矿床构造的序次、性质和产状形态,对导矿构造、控矿构造和容矿构造进行区分。如果是面理、裂缝、节理的地质构造,则采用系统统计,并做图分析,指出和构造配套有联系的方向与特征。矿区内的褶皱发育时,先研究褶皱的形态、产状、性质和轴向。利用高线图表现其具体特征,工程控制较大的褶皱轴向。矿区内小断裂和褶曲正处于发育阶段时,可沿着地表倾向和走向统计出其发育规律,即褶曲弧度和长度。
研究矿床的成因时,先对地层、岩浆作用、成矿作用、构造空间关系进行研究,了解围岩蚀变、矿体富集和沉积岩相的规律。运用热力学、矿物学的知识,研究矿床的物质成分和形成机理,认真研究成矿的运移和来源、成矿流体、成矿环境。从物化探和地质特征着手,寻找找矿标志。关于成矿远景的预测资料,应收集区域中的物化探和岩矿的具体资料,分析研究区域地质背景。综合研究区域内的矿种,特别是形成时间、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并再次分析区域找矿标志和成矿地质条件,编制出岩相古地理图、构造一岩相图。编制成矿规律图以及成矿预测图时,指出矿床点的具体位置。
6.最后的资料整理
将原始编录资料、综合资料整理齐全,并做好统一化的编号存档。综合图件需能反映出矿床的综合特征和特性特征。图件反映一种地质体,需互相符合。图件的图例、内容、文字和图式,都要满足规范好规定要求,达到标准化、表格化与规范化。电子化的制图要刻盘存档。组织相关人员检查验收地质表册、文字和图件。把原始编录的资料分类编号,并登记存档。依照设计报告的要求,将地质勘查上的井、槽、钻、坑进行素描,编录磁盘。按规定要求做好整理、清绘、复制。
结束语:
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时,收集了矿区的地质情况、矿产储量与物化探资料,并实地考察了地层的构造、矿床成因、成矿规律。从而初步认识成矿的地质背景、矿区地质演化情况。地质勘查资料的整理,包括物化探资料、水文地质资料、探矿工程资料、地质填图资料和综合资料,通过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地球技术,编制和整理出矿区的资料,可指导以后的地质勘查和矿产开发工作。
参考文献:
[1]全桂英.探讨地质勘查企业资料档案管理工作[J].现代企业文化,2011,(23).
[2]薛维江.浅析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1).
[3]杨兵.中国有色金属矿产对外依存度与资源可供性之辨析[J].矿产勘查,2013,(1).
[4]吴富强,黄均权,赵培松,李朝旭.云南东川播卡金矿区以往地质勘查资料的分析与评价[J].地质找矿论丛,2010,(1).